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为何中小学历史教材上没提及?
原创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为何中小学历史教材上没提及?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因为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编写教材的人必然要考虑到教育下一代的内容问题。一切都要引导学生的身心朝着建康的方向发展。学校是国家育人的地方。要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一些不利于学身心发展的内容是不会编写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波动。社会上一些不建康的东西。难免不危害学生的思想。青少年的分辨能力还是差的。有关唐伯虎的内容只能适合成人了解。这类内容不利于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这可能是没有编进中小学生教材的原因吧!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影视剧中的唐伯虎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

在影视剧中。唐伯虎要了九个老婆。但是据有关史学专家考证。唐伯虎娶的并非秋香。所以没有“点秋香”的轶事。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岁时娶徐氏,但在他大约二十四岁的时候病逝。后来可能又娶一女但因科举舞弊案而离他而去。娶沈氏。或名九娘。传十、十传百之下变成唐伯虎娶了九个妾。而秋香根本不是华府的俏婢女。而是南京一名颇有名气的青楼妓女,命途坎坷。与她有关系的是一 个叫做陈元超的书生。除了影视剧的演绎之外。历史上的唐伯虎还画得一手精美的春宫画。 深受当时的达官贵人喜爱。他之所以被后人演绎出无数风流故事。应该与他创作的大量春宫画有关。

一、出生末流的学霸。二十四岁遭受命运最大重击

唐伯虎(1470年—1524年)。名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直隶吴县人。吴中四财子之一,自称“江南第一才子”。明四家之一。

唐伯虎的父亲是位经营餐馆的商人。这样的职业无法带来高尚的社会地位。但显然物质并不匮乏,也使得他在一开始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之后唐伯虎受到文林(另外一位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的父亲)的教导,文林把年轻的唐伯虎介绍给苏州的士绅和文人社会。因此结识了沈周、吴宽和大书法家祝允明。他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大部分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饮酒狎妓上。

《明史》日: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孺子狂童。

然而在1493年到1494年短短两年间。 唐伯虎接连失去了父母、子和钟爱的妹妹。(当时的唐伯虎年仅24岁)后来在好友祝枝山和文征明的好说歹说之下。终于走出人生困境。在29水这一年重整旗鼓。娶了第二任老婆。从此变得较为收敛且开始远离诱感。转而一心准备科举考试。

可也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唐伯虎终究是没能听进去好朋友的逆耳忠言。在进京赶考的时候。与有钱的花花公子徐经(徐霞客祖父)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这是当时最重要的考试。主考官本来属意唐伯虎为第一, 然而他和徐经却涉嫌事先从主考官处得知考题。在严刑逼供之下。徐经终于承认事先贿赂了考官的仆人。尽管唐寅可能是无辜的。他只是遭人嫉妒而被牵连,但是却在泄题案的疑云下回到了苏州。从此无意仕进。回到家乡。第二任妻子因为他太穷扔下孩子跑了。周围亲友看他的眼光也变得复杂。一时之间。唐伯虎又从云端跌回了地面。套用星爷的一句话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二、为了生计。卖画为生

返回苏州之后。唐伯虎恢复了旧日纵情饮酒以及颓废的生活。同时开始作画以维持生计,他早年曾经跟随沈周习画; 1500年开始正式拜周臣为师。及至1505年,他已经声名大噪,并且有能力在苏州附近的桃花坞构筑别业。在“桃花庵”里。唐伯虎颇感到一些惬意。他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桃花庵歌》

三、为了活命。装疯卖傻

艺术家的人生大多是不幸的。艺术家的不幸是艺术的大幸

他的生活虽不风流。甚至是十分贫困。但他却是个十足的才子。他的诗画却经过时间的涤荡而保存了下来。为人珍藏。价值不菲。

但是。由于唐伯虎主打的消费群体是小市民阶层。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注定不可能一卷千金。一旦没人买了。他就会再度陷入贫困。所以。我们经常在他的诗作中读到类似于:十朝风雨苦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这类的诗句。就是他的画没卖出去。没钱了。不管怎样。唐寅在明代的众多文人画家之中。是最靠近市民群体的一一个。因此也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他兼顾文人画和院体画两种画风。纵横捭阖之间不仅有着文人的高雅。也有融合了市民意识的淳朴。这大概就是唐伯虎为什么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的原因吧。

总结:中小学历史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以及世界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起到启蒙的作用。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人物太多了。明朝时期的唐伯虎显然起不到这个作用。因此中小学历史教材上没提及。他不是最好的。但也是谁也都替代不了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回答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赏心乐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9:17

    苏州,桃花庵,文人,唐寅,的是,明朝,教材,内容,主考官,历史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9:17

    没想到大家都对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为何中小学历史教材上没提及?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1:59:17

    谢谢邀请!因为唐伯虎是一个风流才子。编写教材的人必然要考虑到教育下一代的内容问题。一切都要引导学生的身心朝着建康的方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