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项羽?
原创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项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代英雄虽然讲究“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信念!刘邦和项羽的帝王之争。刘邦凭借着过人的智慧。成为最后的赢家。但人们称颂的却是项羽!刘邦本是不折不扣的小人。为人奸诈。相比之下。项羽就显得光明磊落。铁铮铮的汉子!被后人称为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创造的奇迹。甚至在之后漫长的历史中都无人能超越他。英雄盖世。震惊华夏:

项羽天生神力。力能扛鼎。也只有上古时代的蚩尤和他有得一拼;

巨鹿之战。项羽五万大军对阵章邯四十万;

彭成之战。项羽三万大军对阵刘邦近六十万;

......

以少胜多的战役震惊世界。而大多数人都是怜惜英雄的!最后的乌江自刎。留下了千古名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此英雄了之人。又怎会不让后人所景仰!!!

其他观点:

我是梁城月。大家多多支持哦。

剑折沙尽血洗风 。七载成败转头空 。

荡恨笑饮苍天泪 。段韧傲刻夕阳红。

提起项羽。应该是很多人心目中大丈夫形象的真实写照。李清照有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世人眼中,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英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傲视群雄 实力强大

大丈夫当执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曾几何时。西楚霸王。手持天龙破城戟。脚踏踏雪乌骓马。率领八千江东子弟于巨鹿一战。九战九捷大破秦军章邯主力。不可一世。此等丈夫当傲世天下。立千秋霸业!

此等勇猛。此等雄才大略。不得不被人敬重!

然。国有气数。人有时数。纵手掌千军。脚踏万里江山。也有覆灭之日。刘邦的崛起。霸王的单纯。使天下重新洗了牌。

垓下之战。是楚汉争霸的终结之战。此战刘邦几乎全歼项羽的楚军。逼得项羽走投无路。最爱的女人也为了不拖累他。自。霸王别姬。多么深情。多么悲壮。纵天下离我而去。我也此生也只对你一人情衷。输了天下。赢了你。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此等深情。被世人广为传颂。霸王的独一而终。实数可贵!

项羽之后自刎在乌江。不是不逃。他知道了就算逃到楚国。还有多少资源供他东山再起?他不忍。他不忍让楚国的百姓再受战乱之苦。他选择自刎。这样刘邦统一全国。可以还天下一个太平。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这也是他最初的愿望。没想到为了争着天下。跟刘邦打了四年。他觉得累了。他要还天下一个太平。他要还自己一个清净。

此等胸襟。此等豁达。既容得下天下。又容得下成败。固被天下传颂千年。你我皆应以其为榜样。做铁肩担道义的真丈夫!

如此英雄人物命陨于乌江。实在可悲可叹。但他结束了辉煌的一生。也开始了一个辉煌的大世。就像后代李清照写的一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楚霸王。可悲。可叹。可赞。当传于后世。受天下敬仰!

其他观点:

这是个伪命题。自古以来有人悲悯是借项羽“之酒杯,浇自己块垒”!有人是借古喻今。表达时局不满之意;有人颂项羽的勇猛无敌。有惋惜他的兵败乌江。也有批评他刚愎自大。不听谋士范增之言。真正了解了项羽真实人生。哪有喜欢项羽的?

唐】于季子:“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讥其不王于关中。空负一身拔山力。感其巨鹿有功。乌江不渡。

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纯属书生意气。怜其自尽不值。乌江一渡有望。忘了天下大势尽去。个人心底亦已为败意所淹没。

比如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借项羽乌江自尽一事讥讽的是南宋朝庭软弱无能。没有项羽的悍勇。不敢北上抗金一事。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言说项羽人心已散。难能再起。他言项羽。忽略了自己改革要需要凝聚人心。言人易。省己难。每人似乎都有这毛病!

总而言之感项羽的历代以来文人居多。都基本是“伤心人别有怀抱”。抓住项羽其中一点。借以言事而已!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喜欢一说。更代表不了往古的中国人。

而对今天的人来说。大多数对项羽的了解。多来自于影视节目的观看。这其中的人物视觉大都来源于编剧导演的诱导(也属于现代版的为博观众眼球的选择性阉割)。靓男美女的视觉效果。剧情再夸大其武勇。张扬其儿女情长及其悲剧。成就了观众猛掏荷包(一笑)。

观众所喜欢的项羽与真实的人物间差距已如鸿沟!

真实的项羽又怎么样呢。当你全面了解他了后。还会不会喜欢呢?那还得读者来评判。

史书记载的项羽是这样的

少时读书不专。学武不定。连最喜欢的万人敌兵书战策。也仅仅学个皮毛。学啥都没学精。心性不定如此。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杀降俘。杀子婴。烧掠咸阳。践共主怀王而称霸。弃关中而就家。弃韩陈(韩信。陈平)、逐范增。昏招迭出!

在今鲁豫苏皖间。东突西荡。如笼中困兽。蛛网之蜂。看似无敌锋锐。却没破困之策。

当反于吴中时。与叔父合谋。杀害先起意的召集人会稽太守殷通。夺取领导权。非因秦暴而举义!

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救赵途中。意见不和。谋杀上司。诬其谋反。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陵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项梁)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北上救赵。巨鹿一役。建有大功。受降秦卒二十余万被其一举坑杀。可谓残暴。

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进至关中。掠夺财货。泄秦暴之愤而焚掠咸阳。杀子婴。十足的以暴易暴!既失民心。又背反秦大义。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楚汉相争。诸侯常叛。而项羽所平之处。辄杀戮加之。财货夺之。反成不义之人!

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由此观之。项羽之仁。有韩信所言的妇人之仁!仁待于士卒以聚心于军力而已。有不智之仁(如鸿门宴之饶刘邦。封侯时被说服给汉中于刘邦补偿)。有友谊同事事之仁(不忍杀刘邦父母)。独独不见仁义于天下黎庶。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其反秦之义非出于内在的仁。先只在复楚之仇。秦亡则妄以力霸诸侯。荣归故里。其内心旨在显威风。炫荣耀。胸无天下。不仁不义。格局低下。因没道义民心之心(仁)。故行为乖张。动辄失措!

观项羽一生。有锋镝战阵之智勇。有柔情蜜意于妻子。有关爱慈怀于所率兵丁。小智小仁不缺。

有封侯建国之背势。有视人命如草芥之冷酷。有所到之处俘掠残杀之暴虐。威加宇内而不仁。纵横无敌而致亡。暴君之名其实副矣!

天下嚷嚷。怜项羽英雄为流氓所败。羡项羽之勇冠千古。哀项羽之不渡江东、卷土重来……等等杂念。可以休矣!

英雄不独应有武勇绝世。亦当情怀天下。诚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如项羽这等人即使再武勇无匹。所到之处。带来的却是平民百姓的灾难。你要欢迎吗?只怕是避他如避瘟神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3:12

    项羽,乌江,刘邦,天下,巨鹿,将军,关中,此等,英雄,之战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3:12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项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3:12

    古代英雄虽然讲究“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信念!刘邦和项羽的帝王之争。刘邦凭借着过人的智慧。成为最后的赢家。但人们称颂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