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炳奎主编的光明中医教材怎样?
原创

吕炳奎主编的光明中医教材怎样?

好文

热门回答:

他自称一个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进行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流过血。负过伤的老战士;一个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老中医;一个不愿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科学瑰宝——中医药学失落的中国人。

19世纪初的黑热病曾经是当时危害中国人民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农村十分流行。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

出生于上海嘉定县的吕炳奎在年幼时也饱受黑热病的折磨。寻访名医却不得结果。最终在走方郎中的手中得一良方。几味中药熬煮后居然药到病除。这件事在少年时期的吕炳奎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1929年。年仅15岁的吕炳奎敬拜嘉定名中医汪志仁为师。他勤奋好学、追求进步。很快就掌握了中医诊疗知识理论。并且精通内外妇儿诸科。五年过后。吕炳奎以19岁的年纪挂牌行医。由于师出名门。吕炳奎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诊所生意日渐兴隆。名气也不断扩大。

然而好景不长。1938年抗日战争发动。日军侵占上海。嘉定沦陷。民族危亡。吕炳奎刚刚经营数年的中医馆也在风雨中飘摇。他深感救国救民至责任深重。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医馆和医术。变卖家产。毅然投身到抗日战争当中。任当时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队长。

在1938年到1939年之间。吕炳奎分别参加了火烧日军飞机、伏击日军汽艇、协助叶飞部歼灭邓敬烈顽军、八字桥痛击日军。这些事迹在上海地区产生巨大影响。上海淞沪抗日战争纪念馆有专区加以介绍。

1940年。吕炳奎被派到浙东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浙东三东地区工委书记兼海防大队政委等职。他所在的海防大队后来发展成为华中海防纵队。吕炳奎被任命为海防纵队政委。这是我军最早的海上武装力量。浙东根据地也是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

从一名民间郎中。化身为民族抗日英雄。吕炳奎的传奇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

战争结束后。吕炳奎又再次投入到中医药事业当中。

他在1954年召集了江苏省第一次中医代表座谈会。组建了全国第一所中医院、中医进修学校。编写了相关教材27种。培养了200多名中医师资。其中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的就有40多人。这是建国以来中医药教育事业迈出的第一步。如董建华、程莘农、王绵之、印会河、王玉川、杨甲三等中医名师都出自这个时期的江苏南京。因此吕炳奎自己也常说:“中医工作。起步南京”。这是他为全国中医事业发展奠定下的基础。

同年。毛泽东作出关于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

两年后。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的谭振林向毛泽东推荐说:“吕炳奎是个名中医。应该让他出来管中医工作”。随后吕炳奎被调任为中央卫生部中医中司司长。他深感责任重大。当即表态:“要为中医讲话。为中医事业工作”。随后他开始积极开展中医教育事业。

从1956年开始。吕炳奎陆续组织建设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四所学院。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四所中医类院校。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自己的中医学院。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由此拉开序幕。

除了中医高等教育之外。吕炳奎还十分注重中医师承的发展。他对中医带徒的传统非常重视。在1960年。全国大约有5万名中医徒弟。他自己也在忙碌的工作中带徒十余名。其中谭凤森、张朝和、郑伟达、张清华等都是他的学生。而孙光荣、郝万山、王文奎、王丙申等中医名家也与吕炳奎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吕炳奎在中医师承方面倾注了巨大的心血。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呼吁中医专家多带徒弟的号召。自己也身体力行带了两名徒弟。在弥留之际。他依然关心弟子的学习状况。

1977年。吕炳奎重新担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他通过调研发现“西学中医师大部分被分配到中医机构。中医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阵地。这就使中医药人员失去了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机会。只能看门诊或者给疑难病人会诊。根本得不到对危重病人从始至终负责到底、系统观察治疗的机会。高级中医师手里没有完整的中医病例。难以总结经验。所以本来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经验的中医。也只能无所作为。他们的学术水平不是在提高。而是在大幅下降。解放初的第一代名医基本没有了。第二代在解放初年纪还轻。没有闯出名气就年逾古稀了。”

于是。很快起草了一份关于中医药工作的书面报告。这份文件经过中共中央研究批示。最终形成了1978年(56)号文件。这是中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文件。是中医走向恢复发展的标志。从各方面解决了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也是民间中医第一次通过官方考核进入中医医、教、研单位当中。

1982年吕炳奎同志退居二线。担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第七届政协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但是他依然时刻关系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创办函授大学。相继建立分校24所。培养中医人才三万多名。

2002年。吕炳奎已经是89岁高龄的老人。此次他写下一封万字书信给国家领导人。疾呼“挽救中医。刻不容缓”。并提出了设立中医与西医两个在行政等一切方面平等的行政机构。终止建国53年来西医统治中医的行政模式。加强和扩大中医药行政部门的相应权力等主张。力求将传统中医药发展为主流。还再次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只力量共同发展的方针。

在信件的最后。他自称一个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进行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流过血。负过伤的老战士;一个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老中医;一个不愿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科学瑰宝——中医药学失落的中国人。

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发布。这是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而制定的办法。也是中医药发展的一次伟大进程。

《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加大了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这些内容与吕炳奎当年的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他一生都和中医药紧密相连。自幼学医。又弃笔投戎。再重新回到中医药教育建设当中。如今中医行业的繁荣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倘若他在天有灵。那么看到如今国家对中医事业的发力扶持以及中医行业的蓬勃发展。必定会感到欣慰。

其他观点:

吕炳奎是中国五十年代的卫生部长!他为中国传承中医文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在当卫生部长时中国各地的中医药都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多种医典名著也得到了复印!五六十年代的中医都能在新华书店里买到各种医典名著的…、

其他观点:

中医药大学公认的是五版教材。别的我没看过。这个光明教材的内经和中医内科学就比普通大学中医教材感觉要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曾温暖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25

    中医,中医药,中医学院,抗日战争,这是,浙东,事业,海防,嘉定,日军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25

    没想到大家都对吕炳奎主编的光明中医教材怎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22:25

    他自称一个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进行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流过血。负过伤的老战士;一个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