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中使馆和军事重地经常出现“安全屋”,现实中“安全屋”是什么样子?
原创

战争片中使馆和军事重地经常出现“安全屋”,现实中“安全屋”是什么样子?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读书的时候。学校直属于某部。性质比较特殊。同学也有进入国安系统的。所以这方面有点接触。可以略微说道一下。

“安全屋”。在美剧里面叫 safe house。咱们这儿被定义成“临时秘密安全居住地点”。

实际操作上。虽说没有影视剧中描述的那么神奇。但“安全屋”确实是真的有。还属于情报和保密活动的传统做法。被看作一个重要存在。比如。各国的情报工作者的训练内容之一。就是如何迅速判断安全屋的状态。并甩掉潜在的监视。进入安全屋;或者如何把人质或者重要的人证、保护对象隐藏在安全屋中而不露出任何蛛丝马迹。

咱们中国的这边的就不说了。比较敏感。这里就拿美国和以色列这两个情报战线上的大佬举例子讲讲。

其中。CIA主要负责美国境外的情报收集和监视工作。很多是以民间身份潜入的。比如大学和科研机构外教、企业技术指导等(大家看看周边有没有“疑似”的?)。他们的安全屋叫做“safe house”。主要搞情报交换活动。必要时会当做临时藏身处。比如任务失败或者身份暴露后。躲避追捕。等待上级营救等等;

总的来看。所谓的“安全屋”就是被秘密保护的民房。一般隐蔽的分散在民居内。或者某个写字楼的办公室等等。内部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医疗救护设备外。多数还有一定数目的枪支弹药等各色轻武器。化妆道具。甚至是审讯设备。

这里给大家举个安全屋的真实例子。

二战后。素有“纳粹捕手”之称的以色列摩萨德特工。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多方搜捕前纳粹德国的高官。犹太人大屠杀”最终方案“的主要负责者——阿道夫·艾希曼。终于。1960年收到了可靠线人的密电——阿道夫.艾希曼隐姓埋名的生活在阿根廷。仍然健在。

摩萨德老大伊赛.哈雷尔得到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决定生擒艾希曼将其押送至以色列接受审判。

然而。以色列距阿根廷相当的远。大约18000公里。即使坐飞机。最快也要2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

加之。越境抓捕这种事必须得到两国国家领导人的批准。弄不好还会酿成政治事件。造成不良国际影响。当年以色列跟阿根廷没有签署引渡条约。况且艾希曼已经换了身份。阿根廷内部反犹主义情绪也一直很高。所以。通过官版正式的途径活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最终。还是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决绝的拍板——“一定把他弄来!不管死活!”

于是。哈雷尔立即组织了特遣队执行这次万里之外的超级任务。

起初。计划的很周全。因为。此时适逢阿根廷独立150周年的庆典活动。阿根廷向以色列发出了正式的邀请函。这样。可以完美的利用以色列代表团的专机。跨越半个地球。将艾希曼带回以色列。

专机返航的时间定在了1960年的5月11日。逮捕行动敲定在了5月10日。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5月初。阿根廷的礼仪部门却突然通知以色列代表团:由于组织方面的原因。以色列代表团的抵达时间需推迟到5月19日。

特工们一下子傻了眼。延期捉捕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而如其进行的话。如何稳妥的把他藏那么久。可是个大问题。弄不好就功亏于溃了。

面对这种突发情况。事先计划好的安全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几个月前。摩萨德的特工们到达阿根廷首都后。第一件事就是设置“安全屋”。

他们利用事先伪造好的证件在一个公寓里分散居住。每人一间房。另外。他们还租了7个房间。其中代号“壁垒”的房间作为行动总指挥部。代号“宫殿”的房间作为囚禁艾希曼的地方。其余的房间备用。如果希曼逃跑或寻求阿根廷警方的保护。则当场将其击毙。

