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们小区有两位退休老人。老伴都已经不在了。张阿姨67岁。退休金有4000多。李叔和张阿姨同岁。退休金6000多块钱。但是两位老人对待儿女的态度却截然不同。看看他们的做法。我们再讨论退休金会直接影响家人生活吗?
通透的张阿姨!
张阿姨两儿一女。三个儿女的孩子都是张阿姨看大的。因为张姨姨退休后还一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房子挨着两所学校。一所中学一所小学。所以到现在孩子们吃住还和张阿姨在一起。
张阿姨是一个很乐观的老人。每天起来到门口的菜市场买菜。儿女给钱。她都不要。4千块钱的退休金。被张阿姨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一天换着花样的给孩子们买菜、做饭。但是还在她的精打细算中。并没有超出她每天花费的预算。
小区里的老人都说张阿姨的儿女靠着张阿姨的退休金生活。每天在张阿姨这边吃饭。省下的钱攒钱买房子。这样的话说多了。也就被张阿姨的儿女听到了。她儿子觉得有些面子挂不住。儿媳妇却是真生气了。直接把孩子接走。决定不在让孩子待在奶奶家了。
张阿姨的闺女也跟着有样学样。也把孩子接走了。这一下子张阿姨家冷清了不少。老人家好像变得没事可做了。有一段时间。看着她明显老迈了很多。
这样过了有半年的时间。乐观的张阿姨好像也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儿女来的少了。就算是来。也总是很冷漠地说几句没有温度的关心。张阿姨一开始听了心里难受。生性乐观的她。反倒是原谅了儿女的态度。她每天试着找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做。
以前广场舞上从来见不到张阿姨的身影。如今张阿姨已经会跳好几个广场舞了。精气神也变得很好。人也变得硬硬朗朗的。逢人便乐呵呵的。别人问她儿女。她也总说儿女孝顺。
一个小区里住着。又都是在一起的老邻居了。谁家的情况。大家大概都能知道一些。张阿姨在外边维护儿女的态度。反倒是让许多年轻人感动。每次大家见到张阿姨都很尊重她。
只是一年时间还不到。张阿姨的儿女却受不了了。一个个地跑到张阿姨家诉苦。说带孩子实在是太难了。
之前张阿姨不但给儿女带大了孩子。孩子上下学也是张阿姨接送。做饭、伺候孩子。一直都是她一个人。可以说几个孩子的成长。张阿姨的儿女只是参与了。付出的时间并不多。
邻里邻居的一些闲言。让张阿姨的儿女不服气。赌气接回孩子自己照顾。可是一个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张阿姨的儿女顶受不住压力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工作、家庭、孩子一团糟糕。
首先。一天六遍的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就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上班的人来说。孩子11点半放学。而下班一般都是12点。这半个小时怎么办?还别说下午上班的时间跟接送孩子也卡不上点。
张阿姨的儿媳妇就接送孩子。一年的时间就被上司多次点名批评。带着情绪回家。两口子就吵架。一年的时间。两口子吵多少架都记不清楚了。
这还单单只是接送孩子上下学遇到的困难。还有一天三遍的跟孩子做饭。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要跟得上。这也就意味着张阿姨儿女家就的一天三遍的开火做饭。
以前孩子全是张阿姨照顾。张阿姨的退休金也全花费在孩子们身上了。反倒是她的儿女不用管孩子们的吃饭问题。随便在外边吃点。想吃家常饭了。就回张阿姨这边。一年到头也不会在家开几次火。
本来一开始张阿姨的儿女接回孩子。新鲜劲正足。没事就领着孩子去外边吃。小孩子吃饭都必须要注意营养和卫生。这也就必须要挑环境好的地吃饭。一来二去的。一个月别说像以前存钱了。反倒是一分钱没有存。还花超支了。
张阿姨的儿女一看。只能是决定在家里做饭。一天三遍的做。加上一天六遍的接送孩子。一年的时间就让张阿姨的儿女崩溃了。个个都跑到张阿姨面前诉苦。
向来是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最终张阿姨还是心疼儿女。每天在学校门口一天六次地又出现了她的身影。
