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掷弹筒一发炮弹报销一个机枪阵地,为何到了太平洋就没用了?
原创

日军掷弹筒一发炮弹报销一个机枪阵地,为何到了太平洋就没用了?

好文

热门回答:

问题只对了一半。实际上“八九式”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让美菲军印象深刻。在日军横扫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的战役中。掷弹筒曾经让盟军大吃苦头。毫无作战经验的盟军机枪手。由于不善于转移阵地。被掷弹筒攻击的首发命中率依然高达85%。在武器装备上一向比较“壕”的美军对它的评价是:“日本陆军唯一值得评价的武器”。

(这军装明显就是南方军的)

由于“八九式”掷弹筒小巧玲珑。全长608毫米。全重4700克。完全是按照日本士兵的身高体重设计的。所以人高马大的美军士兵缴获后。用标准的跪式射击姿势非常难受。遂命其名为“膝盖迫击炮”。也就是架在大腿上开炮。结果纷纷大呼上当。因为这玩意后坐力极大。如果错误地用大腿作为射击支撑的话。肯定伤筋动骨。不养几个月都走不了路。

为什么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掷弹筒还有用武之地呢?因为日军掌握了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所以盟军地面部队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其实与我们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情况类似。在陆空火力的掩护下。日军步兵有条件抵近射击。九二步炮、迫击炮和掷弹筒一起招呼。一旦机枪阵地被全部或大部摧毁。盟军士兵的抵抗意志也就崩溃了。1941年的美菲军。用的许多还是一战时的武器。远不是我们想像那般装备精良。

(脚下的姿势不正确)

换句话说。如果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的装备能够达到后来一半的水准。日本人也不可能那么快就逼降10万美菲军队。后者的作战经验、战斗意志和武器装备。没有一项能超过日军。因此被数量少于自己的日军击败。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日军掷弹筒的威力发挥。基本跟中国战场没有什么区别。机枪一响。炮弹就到。美国人当然闻风丧胆。

但是到了1943年美军大反攻以后。掷弹筒就不灵了。首先是美国人已经了解这种武器的优缺点。尤其是对其500到620米的有效射程有所警惕。轻易不会跟鬼子进行近距离阵地战。掷弹筒的杀伤力也就有限了。“八九式”掷弹筒日本人生产了12万具。装备数量还是非常大的。盟军也缴获了不少。战争后期它的战场效果不佳。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太平洋日军的掷弹筒)

1、美军地面部队的综合火力已处绝对优势

其实从1942年瓜岛反攻开始。美军的火力优势即已逐渐占据上风。美军的舰炮火力、B17空中打击和谢尔曼坦克的三位一体火力。彻底压制了日军的抵抗。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步枪、机枪、81毫米迫击炮、榴弹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的直接霰弹射击对日军“带来了可怕的大屠杀”。美军步兵只是在火力扫荡后才发起冲锋。基本就是扫尾工作。此时日军表面阵地的各种轻重武器被摧毁殆尽。不光掷弹筒。连机枪都基本哑了。

2、日军南方军已经大量装备九七式迫击炮

掷弹筒这东西经常被称为“轻型迫击炮”。尽管射击原理跟迫击炮有一定区别。但是战场应用方式基本相同。而掷弹筒的射程和精准度远远不如迫击炮。就算加装膛线的“八九式”掷弹筒。有效射程也不过620米。也就是一里地的样子。抗战初期鬼子的步兵伴随火力之所以特别依赖掷弹筒。那是因为迫击炮质量和数量都不满足需要。“有骆驼谁愿意使牛啊”?

