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古代。权贵阶级的继承权争斗。是很残酷的。尤其是皇室。为了太子位和皇位。兄弟相残的事情屡有发生。东汉末年。曹操发迹后。朝野上下心里都明白。汉献帝只是个傀儡。这座天下迟早是曹操一家子的囊中之物。那么曹操的儿子。就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动机。去抢夺那个权势滔天的位子。
不过。曹操有个儿子。叫曹彰。却非同一般。他是曹操的嫡子。但是对皇位不感冒。志向是‘好为将’。只愿意当个带兵打仗的将军。
曹彰的胡须偏黄色。因此被曹操称为‘黄须儿’。众所周知。古代面向迥异的家伙。必然有其他特长。曹彰就是这样。他的臂力过人。爱好是‘手格猛兽’。徒手跟猛兽过招;还能左右开弓。百步外射断胡须头发。
有一次。乐浪郡献来了一只老虎。曹彰兴奋异常。抓住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这个画面怎么有点少儿不宜?)。史载:虎弭耳无声;
南越国献来一只白象(不知道是不是曹冲称象的那只?)。曹彰觉得这个大东西。鼻子忒长。捏住大象鼻子。想要跟大象较劲。史载:象伏不动。
既然志向是当个大将军。对于良驹应该没有免疫力。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带回家。就跟现在的男人喜欢跑车是一个道理。
据传。曹彰偶然见到一匹骏马。移不开步伐了。非要马主人卖给他。但是马主人面露难色。曹彰马上指着自己的一众美妾。要马主人随便挑。然后以‘马’换马。
儿子不好美色。曹操最是喜欢。哪像曹丕。竟然跟自己抢甄宓!
所以曹操赎回蔡文姬的时候。就命曹彰带兵前去塞外。若是曹丕。恐怕就是带回来一个儿媳妇了!
建安二十三年。乌桓造反了。曹彰被曹操任命为中郎将。随军出征。当曹彰进军涿郡(今河北涿州)。乌桓叛军几千骑兵杀了过来。而曹彰身边。只有步兵一千。马匹几百。
照理说。野外骑兵遇上步兵。都是砍瓜切菜。但曹彰率军坚守阵地。乌桓叛军强攻无果后退去。
曹彰乘胜追击。只是匆忙赶来的援军。带着旨意说不能深入敌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曹彰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带兵再追一天一夜。大获全胜。当时鲜卑还有几万兵马观望。见曹彰这么勇猛。只好臣服曹操。‘北方悉平’。曹彰功不可没。回去论功行赏时。曹彰‘归功诸将’。曹操喜甚。
曹彰在北方建功。曹操看在眼里。就让曹彰留守长安。拥兵十万。抵御外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阳得了重病。深知命不久矣。便急召曹彰前来。只可惜。曹彰还在半路。曹操就已病逝。
曹操临死前。曹丕在邺城。而曹植在身边。曹彰和弟弟曹植交好。觉得父亲唤自己前来。就是想着传位给曹植。要自己给予曹植以武力支持。
曹植想着袁绍袁术两兄弟之所以成不了气候。是因为兄弟不睦。如若曹丕曹彰干架。父亲曹操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曹植的软弱。加上司马懿的劝说。曹彰也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果断把兵权交了出去。他是曹丕的亲弟弟。又不想当皇帝。想必曹丕不会动他。而南边的刘备孙权未平。领兵打仗这件事。总会落到他头上的。
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册封曹彰为任城王。食邑万户。
不过仅仅一年时间。曹彰入京觐见曹丕。突然暴毙。给他的死因。加了一层神秘色彩。
曹彰的死因有两种说法。
一是被毒杀。曹丕和曹彰切磋棋艺时。曹丕命人端来乌枣。做了记号的乌枣是有毒的。曹丕专挑无毒的吃。曹彰蒙在鼓里。遭到毒害;
二是自然死亡。毕竟曹彰死时36岁。曹丕活了39岁。曹植活了40岁。他们亲兄弟三人。差不太多。可能有家族病史。
具体如何。因时间久远。已不得而知。成了一个谜团!
其他观点:
曹操死时。曹彰回来。当时曹丕的确有些害怕。因为曹彰的战斗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不反曹丕呢?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曹彰的志向
曹丕。曹植。还有曹彰都是同母兄弟。曹操曾经对他们三个很看好。也很器重。所以就培养他们读书。曹丕和曹植都很热爱读书。曹彰喜欢什么呢?他看到书就烦。当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曹操就不再逼他读书了。
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魏书·任城陈萧王传》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我就想当一个大将军。其他的什么都不想干。
这就是曹彰的志向。所以争立世子只在曹丕和曹植两兄弟之时展开。曹彰没兴趣。曹操也没有想将他培养成接班人的意向。
正因为这样。曹彰自然没有夺权的想法了。更谈不上反。
二、如果曹彰反。能成功吗?
