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诗句是形容夏天很热的?
原创

古代有哪些诗句是形容夏天很热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酷夏。我们见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热。天太热了!热死人了!”

但古代的文青们怎么形容夏天的呢?

咱们先看南朝的天怎么个热法。萧纲说:三伏天的毒日头。像六条龙拉着跑。盼望来点风。可是风来了也如同烧开的水。

《苦热行》 南朝梁·萧纲

六龙鹜不息。三伏起炎阳。

寝兴烦几案。俯仰倦帏床。

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

 

天气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变化。到了唐代。天一样的热。杜甫在夏日里感叹:太阳把厚厚的土地都晒透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打雷下雨。飞鸟游鱼都因干旱酷热而死了。

夏日叹 唐代:杜甫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酷热没有因为一首诗而凉爽下来。夏的白天依旧漫长。心也热的如同在开水里煮。杜甫此时盼的只是一阵大风。

夏夜叹 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王维热的是在是受不了了。想要去宇宙外凉快凉快……

《苦热》唐·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再絺绤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王毂也热:天像燃烧的火龙。太阳好像在正午一动不动。整个世界都好像在大洪炉里。

《苦热行》唐·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陆游的感觉和王毂差不多:天像燃烧的火龙。大汗淋漓的人感觉像坐在蒸笼里一样

《苦热》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这样的天够热了吧?戴复古却说:天地就像一个燃烧的炭火窑。田里水煮开了。汗如水泼!

   《大热五首》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晁补之的热更甚。屋柱下的石墩都湿透了。蝉热的撕心裂肺的叫。

《仲夏即事》北宋·晁补之

红葵有雨长穗。青枣无风压枝。

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梅尧臣说天下万物一样热。干柴都要起火了。禽兽都想脱了自己的皮毛。

《和蔡仲谋苦热》宋·梅尧臣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郑刚中说五月就开始又潮又热。人如放在蒸笼一样。

《书斋夏日》宋·郑刚中

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

范成大依旧是热。盼望打雷下雨。

《剧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张伞。啾啾赤帝骑龙。

安得雷轰九地。会令雨起千峰。

王令热的坐立不安。只能幻想哪儿凉快去哪儿呆着……

《暑旱苦热》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同样是热。男人大汗漓淋。女人的汗却像珍珠一样滚下来。

菩萨蛮·夏景回文

宋代: 苏轼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白天热。晚上一样也热的睡不着觉。

夏夜追凉 作者: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柳宗元热的半夜爬起来。看看骄阳把露水都晒干了。在楼上依旧是热汗淋淋。自知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心静也不会自然凉”。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天热有办法乘凉吗?李白裸着身子呆在树林里。好像很凉快……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现代取凉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不用像诗人这样放浪形骸。

酷夏到处寻凉。但仍有在酷阳下劳作的人们:

《观刈麦》唐·白居易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空调房内。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那些清凉吧!


其他观点: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有一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天气的炎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其他观点:

白居易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 玉人罗扇轻缣。

  作者选取了一个别致的角度: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云收雨霁。流水波添。雨过天晴。楼也显得比平时高。水散发着凉爽的气息。雨后的瓜似乎也显得比平时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垂到画檐。后两句是第二层次。画面上出现了人物:纱帐中的藤席上。一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孩。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躁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   这一特殊境界的创造。得力于作者艺术上的功力。它的特征首先是洗净铅华。全用白描。简洁、清晰得如同线体画。其次。作者特意选择雨后的片刻。将夏日躁动的特征。化为静态:云收雨过。绿荫低垂。就给人一种清爽、恬静、悠闲的感受。第三。与白朴的《天净沙·春》一样。这首小令也可以看作是从楼上女子的角度来描写的。不过。在《天净沙·春》中。作者着重突出的是作品中“人物”的视觉和听觉。而这首曲子突出的是一种情绪体验。“楼高水冷瓜甜”。正是这一具体情景下的独特感受。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夏日”和“山中”是理解这首小的关键。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因为是山中。所以有扇而懒得摇。   诗仅四句。描写的场景也不大。但却真实、贴切地把夏日的山中和山中的夏日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夏日的清风吹来。山中的松叶沙沙作响。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幺凉爽宜人。全诗写出了作者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得胜乐·夏 [元代]白朴 酷暑天。 葵榴发。 喷鼻香十里荷花。 兰舟斜缆垂扬下。 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夏夜叹 [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 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 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 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 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 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 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 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 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 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 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 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 激烈思时康。

夏词 [明代]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 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 又衔花瓣到兰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3:08

    夏日,炎天,山中,唐代,土气,田家,杜甫,南风,作者,火龙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3:08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有哪些诗句是形容夏天很热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3:08

     酷夏。我们见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热。天太热了!热死人了!”但古代的文青们怎么形容夏天的呢?咱们先看南朝的天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