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七国国君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有什么历史依据?
原创

战国七雄之七国国君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有什么历史依据?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荀子·儒效》中有这样一句话:“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西周初期。周武王开始封邦建国。到周公时期有71个诸侯国。其中就有53个出自姬姓。即西周宗室。其他的非姬姓诸侯国主要就是分封的功勋之臣和古国后裔。

但随着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兼并混战。大部分诸侯国都消失不见。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已经由春秋初的几百个缩减到了十几个。而其中又以战国七雄实力最为雄厚。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国七雄中仅有三个姬姓诸侯国。即燕国、韩国和魏国。

燕国的开国之君为燕召公。又被称为召公奭。燕召公并不是周文王的后代。而是西周宗室。周武王的同族兄弟。它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和周公旦、太公望以及毕公高并称为“周初四圣”。辅佐过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康王。但是燕召公虽在周成王时期被封在燕地。建立燕国。但他的一生都没有就封。而是一直留在镐京辅佐周天子。燕国建国之后。就是燕召公之子姬克治理燕国。因此燕国虽然是姬姓国。但燕国国君并不是周文王的后代。

韩赵魏三国之所以能立国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将晋国一分为三。其中韩国和魏国都是姬姓国。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文王的孙子、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原本国号为唐。后来又改为晋。史称晋国。韩国是姬姓韩氏。在晋国曲沃代翼中。曲沃桓叔的后代获胜。小宗取代大宗成为晋国的执政者。而韩国的先祖正是曲沃桓叔(晋穆侯之子)的庶子。因为参与曲沃代翼的战争。而被曲沃武公分封在韩地。遂以韩为氏。名为韩万。韩万在韩地开枝散叶。很快。韩氏一族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最终建立了韩国。

魏国是姬姓魏氏。魏氏先祖是毕万。毕万原本是毕国公族。毕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也是西周初期著名的贤臣。但是毕国的存在时间却很短。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灭亡。之后毕国公族沦为平民。其中毕万辗转到了晋国效力于晋献公。得了魏地这个封地。开始繁衍生息。毕万的后代开始以魏为氏。即姬姓魏氏。后来建立了魏国。

战国七雄的另外四国都不是姬姓。其中秦国和赵国是嬴姓。齐国是妫姓。楚国是芈姓。

秦国和赵国来自同一个先祖。即商朝时期的飞廉。而在此之前的更早时候。更早的先祖大费被舜赐姓嬴姓。辅佐舜帝调驯鸟兽。大费的后代在商朝时期得到重用。嬴姓部族一度成为显赫的贵族。到了飞廉这一代。飞廉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秦国先祖)、次子季胜(赵国先祖)。

飞廉和恶来都效忠于帝辛。后来周武王伐纣将恶来杀死。而飞廉也在不久之后去世。倒是季胜的儿子孟增受宠于周成王。孟增的后代造父为周穆王驾驶马车。曾在徐偃王之乱中。驾着马车载着出游的周穆王一日千里回到都城平定叛乱。因此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此后赢姓之族就以赵为氏。而赵衰就是季胜的后代。这一支建立了后来的赵国。

恶来去世后。恶来的后代不被周王室重视。但是还是在造父的推荐下。恶来的后代大骆也开始为周王室服务。大骆有一子非子善养马。后来为周孝王养马。并被封在秦地。号为秦非子。当时的秦还只是周王朝的一个附庸。远远算不上一个诸侯国。一直到秦襄公时期。秦国才正式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国。

齐国原本是太公望的封地。姜姓吕氏。当初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后来周灭商。封邦建国的时候。太公望有了齐国。但是姜姓吕氏齐国的国祚却并不是很长。只有六百多年。然后姜姓吕氏被妫姓田氏取而代之。田齐的始祖是陈完。也叫田完。原本是陈国贵族。而陈国国君则是帝舜的苗裔。周朝建立之后。分封古国之后。帝舜的苗裔陈胡公就被封在陈国。

而陈完正是陈国国君陈厉公的儿子。当时陈国内乱。陈完逃到了齐国。被齐桓公收留。陈完在齐国担任的是工正。后来陈完的后代将陈氏改为田氏。即妫姓田氏。在齐国定居繁衍。并渐渐崛起。成为外姓卿族。并最终夺了姜姓吕氏之权。成为齐国执政者。

楚国国君是火神祝融之后。可追溯的先祖是季连。芈姓。季连的苗裔鬻熊在周文王时期审时度势。助周灭商。鬻熊是楚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先驱者。正是他奠定了后来楚国诸侯国的身份。但是鬻熊生前去并没有等到周天子封国。一直到周成王时期。周成王感念鬻熊的功绩。将鬻熊之孙熊绎封在楚地。楚国正式建立。而鬻熊之后。其子孙感念他的贡献。遂以熊为氏。即芈姓熊氏。楚国在南方筚路蓝缕。最终将只有五十里地的楚国发展成为疆域辽阔的大国。并在春秋时期一度称霸。

综上。战国七雄中只有韩国和魏国的国君是周文王的后代。

其他观点:

周文王为姬姓。所以。战国七雄并非都是周文王的后代。

1. 秦国、赵国

秦国的祖先为柏翳。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为赢氏。

蜚廉的一个儿子季胜。传五世到造父。为周缪王驾车。因帮助其平定叛乱有功。缪王赏赐赵城。从此造父一族称为赵氏。赵衰就是他的后代。也就是赵国的祖先。

蜚廉的另一个儿子恶来革。传五世到非子。因造父所受之宠。承赵城之名而姓赵氏。后因非子。擅长养马。受到周孝王的赏识。把他封在秦。让他重新接续赢氏的祀统。号称秦赢。

2. 齐国

齐国始祖太公望吕尚。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帝禹时被封在吕地。也有一部分被封在申地。姓姜。姜姓是炎帝部落的后代。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3. 楚国

楚国的祖先出自颛顼帝高阳。传四世到陆终。有六个儿子。长子叫昆吾。次子叫参胡。三子叫彭祖。四子叫会人。五子叫曹姓。六子叫季连。季连姓芈。是楚国王族的祖先。

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如同儿子般侍奉文王。传四世到熊绎。

周成王要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就把熊绎封到楚蛮。封给他子男爵位的田地。姓芈。住在丹阳。

4. 燕国为周室的分支

燕国的始祖是召公奭。姓姬。是周王族的一支。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分。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封在北燕。

5. 魏国、韩国为周文王之后

魏国祖先毕万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为晋献公的车右护卫。因灭霍、耿、古魏国有功。晋献公把古魏国封给毕万。立魏氏。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魏斯为诸侯。魏国建立。

韩国的祖先为周文王次子周武王后裔。晋武公封曲沃桓叔之庶子万于韩原。立韩氏。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国建立。

结语:除了魏国、韩国为周文王的后裔。燕国同为姬姓之后。再往上追溯。秦、赵、楚皆为黄帝之后。而齐国则为神农氏炎帝之后。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国成为诸侯联姻之首选国度吧!您认为呢?

我是“读春秋思无忌”。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谢谢!

其他观点:




以上各国的起源都记载于《史记》之中。秦国见《秦本纪》、齐国见《田敬仲完世家》、其余各国见各自的世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6:40

    魏国,楚国,齐国,晋国,后代,先祖,曲沃,西周,秦国,韩国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6:40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国七雄之七国国君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有什么历史依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26:40

    《荀子·儒效》中有这样一句话:“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西周初期。周武王开始封邦建国。到周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