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秋歌》
唐代诗人对“秋“的描写甚多。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诗如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平羌。即青衣江。流经乐山汇入岷江。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渝州。今重庆一带。
诗意:半轮秋月挂山头。锒辉洒江随水流。
始发峨眉到平羌。清溪三峡夜行舟。
别离依依思念君。思君悠悠下渝州。
诗人在这首七言绝句中勾画出一幅千里长江夜行舟的图景。由于是“夜发“。观察到的景物只有天上的半轮秋月和月光铺照下的江水。前三句都是铺叙。末句倾吐自己对故乡与亲友的思念之情。“秋月”。这是秋天景物的典型标志。但作者并不是要对“秋“大书特书。重点是写眼前的景。经历的事。简洁的抒情。“节奏明快“是李白诗歌的又一语言特点。
再看杜甫的《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放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中无一“秋”字。但“秋天打枣“这是常识。所以把它归入“秋歌“之类。这是杜甫写给亲戚吴郎的诗信。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达四川夔府(今奉节县)。在瀼西的一草堂住下。堂前有几株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阻止。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个吴姓的亲戚。自己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吴郎将草堂周围插上篱笆。把枣树也围了起来。西邻的妇人不得再来打枣。杜甫得知。写诗劝告吴郎。这首诗就是一篇微小说。人事景物时间地点俱备。刻画了一个无儿子没饭吃的孤苦妇人。打枣充食都是因穷困所至。而吴郎又把堂前枣都围栏住了。至使她不能打枣。这就突出了矛盾。把故事推向高潮。结局呢?自然是作者劝告吴郎。并强调说。她曾经对我说过。是因为赋税征敛而贫穷如洗。战乱中的百姓多是泪流满目。杜甫想到自己漂泊的一身。更想到那些因为战乱而吃尽苦头的穷人。杜甫的怜悯之心。我们不仅仅视他为慈善之人。而是他心中想着“大庇天下寒士“的严酷现实。这才是诗圣的难能可贵之处啊!
其他观点:
首先。从写作对象上看。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关于秋天的节气或节日的。秋天的节气有六个。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同时。秋天还有七夕、中秋、重阳三大传统佳节。光是关于这些节气或节日的诗词就数不胜数了。试举例如下(仅以名家名句为例):
立秋: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宋·刘翰《立秋》
处暑: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宋·仇远《处暑后风雨》
白露: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唐·杜甫《白露》
秋分: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唐·贾岛《夜喜贺兰三见访》
寒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唐白居易《池上》
霜降: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唐· 常建《泊舟盱眙》
二是关于秋天的景物或意象的。秋高气爽。景物也显得多情。明月、西风、梧桐、菊花、秋蝉、寒蛩等等。能够写入诗词的景物太多了。而且长久以来。大多已经成为特有的意象(关于意象之前讲过。此处不多讲)。试举例如下:
菊: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月、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秋蝉、梧桐: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李白《代秋情》
寒蛩、梧桐:满耳蛩声秋唧唧。玉阶寒露冷梧桐——杨淑贞《秋夜》
其次。从写作风格上来讲。关天的诗词也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悲愁为主调的婉约风格。愁乃离人心上秋。故秋天的诗词整体上此风格占比较大。是为“主流”;二类是突破儿女情愁的明快风格或者豪放风格。《豫斋词话》云:人言“春秋多感伤。冬夏多咏颂”。盖因气之升降浮沉故也。此亦合乎景语情语之论。然此非定论也。反其道而行之。亦未尝不可。如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历来深受喜爱;另外陈维崧也写过不少比较“积极”风格的秋词。如《醉落魄·咏鹰》、《夜游宫·秋怀》等。
最后。贴几首自认为不“悲秋”的拙作。请方家批评指点。
《登山十首其七》
丹曦初照晓峰青。光影参差转翠屏。
更有秋声催碧树。危岩独坐正堪听。
《登山十首其十》
一轮红日千山曙。万丈青崖寒气收。
我欲乘风跨层碧。绮云盈袖任沉浮。
其他观点:
秋天本来就是诗一般的季节。描写美丽秋天的诗句真的美不胜收: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毛泽东的《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左河水的《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刘翰的《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白居易的《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苏轼的《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霜叶未衰吹未落》;杨万里的《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等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54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杜甫,秋天,梧桐,景物,寒露,处暑,这是,风格,霜降,霜叶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知道的关于秋天的诗词有哪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秋歌》唐代诗人对“秋“的描写甚多。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诗如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