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明朝四大才子是真有的。不是杜撰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称吴中四才。即唐寅(唐伯虎俗称)、祝允明(戏上祝枝山)、文征、徐祯卿。他们即才华横溢。风流潇洒。也仗意疏财丶有情有意。我想放到现在他们也应该是文坛大腕。私生活也得复杂。小三小四佑计小九都有!
其他观点:
在电视剧中。我们知道“江南四大才子”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周文宾。而实事是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
唐伯虎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祝枝山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
文征明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4、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徐祯卿16岁著《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04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唐寅,明代,苏州,衡山,江苏,正德,才子,吴中,嘉靖,五年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的江南四大才子真有其人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明朝四大才子是真有的。不是杜撰的。据史书记载。当时称吴中四才。即唐寅(唐伯虎俗称)、祝允明(戏上祝枝山)、文征、徐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