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建安元年(196年)春正月......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196年正月。曹操派曹洪去迎天子被拒。后来“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9月份。曹操护天子车驾出辕向东行、迁都许昌。
从《荀彧传》看。“奉迎天子都许......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锺繇\"。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郭嘉投靠是在曹操迎天子之后的事。
至于赤壁之战(208年)。贾诩曾谏。\"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指出了发展自己。坐观江东之变的策略。可惜曹操没听。
至于其他几个主要谋士皆有记载相关谋略。具体情况不清楚。有可能和贾诩一样有谏言。未被采纳。至于少有胜仗。我倒是看到了好几场胜利。比如平定凉州(211年)、拿下汉中(215年)、击败孙权(217年)、大破乌桓(218年)。跟定军山之败、樊城被淹来综合。谈不上接连失败。胜仗还比较多。
其他观点:
俗话说曹操多疑。本来多疑是管理层人物最忌讳的品质。它意味着在重大决策时摇摆不定。难以取舍。从而会导致战略计划的失败。例如曹操在汉中的时候。晚上拿着鸡肋说事。说明他对汉中的取舍摇摆不定。而这个时候如果郭嘉还在身边。曹操可能就不会这么狐疑不安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之后。也曾感叹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有意思的是。曹操一生最大的两次败仗:赤壁之战与汉中之战。都发生在郭嘉已死之后。
郭嘉作为曹操集团最杰出的谋士。他最大的作用还不只是出谋划策。而是能够在曹操疑惑不安。难以决策的时候。给其做形势分析。使其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从而果断采取战术行动。曹操早年最大的疑虑有两个。第一是袁绍军事集团给他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第二是当时北方军阀林立。群雄割据。每一次行动都担心有势力在背后掣肘。这个关键时候。就是郭嘉的分析使曹操走出焦虑狐疑的状态。
例如。曹操曾经被袁绍强大的力量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至于言行都有点失常。明显是患了焦虑症。郭嘉立即给他准备了一套心理课程。题目叫: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虽然目前袁绍的力量比我们大。但是他们的缺点却更明显。他们迟早会被自己的这些缺点击败。只要我们好好把握好自己的优势。迟早会击败强大的敌人。这番分析和心理辅导。使曹操坚定了和袁绍作战到底的决心。
曹操在彻底平定北方之前。每次军事行动都危险重重。因为担心背后有人袭击。例如攻打徐州的刘备。就担心袁绍袭后路;攻打袁绍。就担心荆州的刘表出奇兵。后来又担心江东的孙策偷袭中原。在曹操的决策过程中。充满了疑惑和摇摆。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疑惑能占据曹操的意识。那么很可能全盘皆输。幸亏有郭嘉这样的奇才。他对竞争对手的心理洞若观火。他分析说袁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刘表只知座谈。孙策为人轻率不设防。迟早死于刺客之手。不足为虑。曹操正是在郭嘉对敌人作了判断之后。才果断出兵。一次次大胜而回。一直到击败乌桓。高歌《观沧海》。
一个谋士。不只是能出奇谋。更重要的是能论证奇谋的可行性。排除令老板犹豫不决的负面因素。加强做决策的力度和决心。郭嘉就是这一类的杰出之才。他的才能不止生前得到验证。死后也得到验证。郭嘉死后。曹操征战就不再如以前那样顺风顺水。无论是赤壁之战。征马超之战。还是汉中之战。基本上都打得磕磕绊绊。尤其是赤壁之战极其明显。它就发生在郭嘉死后第二年。此役的失败倒是证明了郭嘉在曹操谋士集团中的至高地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422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中,袁绍,谋士,自己的,天子,赤壁之战,担心,之战,乌桓,死后
没想到大家都对郭嘉死后曹操为什么接连失败,魏国就无人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建安元年(196年)春正月......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