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黄忠、严颜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两位老将。两人年龄相当。也都在相距不长的时间内先后归顺刘备。但是前者成为蜀汉“五虎将”之一。名垂青史。后者却是默默无闻。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单独的传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个疑问。是《三国演义》给大家带来的错误印象。在历史上。黄忠和严颜有着完全不同的机遇。这导致了他们之间命运巨大的不同。
先来说说黄忠。历史上他的早期记载也很少。只知道他是荆州南阳人。曾是刘表麾下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起镇守长沙攸县。中郎将是汉朝低级将领。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职权、品秩相差很多。前面加称号的如曹丕的五官中郎将、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周瑜的建威中郎将。地位就要高很多。而至于黄忠的中郎将。只能算是刘表帐下的中低级将领。
曹操占据荆州期间。黄忠暂任裨将军。继续留在原岗位。归长沙太守韩玄管辖。但是不久之后。曹操在赤壁战败。退回北方。刘备亲自领兵南征荆州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望风而降。那么作为韩玄部下的黄忠自然就顺带着成为了刘备的部下。而这时候的关羽。正独自领兵“绝北道”。断绝江陵曹仁的后路。所以历史上压根就没有战长沙。而关羽黄忠两人可能都没有见过。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到。年过中年的黄忠。在荆州依然只是一个没有话语权。随波逐流。郁郁不得志的中低级将领。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和魏延一样迅速的成为刘备的亲信。并随刘备入蜀。
而难得遇到明主。黄忠自然要拼命表现自己。所以在今后的作战中。黄忠表现的格外不要命。《三国志·黄忠传》:
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
后又在定军山一战中“推锋必进。劝率士卒”。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因为黄忠在汉中之战上的杰出表现。和决定性的作用。才奠定了他“五虎上将”的定位。
黄忠归顺刘备大概是在209年。而严颜被俘是在213年。前后不过四年。两人的结局为何会这么大呢?
严颜的前半生同样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但不同的是。刘备入蜀前。严颜已经官至巴郡太守。是刘璋集团内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华阳国志》记载。在刘璋请刘备入益州的过程中。严颜是极力反对的。并说:
“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意思是独自待在没有出路的山里。却放出老虎来保护自己。其结果自然是反被老虎吃掉。不出其所料。213年。刘备和刘璋决裂。从葭萌关回军攻打刘璋。一路势如破竹。
又为了能加快攻占益州。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溯流而上。准备围攻成都。而诸葛亮等人进军途中。必经的重镇江州。正是是由严颜镇守。《三国志·张飞传》: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段是《三国志》中。关于严颜的唯一一段记载。从中可见。严颜反抗刘备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试想一个说出“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的人。又怎么会因为张飞的“义释严颜”。就立刻纳头便拜。誓死效忠的?这是小说里面才有的套路。
但是历史上的张飞。实际是一个粗中有细。有一定谋略的人(或者也有诸葛亮的意见在)。对于严颜这种在益州有很大影响力的高级将领。不是说斩就能斩的。尤其是被俘后斩杀。会使其他益州将领加深抵抗的决心。所以张飞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需要注意的是严颜这里的身份是“宾客”。熟悉历史的应该知道。这类“宾客”。大多名为“客”。实为“囚”。所以。历史上严颜的结果。可能就是被软禁起来。好吃好喝的养老。又怎么会有什么建树呢?这也解释了历史上严颜从此之后再无记载。
从黄忠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严颜之所以后来再无建树。总结来说。
一是黄忠当时只是刘表帐下不得志的中低级将领。所以刘备可以放心的收为己用。甚至重用。但是严颜是刘璋集团内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在益州已经有很大的利益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势力集团。刘备不可能放心委以重任的。
二是。黄忠是跟着老板一起投降的。和刘备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从心理上更好拉拢。而严颜是战败被俘。并且已经表现了“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的决心。如果你是老板。虽然会尊重。但还敢用这种人吗?
