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笔者曾经撰文介绍歼敌10万(其中毙伤19000余。生俘80000余)。然后缴获各类枪械40000多件。这也都是东野战报的真实数据。然而评论里面好些人表示质疑。认为缴枪数字不合理。要么就是数据造假、要么就是作者瞎编。这都是缺乏军事常识的表现。借这个机会。认真整理和探讨一下那个年代部队轻武器的配备情况和人枪比例。
先从横的方向比较。以范汉杰手下在锦州被歼10万人计。再加上战斗中可能出现的枪械损坏、丢失和藏匿情况。锦州守敌第六兵团的轻武器保有率应该在40%到42%左右。那么整个辽沈战役期间情况又如何呢?东北野战军共歼敌472000余人。根据蒋军的统计共损失轻重机枪13347挺。其他各类枪支175361支。总数是188708支。整体保有率是多少?勉强达到40%。
实际上东北蒋军的武器装备水平还是很高的。新一军、新六军、第71军、第53军这都是远征军的部队。枪械配备和完好率普遍高于平均线。而滇军的第60军和第93军也因为得地利之便。在云南时期分配了大批美械。我们再来看一下华东战场整编第74师第一次被歼时的情况。根据华野战报。孟良崮战役总计歼敌32676人。缴获轻重机枪987挺和长短枪9828支。总数是10815件。
这个比例也是用简单的除法即可得出。10815支(挺)枪械比32676人。结果是只有33%!当然这里面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是山地野战、比如华野需要迅速撤退等等。所以打扫战场的时间不多。搜寻未必细致。但是总体而言。整编74师的轻武器保有率肯定不高于40%。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该整编师尚未做到全部美械。还夹杂了不少国械和日械。
然后从纵的方向来比对一下。南京保卫战中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拥兵三旅六团22000余人。而整个教导总队当时装备的轻武器明细为:德造“二四式”步枪8577支、捷克式轻机枪351挺、重机枪102挺和手枪134支。轻武器总数为9164支。保有率为41%。这也是30年代蒋军精锐部队的较好水准了。
再比如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时。根据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周士第的日记记载。第120师共有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步马枪4091支、驳壳枪788支、手枪91支、手提式枪68支。合计轻武器总数为5216件。而该师总兵力为14000余人。因此轻武器保有率只有37%左右。可见八路军装备的简陋程度。
所以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轻武器配备比例基本维持在40%略有浮动的水平。那么部队中哪些人不带枪呢?主要人群是轻重机枪手。装备迫击炮、步兵炮、山野炮的炮兵部队(枪械很少。不是没有)。师、旅、团级司令部的辎重部队和勤杂人员。以及一些特种分队。诸如工兵、通讯、医护、伙夫和夫役等人员。
之前多有说明。一支混合编成的战役级单位。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一线战斗兵员。这部分的轻武器配备比例较高。而另外三分之二为支援和后勤人员。武器配备比例偏低。“人手一枪”那是不可想像的。以中央军一个重机枪连为例。百十号人的主要武器仅为六挺重机枪。其他枪械就装备很少了。你不能指望士兵抬着重机枪行军时。还得再背一支中正式和200发子弹。体力是有上限的。
再对比一下二战日军的装备情况。在战争爆发之初的四单位常设师团中。以刚刚在塘沽登陆的精锐第5师团为例。其满编官兵为25384人(其中师团直属单位和部队10246人。两个步兵旅团共有兵员15138人)。忽略火炮配备情况。编成内拥有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和手枪、步枪等15900余支。枪械总数合计为16242支(挺)。
那么日军的精锐常设师团轻武器配备率是多少呢?达到了63%。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日军属于海外作战。会尽量使用每一个士兵的战斗力。所以其辎重部队武器配备率较高、机枪分队的手枪配备率较高(副射手基本装备着王八盒子)。甚至炮兵的轻武器配备率也比较高。因此整个师团的轻武器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一个师。
而日军在武汉会战以后。由于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扩军。师团全部调整为不设步兵旅团建制的“三单位”师团。大多数师团的人数下降到14000人左右(甲级师团多些)。那么轻武器配备情况变化如何呢?装备有步骑枪6500枝、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和手枪200余支。共计6940支。轻武器保有率也下降到49%左右。
中日两军轻武器配备的差距在哪里呢?主要问题在于中国军队当时缺乏制式手枪和卡宾枪。所以许多二线支援人员、后勤和机关人员没有合适的武器。鬼子的“王八盒子”虽然水平一般。但是南部系列手枪生产了超过40万支。三八式和四四式骑枪也生产了20万支(类于卡宾枪)。所以二线人员和辅助人员轻武器保有率较高。而二战美军由于手枪和卡宾枪产量庞大。所以它的人枪比例是最高的。
