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抗战大刀队是忽悠吗?绝对不是!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抗战是一个极为复杂。极为庞大的作战。远非看几本书就可以了解全貌的。萨沙写抗战历史到今天已经有十年。从九一八真相写到豫湘桂会战真相。对这方面历史仍然只能略知一二。远远不敢说是什么专家。说现在很多作家对于抗战一知半解。却对很多方面随便发表议论。尤其使用一些不谨慎词语。对抗战的先烈们进行抨击。萨沙既然是写抗战历史。就有责任澄清这些东西。也绝不容许有人攻击抗战的英雄。今天要说的。是一些作家说的所谓抗战大刀队是吹出来的。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篇幅有限。不铺开说。仅仅说几个要点。
第一。就兵器上来说。大刀对刺刀是极为不利的
任何稍有智商的人都知道。抗战西北军的大刀。长度不过1米。而日军三八式步枪加上刺刀超过1米6。所谓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现在长了一半。自然占尽优势。
同样都没有受过冷兵器训练的人。一个拿刺刀。一个拿大刀对抗。自然拿刺刀的百分之百获胜。
换句话说。同样都受过冷兵器训练且训练程度相同的人。同样也是拿刺刀的绝对获胜。
为什么?因为兵器差距实在太大了!
-------------------二战日军的刺刀和拼刺能力。绝对世界第一。在诺门坎战役中。曾经有1个日本兵连续刺死刺伤8名苏军。
第二。就训练来说。大刀对刺刀也是极为不利的
日本的刺杀术在当年叫做东洋刺。是日本研究西方刺杀术和日本传统冷兵器搏斗技术。推出的成熟使用格斗技术。
在当年对西乡隆盛的旧武士叛乱中。采用法式刺刀和西式刺杀术的日本新式陆军曾经被杀得血流成河。战后。日本陆军痛定思痛。对刺杀术进行改良。
这种刺杀术很简单。只有刺、拨、挡三个动作(枪托的砸只有极少情况下才会用到)。看起来这根本不是什么武术。其实这才是最实用的。
因为招数简单。日本新兵在长达一年的新兵训练中反复练习。每天都可以刺杀千次之多。时间一长。完全成为下意识的举动。根本无需思索。
实战中。只要冷兵器肉搏。日军会极为迅速的刺杀。一般反应时间仅有零点几秒。速度极快。普通人如果没有对等武器。是很难躲过的。一般非死即伤。
而大刀的训练就复杂的多。大刀的长度不够。不能采用和刺刀对等的刺杀方法。只能被迫首先处于守势。
在敌人刺杀之前。大刀手首先要将大刀放在水平位置以下。将刀背向上。在日军直刺过来的时候。大刀手必须及时反应。用大刀向上迅速猛磕。将刺刀磕飞。此时大刀已经挥动到水平位置以上。大刀手必须立即前进一步。然后顺势挥刀劈下。将日本刺刀手劈死。
大家可以看到。日军刺杀只有一个直刺的动作。速度本来极快。也利于训练。而大刀手的动作有三个。尤其需要首先将敌人刺刀打飞。这在日军直刺仅有零点几秒的情况下。挥动好几斤的大刀做这种动作。谈何容易。
这就必须大刀手。有远远超过日军刺刀手的训练才可以。
为什么会这样?实在是刺刀在兵器上的优势太大。大刀只能采用这种被动的武术。
---------------大刀的刀法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无奈兵器上占劣势。只能通过刻苦训练弥补。如果中日官兵训练水平相同。中国大刀手肯定不是日本刺刀兵的对手!
第三。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用刺刀用大刀?
有人问了。那中国人是弱智吗?为什么不用优势大的刺刀却用大刀!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压根就没有刺刀。
很多人认为刺刀不过一把刀。似乎很容易制造。其实。刺刀完全是工业化的产物。绝非手工可以搞定的。
刺刀对于钢材的要求很高。差一点的钢是难以胜任的。刺刀需要较强的工业加工技术。别的不说。单单刀上那条血槽。就极难刻出来。当年新四军采用土法造刺刀!著名的吴运铎还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天也只能造一把。就是因为血槽要一点点凿。稍有不慎就是废品。同时。刺刀的配件很多。只要制造尺寸略差。就不能按在步枪上。等于无用。
以能够和三八式抗衡的汉阳造步枪和刺刀为例。1895年到1909年共15年时间。中国最大规模的汉阳兵工厂共生产了2万1000余支汉阳造步枪。却只造了2310把刺刀。鉴于这种情况。汉阳兵工厂又花费巨资进口了专制刺刀。日产50把的一套机器。产量仍然上不去。远远够不上实战需要。
在当年。刺刀数量不足是普遍现象。无论西北军、东北军、中央军、八路军都是如此!