其他观点:
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这首诗中说的白发巴州年老将就是严颜。赞扬了严颜的忠心与浩气。以及宁死不屈的精神。以三国演义来看。严颜在归蜀后。还是颇有作为的。
严颜只是益州刘璋手下的一员普通将领。与其他投降刘备的将领不同的是:严颜投降是被动的。而像李严、吴懿、法正、张松等人投靠刘备。却是主动的。从道德的角度讲。严颜还有颇有忠义的。
严颜是巴郡太守。据说是蜀中名将。但是年龄比较大了。而且很有骨气。严颜之所以会投靠张飞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张飞敬重君子。而虐待下人。
二是严颜很有骨气。吃软不吃硬。
刘备在益州与刘璋闹翻后。下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荆州军进入益州作战动摇。从荆州往成都去。首先要经过的就是当时的巴郡。今天的重庆。而严颜就是巴郡太守。是首当其中要面对诸葛亮、张飞等人的进军。
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万人敌。论单打独斗还是军事对战。严颜都不是张飞的对手。严颜打不过张飞只能据城固守。张飞倒也无法攻下城池。张飞真正击败严颜还是靠的计谋。都说张飞是莽张飞。其实张飞一直是个有心计的人。
张飞耍了心眼。故意对外宣称找一条小路可以绕过巴郡。故意引诱严颜出城决战。结果严颜一中计。就被张飞拿下并俘虏了。严颜虽被俘虏。可是个硬骨头。既没有向张飞请降。也没有半点屈服的意思。
如果张飞硬逼严颜投降。估计严颜与庞德的结局一样。张飞与关羽有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关羽看不起君子。而善待士卒。张飞却恰恰相反。张飞是敬重君子。而虐待士卒。经常鞭打士卒。而对士大夫们。张飞则显得非常敬重。
严颜是巴郡太守。怎么说也是益州的一员大官。张飞见严颜如此硬骨头。不肯投降。反而顿生爱慕之心。亲手释放了严颜。奉为上座。并亲自向严颜请教入川之计。
如果严颜不为所动。一心求死。那么严颜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可是在张飞的善待之下。严颜居然完全放弃了之前的忠义。如果这也算忠义的话。那么严颜所谓的忠义。岂不是一个笑话吗?因为一个善待。就能放弃忠义?
其实不然。严颜之所以如此就投靠了张飞。主要有三个原因:
1、张飞善待。严颜报恩。
君以国士待之。必以国士报之。说得简单点就是。你用什么方式来对待我。我一定用同样的方式来报答。用在张飞与严颜身上确实非常合适。
2、刘璋无道。尽失人心。
刘璋无道不是说刘璋没有道义。而是说刘璋没有能力保卫蜀汉这片土地。手下将领纷纷叛逃到刘备处。刘备对于刘璋。显然是更有仁义。更有能力。因此严颜放弃庸主。投靠明主。
3、败军之将。心服口服。
严颜是真刀真枪的败在张飞手下。原本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现在胜军之将的张飞反而恭敬对待严颜。让严颜大为感动。心服口服的那种感动。
严颜在投靠张飞之后。成为张飞的座上宾。并且立下了不少功劳。
首先。从巴郡经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到成都的所有关隘都是严颜管辖。严颜投靠张飞之后成为张飞的前锋。所到之处的蜀军全部投降。都是倚仗着严颜的面子。这是首功一件。让张飞不费吹灰之力。顺利打进成都。
如果张飞要硬攻的话。就算能攻下。也要损失不少人手。这也是严颜的功劳。
其次。严颜熟悉益州道路。在益生活了一辈子。年龄也不小了的严颜。不仅协助张飞顺利进军。而且简单是张飞的活地图。让张飞抄了不少近路。并且还让张飞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成都。协助刘备大破刘璋手下最强大将张任。成功解救了魏延与黄忠。解了刘备的燃眉之急。
这一切都是严颜的相助而取得的。刘备为了感谢严颜。还将自已防身用的黄金锁子甲作为奖赏。赏给了严颜。并且封严颜为前将军。这就因功封赏。注意这个前将军。可不是关羽。而是严颜。而且这个时候刘备才刚刚拿下成都。这个时候的严颜官职甚至还高于关羽。这可是极大的荣誉。
最后。严颜以老当益壮的年龄随刘备参与了汉中之战。立有战功。可惜严颜这个时候年事已高。不久就去世了。
严颜去世的时间大概是在汉中之战中后期到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前。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将前将军一职封给了关羽。可以看出这个时候严老将军应该已经去世了。否则。这前将军一职可是严颜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对严颜还是颇为重视的。当然这个重视也是建立在严颜的个人功绩与能力之上的。如果严颜没什么建树。刘备岂能封严颜为前将军?
