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名称满清大屠杀
时间明末清初
参战方清军、汉人
地点中国
结果清军获胜
东北
辽东屠杀
天命九年正月。努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
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 “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 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朝鲜 《朝鲜王朝实录》
掠夺虐杀汉族奴隶
崇祯十一年冬至十二年春。清军在畿辅、山东一带掠去汉民四十六万二千三百馀人。崇祯十五年冬至十六年夏。清军又“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名口”。(《清太宗实录》)满清入关后。继续劫掠人口。 顺治二年八月辛巳日谕兵部“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清世祖实录》)
汉人奴隶遭受非人的虐待。大量自杀。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岁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二千人”(《清史稿》)。仅自杀的汉人。在满清入关前后几十年间。就不下10万人。被虐待致死的。更不在少数。
由于满清的疯狂虐待。大量汉人奴隶逃亡。“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已几数万。”(《清世祖实录》)
满清统治者为了制止逃往。强化其1626年颁布的《逃人法》。顺治帝颁订:“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顺治六年又改为“隐匿逃人者免死。流徙”、“再行申饬。自此谕颁发之日为始。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定置重罪。决不轻恕”。(《清世祖实录》)
华北
畿南之屠
畿南之屠指的是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五月)。满清睿亲王多尔衮在北直隶三河、昌平、良乡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1644年五月。大顺军西撤。满清军队占领畿南地区。强令汉族剃发易服。当地汉族居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满清统治。满清朝廷派出军队弹压。对起义者和居民大肆屠戮。连老幼亦不能幸免。大约有五千人被屠杀。史称畿南之屠。
曹州之屠
曹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十月初四日)。满清梅勒章京赖恼、沂州总兵佟养量、临清总兵宜永贵等在山东州曹州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曹州志》和《重修大名府志》等记载。1649年原明东平侯刘泽清密谋与亲信李化鲸反正归明。李化鲸部义军占领鲁西南州县。后为清军三省大军围剿。战败被俘。刘、李两人遇害。满清军入城后屠杀无遗。被屠杀的无辜居民人数不详。史称曹州之屠。
大同屠杀
大同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等在山西大同府、朔州、浑源县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
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1648年(永历二年)。满清“大同总兵”姜瓖反正归明。义军迅速占领晋西北、晋南广大地区。直接威胁满清朝廷。清廷调取华北地区绝大部分可以调派的军队进剿。历时将近一年才复占山西全境。姜瓖被叛徒汉奸杀害。大同城破。全城官吏兵民被屠杀。被屠杀的无辜居民人数不详。史称“大同之屠”。
清军实施大同大屠杀后。全城只剩下5个重案犯。满清派来的大同知府。上书顺治。称既然没有了苦主。就可以释放这5个人了。这份奏折。至今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考文献: “清人所至。无不狼藉。尸则无完肤。人则无完发。烧杀抢掠。乃贼人之便饭矣。”
朔州之屠
朔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等在山西大同府、朔州、浑源县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关于朔州的这次屠城。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六年。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朔州志》:“城破。悉遭屠戮”。“王师致讨。大兵临城。玉石俱焚。家破人亡……荡然一空”。
汾州之屠
汾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九月至十一月)。满清“端重亲王”博洛、“和硕亲王”满达海等在山西汾州、太谷县、泌州、泽州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
根据《清世祖实录》、《泽州志》和《明清史料》记载。1649年大同失陷后。满清派出军队对晋南地区开展大扫荡。在各地实施大屠杀。明朝巡抚姜建勋、监军道何守忠等殉国。大约有四十万人被屠杀。史称汾州之屠。
泾县之屠
泾县之屠是顺治二年(1645)原明代泾县县令尹民兴流寓泾县。与本县县城诸生赵初浣等率众拒清。据城坚守。清军提督张天禄于八月十六日黎明。统铁骑百余。据东山发炮。城中屋瓦皆震。尹民兴走脱。赵初浣等战死。城陷。男女少长多罹难。仅遗民九十余人。县治官厅公署悉毁于兵火。史称泾县之屠或者乙酉之难。
泾县之屠指的是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八月十七日前后)。满清“提督”张天禄、“池州总兵”于永绶在南直隶泾县、徽州、绩溪县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明清料》等记载。1646年皖南人民不能容忍满清政权的剃发易服而发动起义。反抗满清统治。义军攻略皖南诸县后。因兵力不足。为满清军队所败。满清军在皖南地区展开疯狂的报复性大屠杀。其中以泾县特为尤甚。大约有五万人被屠杀。史称泾县之屠或乙酉之难。
江南
扬州十日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发生在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同年四月廿五日(5月20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清军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80万具。
