热门回答:
1945年4月。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中曾指出 :“几年来在解放区战场。我们最困 难的。是部队装备和各种军用器材问题。”
1937年8月。八路军完成改编。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三个师。120师全师有9595人。迫击炮4门。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花机关枪1挺。步马枪4091支。驳壳枪788支。手枪91支。手提式冲锋枪67支。马刀2把。刺刀117把。各种子弹27.7万发。
129师(385旅直属770团除外)有9367人。迫击炮6门。重机关枪29挺。轻机关枪93挺。花机关枪3挺。步马枪4136支。驳壳枪539支。手枪93支。手提式冲锋枪72支。刺刀55把。各种子弹10发[3](P14)。
不难看出。八路军不仅枪支口径杂乱、重武器极少。即使是近战武器和子弹也极度缺乏。120、129两师刺刀合计仅172把。子弹平均每枪分别为29、10发。所以为什么当时很多中国军队都装备砍刀。实在是刺刀太少了。而自己又造不成来。只能用廉价易得的大刀代替。
日军的装备是什么样呢?当时日军一个师团的编制为2.2万人。除步马枪外。还配备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门。坦克24辆。一名侵华日军在回忆录中曾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最初所使用的武器只是锄头、棍棒等”。这就是为什么抗战之处。日军极度藐视八路军的原因。其实不只是是日军。连当时的老百姓。看着八路军这样的装备。对他们真的能否打鬼子都表示怀疑。
随着抗战的全面展开。八路军武器装备的困窘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以120师为例。在出师后的10个月里。虽然人员、武器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武器增幅明显小于人员增幅。尤其是在1938年1月。人员激增至2.9万人后。枪人比只有23.96%。也就是说。平均每四个士兵。才有一支枪。其他两个师的情况也差不多。1938年5月。129师三个主力老团的长短枪加起来仅2751支。
对上述状况。1938年7月。朱德、彭德怀就指出。一年来。部队大批扩大。“但却存在人枪极不相称的现象”。所以“要求各部队首长按照兵员条件、人枪比例等”。“严格执行部队编制”。但八路军人枪矛盾突出的问题很难有效解决。
1940年1月30。毛泽东、王稼祥于在回复朱、彭关于扩军问题的电报时指出。“今年扩军二十万原则很对。但具体分配主要部分应放在有枪区域”。2月10日。中央军委又要求扩军时“任何军队至少须有五成枪”。但至4月20日。八路军全军35.9万人。各种枪炮共计17.7万支(门)。枪仍不足五成。
还有一个问题是。枪炮也是需要保养的。长时间使用。又得不到更换。必然会出现损耗。3月18日。朱、彭就向中央军委报告:“我军现有兵轻武器百分之八十均使用过度。来复线已磨平。口径已松。射击已失效”。“自动火器(轻重机枪)均每连不足一挺”。在随后的百团大战中。129师又损失损坏枪1656支(挺)。晋察冀军区损坏100多支(挺)。
枪少是一方面问题。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弹药得不到补充。没有子弹。枪就是跟烧火棍。根据国共谈判协议。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共军队武器弹药给予了一些补给。从1938年至1939年5月。八路军在弹药方面略有储存。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120师的弹药每枪可均百发左右。至1939年4月。八路军总部的弹药还能对各部队进行一定量的调拨。然而。到1939年5月。八路军在弹药方面的困难就明显增大。面对弹药不足的困境。中共只能求爷爷告奶奶。希望国民党能调拨一点。
5月23日。朱德、彭德怀致电周恩来时。就请其向蒋介石、何应钦交涉补充弹药500万发。手榴弹3万颗。并致电程潜、阎锡山等。表示“消耗弹药甚巨。现存弹药无几”。请求以飞机运补步枪和机枪弹各50万发。手榴弹1万颗。以解燃眉之急。
即便如此。国民党补给也依然难求。中共只能着眼于“节流”。6月18日。八路军总部在致电129师时。要求“从今后领子弹依送缴弹壳数量而定 ”。7月27日 。朱 、彭 在致电八路军各部时指出。“弹药的补充成为最严重的问题”。并告知“总部现存子弹数目不过八十万发”。要求“以后各部请领子弹将依所送缴之弹壳数量发给”。也就是说。各部队想领多少子弹。就应带相应数量的子弹壳来换。然后总部拿着子弹壳去八路军的兵工厂生产土制子弹。这引发了老百姓争相捡子弹壳的热潮。
