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糕?什么寓意?
原创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糕?什么寓意?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先感谢邀请: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主要风俗在全国各地因风俗不同。习俗也不一样。其中以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有吃糕等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敬仰老人的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在汉族又称“踏秋”。汉族人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吃重阳节糕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吃重阳糕的寓意:

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因为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其他观点:

吃糕可能是各地风俗吧!我们福建这边没有吃糕的风俗。就是儿女有在家的买点菜一家人吃一餐就算是给父母亲过个节!

现在很多子女为了生活都出门在外打工挣钱。很多老人都离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地方被送去养老院了

请出门在外的游子有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亲。他们真的很孤单。父母恩情比天高。父母在还有去处。父母没了人生只剩下归途。请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后悔

九月九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谢谢


其他观点:

重阳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老人除了要登高望远。还要吃一个叫做重阳糕的传统食物。那么大家知道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吗?

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步步高升

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祛邪避灾

除此之外。重阳糕的寓意。还有祛邪避灾。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送糕、迎宁

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

重阳糕是什么

重阳糕是什么亦称“花糕”、“菊糕”、“发糕”等。为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为普遍的习俗。糕的制作。品种各目繁多。其上并插彩旗。极受儿童的喜爱。此后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渊鉴类函.岁时.九月九日》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九日餐饵。其时黍秫并收。因此粘米加味。

重阳糕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2:17

    重阳,重阳节,百事,步步高升,的人,寓意,就在,习俗,风俗,是由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2:17

    没想到大家都对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糕?什么寓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2:17

    首先感谢邀请: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主要风俗在全国各地因风俗不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