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牧”作为地方官称谓起源于何时?
原创

用“牧”作为地方官称谓起源于何时?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熟悉三国的人肯定知道有个官职叫‘’牧‘’。如荆州牧、益州牧等。那说明‘’牧‘’是个官职。可‘’牧‘’这个官职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又是什么时候废除的。‘’牧‘’相当于一个什么地位的官呢?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不清楚这些的。

牧字的解释就是管理。我们经常会说牧羊。意思就是管理羊。用在官职上。做何解释呢?如荆州牧就是管理荆州的行政长官。用现在的官职来套用的话。相当于荆州市市长。看来牧是地方大员。官职并不小。

‘’牧‘’的官用称谓。很早就有使用。虞舜时期。天下被分为十二个州。每个州的最高长官就叫州牧。也就是州的管理者。到了夏朝。华夏大地被分为九州。每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叫州牧。后来的商朝和周朝也有沿用‘’牧‘’作为官职。当然后来的‘’牧‘’并不局限是地方的官职。

在《礼记。曲礼下》里有记载:‘’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也就是说后来的‘’牧‘’的职责有所改变。工作地点也可以在朝廷和帝王身边。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整个西汉被分为十三个州。此时的州的最高领导叫刺史。汉成帝时期。汉成帝觉得刺史不好听。又把州的领导改成州牧。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州牧的称谓被废止。

时间来到了东汉末年。我们又发现了州牧这个官职。如荆州牧刘表、冀州牧袁绍。这个时候州牧管理的区域面积明显增大。权力提升。完全是地方诸侯。东汉灭亡后。‘’牧‘’也随之消失了。

隋唐时期出现了节度使。总督、总兵等官职。因此说。‘’牧‘’作为官职起源于虞舜。止于西晋。




其他观点:

【“涛说乱世史”原创文章】

1、文明之前的游牧生活

说起“牧”字。有人玩笑说。三国为什么有“州牧”这个官职。是把人当牲口看嘛(狂汗-_-||| )?

当然不是了。其实人类在定居农业(黍、稷、小麦、水稻驯化)之前。极有可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观察今天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它们可不会种地。活动范围比较大。达到26-78平方公里(一平方公里相当于140个足球场面积)!

(黑猩猩可不光在树上。它们的活动面积很大哦)

因此。与“牧”字有关的官职。在我们最早期的文献中。甲骨文、金文、先秦文献之间。就已经存在了;作为地方官名称。也应该在夏商之际出现!

【“涛说乱世史”原创文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2、直接实物证据——甲骨文、金文与官员名称

2.1 甲骨文中涉及“牧”字的文献非常多。本文时间有限。仅以图片的形式给出。

在金文方面。1960年彭县竹瓦街(四川盆地)出土一批铜器。其中有2件觯。1件器内有“牧正父己”4字;另1件器内底有“覃父癸”3字。

这些实物证据。雄辩的证明了。牧字历史在中华民族的悠久。至少4000年;而且。“牧正”作为官员名称。在远离中原的四川地方。也已经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牧字已经从放牧中分化。出现了“管理”的意思。即汉朝州牧的前身!当然有人认为。竹瓦街青铜器与三星堆文化有关。这里我们不再论述。


(竹瓦街“牧正父己”的铜器)

【“涛说乱世史”原创文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3、先秦、汉朝文献。关于牧官员的记载非常之多

如先秦文献《左传·哀公元年》:

“后緍方娠。姚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杜预注:“牧官之长。”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复辟——“少康中兴”。少康逃到祖父那里。即地方的诸侯。担任的就是牧正。唐代杜预做注说:“唐代。牧正是牧官之长。”就是主管畜牧的首要长官。放到21世纪不算什么;但是在上古时期。畜牧业非常重要。落难皇子。被亲爷爷安排的官职是就是牧正。地位重要!

另外。其他的先秦文献:

《列子》:“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於园庭之内。”

也记载了周宣王的牧正职责。

至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更是记载了太多关于“牧”的官员:

如《史记·五帝本纪》: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百姓。

这里的“力牧”。东汉史学家的班固解释是人名。是黄帝的宰相。但也可看出官职的意味。所谓掌管九州者。为“牧\"。

《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索隐:牧司。谓相纠发也。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这里说明牧司管的是“检举揭发”。说明牧字。在商朝之际。已经有了管理、观察、刺探的意思。

【“涛说乱世史”原创文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4、汉朝的州牧。权势很大。非常著名。可不是高官当牲口啊……

秦汉时间。中华第一帝国出现。一代雄主汉武大帝。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原来负责监察、刺探的官员。成为了地方的常设官员。代表了中央对地方的强力管辖。刺史的设立。为地方集大权为一身的“州牧”产生铺平了道路。

到汉成帝时期。最有名的地方“牧”字官——州牧产生。权力超过刺史。汉成帝对此报有戒心。废置无常;不过之后中国2000多年。又诞生了都督、总管、节度使等称谓。算是沿着这条脉络前进。

文章最后。到了东汉末年。出现大众皆知的州牧:如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这是汉灵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所设置。大家熟悉。不再赘述。

其他观点:

“牧”是管理的意义。“牧”作为官职最早传说始于舜时,舜设天下为十二州,各州的长官称为州牧,又称州伯。夏设九州,商周时,牧仍为地方长官,但是州牧在朝中为官,辅佐天子,并进行地方的行政管理丶监督。同时夏丶商丶周三代还设有专司牲畜管理的牧人、牧正等职务。到汉时武帝设十三州部,每部最高长官为刺史,后成帝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灵帝重设州牧,州牧成为地方割据大员,如大家所熟知的冀州牧袁绍,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等。到隋唐时设盐州牧监,唐设牧监,以养马匹数五千丶三千丶一千为级别,设上丶中、下三等。明设群牧监,隶属太仆寺。清代知州亦称州牧,但官职很低。而自汉以后的许多朝代,地方大员、军阀,如都督丶节度使丶刺史、总管等等,皆为权倾一方的地方势力。同牧监不可同日而语。

希望大家指点,若有谬误,怡笑大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7

    州牧,官职,刺史,地方,荆州,冀州,东汉,长官,史记,文献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7

    没想到大家都对用“牧”作为地方官称谓起源于何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08:37

    熟悉三国的人肯定知道有个官职叫‘’牧‘’。如荆州牧、益州牧等。那说明‘’牧‘’是个官职。可‘’牧‘’这个官职是什么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