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秋时期越两个国家为什么在之前没有听说,一直到了春秋末期才冒出来?
原创

吴春秋时期越两个国家为什么在之前没有听说,一直到了春秋末期才冒出来?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分封天下。按四个方面分封:

1:上古先贤的后代。黄帝、炎帝。尧、舜、禹、夏朝和商朝的后裔。(越国就是禹之苗裔)2:王室成员。(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3:重要功臣:有同姓功臣。如燕召公;有异性功臣。如齐太公。

4:重要方国。夏商时候已经存在的方国。分封时加以承认。如楚国、蜀国等。


后来季历果立。是为王季。姬昌为文王。

太伯奔荆蛮后。自号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义。追随他的有一千多户。尊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立弟仲雍。就是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

太史公把‘吴太伯世家′列为《史记》世家第一篇就是表彰吴太伯‘让之美德‘。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越国是专奉禹之祀。其实还有一个奉夏后氏祀的。就是杞国。《史记 陈杞世家》载: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其他观点:

吴国存在了六百多年。是东方强大的诸侯国。

吴国据说是公元前12世纪就存在了。一直到灭亡的时候是公元前473年。要是这么算的话。吴国有六百多年历史。可不是春秋时期突然就冒出来的哦。立国时正是商朝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的祖先跟开创周朝的周文王姬昌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也是姬姓。

其实最初的吴国是盘踞在太湖边上的一些大小部落。他们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所以组建起了一个国家。势力范围基本就在太湖水域一带。不过后来由于吴王的野心膨胀。开始了对外征伐。地盘也在不断扩大。

越国长达1810年国祚。秦始皇时期才宣布灭国。

越国就更了不得了。因为他们存在的时间更长。据说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儿子无余创立了越国。他乃是大禹的直系后代。公元前2032年就建立了。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22年。国祚长达1810年之久。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实在是源远流长的一个诸侯国。

他们主要盘踞在浙江中部。以绍兴为核心向外拓展。所以拓展的过程中。就碰上了太湖边上的吴国。两个国家经常为了地盘的问题发起战争。到了勾践称王这一代。凭借其坚韧的意志力。最终消灭整个吴国。北上与晋国会盟。正式向周王室进贡。成为东方最强的诸侯国。是当时名义上的春秋霸主。

吴国夫差好战鲁莽。最终被越王勾践灭国。

吴国在阖闾时期达到了巅峰。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一度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所以显赫一时。在春秋末年崭露头角。可是阖闾在对越国战争的过程中。却遭到了刚刚继位的勾践无情的打击。槜李之战中阖闾被灵姑浮斩断了脚指头。不幸去世。

夫差继位以后。励精图治。越王勾践仅仅做了三年王就被夫差给击败了。不过奇怪的是。夫差并没有杀掉勾践。也没有灭掉越国。这就给了勾践足够的机会。在夫差击败齐国以后。成为了东方最强国。随后便于晋国争霸天下。

越王无疆好战无脑。最终战败灭国。

越国在勾践手里。基本上达到了巅峰时期。他灭了吴国以后。成为东南大国。度过淮河与齐鲁会盟。真正成为了诸侯国们眼中的大国。勾践跟夫差不同的是。他没有夫差那么骄纵。他努力积蓄力量却不是为了争当霸主。不过灭了吴国以后的越国。其实也就等于是春秋霸主了。毕竟他灭掉了上一任霸主吴国。

一百多年以后。无疆成为越国君主。他简直就是第二个夫差在世。他跟夫差一样。非常好战。没事儿就带着人马出去打仗。搞得国内经济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可是他还没有脑子。本来准备北上伐齐的。却听了齐国说客的几句话。立刻掉转马头前往伐楚。