考虑再三。为了慎重起见。哈雷尔决定将行动推迟一天。于是。5月11日在艾希曼下班的路上。被摩萨德活捉。

这样。从5月11日晚到5月20号深夜。艾希曼就被关在了这个小公寓里。期间艾希曼的儿子带着警察还来附近搜查过。但都无果而终。摩萨德的安全屋隐蔽的没有露出一点马脚。

出发前。摩萨德给艾希曼“下了药”。伪装成中风病人。抬上了专机。

总之。除了国内保护人证的“安全屋”(“Witness Protection Unit”)。在海外。各国情报机构普遍都有设置安全屋的做法。战争片和谍战片里面的safe house虽说过于神奇和夸张。但也是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只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罢了。

不过。随着通讯和监控手段的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让当今特工们的任何行动。都很难做到丝毫不被监控捕捉。过去可以暗中悄悄完成的行动。现在如同暴露在阳光之下一般。此情此景下。对安全屋的要求。将会愈发的高。

其他观点:

其实战争的安全屋并不是军队用的。而是警方和特工。

大家看过电影《教父2》吧。

这个电影中。有个叫做弗兰克的黑帮头目。是教父迈克尔的手下。

弗兰克在家族中。属于之前纵队司令的角色。有自己的人马。帮助家族打理在纽约的地盘。

然而。迈克尔为了迷惑强敌犹太教父海门罗斯。同时认为弗兰克不听从命令。下手将他干掉。

结果。杀手在杀死弗兰克的时候。意外遇到巡逻警察。导致谋杀失败。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可以直接揭露迈克尔本人。让他入狱。被FBI重点保护起来。

他被保护的地点。就是所谓的安全屋。

这个安全屋很简陋。就是一个普通的木屋而已。

然而。这个木屋却绝对安全。因为他是在陆军军营中。

外面有层层铁丝网。有军队哨兵严密站岗警戒。连苍蝇也进不来。

而即便是军队也不能进入安全屋。里面只有FBI的特工们负责不分昼夜贴身保护弗兰克。

所以。虽然教父迈克尔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杀死弗兰克。却无从下手。只能采用智取迫使他自杀。

这个并不是夸张。就是真实的历史。

其实。安全屋最多的机构就是联邦条差距FBi。他们主要要保护一些重要的证人。

安全屋不仅仅是保护证人到审判结束。还会保证他们未来改名换姓以后的生活。

这一点。中情局CIA也差不多。

冷战期间。不少苏联阵营的人物叛变。比如著名的米格25上尉别连科。还有斯大林的女儿等等。

为了防止他们被暗杀。CIA也将他们保护在安全屋中。

通常都是偏僻地方的别墅之内(美国别墅同我们的别墅不同。大多比较简陋)。一般只有一条道路和外界连通。

这条道路。一般由CIA的特工站岗。安全屋内也有多组特工驻守。保护这个人和他的家人。

区别是。上面的安全屋几乎等于坐牢。而CIA的安全屋可以大体正常的生活。

孩子可以上学。妇女可以逛街。甚至关键人物也可以在特工保护下出门。

香港也有类似的东西。

萨沙记得以前有个什么电视剧。好像叫做《保护证人组》。这个电视剧不是虚构。他们隶属于香港警务处刑事及保安处保安部。专门负责保护重要证人。同样也有安全屋。

其他观点:

对我国百姓来说安全屋是个陌生的名词。安全屋英文叫做“safe house”。直译成中文就是所谓的安全屋。实际上。大部分安全屋与普通民宅并无多少区别。因为安全屋的设计首先要考虑保密。如果外表跟军事基地一样显眼。自然不可能成为安全屋。普通的郊外民居是最合适的选择。类似于我党解放前在地下活动时所使用的秘密据点。从条件来说。承担着藏身处+中转站+补给站的功能。所以一般来说更多的是要求:1、足够隐蔽(隐蔽的含义有很多种。比如拉登最后藏匿的安全屋就大大方方地建在伊斯兰堡。所谓大隐隐于市;也有安全屋。比如很多纳粹分子在二战后流亡南美。大多选择大牧场作为安全屋。因为社会关系简单、人员稀少。外来的追杀者很容易就被发现);2、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包括武器、食品、药品;3、是可抛弃性。安全屋通常都是一次使用的。而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增大暴露的风险(这一点还是拉登先生比较有发言权。当然也与拉登先生后来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需要随时处于医疗人员监护的状态有关)。因此安全屋平时一般是处于封存、无人、待激活的状态。而一旦启用之后需要可以迅速转移。并且安全屋与安全屋之间最好相互孤立。这样一个安全屋被发现之后。不会影响到整个地下活动网络。当然有些海外军事基地也会设立“安全屋”以供驻外军人在危机时刻暂时藏身。比如2013年南苏丹维和行动中我国派驻的维和部队军营就有“安全屋”。由于维和部队不得介入当地战乱。因此当南苏丹于同年12月爆发大规模战乱时我国驻军立即撤入安全屋避险。这也是美国媒体诬陷我国维和部队“弃营而逃”的由来。下图为正在维护钢结构“安全屋”的我国驻南苏丹维和部队工兵。