八路军120师参谋长的周士第的日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120师全师的4092支步枪和卡宾枪中。只配有117把可用的刺刀!
你没有办法。只能用易于制造的大刀。
-------------不用刺刀是因为压根没刺刀!粗陋的大刀甚至可以由农村铁匠打造出来。刺刀则必须流水线生产!
第四。大刀队其实应该是手枪队
很多人搞不清大刀队是什么?
严格意义上。根本就没有大刀队这种东西。应该是手枪队。
所谓西北军的大刀队。并不是仅仅背一把大刀。
大刀队员一般还携带短步枪(骑兵步枪)、冲锋枪(花机关为主)、各种手枪(以装弹最10发20发的盒子炮为主。也有部分是勃朗宁)、还有大量手榴弹。
大刀队员仍然以用这些热武器为主。毕竟这些武器杀伤力大的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古代的冷兵器时代。诚然也有一些肉搏战。但远非主流。
冷兵器杀伤距离不过几米。而枪炮则强大太多。
以日军为例。远距离有重炮、山炮、野炮、步兵炮、迫击炮、坦克、装甲车、飞机。射程涵盖数公里内。
而步兵的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步枪、手枪、百式冲锋枪、甜瓜手雷。杀伤射程从15米到1000米。
只有以上武器全部无效。日军才会在近距离拼刺。
日军有火力的巨大优势。会尽量避免近战。
同样道理。只有所有武器难以发挥作用的超近距离。大刀队这才会使用大刀。
包括所谓的喜峰口、卢沟桥、台儿庄等大刀使用较多的战斗中。冷兵器肉搏仍然不多。使用大刀绝对只是战斗中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所谓靠大刀打天下。是对抗战一知半解人的胡扯。从来就没有这种事情。
第五。大刀只是部分肉搏战使用的武器
装备较好的中央军。使用大刀的战例并不多。
毕竟大刀对刺刀太不利了。只要有刺刀。谁会用大刀。
其余军阀部队中。除了装备低劣的西北军和川军之类。其他部队也尽量用刺刀不用大刀。
即便曾经在喜峰口使用大刀重创日军的29军。在装备改善以后。仍然是以刺刀为主。大刀为辅。著名的七七南苑血战中。29军也主要和日军拼刺刀。
------------日本人把中国大刀叫做青龙刀。这是源自于三国演义的关羽。日本人对大刀队员很尊敬。认为他们是了不起的勇士。
第六。大刀队确实有宣传色彩。在当时也是必须的
今天的战争。用美国人话来说是媒体战。
当年也是如此。中日两军都在利用宣传提高己方的士气。
日本大肆吹嘘在中国的战绩。以提高士气。以常德会战为例。明明日军占领常德已经伤亡近万人。还胡吹什么伤亡很轻微。歼灭国军数万。这让侵华日军司令部错误判断。让日军继续固守常德。
实际上日军伤亡过重。根本无法防御在国军四面反攻下的常德。被迫告知真相后仓皇撤退。
做法虽猥琐。但战时利用媒体宣传是必须要做的。也是所有国家都做的。
自从九一八开始。国军和日军实力差距太大。九一八、一二八、热河会战、长城会战严格说都是败仗。
在这种情况下。喜峰口的西北军能够利用中国千年前的大刀。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寇造成一定杀伤。是很了不起。从宣传上来说。也是一个亮点。
出于鼓舞士气的需要。战时对大刀进行一定宣传也无可厚非。
相反。你不去宣传才是傻蛋。
实际上。在抗战结束以后。国民政府在几十年内就重新写了抗战历史。
各大战役的歼敌数据恢复历史真相。没有再采用宣传的数据。
战时宣传数据。这不能成为今天某些人胡乱攻击大刀队的理由。
如果你明知道国民政府公布了大刀队真实歼敌数据。还进行攻击。说明你无聊。
----------------大刀是国军武器装备低劣的一种表现。抗战最后半年。随着美式装备源源不断而来。美式部队的大刀就逐步消失了。甚至刺刀也不多用了!因为。我们有了汤普森冲锋枪!