(澳军士兵缴获的掷弹筒)

但是日本1937年研发的“九七式”迫击炮性能非常优良。该炮口径90.5毫米。有效射程高达2850米。最大射程可达3800米。与美军大量装备的81毫米迫击炮性能相当。1938年定型。1939年开始批量列装。并且大多优先配备了南方军的“重装备师团”。中国战场只有“甲级师团”得以换装。由于“九七式”的硝烟以及炮声比九二步炮小。重量也比轻于原“九四式”迫击炮。射速亦高。所以评价非常良好。因此在太平洋战场上。掷弹筒被逐渐边缘化了。

3、能够熟练操纵掷弹筒的老鬼子越来越少

“八九式”掷弹筒虽然有膛线。却仍然没有瞄准具。也就是能够打准完全凭借训练有素和操作经验。这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大量的炮弹才能“喂”出来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初。日军现役士兵当中能够熟练操纵掷弹筒的不在少数。首发命中率高打85-95%。自然杀伤力很强。然而在美军的陆海空火力优势下。太平洋战场那是日军的“绞肉机”。仅阵亡就超过了150万人。经常是一个大队甚至一个联队被团灭。

所以自1943年以后。南方军部队中也充斥大量的后备役、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他们对于掷弹筒的操纵水平大大下降。而如果首发不中。必遭美军火力反击。连人带炮就都得上了西天。这也是“八九式”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后期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武器和人的结合是才是关键。

4、南方军战术的窘迫使掷弹筒使用条件受限

1944年6月的塞班岛战役。5000多日军在机枪、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火力掩护下进行“板载冲锋”。结果在美军的火力“犁杀”下当场阵亡4000余人。这基本就是一边倒的大屠杀。日本人再傻也知道这么打下去就是送死。所以其后的守岛战斗。开始改变战术进行“坑道防守”。从硫磺岛到冲绳岛莫不如此。这种洞穴式打法最有效的武器是机枪和直射的步兵炮。而迫击炮和掷弹筒就非常的不方便。需要从洞里拽出来发射。必然极大影响其战场使用。

谁能告诉我。在藏兵洞和坑道口里面。曲射的迫击炮和掷弹筒怎么有效射击?

(盟军测试九二重机和掷弹筒的性能)

其他观点:

题目值得商榷。

在二战期间。日军的武器装备相对我军来讲更加现代化。一说起日军武器装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八”大盖。武士刀。歪把子机枪。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相信各位肯定不会陌生。它可是日军攻城掠地的神器。 那就是日军的掷弹筒。

而且这款89式掷弹筒重量仅有三公斤。配上弹药箱也超不过八公斤。相比笨重的大型迫击炮。89式掷弹筒更加灵活方便。受到广大日本兵的青睐。

一般的老兵操作这款89式掷弹筒基本上是一打一个准。我方阵地的机枪声一响。日军的炮弹就噼里啪啦的往机枪阵地上砸。分分钟报销一个暴露的机枪阵地。

一个熟练的老兵一分钟可以发射二十发左右的炮弹。为日军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因此。这个掷弹筒又被称之为机枪杀手。

当然这种武器用来欺负我国实属一等一。谁让我们的武器装备相对日本来说实在太过落后呢?

如此厉害的武器到了太平洋战场就没用了?

虽然面对的是美国大兵。且战场换成了太平洋。但是日军还是没有抛弃掷弹筒。

在塞班岛伤亡美军1.4万人。在佩里硫岛击杀击伤美军8000余人。在塔拉瓦陆伤亡美军4300余人。真的靠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这种破烂机枪。是很难达到这种战果的。也就是说。它仍然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美军武器装备十分豪华。到处都是M4坦克和装甲车辆。海上有巡洋舰的火力打击。天上有飞机的空中支援。只要日军稍微露出一点动静便会招来一顿狂轰滥炸。