假设当时曹彰想造反。能成功吗?首先曹丕的世子之位是得到天下人认可的。这是曹操亲封的。
曹操一死。曹丕继位面临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能不能震得住这些老臣。虽然忠于汉室的很多人死的死。杀的杀。隐的隐。但是那股力量始终存在。
同时魏国外面还有吴国和蜀汉虎视眈眈。一有机会。他们肯定会联手伐魏。
如果曹彰反了。在当时的确可能会拿下曹丕。但是这样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中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是夺位的。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对付这帮势力。包括忠于汉室。忠于曹丕。忠于魏国等等之人。
他人在军中。影响力在军中。所以仓促来做。很可能就像董卓一样。不知道该用谁。结果被世家大族联手玩了。当董卓任命了一个又一个人。这些人一出去就联手反对董卓。
曹彰也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如果曹彰真的反了。那么曹操打下的基业很可能就此瓦解。
内外交困。以曹彰的性格还真的摆不平。
结语:
不管是从曹彰的志向还是从现实的情况看。曹彰都不可能反。不管是从根基。还是从支持度还是影响力以及得民心等方面都不如曹丕。所以知进退的曹彰自然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其他观点:
曹彰就是拥兵20万。他也不敢反曹丕。曹彰没有造反的野心和时机。
之所以有人认为曹彰有造反的嫌疑。是因为曹操临死前。曾经召身在长安的曹彰前往洛阳见面。结果曹彰还没有到洛阳。曹操就去世了。于是曹彰就问贾逵:曹操的玺绶在哪里?被贾逵一句话顶回去了。贾逵说:太子在邺城。国有储君。这不是你应该问的。
其实这件事很有意昧。曹操临死前为什么召曹彰?曹彰为什么问玺绶?
先说第一件事。曹操召曹彰应该是想见儿子一面。交待一些事情。至于交待什么事?肯定是家事。跟继承人无关。去看看曹操临死前写的遗书。全是交待一些家中的琐事。没有一句话提了权力交接问题。全是家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况且曹操的继承人问题早就定了。曹操早就确定了曹丕是继承人。曹丕当时的官职是五官中郎将。同时是副丞相。留守邺城。曹操的儿子当中唯独曹丕没有封侯。为什么?因为曹丕是要继承曹操的爵位的。所以不封侯。其它儿子不用继承。所以封侯。
当时汉献帝在许都。曹操在洛阳。曹丕在邺城。邺城才是曹操的大本营。同时也是曹操魏王封国的都城。皇帝出征。太子留守。这是常规。曹操出征。让曹丕留守。也符合这个原则。曹丕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是继承人的铁定人选。不存在争议。
曹操是公元220年正月到达洛阳的。当月就病死了。曹操召曹彰也应该是220年正月的事。在这之前。曹操刚刚解决关羽的襄樊之战。回师洛阳。按道理来说。如果不是曹操生病。他应该继续回到邺城。曹操到达洛阳的当月就病逝了。说明曹操得的是急病。他自已也没有想到。
换句话说。曹操在召曹彰到洛阳时。很可能是没有生病的。结果一得了病之后。连曹彰的面都没有见到。曹操继承人都定了。召见儿子无非就是交待一些事情。叙叙旧而已。千万别想得太复杂了。虽然曹操有时候很复杂。但对自已家人。曹操一直很简单。
再说曹彰为什么要问先王玺绶?玺绶就是玉玺和印绶。是权力的象征。按道理来说。曹操去世后。玺绶应该保存好交给继承人。以便继承权力。这个不应该是曹彰问的。要解释曹彰为什么问。就得了解一下曹彰是什么人?
曹彰就是一介武夫。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是武夫。没错。曹彰作战勇猛。力能搏虎。立志当一个将军。从来不是一个政治家。
就连曹丕也从来没有认为曹彰是自已争夺继承人的竞争对手。在曹丕和曹植争位的时候。基本上没曹彰什么事。因为曹彰的理想是当一个有作为的将军。就连曹操本人都知道。没有人认为曹彰有野心。
曹彰本人也确实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将军式人物。我认为曹彰问玺绶恰恰是曹彰正直。无野心的表现。曹彰作为最先到达洛阳的曹操儿子。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曹家的政权。他问玺绶只不过是为了保护玺绶。如果曹彰真有野心。贾逵能挡住得曹彰吗?
贾逵一句话就把曹彰顶回去了。曹彰也什么过激的表现。只是在那个敏感特殊的时机。难免外人有其它想法。曹彰的本意无非就是保护玺绶。没有野心。如果曹彰真要造反。不应该先抢了玺绶。再伪造诏书造反吗?可是他没有。否则就是十个贾逵也挡不住曹彰。
曹彰就是个耿直BOY。曹操问他将来的志向是什么?曹彰就老老实实回答:当个纵横疆场的将军。曹彰平定西北鲜卑乌桓叛乱时。经过曹丕处。曹丕教他跟曹操汇报工作时。说功劳是别人。曹彰就老老实实按曹丕的话说。曹操就大喜。曹彰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心机的人。
这样的曹彰。就算拥兵二十万。也不用担心他会造反呀!况且曹彰身边并没有聚集一批文武谋士怂恿他造反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853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曹丕,洛阳,曹植,继承人,都是,志向,乌桓,儿子,野心,是从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操的儿子曹彰,拥兵十万,为什么不反了曹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古代。权贵阶级的继承权争斗。是很残酷的。尤其是皇室。为了太子位和皇位。兄弟相残的事情屡有发生。东汉末年。曹操发迹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