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丁原投董卓,吕布为人所不齿,丁原真不该杀吗?
原创

杀丁原投董卓,吕布为人所不齿,丁原真不该杀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吕布杀丁原。的确是踩雷了。倒不是说丁原不能杀。只是说丁原不能被吕布杀了。为啥?因为吕布是丁原一手提拔起来的。

汉朝是一个非常讲究门生故吏的朝代。你是谁的门生。基本上一辈子都不可能改变。因为是你的恩师将你推荐入朝做官的。以后不管你怎么发展。都离不开这位恩师当初的提携。

为啥袁绍和袁术能瞬间做大?因为他们老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他们哥俩出去创业。基本上是一呼百应。因为大家都曾经受到过老袁家先辈们的提携。

一、吕布是丁原看中并且提拔起来的。

不少人认为吕布是丁原的义子。其实这一点是没什么根据的。在《三国志》里有这么一段记载: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也就是说。丁原做骑都尉的时候。驻兵在河内。将吕布提拔为主簿。对他非常好。也很信任吕布。

由此可见。丁原是第一个看中吕布的人。相当于是吕布的恩师。那么此前吕布在干嘛呢?当初丁原担任并州刺史的时候。吕布在他的麾下做个小军官。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也就是说。没有丁原的提拔。吕布想要靠军功一步步走上高层。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吕布不是官二代。没有那么多主角光环。

所以说。吕布的前程。都是丁原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你反过来要杀掉第一个提拔自己的恩人。这不是恩将仇报嘛!以后还有谁敢轻易提拔你呢?

二、破坏规矩的人。肯定是要被人鄙视的。

汉朝讲究察举制。一般都是由高级官吏走访后。选拔基层人员做官。汉朝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做官的。这就是汉朝的规矩。

做了官以后。从基层开始慢慢做起。想要升官?还得看看你的业绩再说话。因此你的升迁机会。也在高级官吏手里。这也是汉朝的规矩。

丁原提拔吕布。符合第一条规矩。通过察举的办法。发现人才。可是吕布从一个小小的主簿一下子成为了骑都尉。这可就不符合第二条规矩了。

因为吕布的这次升迁。不是通过业绩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出卖自己的恩师来决定的。这就破坏了汉朝官员们普遍升迁的规矩。

如果以后大家为了升迁。都跑来出卖昔日的恩师。那将来谁还敢执行第一条规矩呢?既然两条规矩都被破坏了。以后不就天下大乱了?

所以说。杀丁原这件事。吕布算是彻底踩雷了。他所得罪的。不仅是那些支持丁原的人。而且还有汉朝绝大多数官员。

三、丁原这人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

丁原早年是并州刺史。手握兵权镇守一方。后来又成为了骑都尉。依旧手握兵权。所以说丁原是汉朝末年一位实权派代表。

尤其是在蹇硕打算充实朝廷军队的时候。丁原主动把自己的部下张辽等人派到京城去做官。等于是将亲信安插到了朝廷。

此后丁原更是受到了何进的邀请。带着人马进入洛阳。成为了执金吾。本来打算跟何进合作。灭了宦官的。结果何进反倒先被宦官给宰了。

这个时候董卓也带兵入京了。因此朝中就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一个是董卓。一个是丁原。所以说董卓想要独霸朝纲。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丁原给灭了。因为丁原手里也有不少军队。足以对董卓构成威胁。

董卓自己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就通过收买吕布。灭掉了丁原。实际上他也没想到。原来丁原的部下们那么怂。居然没找吕布报仇。反而都投靠了吕布。

因此董卓这才重用了吕布。让吕布取代了丁原的位置。吕布算是飞黄腾达了。但是朝中再也没有人可以与董卓相抗衡了。

可以说。吕布杀掉丁原这一举动。直接造成了东汉末年董卓乱政的局面。如果有丁原在。双方相抗衡。说不定还真的可以延续汉朝的国祚。

四、丁原该不该杀?