其他观点:
关于严颜。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成语就是因他而来。这个成语就是“断头将军”。用来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它出自《三国志.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意思就是你们毫不讲理。侵占我们的州郡。我们益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现如今的史书。无论是正史。亦或野史。关于严颜的记载是少之又少。最为详细的大概就是陈寿编著的《三国志》。《三国志.张飞传》载:“(张飞)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话说当年刘璋为了应对曹操和张鲁的威胁。就听取法正、张松等人的建议。让人前往荆州去请刘备来益州。助他对付曹操、张鲁。此后。时任巴郡太守严颜听闻此事。痛心疾首的说道“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华阳国志》)。就是严颜认为刘璋这般做。无疑是引狼入室。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结果正如严颜所料。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刘备开始全面侵占益州疆土。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兵入川增援。同年。张飞率军攻至江州。时任巴郡太守严颜据城而守。誓死不降。但终因寡不敌众。江州失守。严颜被张飞所俘。
被俘后。张飞大声对严颜说道“我大军前来。你怎敢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这时严颜打死都不愿意投降于张飞。他回敬道“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遂准备将其拖出去斩首示众。此时严颜丝毫不惧。反而是大义凛然的说道“斩首就斩首。你发的什么怒”。
此时张飞听到此。愤怒的心情突然消失了。他被严颜这等豪迈给深深的感动了。遂张飞就将严颜放了。然后将他引为上宾。此后。史书再无严颜的记载。也就是再无史书可载的建树。
按理说严颜能做到巴郡太守的位置。他的能力绝对是不差。再加上张飞这位蜀国君主刘备的兄弟对他很看重。严颜在蜀国的成就应该不会差。可是为何之后的史书中再无他的记载呢?
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严颜并未投降蜀国。从《三国志》的记载可以看出他虽被张飞所放。并待为上宾。但是它却并未记载严颜投降张飞的事情。史书中写道“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就戛然而止了。试想如果严颜真的投降张飞了。陈寿不可能不写的。可是他并未写。说明严颜真的没有投降蜀国。
再者以严颜那个连死都不惧怕。都依旧要忠于刘璋的性格。他也断然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因张飞放了他就投降于蜀国。
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严颜并没有投降于蜀国。此后直到刘璋覆灭。严颜也都没有投降蜀国。既然他都没投降。刘备、张飞又怎么会重用他呢?就像徐庶一样。当年徐庶被迫归顺曹操。可是他并非是真正想归顺于曹操的。而曹操也知道。所以自徐庶归顺曹操后。史书中九再也未见其记载。原因就在于曹操并未重用他。而是选择将他冷藏了。
而严颜也是如此。他既然为归顺蜀汉。刘备、张飞自然不敢用他。只能将他雪藏。而没有机会建功立业的严颜。他自然就不能出现在史书中啦。如此也就变的如同普通人一般。只能是毫无建树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858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刘备,益州,太守,断头将军,荆州,将领,忠义,蜀国,汉中,将军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将严颜在归蜀后为何并无建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黄忠、严颜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两位老将。两人年龄相当。也都在相距不长的时间内先后归顺刘备。但是前者成为蜀汉“五虎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