第七。用大刀对抗日军刺刀。恰恰是中国人不愿做亡国奴的英勇表现
一些作家无聊的追究大刀的若干战役。非以大刀对歼敌不多说这是吹牛。
实际上。大刀肉搏本来就不是很多。怎么可能歼灭多少日军呢?
这是火炮等重武器杀伤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不是靠长矛朴刀的汉代宋代。
使用大刀。仅仅是我们没有刺刀又不愿意投降做亡国奴。被迫操起粗劣的大刀和日军拼命。
谁都知道。大刀对刺刀九死一生。但你不愿意做奴隶。就只能如此。
萨沙的《抗战轻武器》一书中。曾经这么写道: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不要说手上还有大刀。就算是只有指甲和牙齿。我们也会和侵略者拼到底的。
------------没有抗战大刀英雄的牺牲精神。大家都会成为亡国奴。
持仅仅1米的大刀。面对1米6以上的刺刀。试问大刀手要有多大的勇气?
大家可以自己幻想一下。看这篇文章的朋友有几个人有这种胆量!
如果你自己没有这种勇气。你有什么资格去嘲笑这些英烈?
作为这些抗战勇士的后代。我们应该自豪祖先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怎么能反而用抨击来哗众取宠以博取眼球呢?
日本人对自己作恶多端的侵华老兵都非常尊敬。除了国家给予丰厚的养老金以外。至今这些人的牌位还放在靖国神社中。
我们却反其道行之。自己反而来蔑视践踏。摧毁自己的民族精神。这难道不是昏了头吗?
其他观点:
大刀贴身肉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由于武器差距大。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就不断有人提出“扬长避短”、用刀矛近战肉搏对抗洋人的坚船利炮。林则徐提出海战时设法跳上敌船肉搏。魏源则提出把外国人引入内陆肉搏。中法战争时冯子材拜访边境土著领袖莫大。对方提出“要和法国人抓人摊”(肉搏)、“我们枪炮不行就要发挥马刀的威力”。此后辛丑八国联军之役有很多人这样提议。抗战因为喜峰口“大刀队神话”被广泛传播。大刀之名被推上顶峰。
然而实际上“肉搏近身制敌”说在近代对外战争中屡屡碰壁:林则徐、魏源设计的战术在实战中全然无用。而“洋人不善肉搏”、“洋人不敢白刃冲击”。甚至“洋人膝盖关节僵硬陆地行走不便”等谬论却因此流传。以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八里桥之战。以骑战和肉搏著称的僧格林沁突然遭到英军步兵的横阵白刃冲锋和法国小股骑兵的马刀包抄进攻。居然措手不及(洋人不是不善于白刃格斗的么)。而当时参加了此役的一些法军老兵在回忆录中一方面肯定中国蒙古骑兵和步兵“打仗很勇敢”。另一方面毫不客气指出他们“战术素质较差”。甚至说他们使用冷兵器的熟练度还不如使用火枪。镇南关之战冯子材虽然听取了莫大的意见诱敌深入并打败了法军。但取胜的关键恰恰不是肉搏。而是守军使用步枪齐射。至于庚子之役就更不用说了。数万义和团连只有几十条枪的一座教堂都久攻不下。当时清方战斗表现最好的聂士成部。恰也是清军枪炮装备最好最整齐的参战部队。
喜峰口长城抗战时西北军因缺乏压制火力而不得不出动敢死队夜袭。大刀队的出动属于不得已。且战场条件特殊(夜袭。对方准备不足且多为不善于近战的炮兵)。己方准备充分(冲击开始时已短兵相接)。突击队系经过挑选。参与者多谙熟刀法。即便如此据当事人和敌方战报对比分析。我方战报极大夸大了战果。而掩盖了事实上的惨重伤亡。即便这个成名之战中方损失也远大于敌方。
而在抗战更多时候。大刀队或大刀装备只是为填补武器不足而不得已为之。装备大刀的也多半是壮丁或新兵。在这种情况下其劣势被进一步放大。
如果说在火炮改进和步枪射程、射速、准确性提高前。“近战肉搏”还不失为一种战术选择(虽然也不是什么高明的选择)。那么到了连射和压制火力成为战场之王的抗战时期。这种战术作为“中国不会亡”抗战精神的象征宣传尚可。真的打仗这么做是得不偿失的。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
更残酷的是。由于兵源素质、训练和营养等方面的差距。事实上装备弱势一方不但枪炮弱势。连白刃格斗也弱势。前面提到八里桥之战时的清军主力僧格林沁部拼白刃打不过英法士兵。抗战中中国土法上马的大刀队近身肉搏。同样常常不是数量相当日本兵拼刺的对手。
许多记载都表明。抗战时期刺刀是最有效的白刃格斗武器。但刺刀要求的材料、工艺很高。中国许多兵工厂能生产步枪(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却生产不出合格的刺刀。因此许多士兵有枪无刺刀。只好配一把大刀。总比子弹打光了抡枪托子强——顺便说。许多日本老兵回忆都指出。中国军民手中的冷兵器最可怕的是红缨枪(“长剑”)。而不是名声很响亮的大刀片。
其他观点:
纯属扯淡。如果有刺刀。谁TM的还背笨重的大刀!
