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国维不推崇李白,只推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
原创

为什么王国维不推崇李白,只推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造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因此 。屈原被后人称之为“诗魂”。

陶渊明。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充分地表现出对淳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大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且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其人被称之为“诗圣”。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最享有盛誉的大文豪。他做官为民着想。身体力行地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虽然他的一生。命运多舛。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民众喜爱的人。就是苏轼。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出12位“千年英雄”。苏轼名例其中。他是中国唯一的入选人。为民造福的人。就是英雄!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儒学“兼善天下”的思想为道德观。即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也就是说:不得志时。你应当“正心修身”。修养好自己;得志时。你就得为天下人谋利益。 王国维所推崇的这“四人”。他们不仅仅是在学问上出类拔萃。才华横溢;而且是在人品上。待人接物。立身行事方面也很优秀。符合儒家思想。

侠肝义胆、仙风道骨的李白。他是个脱俗的飘然不群的浪漫主义“诗仙”。虽然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但是他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他自在潇洒。蔑视世间一切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这种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和放荡不羁的行为。往往被以为是“恃才傲物”。有悖于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

而王国维。则是儒家思想的最忠实的信徒。他可以为清王朝的最后灭亡而“以身殉国”。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欲投金水河自尽。被阻止未遂。1927年6月2日。当他听说北伐军已挥师北上的消息 。于是立刻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随即坐车去颐和园。投昆明湖自尽。(时龄50岁。以屈原为“榜样”去了。)

所以。像王国维这种根深蒂固。顽固不化的封建“卫道士”。他是不可能推崇“诗仙”李白的。

其他观点: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答案。

这个说法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附录《文学小言》中说的。

为什么王国维先生评比诗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没有李白?有他个人的看法和判断标准。

他这个评比先列了个标准。

学问、德行具备的天才。

在书里自己就已经解答了。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王国维先生一直比较推崇纯粹的文学。属于传统型的文人。所以这四个人按照他的标准都合格。

屈原开离骚。杜甫风格影响万事。陶渊明的隐逸宗师。苏轼豪放代表。这四个人从诗才、品行、作为都合乎标准。

李太白的诗无可评价。但是按照这个标准。但行为品行比不了这四个人。不论放荡形骸还是给叛乱的永王做幕僚。都算污点。也就是按照传统文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观点是不足的。

首重品德。是文人最先重视的观念。所以王国维先生最后也是留下遗言葬身昆明湖。

论诗词绕不过李太白。但是他实在太特殊。

唐朝之盛名就在气象。最能代表的只有李太白。王国维先生也是这么认为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他就是一个诗人。一个天才。太过于纯粹。除了诗。他似乎拿不出任何可以影响后人的。不论喜还是悲。不论好还是坏。

如果学诗。他的诗最不能学。因为根本学不来。

除了诵读他的诗。仰慕一番。做不了任何事。

其他观点:

先申明一点。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非常喜欢他崇拜他。

这里我只就王国维不大推崇李白谈谈个人浅见。

每一个人的文学爱好与审美情趣不一样。对古今文人。王国维也有自己的喜好。他的《人间词话》中很少提到李白及其诗歌。我细想了其中的原因。斗胆揣测一下。

其一。李白缺少社会担当。李白活得很真实也很自我。他的诗歌大多抒发个人的感情。很少有家国情怀。

而屈原是爱国诗人。他忠君爱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是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有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其二。李白没有淡泊旷达的胸怀。李白汲汲于功名。心心念念着做官。表面上潇洒不羁。骨子里却看不开。

他不像陶渊明。淡泊明志。真正地厌弃官场而回归田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他也不像苏轼宦海沉浮几十年。乐观地面对一切挫折。“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雨任平生”。“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其三。李白天性凉薄。据说。李白24岁出川后。再没有回过故乡。从此故乡只活在他的诗歌里。李白一路漫游。一路结交朋友。结交过的朋友又都甩在脑后。他的世界。自己才是主人公。

而杜甫苏轼等人都情深意重。比较看重友情亲情等。

那么。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个什么样的呢?他是溥仪的老师。“南书房行走”。

1924年冬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因阻于家人阻碍未果。1927年6月2日。王国维前往颐和园。王国维吸完一根烟。11时左右。跃身头朝下扎入昆明湖水中。

有人说。王国维是清的遗民。忠于大清王朝。最终殉清而亡。他死了之后。废帝溥仪赐给他谥号: 忠悫。

总的来说。王国维。一方面是一个有忠君爱国思想的人。所以他特别欣赏屈原杜甫等人;另一方面。他生于民国乱世。想学陶渊明归隐田园。又想学苏轼的乐观豁达……内心矛盾。选择两难。当一切都不遇于时。他就自沉湖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9:14

    李白,王国维,屈原,太白,的诗,昆明湖,苏轼,杜甫,的人,诗人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9:1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王国维不推崇李白,只推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29:14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造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因此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