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怎样赏析?
原创

李商隐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怎样赏析?

好文

热门回答:

李商隐的晚唐诗算得上是中国诗词史上最奇魅瑰丽的一笔。上承盛唐纵横豪气。诗歌发展到晚唐。格律诗已经完全成熟。

李商隐的诗里面有屈子的浪漫幻想。有杜甫的沉郁忧愁。有李贺的幽冷奇艳。有韩愈的壮阔雄奇。有魏晋阮籍的哲思寻探。也有六朝诗的华丽色彩。又沿袭刘白(刘禹锡。白居易)平白的民歌色彩。所以我们看到李商隐的诗。集合了前辈诗人大成。文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李商隐的诗注重个人感情表达。思想性就没有盛唐时期的李杜昂扬。所以在诗史上的地位屈于李杜。他的作品用典多、深、偏于晦涩。成为宋初“西昆体”的宗师。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格律严谨。押平水韵“一东”。首句为仄起押韵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整诗平仄格式大家可以按我们以前讲过的平仄推导方法(请关注看以前问答或文章。不赘述)自行对照映证。颌联、颈联对仗。符合律诗要求。是一篇完美七律。

我们来看内容。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叠字“昨夜”开场。加重了对昨夜那场欢乐的思念。顺势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大致意境。李义山下手清寒。“星辰”、“夜风”、“画楼西”、“桂堂东”。这些描述偏冷淡。并没有宴乐的意味。而且位置也不在屋内。那是一个人在夜风里。星辰下。画楼西。桂堂东游走。为什么会这样?

颌联天下闻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对仗精巧。字词颜色偏暖。明亮鲜艳。“彩凤”、“灵犀”都是极其漂亮的神物。为何用在这里?按照“起承转合”。这一联不是该继续写那个人孤独的夜景么?诗人的写法与众不同。他进入了对宴会的回想。在这酒宴之上。遇到了心仪的女子。两人情投意合。却碍于众人。只能暗通款曲。可恨没有彩凤的翅膀。与你双飞。幸好你我的心思像那灵犀的纹路。一点通透彼此。这就是恋爱的感觉啊。

颌联让诗的色彩明亮起来。颈联则加大力度渲染宴会的气氛:“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咱们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美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春色满堂。烛光泛红。

“送钩”是源于汉武帝钩弋夫人的一种小游戏。应该是把什么小物件藏在手心。“射覆”也是酒桌上的游戏。用盘盆盖住小东西。讲些谒语来让大家猜。这些到不一定是实指。而是说酒桌上的热闹气氛。一个“暖”字。一个“红”字。从体感和视觉上让读者感受到酒宴的欢快。

尾联收合。呼应首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可叹我听到更鼓就要去点卯了。骑马去秘书省(兰台)报到。就像在风中飘零的蓬草。官场飘零。这里的热闹和爱人啊。不知还能不能相见。

整首诗一二句、七八句萧瑟清冷。中间两联却极尽热闹渲染。从星辰冷落转入烛影摇红、灵犀相通。再进入冷落飘蓬。强烈的对比令人格外伤感。

同时那互相爱慕的女子。“彩凤双飞”、“灵犀一点”极写欢情。不过转瞬之间。更鼓一响。欢情便化作乌有。也是让人刻骨铭心。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其他观点: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画楼桂堂〕有彩画装饰的楼。叫画楼;用香木构筑的厅堂。叫桂堂。

〔灵犀〕古人把犀牛角中心有一条白纹道贯通的叫作“通天犀”。以为是神奇灵异之物。

〔送钩〕宴席游戏。把钩互相传送。一人藏在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罚酒。

〔分曹射覆〕分曹。分成几摊、几群。射覆。在器皿下覆盖着东西让人猜。

〔听鼓应官〕听夜间更鼓的声音。按时到官府办公。

〔走马句〕兰台。即秘书省。李商隐在开成四年、会昌二年。分别为秘书省属官。全句说。听到更鼓声。已到该去兰台办公的时间。骑着奔马。速去兰台衙门报到。犹类柔软的蓬草。被风吹得东倒西倾。无法控制自我一样。

【赏析】

这首诗抒写诗人无法与他爱慕的姑娘相恋的痛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清朝的许多学者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王茂元家所作。诗中的女性非玉阳山女冠。而是高官家的姬妾之类。这一判断是符合诗的内容的。

首联写他与姑娘相见的时间地点。他们相见后。互相产生爱慕之情。“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他们身份不同。无法比翼双飞。但两情和谐。心有灵犀。息息相通。腰联写诗人与男性朋友作各种游戏。或隔座送钩。或分曹射覆;“春酒暖”、“蜡灯红”。极写游戏的热闹。

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礼教极重。李商隐去高官家。当然不会跟闺房中妇女做游戏。而诗人的心。自然最关心那位“心有灵犀”的姑娘。因而对这些表面热闹的游戏并不感到高兴。更为令人扫兴的是:到衙门报到的时间到了。更鼓的响声催着他去上班应官。他无可奈何。叹了口气。不得不骑马奔向兰台。他深感丧失自我的苦闷。只觉得自己象蓬草一般。随风而倒。

上半首诗中。跳跃着诗人爱慕的姑娘的影子;下半首诗中。她的身影消失了。而这。正是诗人感到无法掌握命运的苦闷原因。官场生活。忙忙碌碌。无所作为;宴饮游戏。喜喜哈哈。热热闹闹。只是逢场作戏而已。而与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姑娘。既给他喜悦。又令他苦闷。所以。她是全诗的焦点。是沟通全诗八句的诗眼所在。

这首七律结构上、内容上都有鲜明的对比特色。前四句写爱情的喜悦。后四句写宴饮生活、官场生活的乏味无聊。两相比较。就突出了“心有灵犀”的珍贵。

你喜欢李商隐哪些诗词?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其他观点:

李商隐可以称得是晚唐凿字最美的诗人。有鬼斧神工之妙。其诗读来使人陶醉。每一首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来看这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如何赏析这首诗。其实只要知道它背后的那个故事就清楚了。从“春酒”和“红烛”可以知晓李商隐正参加婚宴。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可以得知这是一首爱情诗。并且他此刻的心情是高兴过后无奈。无奈之后心乱如麻。非常难受。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是李商隐在说自己虽不能与柳氏比翼双飞。但此时此刻两个人心有灵犀。感情息息相通。前面几句都是写美好的画面。但最后一句画风突转“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里的“应官”是指五更天的意思。五更天明当官的该上早朝了。但我们可以想到李商隐彻夜无眠。他因为错失柳氏伤了一夜的心。而“应官”还有一层意思。指李商隐对做官的向往。不然五更天也不会想到要上早朝。也更深一步表达出他内心的无奈与悲凉:要是做了官。就不至于出现昨日那个结局了!所以。这首无题。不仅在表达爱情。也影射晚唐的政治风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陌清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18:16

    灵犀,昨夜,星辰,春酒,诗人,更鼓,晚唐,点通,身无,名句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18:16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商隐唐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怎样赏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18:16

    李商隐的晚唐诗算得上是中国诗词史上最奇魅瑰丽的一笔。上承盛唐纵横豪气。诗歌发展到晚唐。格律诗已经完全成熟。李商隐的诗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