唱了半个多世纪的《大刀进行曲》。可谓是热血沸腾: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
让人们对手拿大刀的中国军人有深刻的印象。仿佛大刀成为了抗日救国最先进的武器。
其实。火枪刚刚诞生并且流行的时候。因为火枪射速慢。在上子弹的时候有可能被敌人冲过来。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为火枪手提供了刀剑一类的兵器用于近战。
普法战争爆发。发明了刺刀。大大提升了各国陆军士兵的战斗力。短小的刺刀安装到枪上之后。不但减轻了士兵的负重。还让士兵打起仗来更得心应手。可以说。刺刀本身就是用来替代大刀这样冷兵器的。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就不用解释了吧!二战时期安装上刺刀的步枪。甚至比人都高。二本三八大盖加上刺刀长1.78米。敢问出了青龙偃月刀。哪里还有这么长的大刀。
据说连过武术的人。拿起大刀砍鬼子跟玩一样。这个纵横就不太了解了。我大学体育课学得是太极剑。学了一学期也没有入门。据说刀比剑还难。这个就不清楚了。
如果真的深入学习。学得要领的话。估计也很厉害。但是练刀法绝对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刺刀可以说。掌握几个战术要领就完事了。拼刺刀。实际上几下子就完事了。不会出现三国演义中。大战三百回事的情景。
在抗战中。因为我国和日本都处于缺弹少药的情况。在子弹不充足的情况下。近距离冷兵器作战就成为大概率事件。据说我军在最困难的时候。人均四发子弹不到。不冲上去跟他肉搏。等着被崩啊!
林老总曾经说过。“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不会拼刺刀是不行的。
但是一把大刀普遍在四斤左右。对于一个士兵来说。负重还是过高的。而且这并不表明大刀就比刺刀好用。
(影视剧中的大刀)
抗战时期让大刀最出名的战役。应该就是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战役。二十九军重创日军。据说在喜峰口一战中。二十九军大刀队一战歼敌五千余人。日本士兵害怕大刀队。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到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
这把知道抗战神剧都是怎么来的了吧!
著名作曲家麦新。热血澎湃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迅速风靡全国。
当时上海学生唱着《大刀进行曲》走向街头募捐。要为前线战士制作大刀。看来学子拳拳爱国之心没有用对地方。
真实的历史情况下。大刀队的核心并非大刀。而是手枪。大刀队的正式名称是手枪队。
二十九军脱胎于西北军。冯玉祥早在1916年的时候就组建了手枪队。因为每人背一把大刀。所以被俗称为大刀队。
当时大刀队的主要武器是以盒子炮为主。每人配备一把手枪。并且配备一定数量的子弹。手枪射击距离远。不适合远距离交战。因此中国创造性的组建了手枪队。其主要的作战思想就是出奇制胜。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使用手枪在实战中的国家。
手枪队的主要作战职责也并非是应用于正面战场。而是偷袭!这才叫出奇制胜。手枪队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特别高。并且平时注重锻炼。是西北军的王牌军队。
之所以会让一把大刀如此现眼。完全是因为西北军经费不足。手枪子弹不充足。在手枪子弹打完后就只能是肉搏了。
当然。这种“手枪+大刀”的配置的确被西北军玩出了花样。喜峰口战役二十九军表现最好的时候。其实也是突袭。
大刀肯定是比空手上战场要好很多。但是其根本还是部队装备的缺乏。
当年那些募集资金的爱国学生肯定不知道。大刀队缺的其实不是大刀。而是手枪子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407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大刀,刺刀,日军,日本,手枪,步枪,冷兵器,中国,白刃,武器
没想到大家都对抗战时期,大刀砍杀贴身肉搏一度成了对敌的良策,但真的有效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抗战大刀队是忽悠吗?绝对不是!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抗战是一个极为复杂。极为庞大的作战。远非看几本书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