嘉兴大屠杀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六日。浙江布政使司隶嘉兴府为反抗清军暴行。嘉兴民众揭竿而起。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二十六日城陷。逃不出的居民除大批年轻妇女被清军掳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几乎全遭屠杀。按当时人口来推。可能约500。000余人遇难。
江阴八十一日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参考百家讲坛纪连海先生的江阴八十一日讲座)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
抗清三公
”。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此言甚当。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辽东屠杀
天命九年正月。努尔哈赤下九次汗谕。清查所谓“无谷之人”。并谕令八旗官兵“应将无谷之人视为仇敌”。“捕之送来”。最后于正月二十七日下令:“杀了从各处查出送来之无谷之尼堪”。
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努尔哈赤指责汉民“窝藏奸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官将。带领士卒对村庄的汉人。 “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马斩杀”。
“时奴贼既得辽阳。辽东八站军民不乐从胡者。多至江边…… 其后。贼大至。义民不肯剃头者。皆投鸭水(鸭绿江)以死。”朝鲜 《朝鲜王朝实录》
掠夺虐杀汉族奴隶
崇祯十一年冬至十二年春。清军在畿辅、山东一带掠去汉民四十六万二千三百馀人。崇祯十五年冬至十六年夏。清军又“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名口”。(《清太宗实录》)满清入关后。继续劫掠人口。 顺治二年八月辛巳日谕兵部“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清世祖实录》)
汉人奴隶遭受非人的虐待。大量自杀。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岁以自尽报部者不下二千人”(《清史稿》)。仅自杀的汉人。在满清入关前后几十年间。就不下10万人。被虐待致死的。更不在少数。
由于满清的疯狂虐待。大量汉人奴隶逃亡。“只此数月之间。逃人已几数万。”(《清世祖实录》)
满清统治者为了制止逃往。强化其1626年颁布的《逃人法》。顺治帝颁订:“有隐匿逃人者斩。其邻佑及十家长、百家长不行举首。地方官不能觉察者。俱为连坐”。顺治六年又改为“隐匿逃人者免死。流徙”、“再行申饬。自此谕颁发之日为始。凡章奏中再有干涉逃人者。定置重罪。决不轻恕”。(《清世祖实录》)
华北
畿南之屠
畿南之屠指的是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五月)。满清睿亲王多尔衮在北直隶三河、昌平、良乡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1644年五月。大顺军西撤。满清军队占领畿南地区。强令汉族剃发易服。当地汉族居民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满清统治。满清朝廷派出军队弹压。对起义者和居民大肆屠戮。连老幼亦不能幸免。大约有五千人被屠杀。史称畿南之屠。
曹州之屠
曹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十月初四日)。满清梅勒章京赖恼、沂州总兵佟养量、临清总兵宜永贵等在山东州曹州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曹州志》和《重修大名府志》等记载。1649年原明东平侯刘泽清密谋与亲信李化鲸反正归明。李化鲸部义军占领鲁西南州县。后为清军三省大军围剿。战败被俘。刘、李两人遇害。满清军入城后屠杀无遗。被屠杀的无辜居民人数不详。史称曹州之屠。
大同屠杀
大同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等在山西大同府、朔州、浑源县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1648年(永历二年)。满清“大同总兵”姜瓖反正归明。义军迅速占领晋西北、晋南广大地区。直接威胁满清朝廷。清廷调取华北地区绝大部分可以调派的军队进剿。历时将近一年才复占山西全境。姜瓖被叛徒汉奸杀害。大同城破。全城官吏兵民被屠杀。被屠杀的无辜居民人数不详。史称“大同之屠”。
清军实施大同大屠杀后。全城只剩下5个重案犯。满清派来的大同知府。上书
顺治
。称既然没有了苦主。就可以释放这5个人了。这份奏折。至今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
参考文献: “清人所至。无不狼藉。尸则无完肤。人则无完发。烧杀抢掠。乃贼人之便饭矣。”
朔州之屠
朔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满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英亲王”阿济格、“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等在山西大同府、朔州、浑源县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关于朔州的这次屠城。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六年。大同、朔州、浑源三城。已经王师屠戮。人民不存”!《朔州志》:“城破。悉遭屠戮”。“王师致讨。大兵临城。玉石俱焚。家破人亡……荡然一空”。
汾州之屠
汾州之屠指的是公元1649年(南明永历三年九月至十一月)。满清“端重亲王”博洛、“和硕亲王”满达海等在山西汾州、太谷县、泌州、泽州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清世祖实录》、《泽州志》和《明清史料》记载。1649年大同失陷后。满清派出军队对晋南地区开展大扫荡。在各地实施大屠杀。明朝巡抚姜建勋、监军道何守忠等殉国。大约有四十万人被屠杀。史称汾州之屠。
江淮
泾县之屠
泾县之屠是顺治二年(1645)原明代泾县县令尹民兴流寓泾县。与本县县城诸生赵初浣等率众拒清。据城坚守。清军提督张天禄于八月十六日黎明。统铁骑百余。据东山发炮。城中屋瓦皆震。尹民兴走脱。赵初浣等战死。城陷。男女少长多罹难。仅遗民九十余人。县治官厅公署悉毁于兵火。史称泾县之屠或者乙酉之难。
泾县之屠指的是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八月十七日前后)。满清“提督”张天禄、“池州总兵”于永绶在南直隶泾县、徽州、绩溪县等地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屠城。根据《明清史料》等记载。1646年皖南人民不能容忍满清政权的剃发易服而发动起义。反抗满清统治。义军攻略皖南诸县后。因兵力不足。为满清军队所败。满清军在皖南地区展开疯狂的报复性大屠杀。其中以泾县特为尤甚。大约有五万人被屠杀。史称泾县之屠或乙酉之难。
江南
扬州十日