同时还应注意一点。到抗战结束以后。蒋军美械和半美械部队的轻武器数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是略有下降的。这是因为其步兵伴随火力得到了极大加强。能否理解呢?因为这些部队大量列装了迫击炮、战防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等等。火炮和轻重机枪数量也有所增加。美械师仅60炮的数量就增加到170门。这就造成步枪兵的数量反而减少了。如此大家也就应该了然。东野歼灭10000个敌人。能够缴获4000支枪已经非常可观了!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战军队大约是百分之六十的人配枪。百分之四十人不配枪。
如果这是野战部队。配枪越少说明部队战斗力越强。配枪越多则说明战斗力越弱。
我们先看看日军。
甲种师团总编制约为25000人。全师团配备步枪11000支。轻机枪354支。重机枪114挺。掷弹筒356具。
但是。日军用于一线作战的步兵中队(连)。装备的步枪其实很多。
中队有181人。步枪就有139支。轻机枪9支。掷弹筒9具甚至更多。可见。中队除了军官和军士以外。绝大部分人是有步枪的。
军官和军士也有手枪和军刀作为武器。不需要携带步枪。
那么。为什么一个师团2万5000人。只有1万1000支步枪。说明还有差不多1万人是不用使用步枪的。
这是因为日军1个师团有大量需要多人操纵的武器。比如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步兵炮、榴弹炮、反坦克炮、防空炮。甚至坦克、装甲车。还有大量汽车、骡马高达8197匹。以及不需要装备武器的后勤人员。
换句话说。不拿枪的人多。恰恰说明日军甲种师团的重武器多。后勤体系强大。
美军也是差不多。
珍珠港事变之前的美国陆军师。有军官630人。士兵14615人。
每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包括54门榴弹炮、68门反坦克炮、117门迫击炮、292挺机枪、35支冲锋枪、7317支步枪(含半自动步枪)、7199支手枪。以及各种大小车辆1400余辆。
可见美军拿步枪作战的。也是不到百分之五十。
这是因为美军的重武器很多。后勤补给也厉害。这些士兵不需要装备部队作战。
同样概念。德军也是一样。
德军早期步兵师。全师1万6800人。武器装备为:手枪3681支、步枪12609支、冲锋枪321支、反坦克枪90支、轻机枪425挺、重机枪110挺、50毫米迫击炮84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75毫米炮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摩托车530辆、汽车394辆、马车536辆。还有大量马匹。
相比起来。德国步兵师装备步枪较多。主要是德军强调士兵的自卫能力。要尽量携带武器。
其他观点:
看部队类型。但都接受过基本的轻武器训练
拿美军来说。二战美军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后勤部队。下边这个图是美军1945年的陆军编成。
第一条里的那些。就是那210万人算是主要作战力量。虽然里边也有二十多万的后勤服务人员。但他们比较贴近前线。算是个作战兵种。换句话来说。这210万人都是持枪的。
主力步兵就不用说了。比如一个班里头普通步兵持M1加兰德半自动。自动步枪手持勃朗宁bar。班长班副会持汤姆逊/M1卡宾/M3。但注意一线士兵一般是不配发手枪的(但那会确实可以自购。尤其是1911很流行)
但轻武器的选择也看部队类型或者说是任务类型。比方说伞兵如果要携带较长的M1加兰德跳伞。就得把枪拆开放在一个包里
因此多数相对伞兵而言。他们更喜欢携带M1卡宾。汤姆逊等。
相对游骑兵这类攻坚部队而言。他们一个排往往会有更丰富的武器配置。比方班里会配发M1919机枪(主副机枪手配发手枪)。武器班里也会有筒子迫击炮之类的。而普通步兵这类机枪一般都是作为连属。
但非作战部队里边花样就太多了。他分成服务部队。在训的。行政的。打杂的等等。总人数加起来是作战部队的两倍。他们也许是宪兵。运输。通讯。港务这些有那么点用枪需求的。一般会配发手枪或者较轻。较短的M3冲锋枪/M1卡宾枪。
也有食堂、采购、建筑、财务、洗衣这些平时压根和枪没关系的。他们在入伍时候当然经受过武器训练。但处于后方那些人员压根平时不配发武器。毕竟任何军工的产能都是有限的。对于非必要部队。能把这个产能省下来用在其他上才划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40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轻武器,师团,步枪,部队,重机枪,手枪,轻机枪,配备,步兵,武器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各国部队都不是每人有枪,部队轻武器是如何分配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笔者曾经撰文介绍歼敌10万(其中毙伤19000余。生俘80000余)。然后缴获各类枪械40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