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高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原创

正史上的高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俊美不凡。深受宠爱

除旧立新。功高震主

登基为帝。控制朝局


宠信奸佞。淫乱宫闱

攘外安内。平叛维稳


中道崩殂。是非难辨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其他观点:

历史上。有许多特立独行的帝王。他们有的身为一国之主率性而为、随心所欲;有的不理朝政。把江山社稷放在身后;有的胸无点墨。不思朝政。褒姒一笑是天下。让人扼腕叹息;梁武帝萧衍几度出家。朝事荒废;明熹宗朱由校把朝政尽数交给魏忠贤打理。自己沉浸在自留地里。

北齐存在了二十八年。历经六代皇帝。说起这六位君主。大体没有一个算得上是合格的。从开国之君高洋。到导致北齐灭国的后主高纬。无不昏庸不堪、荒淫残暴。他们近乎荒唐的治政策略。让北齐王朝早早结束了生命。

尤其是北齐的第四任皇帝高湛。为了能够专心淫乐而自愿放弃皇位。将江山社稷传给了同样昏聩的太子高纬。自己则二十九岁就当了太上皇。那么。这位眼睛都会说话的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高湛出生于渤海郡蓨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一带。他是北齐奠基人。东魏权臣高欢的第九个儿子。因为长得仪表堂堂。气质不凡。高湛深得父亲的喜欢。他八岁时。就因为“冠服端严。神情闲远”而让人高看一眼。

高湛被封为了长广郡公不久。因为哥哥高洋建立了北齐政权。他也因此“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司徒。迁太尉。”高洋去世后。其嫡长子高殷继位。年仅十四岁的高殷心怀大志。准备提振朝廷精神。算得上一个优秀的君主。但是。他上任不久便和宰相杨愔一同谋划着除掉自己的两个叔叔。即长广王高湛、常山王高演。

当初。高湛和高演密谋掀翻侄子的时候。高演曾经给高湛许诺。事弄成了。你就是皇太弟。有享用不完的荣华富贵。而高演登基不久。却把自己的儿子高百年立为太子。把自己曾经的承诺撇到了九霄云外。高湛等不来高演的承诺。心里的仇恨弥漫开来。

皇建二年(561年)。高演病重。高湛图谋自立。怎么办?高演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他想起了侄子高殷。如果把位置传给儿子高百年。必然遭到高湛的报复。在反复权衡之后。高演传位给高湛。

一登上皇帝位置。高湛采用能人治国策略。他起用一批贤才。“诏大使巡行天下。求政善恶。问人疾苦。擢进贤良。”同时。他坚决抵御北周和突厥的侵攻。强化国防力量。构建强劲肌体。

人才强国、能人治国让北齐稍微有了一点点清风。但是。高湛却一头扎进奸臣和士开的怀里。有皇帝的荫护。和士开为非作歹、祸乱朝政。这个和士开劝说高湛没有必要事必躬亲。要趁着身体强壮。及时行乐。他一方面劝皇帝瞎搞。自己却和皇后搞到了一起。

用对一个人。救活一大片;用错一个人。祸害一大片。和士开猖狂无比。朝政一塌糊涂。

如果马上能刹住车。高湛或许有救。

关键是高湛已经走的太远了。他的侄子——河南王高孝瑜实在看不下去。提醒自己婶婶胡皇后不能瞎整。高湛一听。不但不劝自己的老婆。反倒想办法要除掉侄子。趁一次酒宴的机会。他将侄子“鸩之于车。至西华门。烦热躁闷。投水而绝。”

高孝瑜死了。弟弟高孝琬心中不满。便扎了个草人。在院中朝它射箭。这还了得。分明是诅咒自己。高湛勃然大怒。安排武卫直接对高孝琬下手。直到折其两胫而死。

高百年哪能经得起众人乱捶?他苦苦求饶。高湛压根不念骨肉亲情。“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于后园亲看埋之。”

曾经短暂的选贤举能之后。高湛宠信奸佞小人。贪图享乐、沉迷酒色、残暴嗜杀。把本来出现的一点点曙光熄灭了。北齐走向灭亡。

天统四年(568年)。年仅三十二岁的高湛便因为酒色过度而死。时光往前走着。而德不配位注定成为历史的笑话。

其他观点:


文宣帝高洋在位时。将兄弟永安王高浚与上党王高涣囚禁在北城的地牢。文宣帝亲自带着身边的人来到狱所。命狱所的人唱歌。并让高浚应和。高浚等既恐惧又悲伤。不觉声音打颤。文宣帝听后感到伤心。于是哭了起来。打算赦免他们。这时。时任长广王的高湛因为先前同高浚不和。进言说:“猛兽怎么能够出洞?”文宣帝改变了主意。后来高浚与高涣果然被文宣帝杀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55:06

    北齐,朝政,侄子,自己的,皇帝,文宣,的人,东魏,奸佞,让人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55:06

    没想到大家都对正史上的高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2:55:06

    俊美不凡。深受宠爱 除旧立新。功高震主 登基为帝。控制朝局 宠信奸佞。淫乱宫闱 攘外安内。平叛维稳中道崩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