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发生在清军攻破扬州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由于当时南明将领史可法对清军的殊死抵抗。在同年四月廿五日(5月20日)。清军攻占扬州后。当时大雨倾盆。多铎宣布在扬州城内进行了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清军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后来由城内僧人收殓的尸体就超过了80万具。
嘉兴大屠杀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六日。浙江布政使司隶嘉兴府为反抗清军暴行。嘉兴民众揭竿而起。乡的明翰林学士屠象美、明兵科给事中李毓新主其事。降清的明嘉兴总兵陈梧反正任大将军指挥义师。前吏部郎中钱棅助饷。二十六日城陷。逃不出的居民除大批年轻妇女被清军掳掠和一些僧人幸免外。几乎全遭屠杀。按当时人口来推。可能约500。000余人遇难。
江阴八十一日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 (参考百家讲坛纪连海先生的江阴八十一日讲座)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被后世称为“江阴抗清三公”。后世传纪对江阴的评价:“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此言甚当。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寇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寇主力南下。推动了各地的抗清斗争。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
被屠杀人数
因而清兵屠戮百姓甚众。而且具体数目已难以统计出。只能通过一些史料推算。明代中国人口。最后的全国官方统计。为51655459人。时间为明光宗泰昌元年。[54]按照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所著的《中国人口史》所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国全国有人口6069万。但是当时的中国还需要缴纳人头税。所以民间隐匿了大量人口。许多的专家认为明朝人口顶峰的时候在一亿以上。葛剑雄认为明末人口接近两亿。但是到了明末时期的天灾、瘟疫和疾病、战乱等。导致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因此清军入关时的人口应在8000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而清军凡烧杀三十九年始定。满清最初的全国人口统计。为10633326人(减少了4000万)。时间为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56] 而在满清控制全国后的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入关后第48年)。全国人口也只有19432753人。仅相当于明光宗泰昌元年人口的36%。[57]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人丁数仅2464万余。当时的总人口也应在6000万左右。所以估计 即使说清初也存在同样的人口瞒报现象。估计满清入关后。人口的减少。极端保守的估计最少也有5000万人。如果再考虑人口出生的因素。在满清入关后。中国人口损失的总数。很可能是一个大大超过5000万人民丧生。最多可能超过一亿。
影响
清兵转战烧杀37载。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的5165万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净减三分之二!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鲁迅先生说:“。”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其他观点:
满清军队侵吞中国的过程中。曾在全国各地遭到了汉族等各族人民的武装抵抗。满清军队为报复汉人的激抗。发生过多次屠杀抗清军民事件。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还有在苏州、南昌、赣州、常熟、沙镇、南京、盩厔、无锡、昆山、嘉兴、海宁、济南、金华、厦门、潮州、同安、沅江、舟山、湘潭、南雄、泾县、大同、浑源、汾州、太谷、泌州、泽州、朔州、四川等地也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明代中国人口。最后的全国官方统计。为51655459人。时间为明光宗泰昌元年。按照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所著的《中国人口史》所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国全国有人口6069万。但是当时的中国还需要缴纳人头税。所以民间隐匿了大量人口。许多的专家认为明朝人口顶峰的时候在一亿以上。葛剑雄认为明末人口接近两亿。
因此清军入关时的人口应在8000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而清军凡烧杀三十九年始定。满清最初的全国人口统计。为10633326人(减少了4000多万)在满清入关后。中国人口损失的总数。很可能是一个大大超过5000万人民丧生。如果再考虑人口出生的因素。在满清入关后。中国人口损失的总数。很可能是一个大大超过五千万人民丧生。最多可能超过一亿。还有一说是至少六千万人惨死。可能远不止此数。还有很多被掠为农奴。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中国的人口大量消失。多半是死于战乱、饥荒等原因。
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鲁迅先生说:“。”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其他观点:
我看到。十几年的辫子戏反而刺激了国民觉醒与愤怒。而翻开了历史耻辱和不堪的一页。虽然有良知的人心在滴血。但是知耻而后勇。以史为进。历史中。中华文明从不缺少人才精英。每每危难扛起民族脊梁。天佑中华。必须让华奸跪下。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839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满清,泾县,朔州,江阴,亲王,清军,扬州,人口,顺治,总兵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屠杀多少汉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名称满清大屠杀时间明末清初参战方清军、汉人地点中国结果清军获胜东北辽东屠杀天命九年正月。努尔哈赤下九次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