像什么重机枪。只要开枪。就会被立刻定位。因为武器沉重且不容易转移阵地。一旦日军开火就会引来美军坦克和飞机的无情打击。

到了后期。日军只好利用复杂的防空洞。用夜袭战和坑道战杀敌。

面对这种打法美军十分无奈。坦克飞机和炮弹威力被消减。只能靠步兵一个个的清剿日军据点。

这种机枪扫射迫使美军士兵隐蔽再利用掷弹筒的协作击杀方式令美军十分头痛。由于美军缺乏近距离的类似武器。他们只能利用各种方式让掷弹手暴露于火力之下。

可是谈何容易。由于日军早起修建的防御工事。想就此轻易压制日军火力并不轻松。加上日军地道四通八达。一个掷弹筒往往打几发就会转移阵地。这也使得美军无法轻易定位。尽管倾斜了大量炮弹。可是造成的伤害却并不高。

这样看来。你还会觉得掷弹筒在太平洋战场毫无作用吗?

其他观点:

有句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真没说假。日本要不是比中国武器先进。吓死它也不敢侵略中国。日军侵华的时候。基本都是三八加歪把。还有各种火炮外加掷弹筒。而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八路军、新四军则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军队的武器也是参差不齐。五花八门。

日军手里的先进武器有很多。掷弹筒就是其中比较厉害的一种战场利器。日军正是仗着它在中国战场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相信关注中国抗战史的朋友对它都不陌生。

掷弹筒之所以非常有名。是因为它有很多优点。比如结构结单。操作方便、使用快捷。杀伤力大。掷弹筒说白了就是一个“筒”。加上一个支架来固定。筒里面填充炮弹。再简单不过了。

比较起山炮、重炮。掷弹筒使用方便、携带方便、机动灵活、效率高。发射频率高。杀伤效力高。可以说是个短平快的宝贝。因此深受日本士兵的欢迎。

在进攻我方阵地时。因为发射准备时间短。还被广泛用作指挥部自卫火器。弹头重800克左右。射程300米。射速30发/分。杀伤半径5米左右。掷弹筒重量相对德国的要轻一些。

日本掷弹筒除了发射专用榴弹外。还可以发射制式手榴弹----此时要加装发射药盂。且因为手榴弹作为炮弹使用闭气性不好。此时的射程大约在200米左右。

在实战中。日军多次违背海牙公约往往把毒气弹和榴弹混合使用。给中国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杀伤。

掷弹筒的射程大约在300到400米之间。正好贴补了机枪和大炮射程的真空地带。同时它是个单兵武器。隐蔽性强、突然性强、毁灭性大。给我抗日军民造成很大的伤亡。

因为掷弹筒结构不复杂。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武器。一般的士兵都能熟练掌握。在两军对峙的时候。只要我方阵地出现机枪一类的火力。日军的掷弹筒就会及时出现。掷弹筒的杀伤半径非常大。一炮打来。能把五六张方桌大小的范围夷为平地。一个机枪阵地就片甲不留了。

可是日本这种武器也只能用来欺负中国军队。因为我军的武器实在太落后。只能跟敌人打阵地战。日军的武器才有了用武之地。换了地方他们就不一定那么猖狂了。

比如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更现代化的美军的时候。日军的掷弹筒就没有了能耐。一点也不嚣张了。

战争初期。日军的掷弹筒还凑合能用。因为美军还不熟悉日军的套路。所以日军的掷弹筒还屡屡得手。给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仅仅是塞班岛一战。美军就伤亡1万多人。掷弹筒就是罪魁祸首。

美军的自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炸弹和和火焰喷射器一齐怒吼。日军一听见声音头就都大了。遇到了日军摆开阵势打阵地战的时候。美军步兵不按照套路出牌。不跟日军打贴身战。反而拿出步话机呼叫空军过来。要不了多久美军飞机就呼啸而来。对日军阵地进行地毯式的狂轰滥炸。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北海茫月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31

    掷弹筒,日军,美军,迫击炮,机枪,火力,武器,阵地,射程,日本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31

    没想到大家都对日军掷弹筒一发炮弹报销一个机枪阵地,为何到了太平洋就没用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38:31

    问题只对了一半。实际上“八九式”掷弹筒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让美菲军印象深刻。在日军横扫菲律宾和马来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