丁原被杀。张辽等手下没有一个起来闹事的。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丁原未必就得人心。

他这个并州军领袖。属于半路出家。在公元188年。并州刺史张懿在跟胡人交战的时候。兵败被杀了。所以丁原这个时候才接替了张懿的职位。

可是到了公元189年。也就是仅仅1年后。汉灵帝就驾崩了。而丁原便跑来洛阳。跟何进合作。打算灭掉宦官集团。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丁原。刚刚接手并州军不久。地位不稳。威信也不高。因此董卓才想到设计除掉丁原这件事儿。

而吕布也不是没有头脑。如果丁原是个威望极高的人。吕布也不敢动丁原。因为即使他灭了丁原。也会被丁原的手下给灭了。

吕布在丁原帐下呆了很长时间。十分了解丁原在并州军中的地位。正是因为摸清了情况。吕布才愿意铤而走险。砍下丁原的脑袋。当成投名状交给董卓。

总结:丁原翻不起大浪。

从结果来看。就算丁原活着。也翻不起大浪。一来他在军中威信不高。二来他连吕布这种一手提拔起来的人。都控制不住。

由此可见丁原的管理水平也只是一般般。跟董卓就不好比了。所以说我看到最后丁原还是斗不过董卓。只能拖住他一段时间。

如果这段时间里。袁绍能够拉起一票人马入京城。就能改变汉朝的命运。否则的话。还是会让董卓一家独大。由此可见。吕布杀丁原一点毛病都没有。

从吕布的角度来说。这是从主簿快速晋升的一条重要通道。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事实证明。吕布的能力很强。他才敢放手一搏。

吕布诛杀丁原以后。不仅控制了并州军。而且能让他们对自己服服帖帖。这就是本事。即使后来董卓被灭了。张辽等人还是铁了心跟着吕布。可见吕布不是一般人。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其他观点:

就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说。吕布确实不该杀丁原。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严重而犯忌讳的事情。

大将军何进死后。被何进征召入京的并州牧董卓趁机招揽他的部众。试图把持朝政。并因此与执金吾丁原矛盾激化。为了铲除丁原。董卓收买了丁原的主簿吕布。将丁原杀死。吕布也因此招来了一身骂名。

很多人可能觉得吕布被骂这么惨有些冤。不过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来说。吕布此举确实是不可饶恕。

在汉代还没有科举制度。官员选拔是以举荐制为主。所谓举荐制。就是由在职的中央、地方官员向中央或者是地方政府举荐那些他们认为有能力当官的人。使他们能出仕为官。此外则辅之以父辈荫庇、出钱买官和考试(比如说鸿都门学)。

由于后三种出仕的官员数量很少。因此举荐制是汉代普通人出仕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而举荐制的弊端也非常明显。虽然理论上举荐一个人的时候。做出举荐的官员应该根据他的品行和才学进行综合考量。认为适合为官才能举荐。并因此需要为这个被举荐人的未来背书。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以此避免举荐人在举荐他人时带有个人感情因素。

不过实际上在举荐时。推荐人不可避免的带上个人感情和利益因素。比如说举荐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希望举荐一个人以后。这个被举荐人能有所回报。以至于出现了不考虑被举荐者的能力。而是有限考虑对方年少。能更好给予自己回报的情况。

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而既然举荐制是大部分人出仕的唯一希望。那么对于这种期望。被举荐人自然是要极力满足。不少人更是以此作为进阶手段。换取举荐人来推荐自己。

久而久之。这种举荐和回报的关系也就成了约定成俗的一种习惯。并进而让举荐人和被举荐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被重视的关系。足以和君臣父子相比。

比如说根据《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上碑文所示。景君死后。曾经在他手下任职的故吏就有八十七人和景君的儿子一样服孝三年。以示哀悼。《泰山都尉孔宙碑》的立碑人也有门生四十二人。门童一人。弟子十人。故吏八人。

由此可见当时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在政治和私人感情之间的关系之密切。

因此大家熟知的袁绍一家四世三公。世代官居高位。袁家就利用举荐制“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袁绍后来和董卓闹翻。离开洛阳逃亡冀州时。董卓都畏惧他家的潜在势力。不敢公然缉捕。反而封他为勃海太守以示优待。

而吕布出身低微。是因为武勇出名。被丁原征召为主簿才得以出仕。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吕布应该全力报效丁原。吕布被董卓收买杀死丁原的举动。可以说违背了当时的道德标准。也影响了举荐人、被举荐人之间的利益组合。自然就恶名远扬了。

其他观点:

此文以正史为背景。不参考三国演义。

史书没有记载吕布的出身。只知道他是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人。这在东汉时期是边境地区。吕布因为个人勇武而被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征为主薄。很难想像吕布这样一个武力过人的猛将。第一份工作居然是当个秘书。

吕布能当主薄。说明他是识字的。当时能识字的家庭大概率都是不差的。吕布虽然当的是主薄。但是丁原一定是看中吕布的勇猛。从吕布一生的经历来看。他的特长是武艺。短处是头脑。丁原应该是打着主薄的幌子让吕布当贴身保镖。

吕布与丁原

其实丁原跟吕布也有些类似。丁原出身贫寒。靠的是个人勇武走上了仕途。凭借勇猛善战的功劳一步步当上并州刺史。之后丁原也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丁原手下有三个猛将。分别是吕布、张辽、张杨。

汉灵帝在位时。丁原手下的张辽、张杨被西园八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蹇硕召入洛阳。充实军队。随后张辽和张杨又被蹇硕派到外地去征兵。而吕布始终跟着丁原。可见丁原对吕布的重视。一直带在身边。

汉灵帝去世之后。朝廷由大将军何进掌控。袁绍建议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但是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不愿意。于是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征召外军进入京城施压。何进征召了三个人带兵进京。分别是:丁原、董卓、桥瑁。

丁原

丁原是第一个率军进入洛阳的。桥瑁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到。董卓则是最后一个到洛阳的。丁原到了洛阳之后。成为何进的部将。被封为执金吾。掌管京城北军。负责保卫京城与维护治安。这样一来。丁原就成为何进的亲信之一。

丁原进入京城洛阳是带着吕布一起来的。可见他对吕布的信任。但是这个时候吕布仍然还是丁原的主薄。并没有升官。也正是这个时候。朝廷中发生了变故。宦官们不愿意坐以待毙。假借何太后之名。把何进骗到宫中杀死。何进一死。他手下就群龙无首。

接着是袁绍和袁术率领自己的军队杀入皇宫之中。诛杀了所有的宦官。小部分宦官则拥着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一起逃出宫外。结果遇到了董卓。宦官自杀。董卓就迎立皇帝回到了京城洛阳。

董卓

何进的部下吴匡与董旻在要混乱中诛杀了何进的弟弟何苗。他们认为何进是被何苗害死的。之后又一起投降了董卓。另外。车骑将军何苗手下的军队也投靠了董卓。而董卓自己又带了三千士兵进京。所以董卓的势力一下子成为京城最大。

同时。为了投靠焦点。让人畏惧。董卓自编自导一出闹剧。让自己的部队晚上偷偷出城。白天再光明正大进京。以至于让人弄不清楚董卓到底有多少人。这样一来。整个京城各方势力都畏惧董卓。

董卓靠着不异常手段成为京城第一大势力。并接收了何进的部分军队。而其他的势力。比如袁绍、袁术、丁原等人又不团结。即使团结起来。也不足以跟董卓对抗。况且董卓手中还控制了皇帝呢。董卓为了消除自己的对手。开始消灭其他势力。

何进

对于袁绍与袁术。则是直接逃走了。不敢跟董卓在京城对抗。对于丁原。董卓采取了另一种手段。引诱吕布杀了丁原。因为吕布是丁原的心腹手下。在这种形势之下。吕布听从了董卓。私下杀死了丁原。并带着丁原的部下投靠了董卓。

当时张辽和张杨等人外出招兵没有回来。现在的问题是:吕布为什么要杀丁原?

三国演义中说董卓送了吕布赤兔马。这在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是虚构的。吕布杀丁原主要有三个原因:

1、吕布为了自己的前途。

当时京城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董卓成为了京城最大的势力。手握兵权。又控制了皇帝。在官职上。董卓被任命为司空。在实际权力上。董卓借兵权控制了朝廷。在当时的局势之下。明显跟着董卓才有前途。

吕布

而丁原虽然是执金吾。掌控京城北军。但京城并非只有北军。还有南军和西园八校尉以及董卓带入京城的军队。北军已经是势单力薄了。吕布非常清楚跟着谁更有前途。尽管丁原很信任吕布。但吕布始终就是主薄。跟着丁原毫无前途可言。

