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在哪里?为何这段联句被传为千古佳话,谢太傅最后为何会大笑?
原创

“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在哪里?为何这段联句被传为千古佳话,谢太傅最后为何会大笑?

好文

热门回答:




当然。谢道韫这出色的比喻联句。并不是偶然或者一时之功。是她平时用功学习和看书的结果。《世说新语》中评价谢道韫:“有文才。所著诗、赋、诔。颂传于世”。可见是位妥妥的才女。只可惜。今天能传下来的东西。却不多了。

其他观点:

这段话是收录在南北朝作家刘义庆《世説新语.言语》篇幅里的一段观于家庭聚会的小故事。

説的是晋朝的太傅谢安。在一个下雪的天气里。在家里和嘉宾以及子侄儿女们讲解诗文。讲着讲着只见外面的雪下的越来越大。谢太傅高兴的指着外面的雪说:“你们看。这飘飘洒洒的的雪像什么那?”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像把盐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确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的漫天飞舞”。谢太傅听后高兴的大笑起来。此女即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安所乐。在于裙衩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按谢郎的才华来说:在少年的时候。就因文才出众而远近闻名了。在《世说新语》篇引《续晋阳秋》中就称他才华横溢。而在《文学》篇引《中兴书》中也说过他是旷世奇才。叔父提出问题。侄子即为答出。可见其才思敏捷也。实事求是的说:“撒盐在空”也是一种形象的比喻。雪。以期洁白如玉飘散而下。谢郎就近取才。用盐撒空中以拟之。随不特别。但也符合答案。

然而。聪颖的谢道韫并没因哥哥的才华出众而退却。她觉得以盐来比喻雪虽然不错。但是却没能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飘飘洒洒。无边无际的意境。于是她针对兄长的这句。他做了大胆的修正。“未惹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天的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飘洒洒。漫天飞舞的特征。晋武辑的《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物乱而飘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比喻成北风吹起的漫天飞雪。堪称完美。取柳絮可比其形其大。点明了当时的“漫天飞雪”之景。而因风起更加指出它雪花飘舞。无边无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有“满城风絮”句。)有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清人沈德潜说:“事难显陈。理难言馨。每托物连类以行之。”(《说诗啐语》卷下)比喻是诗歌的基本修辞手法。其要在于贴切传神。新颖入妙。这正是谢道韫此句高于他兄长的地方。

但是。真正的名言名句之所以千古流传。播传人口。更重要的是它还能通过形象传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谢道韫的这句诗。其佳处不仅在工干设馨。还在于透漏出她热爱生活。喜爱自然的丰富情感。她将北方飞雪的严寒冬景。比作东风吹绵的和煦春色。正表现出女作者开朗乐观的胸襟以及自己对美好春光的由衷向往。

据晋书《本传》记载。谢道韫的诗句不仅得到了他叔父的赞赏。而且还有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这次连句。逐传为一段佳话。谢道韫也因此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

这一段千古佳话。表现了女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以及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灵活丰富的想象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女恶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7:40

    柳絮,太傅,的是,飘飘,飞雪,比喻,叔父,才华,雪花,文才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7:40

    没想到大家都对“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在哪里?为何这段联句被传为千古佳话,谢太傅最后为何会大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37:40

    当然。谢道韫这出色的比喻联句。并不是偶然或者一时之功。是她平时用功学习和看书的结果。《世说新语》中评价谢道韫:“有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