如今。张阿姨的儿女个个买房买车。不过对张阿姨也是变得真孝顺了。平时当甩手掌柜。现在也会时不时地来帮助张阿姨做做饭。或着是接送孩子。
张阿姨家如今总能够听到一家人欢乐的笑声。张阿姨依然还是不要儿女的钱。她的退休金也依然都花费在孩子们身上。
矛盾的李叔
我们小区的李叔。同样是67岁。一个月6千多的退休金。老伴前年去世。已经退休7年的他。两个儿女时常过来看望他。但是每次都会被他给喝斥走。原因是他害怕儿女惦记他的退休金。
李叔的儿女条件虽然不好。尤其是李叔的女儿。自己住在70多平米的房子里。公婆跟着一起住。年纪大了。每天都得吃药。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挺紧巴的。可是李叔的女儿非常孝顺。每天都会在上下班的时候绕道看望李叔。李叔每天吃的菜。也是他女儿给买的。
而李叔的儿子。虽然不会每天都来。但是也会隔三差五地给李叔买东西。他儿子是下岗工人。两口子都下岗了。孩子还在念中学。生活也是过的挺难的。
李叔儿女的孝顺小区里的人都看在眼里。于是就劝李叔帮衬儿女一下。一个月6千的工资。哪怕一个孩子帮衬一千。也多少给他儿女减少一些负担。
这本来是一番好意。可是李叔却十分的生气。他认为这是别人不怀好意地劝诫。谁对他说这样的话。他就会跟谁急。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劝他。而李叔却面对经常回来的儿女。越发的没有好脸色了。
后来李叔干脆雇佣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保姆。每天跟保姆去买菜。他手里提着菜都乐呵呵的。总之李叔一个月6千多块钱的退休金。家里雇佣保姆。过的日子挺舒坦的。除了他儿女来他依然不给好脸色。
慢慢的。李叔的儿女来的少了。李叔也不想孩子。反倒认为儿女不来他过的更自在。而他的儿女合伙开了一家汽修厂。又附带免费洗车。不管是来不来他们店修车。他们都会免费洗车。这样的服务倒是给他们的汽修厂招揽了不少修车的生意。
几年的时间。李叔的儿女因为用心经营。不但换了大房子。也都买了车。日子也越过越好。
李叔这边却出了事情。他雇佣的保姆把钱全给他卷走了不说。还哄着他把房子卖了。李叔一下子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没钱也没有房子。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一下子就中风病倒了。当时还是小区里的邻居送他去的医院。
李叔没有钱了。住院的费用邻居就对钱先垫上了。可是面临要不要告诉李叔的儿女。由谁去说?大家都犹豫了。这些年李叔对待儿女的态度。别说他儿女了。就算左邻右舍看了都寒心。加上这几年李叔的儿女很少来李叔家了。大家实在是猜不出李叔如今这样的情况。他的儿女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李叔。
但是也总不能左邻右舍的一直照顾李叔吧。毕竟李叔瘫在床上不能动弹。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亲近的人细心照料。最终大家还是请小区里的老人帮忙。去跟李叔的儿女说说李叔的情况。
李叔的儿女在猛然得知李叔遇到的情况。姐弟俩个楞了半天。没容来人多劝和。姐弟俩个带着钱就慌忙去了医院。看到已经说话不利索。只能躺在床上的李叔。姐弟俩拉着他的手就哭了起来。
当时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姐弟俩个不但把大家伙垫付的医药费还了。还一个劲地道谢。李叔的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泪。
李叔在医院一住就是两个多月。这期间大家伙去医院看望他。不是他儿子陪着。就是他女儿在照顾。李叔被他儿女照顾得很好。等到出院的时候。说话能表达清楚。但是后半辈子要坐在轮椅上了。
大家一起去医院接李叔出院。李叔的儿女早就商量好了。李叔轮流在儿女家住。在女儿家住的时候由女婿伺候大小便。在儿子家住的时候。就由儿子伺候。看着李叔依赖地拉着女儿的手。被儿子推着渐行渐远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画面让人鼻子发酸。
后来大家去探望李叔。同他聊起以前的事。他总会露出羞愧的神色。不过很快就乐呵呵的告诉大家。他如今把退休金都交给儿女管着了。看着他平和的神色。也让大家知道了。他是真的敢放心依赖儿女了。
心态决定一切!