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你在现在的公司混得不好。突然有一个公司出大价钱请你过去。而且很有前途。你会不会去?所以吕布就去了。在去之前。吕布必须纳投名状。杀了丁原。

2、吕布不杀丁原自己就得死。

以当时董卓的势力来看。想要消灭丁原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董卓选择了代价最小的办法。就是让吕布去杀丁原。吕布能不能选择呢?很显然不能。吕布不杀丁原。自己就得死。杀了丁原。吕布才能活着。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丁原与吕布

吕布的为人虽然不太好。但历史就是这样。他杀丁原也有被迫的成份在其中。当然了。吕布可以选择自杀或者逃走。但这都不是吕布的选择。因为吕布有野心。想飞黄腾达。所以就把道德抛到脑后。杀了丁原。

3、吕布贪图荣华富贵。

董卓除了胁迫吕布杀丁原之外。一定还有引诱吕布的手段。胡萝卜加大棒通常都是连在一起的。不然吕布没有动力。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吕布一杀了丁原。就被任命为骑都尉。后来还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同时。董卓与吕布情同父子。这些都是董卓引诱吕布杀丁原的“胡萝卜”。

在诸多原因综合之下。吕布选择了杀丁原。投靠董卓。那么丁原该不该杀?

没有谁是应该杀的。在当时的历史形势之下。何进被杀后。丁原就失去了依靠。就是牺牲品。他在当时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吕布

一是丁原可以像袁术、袁绍那样从京城逃走。

袁术、袁绍在当时的名气和实力并不比丁原差。而且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术与袁绍都不敢跟董卓对抗。丁原也可以这么做。但是丁原反而没有逃。至于原因。他应该是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董卓不会把他怎么样。或者认为自己有能力对抗董卓。

另外。丁原没有袁绍、袁术那样的名气与家族。丁原出自贫寒。如果离开了京城。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朝廷的官职。他一旦离开京城。又没势力。又没名声。更没有前途。丁原不愿意放弃他现在的官职与权力地位。所以就留在了京城。

丁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吕布杀了自己。最难防的是身边人。丁原本身也是勇武过人、善于骑射。但是丁原在背后偷袭丁原。丁原到死也不会明白。

董卓

二是丁原可以选择投靠董卓。

只要丁原像吴匡等人一样。投靠了董卓。相信董卓也不会杀丁原。很明显。丁原不愿意投靠董卓。丁原既不逃走。又不投靠董卓。丁原想干什么?只有一个原因:丁原等待时机与董卓对抗。这主要有3个原因:

1、朝廷中有不少人仍然反对董卓。

董卓是以武力威胁来控制朝廷的。朝廷中有不少官员对董卓只是表面的顺从。暗地里很多人想杀董卓。比如荀攸、何颙、议郎郑泰、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人都想刺杀董卓。对于这一点。丁原应该也是知道的。

丁原想等待机会反抗董卓。就得联合这些人。这是丁原的机会。所以他在等待。

2、丁原的老部下张辽和张杨还在外地招兵。

张辽和张杨被何进派出去招兵后就没回来。这两人是丁原的老部下。也是丁原的亲信。只要张辽和张杨带着兵回到洛阳。丁原就有实力与董卓对抗了。所以丁原在等待。

丁原

3、地方诸侯正在联络合力讨伐董卓。

由于董卓残暴、专横。东汉的地方官以及从京城逃到地方的官员都要策划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卓。以东郡太守桥瑁最先倡议讨伐董卓。桥瑁假传朝廷三公诏书。准备联合地方官府一起讨伐董卓。想必丁原也知道一二。所以丁原也在等待。到时候可以里外联合。一起诛杀董卓了。

可惜了。丁原的智商与手段不是董卓的对手。董卓对此也有所察觉。结果先下手为强。引诱吕布杀了丁原。丁原并非没有活命的机会。只是他选择错了。同时又被自己最信任的吕布给杀了。也出乎了丁原的意料之外。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44

    吕布,京城,自己的,洛阳,汉朝,朝廷,杀了,宦官,的人,袁绍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44

    没想到大家都对杀丁原投董卓,吕布为人所不齿,丁原真不该杀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40:44

    吕布杀丁原。的确是踩雷了。倒不是说丁原不能杀。只是说丁原不能被吕布杀了。为啥?因为吕布是丁原一手提拔起来的。汉朝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