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为什么美色要人命,骷髅头能救人?
原创

《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为什么美色要人命,骷髅头能救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红楼梦》的曹作者雪芹是饱经沧桑的文学巨匠。他用洞察世事的犀利目光总结岀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用暗喻、谶语、借鉴等方式告诫人们该注意那些方面。且不说\"风月宝鉴\"引用的是不是小说名字。只从字面就可以解读岀它的用意了。

自古就有\"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样的诗句就是风月宝鉴中的内容了。但作者不把这些从正面去论述。而是装进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可就容纳了正反两方面的所有内容。实在是高妙之作。从正三观的角度看。那面风月宝鉴正面是具骷髅。意思很明显。如果人进入风月场中不自拔。迟早就会是那么回事。因为\"酒是蚀骨的毒药。色是剐肉的钢刀\"。古人更有\"一滴精、十点血\"之说。因此贪恋风月即是死路一条。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越陷越深。你想象中的美色。就会随影而幻。愈加放不下。那些虚幻不实在的东西会麻痹你的神精。使你茶饭不思。精神恍惚。陷入那种境界。虽然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但也就离死不远了。

而贾锐就是不谙世事的代表。风月宝鉴拿在手上。也不知就里。白白的枉送了性命。给人太无知和不值的感觉。如果他以\"风月宝鉴\"当借鉴。就会悟岀其中的道理。美人的确会要人的命。而骷髅虽然可怕。但那是后果。是良药。但他就是悟不透。这就像听不懂\"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话是一样的。

曹雪芹把风月的利害隐做镜子。正面可救人。反面可杀人。是一种高于长篇劝诫的文学造诣。比任何叙述要高明的多。不愧为文学大家。

其他观点: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风月宝鉴”的正面。乃象征红楼一书的正面。象征此时盛极一时的贾府。此为生。为繁华之假象。背面则象征红楼一书的另一面。是败落之后的贾府。此为死。为人生最后之归处。为真相。

可悲的是。世人大多都如贾瑞一般。贪恋正面的荣华富贵男欢女爱。贪恋尘世之风月之名利而不能自拔。殊不知“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就像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说的“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如同宝鉴的正反两面。应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古话。

宝镜警示世人。曹公还借宝镜之口警告世人:“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却来烧我?”也即是说。我们看到的红楼故事。不过都是假象。“纵有千年铁槛寺。终须一个土馒头”。那个土馒头才是所有尘世之人最终的归处。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风月宝鉴”的出现。不是救人性命那么简单。而是曹公在警醒所有像贾瑞那样到到死都痴迷不悟的情种。一切都是幻象。一切都是梦境。“风月宝鉴”的两面。生生死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于无意间相互转化。似乎又映照了太虚幻境两边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其他观点:

纵观《红楼梦》全书。唯“見熙凤贾瑞起淫心。王熙凤毒没相思局。”可自成一书。独立于《红楼梦》之外。看似有悖常理。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首回。假借空空道人之口。即有明示“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見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時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则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灵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报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既说明了了《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所用的全部名称。又进一步明示此书仅是大旨谈情。无关时政。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但绝不会伤時骂世之旨。凡涉及到政治時世。皆是称功颂德。而且还眷眷无穷。果真如此吗?。只能说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站在不同角度。可有不同理解。足見作者良苦用心。无奈之下。也只好用假象把真实掩遮。“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何敢实话实说。

至于为何美色能置人于死地。骷髅头能救人。色字又怎么写。刀巴握在别人手里。他还怎么活。贪恋美色。纵欲无度。不死也难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5:56

    风月,宝鉴,红楼梦,就会,的是,美色,假象,救人,一书,作者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5:56

    没想到大家都对《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为什么美色要人命,骷髅头能救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35:56

    《红楼梦》的曹作者雪芹是饱经沧桑的文学巨匠。他用洞察世事的犀利目光总结岀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用暗喻、谶语、借鉴等方式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