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那么蚩尤的后代到哪里去了?
原创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那么蚩尤的后代到哪里去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今天。蚩尤的后代现在到处都有。黄帝击败了蚩尤。而蚩尤的后代还存在。在长期生存繁衍的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如武夷山至今还留下了蛮夷的痕迹;吴越。南海也是古称。这都是蚩尤后代生活的地方。从古至今。之所以能形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靠的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黄帝和蚩尤的斗争。是两个部落之间的矛盾。不是中华民族和外敌的矛盾。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过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一但有侵犯中华民族的利益的时候。中华民族的人们会团结起来。共同对敌。这就是说。中华民族靠的是向心力。从古至今。团结起来。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其他观点: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后面还有半句“黎民百姓”。

去湖南旅游和苗族导游妹子聊天。提到苗族不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她表示是的。我说。你们不会反对自己为黎民百姓吧。她开始疑惑。我说到。你们属于蚩尤部落后裔。而蚩尤部落名为“九黎”。那你们可以称为“黎民百姓”应该可以吧。她微笑着表示认同。我说。我也属于黎民百姓。她又疑惑起来。我解释。我们身上有着被俘的九黎部落先民的血。我们自己不但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而且称自己为“黎民百姓”。

我又说到。其实无论汉人还是苗人。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只不过历史上地里的隔绝造就了我们生活习俗上的一些差异。

苗族被视为蚩尤九黎部落的后裔。炎黄二帝与蚩尤征战。蚩尤兵败被杀。其子民一部分西南迁移。炎黄二帝一路追杀。使其躲入十万大山之中。因瘴气丛生炎黄二帝放弃追击。

被俘虏的九黎民众融入炎黄部落。自此我们不但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还称自己“黎民百姓” 。而黎民百姓就是归化的九黎遗民。

其实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中华始祖应有三人。黄帝、炎帝、蚩尤。

其他观点:

——字匿信史

首先。我们得明白蚩尤族的标志或者说主要生产、生活方式。才好根据这个属性分析其后代的流变。

「尤」字的构形为六指或者是手上长了赘肉。分化字「疣」就是为了表达「尤」字的构形本义。因而「尤」字表示特异、突出的含义。就是从构形本义直接引申来的。所以。蚩尤的「尤」字。就表示近似于“王”、甚至“帝”一样的领导者含义。

“蚩尤”之所以不是蚩王乃至蚩帝。正是为了对蚩尤所代表的蚩(尤)族的贬低。所以。“蚩”才是蚩尤族真正的族属标志。

金文「蚩」从止从两虫或三虫。「虫」字是所有非陆行生物(滑行生物)的统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虫”的行进轨迹是立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任意方向皆可前行。所以有鳞虫、羽虫之分。基本上鳞虫都是能入水的。羽虫都是能飞的。

因此。「蚩」的构形有两解。一个是经常活动在水面。所以脚下都是鳞虫。上图其中一个金文「止」的下部甚至像船。整个构件“止”甚至像人在乘船;另一种稍微牵强。那就是以鳞虫(鱼类)为食物。而蚩尤族在南方。“蚩尤”族的标志和鱼有关。跟如今南方为鱼米之乡的形容一脉相承。

从蚩尤铜皮铁骨的传说看。蚩尤族极可能是捕鱼为主。稻作为辅的生产方式。如今的南方人仍然是“饭稻羹鱼”。在古代稻作产量不高的时候。南方人更多的时间进行驾船捕鱼就很自然。要驾船捕鱼。必然得有船。造船就得伐木。

而南方有铜山。汉代淮南王以铸币(铜币)致富。甚至能叫板中央。蚩尤族因为伐木造船。需要大量的伐木石器。在制作石器工具时。必然会遇到铜矿石乃至天然铜。因此。在蚩尤族捕鱼为生。大量伐木造船的假设下。蚩尤族在冶炼金属出现之前。就使用自然铜来打造少量的铜制兵器盔甲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所以。蚩尤族的标志有三个。稻作、嗜鱼。金属崇拜(源于造船)。但稻作被整个南方继承。于是算不上真正特色标识。而一般认为最可能是蚩尤后代的是苗族。苗族自己也尊蚩尤为远祖。而从嗜鱼。金属崇拜这两个特点看。苗族也很相符。

苗族在梯田也会进行稻田养鱼。这究竟是远古流传下来的习惯。还是后来才养成的无从考究。但从开发梯田这个行为看。苗人从江边平地被赶到山区。然后才不得已开发的梯田这一历史不容否认的。因为猎人学习平原人在山上种田进而开发的梯田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有那么几位猎人转化为农民。也不可能发展出苗族这样的大民族

而金属崇拜方面。苗人佩戴银饰是各族之最。而且该习惯一般认为是古而有之。这种习惯的由来。最可能是源于古代造船发现铜矿(乃至少量金矿)与银矿。苗人古歌中有:“金子冒出来。像只大黄牛。银子冒出来。像只白绵羊。”

因而。蚩尤铜皮铁骨。并不是有意的佩戴盔甲。而是出于金属崇拜而打造金(铜)饰。而蚩尤族女性就打造银饰。后来蚩尤战败。男性佩戴金(铜)饰的习惯被强行消除(戴的要被视为造反。又或者因为铜是流通货币的材料。金(铜)器被全部收取或交换为其他财物)。银器因为质地软不能制造兵器。而且在我们古代。基本上不是主要的货币。因而女性佩戴银饰的习惯被保留下来。并发扬至几乎全身佩戴:

从佩戴银饰的习惯来看。蚩尤族的主要继承者是苗族。其次是侗族。至于彝族。很可能是苗族(蚩尤族)与外围本地土著长期混居而形成的。

但从蚩尤以捕鱼为主的生产习惯来说。蚩尤族实际已经泯灭。而从广义(文化)角度来说的炎黄族。实际是谷物生产为主、以漢字文化为主体的民族。因此。虽然从血缘来说。漢族与苗族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从生产习惯。文化传承来说。苗族等蚩尤族后裔。实际上已经炎黄化。中华民族(炎黄后裔)包括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完全没毛病。并不是有些人说的。纯粹只是政治意义的存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2:27

    蚩尤,苗族,炎黄,中华民族,黎民百姓,都是,习惯,炎黄子孙,的是,梯田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2:2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那么蚩尤的后代到哪里去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2:27

    谢谢邀请!今天。蚩尤的后代现在到处都有。黄帝击败了蚩尤。而蚩尤的后代还存在。在长期生存繁衍的过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