进入1941年后。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军把更多的兵力放在了敌后根据地的扫荡上。华北敌后战场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八路军的武器弹药是捉襟见肘。以129师为例。1941年11月。129师枪人比约为46%。 子弹平均每枪约46发; 野战兵团枪不足五成。子弹平均每枪约55发;各军分区中。太行军区只有四成枪。弹药平均量最大的冀南军区每枪也只有30发。
1942年1月。陈赓在总结太岳军区反 “扫 荡 ”经验时表示 :“关于武器问题深感不足 。岳 北计有步枪七百一十五枝 。但能 使用者仅占半数 。土枪五百八十九枝。因火药问题无法解决。能使用者亦仅百、数十枝而已。手榴弹二千五百九十一颗。最好请上级设法解决一部。”
困难状况并未随时间推移而有所改观。1942年冬。129师对人员枪支弹药进行了统计。除冀南军区外。129师枪人比约为45%。子弹每枪仅39发;太岳纵队直属和野战部队枪不足四成;太行、太岳各军分区部队子弹每枪仅20多发。野战部队的情况就如此糟糕。游击队的情况则更加恶劣。如三军分区游击队平均三人才有步枪一支。梭镖、砍刀就成了常用的武器。
至于火炮。那就更是奇缺。八路军各部的炮兵部队多是依靠缴获的炮成立。炮的数量有限。 如129师师属炮兵连就是依靠在1938年3月的岢岚战斗中缴获的1门山炮和282式迫击炮成立的。约一年后 。129师全师也只有2门山炮 、16门迫击炮。八 路军总部炮兵团 于1938年1月成立时也只有12门山炮。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 。1941年3月 。第 一 、二、八战区的中共军队分别有炮30门、14门、46门。共计90门;1943年5月。八路军约有炮98门。
而看看日军的火炮装备情况。日军的常设四单位制挽马师团的一个野战炮兵联队有48门野战炮。下属的一个炮兵大队就有12门野战炮。据统计。1940年。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步枪超过八路军2万余支。轻机枪为八路军的8.5倍。重机枪为八路军的7.4倍。掷弹筒为八路军的67倍。迫击炮为八路军的23倍。各种炮为八路军的24倍。且弹药充足。还有大批飞机、坦克等重型装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尤其是八路军。和日军的武器装备情况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要知道。朱德、彭德怀亲自致电程潜、阎锡山。也不过要1万颗手榴弹。而李云龙独立团打一个山崎大队就用掉3600颗手榴弹。一个团就几乎用掉了八路军将近一半的预算。估计朱老总看到李云龙。会教训他一顿“崽卖爷田不心疼”吧!
其他观点:
如表中所示。1940年八路军共生产步枪3360支。手榴弹74161颗。子弹122032发。看上去能供得起李云龙3600颗手榴弹打山崎大队。
但是不要忘了。这是八路军一年生产的全部弹药。是要分摊到几十万人头上的。李云龙一个千余人的团一场战斗就打了3600颗。确实是相当相当奢侈了。
其他观点:
谢邀。我是兵说。我来回答。欢迎关注!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装备可谓是杂七杂八。就拿轻武器来说。很多士兵用的都是长矛、土枪等。要是缴获了敌人的三八大盖。估计得乐上好些天。至于其他的支援武器更是少的可怜。投掷武器都是土制的炸弹。能用上土制手榴弹已经算很不错了。
就拿120师来说。虽然总兵力有1.4万人。但是步枪仅四千余支。到了1940年。八路军已经发展到了近四十万人。而步枪却不足十万支。轻重机枪加起来还不到千挺。更要命的是弹药无比奇缺。子弹平均每枪分不到20发。手榴弹更是少得可怜。百团大战时一个团花了七千多颗子弹。为此还挨了彭老总的一顿训。就这些武器装备。比起日军那可就差远了。这也可见我国军民在敌后抗战是多么的不易!
前线弹药耗损速度如此之快。光靠缴获敌人的武器根本就无法满足部队的需求。这就不得不提及八路军的兵工厂了。早在1938年八路军就依靠后方的几个小兵工厂起家。在1940年中居然造出了七万多颗手榴弹。但是面对四十万人的部队。还是满足不了需求。从1937年至1945年。我军后方的兵工厂总共生产出了手榴弹四百多万颗。所以一名作战的八路军能领到两颗手榴弹已经非常不错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406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八路,弹药,子弹,手榴弹,日军,步枪,部队,迫击炮,弹壳,武器
没想到大家都对八路军装备很落后?为何说《亮剑》中的3600颗手榴弹非常奢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45年4月。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中曾指出 :“几年来在解放区战场。我们最困 难的。是部队装备和各种军用器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