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由一千个不一样的字组成,四字为句,两句一韵,你知道哪些关于《千字文》的故事?
原创

《千字文》由一千个不一样的字组成,四字为句,两句一韵,你知道哪些关于《千字文》的故事?

好文

热门回答:

我是文开石。我有好的答案。

《千字文》的来龙去脉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的回答都有涉及。

我就从其他方面聊聊和《千字文》有关的事情。

为什么《千字文》中有七个字重复了?

我们知道这一千个字是特地从书圣的书法里挑出来的。一千个字不重样。但是我们阅读的时候发现还是有重复字的。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汉字简体化的结果。

发。“周发殷汤”的“发”。“盖此身发”的“发”就是同一个字。原始繁体字版本中。“周发殷汤”的“发”是周武王姬发。发是名。本来写作“發”;“盖此身发”的“发”。指的是毛发、头发。本来写作“髪”。确实是不同的字。推广简化字时归并异体字。就把“發”、“髪”统一为“发”。

这种情况还涉及巨(巨、钜)、昆(昆、崑)、云(云、雲)、戚(慼、戚)、并(併、並)、洁(絜、潔)六个字。

各大版本的区别原因。

《千字文》流传广远。也有历代书法大家摹写临摹。

但是。从这些大家之作中。我们发现有个别字的区别。究竟是流传过程中的错误还是书写者的手误?

其实。《千字文》篇幅不长。成文时间作者清晰。流传广元也没被烧、禁过。造成各版本的区别主要是古代的”避讳”原则。

“天地玄黄”与“天地元黄”

避宋朝皇帝远祖赵玄朗的名讳(如果是清本。则是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

“周发殷汤”与“周发商汤”

避宋太祖父亲赵弘殷的名讳;

“鸣凤在树”与“鸣凤在竹”

避宋英宗赵曙的名讳;

“岳宗恒岱”与“岳宗泰岱”

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


命周兴嗣编写《千字文》的梁武帝萧衍。究竟普通不普通?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

萧衍一生文治武功。干了不少的事情。虽然最后结果惨了点被囚死于建康台城。

其他观点:

众说纷云。也有人说梁武帝时。人言周兴嗣才高。梁武帝想试试他这位下属究竟有多大才。下诏令其一夜之内写出一千句文章。并且一字不重。这位侍郎官周兴嗣。接旨后果然一夜作出了四字句诗千字文。传说头发都累得发白了。满清时。满人习汉文。也开始咬文嚼字起来。清帝炫烨。因千字文中有“天地玄黄”句中的“玄”字与“炫”谐音。曾经改为“天地元黄”。究其真假。耳闻而已。谢邀!

其他观点:

这事从南朝梁开始说起来。

梁武帝萧衍一生戎马。笃信佛教不说。还特别热爱文化。

字是有了。但是孤立的字没有灵魂啊。领略不到语言的美。

怎么办?梁武帝就给自己的散骑侍郎周兴嗣说了。周侍郎当时和萧衍都是竟陵八友中的人物。八友当然是八个人。皇帝萧衍其其中之一。估计是组织的倡导者。其中这里面著名的还有谢朓、沈约。

谢朓是谁——李白一生的偶像“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说的就是他。

沈约就更不用提了。他精通声律。首倡四声八病。后来唐诗的格律那么美。发端就在与他。

周兴嗣和他们齐名才华可见一斑。

萧衍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他。

周兴嗣苦思冥想一夜。终于将这一千个字编撰成文。正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文风慷慨大气。内容又朴实易懂。非常适合启蒙阅读。

到了陈、隋之际。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在云门寺苦练书法三十余年。写了八百本《千字文》。送给各处寺庙。名噪一时。

当时许多人来到寺中求取书法。以至于门槛都被踏破。无奈用铁皮包裹。所以人称“铁门槛”。同时将一生所用笔头埋葬。并累土为坟。命名为“退笔冢”。

这一个铁门槛。一个土坟头。

巧的是(下面是主观想象。没有依据):

唐朝有个王梵志。专门写诗说这铁门槛: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槛。鬼见拍手笑。

他还有一首是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以至于宋朝的范成大写诗: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这两句诗被曹雪芹用到了红楼梦里。更是意境无限。

锦翼系问答签约作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清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8:31

    千字文,铁门,这一,梁武帝,侍郎,一夜,书法,天地,个字,我就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8:31

    没想到大家都对《千字文》由一千个不一样的字组成,四字为句,两句一韵,你知道哪些关于《千字文》的故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8:31

    我是文开石。我有好的答案。《千字文》的来龙去脉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的回答都有涉及。我就从其他方面聊聊和《千字文》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