人家楚国早就等着他了。无疆不幸掉入楚国陷阱。最终被杀。他被杀了以后。偌大的越国开始分崩离析。各个宗室都想着夺权。最终称霸东南的强大越国就此灭亡。

总结:越国灭国后依旧苟延残喘。吴国灭国后彻底消亡。

越国毕竟是老牌诸侯国。即使灭亡了。后裔还都存在。他们陆陆续续又修整了一番。在战国时期建立了新的越国。不过只能算是蕞尔小国了。一直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22年。秦始皇将越王降为越君。宣告越国彻底灭亡。

越国有一部分不愿意屈从的人。前往闽南地区。建立了闽越国。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闽越国才正式宣布灭亡。而吴国在夫差自杀以后。再也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可能是勾践吸取了吴国的教训。将吴国宗室杀了个干净。让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

其他观点:

吴、越两国的历史其实相当悠久。但是它们地处东南。长期远离华夏文明的中央地带。在很长的时间里扮演的都是打酱油一般的角色。直到春秋时期的吴、越相继强盛之后才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因此不太关注历史的人乍然一看有一种突然冒出来的感觉。

吴国的建立与兴衰

吴国国君的祖先泰伯是商朝时期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 (即古公亶父)的长子。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他认为季历的儿子昌(即周文王)有“圣瑞”。因此有意传位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太伯和仲雍为了结父亲的心愿。与其弟仲雍借替周太王采药之名远走江南。

当时的江南还未开发。泰伯、仲雍将中原的先进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带到这里。因此受到当地土著的归附。他们奉立泰伯为当地的君主并于前1096年建国句吴。周武王灭商后下令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是吴国君主。因此周章被封为吴子。泰伯被追封为吴伯。

吴国太伯以后的早期历史记载不多。至春秋时期才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如《春秋》在鲁成公7年(前584年)才首次记载吴国。而《左传》首次提及是在鲁宣公8年(前601年)。公元前584年。原楚国大臣巫臣作为晋国的使者出使吴国。意在扶植吴国对抗楚国。这成为楚国衰落、吴国崛起的序幕。

《春秋》成公7年:“吴伐郯。……吴入州来。”《左传》宣公8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

附图。春秋各国地图

吴王阖闾即位以后。任用伍子胥、孙武等杰出人材。使吴国日益强大。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以孙武为将进攻楚国。吴军在柏举之战后攻破楚国都城郢。使楚国几近于亡国。但吴国南边的越国异军突起。南方形成了楚、吴、越三国鼎立的局面。吴王夫差时代。吴国势力进入中原与齐、晋争霸。从而忽视了越国的威胁。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多年的越王勾践攻破吴国都城。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吴地记》云:“二十五王。治国总六百二十四年。”从前473年起上溯。即吴国建国于前1096年。越国的建立与兴亡

越国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在会稽一带所建立的诸侯国。相传大禹死后葬在越地(今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后来的夏朝君主少康又把庶子“无余”封到越地。让其守护祖坟。越国也因此建立。此后越国的历史记载比较少。一直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都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但吴国与中原的关系较为紧密。而越国与中原的关系较为疏远。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

春秋晚期。中原诸侯的争霸已接近尾声。但东南地区吴、越两国实力逐渐增强。首先是吴国在公元前506年。击败楚国称霸东南;随后楚国为了制约吴国而积极扶持越国。越国逐渐成为吴国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受伤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随后吴国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原地区。而越王勾践乘机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公元前473年。越国攻灭吴国。随后勾践与诸侯会盟于徐州。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附图。绍兴越王台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国在战国后期逐渐走向衰弱。公元前333年。楚军击败越国军队。尽取越人所占吴地。越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内乱之机再次攻越。越王无彊战败被杀。越国因此分崩离析。此后越国王族相继建立东瓯国与闽越国。二者直到汉武帝年间才彻底消失。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0:57

    吴国,楚国,勾践,公元前,吴王,夫差,越王,中原,史记,晋国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0:57

    没想到大家都对吴春秋时期越两个国家为什么在之前没有听说,一直到了春秋末期才冒出来?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40:57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分封天下。按四个方面分封:1:上古先贤的后代。黄帝、炎帝。尧、舜、禹、夏朝和商朝的后裔。(越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