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朱耷,为什么要自号为“八大山人”?
原创

明末的朱耷,为什么要自号为“八大山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在他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作画题诗。他的落款很特别。“八大山人”四个字连写。咋看起来像“哭之笑之”。其实就是哭笑不得。内心万分的无奈。

八大山人本姓朱。是明太主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朱耷是明王室后裔。出身书画世家。祖父和父亲还有叔父都是当时的书画大家。朱耷自幼聪明好学。八岁能写诗。十一岁能画山水。小楷也写得像模像样。

朱耷十九岁时。也就是明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了。不久父亲去世。作为明室后代。朱耷隐姓埋名潜居山野。为了自身的安全装聋作哑。朱耷二十三岁时妻子亡故。从此又带着母亲和弟弟一起出家。

晚年的朱耷改信道教。与弟弟一起定居在一处叫“青云谱”的道观。弟弟也是画家。朱耷用“八大山人”为号。弟弟则用“牛石慧”落款。“八”和“牛”是拆开的“朱”字。以此表示绝不向满清屈服。可谓用心良苦。

其他观点:

“扬州八怪”是八个人。为何朱耷一人号“八大山人”。有什么来历?其实。“扬州八怪”同“八大山人”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扯不到一块去。

扬州八怪是清朝八位文化名人。书画大家

扬州八怪是清朝康熙年间至乾隆时期活跃在扬州地区的八位书画名家。他们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因他们这些人书画风格相近、出身经历相仿、性格气质相似。所以被后人统称为“扬州八怪”。

八大山人是明朝末年著名书画家。本为皇室贵冑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本名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化大家。书画兼长。是中国画一代宗师。

八大山人同历史很多佛门书画家一样。也是一位遁入空门的高人。在历史上同怀素、智永一样。具有很高的名望。

朱耷本是明朝皇室贵胄。向上追溯。他的十七世老祖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灭亡后不愿意在清朝称臣。便出家为僧。以后又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道院。他的画风格奇特。常常无论画人物还是鸟鱼。都是一个大白眼珠。给人一孤傲不训的样子。而他的书法则是一反传统。就像今天的硬笔书法。线条变化不大。而且结构率性随意。很有他的画风。从这一点来说。八大山人还真有些扬州八怪的风格了。

扬州八怪和八大山人的书画都很有个性。但绝不是丑怪书画

扬州八怪和八大山人的书法和绘画。都极有个性。在当时的文化圈应该是很引领潮流的。但却绝不同于今天的流行书风和丑怪书法。单说他们的书法。都很有功力。无论是金农的“刷书”。还是八大山人的“硬笔书法”。都严格遵守中锋行笔的古法。而且都不是自己胡写乱画。都能在更早的古人身上找到出处和来源。是典型的师古而又高于古的创新书法。

学习扬州八怪和八大山人的书画。尤其是书法。一定要先有学习传统书法的基础。不要一上来就学习这些人的东西。否则。很容易被带到沟里。找不到传统的目标。那样就不伦不类了。

再回到题目上来。八大山人一个人叫“八大山人”与数字没有关系。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不知这位高人是怎么想的。也许里边隐藏了更多的秘密。也许就是觉得写起来像“哭之笑之”好玩。

其他观点:

在英雄城南昌有个青云谱。青云谱有个八大山人纪念馆。这是为了记念八大山人。八大山人原名朱耷(1626~1705年)。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我们都知道八大山人是个画家。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皇家子弟。他生在明末。十几岁时明朝就灭亡了。国破家亡。他无奈的选择出家为僧。后来又信奉道教。在江西南昌青云谱道院滞留。八大山人的书画。主要以水墨花鸟为主。形象怪异。笔墨凝炼沉毅。朱耷的不幸人生。在他的画作里得到了体现。

朱耷是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四僧”之一。祖父朱多炡和父亲朱谋觐也都是颇具才气的画家。朱耷的家庭是个艺术氛围很强的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受艺术的熏陶。几岁时就能作诗作画。1644年明朝灭亡。朱耷才刚刚十九。不久以后父亲又离开了他。痛苦万分的他开始假装聋哑。皈依佛门。

他首先到江西奉新县的耕香寺出家。改名叫雪个。后来又改名个山。1653年朱耷转到江西新建县的洪崖寺。跟随耕庵大师学习经法。后到绳金塔。朱耷对自己形象不加修饰。喜好醉饮。总是把自己喝得疯疯癫癫。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发泄他心灵深处的愤懑。同时找到自己创作的灵感。在他36岁时看中了天宁观。于是他出资改建天宁观。易名为“青云圃”。后来由状元戴均元将“青云圃”改为“青云谱”。这就是南昌青云谱的由来。先有朱耷。后有青云谱。在青云谱有朱耷的功德堂牌位。

朱耷因为自己是明朝后裔。时时都担心清政府的迫害。所以他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必须隐瞒身份。但名气不断的提升。也带来了不少麻烦。江西临川有个叫胡亦堂的县令。慕名想请他去做客。他痛苦不堪。于是装疯卖傻。逃回南昌。

八大山人是朱耷在60岁以后。开始在他的画作上用的署名。八大山人四个字一气呵成。如“哭之”、“笑之”。对于‘’八大山人‘’署名的用意后人有很多的猜测。也有不少的争议。各说一词。没有最后的定论。

那么我们从朱耷的画作里来找找答案。他的一生是孤独的。也从来没有被人读懂过。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坎坷。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不能酣畅淋漓。作品不能直抒情感。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晦涩难懂。有很多作品让人觉得奇怪无比。在他的画笔下的鱼和鸟。简单的几笔。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跟现实中的形象相差很远。这些都是在表达他的另类。

因此我觉得。朱耷之所以用‘’八大山人‘’署名。其用意就是就是想哭不能哭。想笑不能笑。哭笑不得。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他也只有用‘’八大山人‘’这个称号。来传递自己的声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23

    山人,青云,朱耷,扬州,明朝,书画,书法,八怪,道教,都是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23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末的朱耷,为什么要自号为“八大山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15:23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在他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作画题诗。他的落款很特别。“八大山人”四个字连写。咋看起来像“哭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