通过两位有退休金的老人。对待儿女的态度的不同。大家应该能够看出来。并非因为老人有退休金就能够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反倒是老人的态度更重要。
1。张阿姨虽然退休金只有4千块钱。可是她一个人花用的话。足够她过的很舒坦。但是在她看来。她更喜欢儿女围绕在身边。每天为了小辈们忙忙碌碌的生活。退休金反倒是不被她看中,结果是张阿姨换回了儿女的真诚和孝心。
2。张阿姨的儿女。一开始也许做得不对。但是他们是一直被母亲呵护着。不知道照顾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多少。反倒是无法承受邻居的闲言。结果是当他们接孩子回家。照顾一年。懂得了张阿姨的辛苦。也懂得了孝顺张阿姨。
3。李叔其实也没有做错。他只是想法有些偏激。人老了。想得难免有些多。反倒是更害怕儿女的孝心是不是冲着他的钱去的。可是到了最后。儿女的孝心。却换回了李叔的父爱。
在这里必须要为了张阿姨点赞。为李叔的儿女点赞。
其他观点:
刚巧前几天家里晚辈结婚。一大家子亲戚都聚在一起。我跟几个长辈还聊起退休金的事。如下:
一.我四姨两口子。70岁。在东营(胜利油田)退休。一个国企一个央企。央企的7800。国企的5600。平时待遇非常好。吃喝拉撒基本都不怎么花钱。他们女儿(我表姐)房子贷款都是他俩出。老两口在东营2套房子。烟台海边1套房子。生活惬意
二.我三姨两口子。72岁。新疆建设兵团回来的很早。退休金都不高。加在一起不到5000。儿子女儿争气。两个上市公司管理层。平时老两口自己也够用。关键是当初儿女公司上市借的钱入股。20年前就套了100万买了两套房子加商铺。
三.父母。老爸国企工程师退休。老妈事业单位副职退休。老爷子工龄超长带职称。8000。老妈当初因为当兵年纪不够。虚报了2岁。导致退休早2年。刚好赶上改革什么的。据说差了不少。6000。老两口退休后各种福利待遇也好。平时也没用钱地方。还有套老房子和一间商铺收租。闲暇养花种草锻炼身体…
父母一辈大部分都是国企。一般退休金都能保障日常生活。医疗保险什么的都很足。那一辈工作时可能工资不是很高。但这个社保基本都交的很高。好国企和事业单位都是交上限。退休后收入都比较高。当然也有很多那一辈的人是农民非工人出身。退休金或没有或很低。得靠子女每月生活费赡养。总的来说到70后这一代人开始。基本都按标准走社保了。但是现在很多私企都是按最低基数来交社保。
现在社保情况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2-3个年轻人交的社保才能勉强维持一个已退休的养老金。这个环节全国基本都是负债。而且基数越来越大
其他观点:
我家顶层邻居。住着6口人。公公婆婆。还有婆婆的父亲。一位将近80岁的老人。婆婆在外边戏称他为“老财神”。再加上儿子儿媳和双胞胎孙子。一大家子人。
公公和儿子跑出租。每天早出晚归。听说挺难的。但是没有别的门路所以一直起早贪黑的挣辛苦钱。儿媳原来是在照相馆工作。生了双胞胎就只能歇班了。全职在家里带孩子。婆婆本来有个保洁的工作。但是儿媳带两个淘气儿子。一是忙不过来二是真吃不上饭呐。所以也就辞职一起来看孩子做饭。
来说说这个80岁的老爷爷。据说是铁路部门退休的干部。每个月退休金约9000。他有两个女儿。这个婆婆是老大。
原本有老伴的时候是自己单住。前几个月老伴走了。这老人身体还不错。本来没想着和女儿一起住。是这个婆婆极力邀请他过来。宁可挤着点也把老人安排的妥妥帖帖。最好住这里不要走了。
为啥呢?老爷子有钱啊!据婆婆说。这老两口都有退休金。一辈子省吃俭用的。她把父亲接过来。平时的退休金打到卡里。她每个月查询。活期有几万。估计他们存的定期要有个几十万。早晚要想办法问清密码先拿到手再说。
每天天气好的时候。那老人就被安排在楼前晒晒太阳。走动走动。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双胞胎重孙子跑来跑去。婆婆在楼上做饭。儿媳也在下面看着老的少的享受天伦之乐。
年轻点儿的媳妇们肯定有好奇的问:“这么多人老老少少住一起方便不。你不觉得麻烦?”儿媳无奈的撇撇嘴:“肯定不方便呐。没办法呀。让我们家这位老的舒舒服服就行。我婆婆说了。这得供着。从来了这几个月家里真的松快不少。每个月都拿退休金出来贴补。现在我这两个儿子每个月奶粉钱都是他出。好几千呢。也好伺候。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平时有我婆婆给他洗洗涮涮。怎么想都划算。住着呗。”
到饭点儿了。婆婆就下楼叫人回家吃饭。总有邻居们就夸这老爷子硬朗。伺候的挺好。她也不避讳:“那是。我爹就是老财神。每个月不动不摇9000块钱拿着。我们都没有这份钱。我可要好好孝敬他。活一天多挣一天钱呢。哎。不瞒你们说。我原来买菜都犯算计。从我爹来了三天两头敢买肉吃了。你们说我该不该让他高高兴兴痛痛快快的住在这里?”
邻居们都了然的点点头:“可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老爷子好好活着就是你们的福气。有退休金和没退休金真是差不少。”她咧开嘴哈哈笑着说:“那肯定是。要是老爹没个退休金。我这一大家子就够费劲了。再养个老人我可真要愁死不行。”
写在最后:通过我邻居家的状况就可以明显看出老人的退休金直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
这公公婆婆都没有退休金。公公快60岁还要为生活奔波。日子还是紧巴巴。而婆婆父亲的高退休金让他可以安享晚年。孩子还要争着孝敬。
人老了有钱傍身就是有底气。这就是现实啊。您说对不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68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儿女,阿姨,退休金,孩子,都是,婆婆,老人,儿子,女儿,时间
没想到大家都对“很多老人的退休金,直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们小区有两位退休老人。老伴都已经不在了。张阿姨67岁。退休金有4000多。李叔和张阿姨同岁。退休金6000多块钱。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