安全屋必须拥有的硬性指标

第一:周围相对安静、人流不复杂且交通便利;第二:周围要有战术缓冲地带。便于在发生交火时我方能占据地形优势;第三:具备较好的隔音效果和电磁波屏蔽功能。防止内部动静被偷听或窃听;第四:坚固性。要求建筑物具备抵御低烈度火力攻击的能力。此外安全屋需要设置一些监控设备。除了对外的安全监控设备之外。还需要对被保护对象的房间进行设置。防止其自杀或者自行潜逃。安全屋必须切断一切不必要的对外联系手段。除了保卫人员与上级保持沟通的联系专线之外。其他的无线和有线通讯工具必须彻底切断。安全屋里边的武器设置跟本地区内的安全情况有关。比如美国这样的不禁枪国家。安全屋的守卫除了自卫用的手枪之外。也需要配发一定数量的步枪、冲锋枪等作为对付重火力敌方的火力支援武器。其他地区则很少使用这么重的火力。在实际操作中。步枪并不是常见的使用武器。因为遭到武装袭击时。手枪才是最方便在第一时间拿出来使用的武器。目前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并未建立完善。警方没有成规模地使用安全屋这种措施保护证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存在安全屋。比如中纪委在执行党员官员违纪调查的时候会启用双规程序时“双规”执法行动就在安全屋中进行。目的就是隔离、保护被执行人。但是这种“安全屋”并不具备上述四点硬指标。而是普通民房。毕竟国内实在太安全了。下图为CIA曾经使用过的安全屋别墅。表面看上去与普通并无区别。但是辨别安全屋如同看风水。内行人一眼就能认出它的独特。

安全屋的用途

军事基地以及大使馆的安全屋主要起到危机关头为人员提供避险的作用。而特工们的安全屋就不一样了。至少具备以下几种用途:第一、可以作为执行秘密任务外派特工的临时落脚点和集结点。尤其是执行敏感任务时出于隐藏身份的考虑。执行任务的特工人员是不能入住星级酒店的;第二、可以作为前往最终目的地的中转站;第三、可以是存放资金或者装备的秘密地点;第四、也可以是紧急逃生时的隐身所。比如说美剧《国土安全》反应的就比较真实。比起咱们现在拍的抗战时期的中国间谍开的药店什么的真实多了。不过话说回来药店当然也可以作为小型安全屋使用。如果己方特工受伤还能方便治疗。另外特工屋有时还能发挥“指挥部”的作用。以调度那些秘密特工接受命令。以及掩盖自己的行踪;更有暂时拘押人犯的作用。如上个世纪以色列核专家叛逃。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就派一名女特工接近此人。在多次接触后。趁机把其迷醉。然后藏匿于安全屋。在确认没有当地警方追捕。才秘密运回以色列。这样的安全屋就起到暂时羁押场所的作用。下图为影视剧中我党以药铺为掩护建立的交通站。本质上就是我党潜伏在敌后的特工安全屋。

现实中那些已经被曝光的安全屋

现实中的安全屋并没有影视剧中表现的那么夸张。比如像《碟中谍》那样玄幻电影里的那种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安全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2017年美国一对夫妇曾以7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位于怀俄明州杰克逊湖畔一栋名为“Alvictus”的别墅。该别墅占地广达432平方米。地理位置非常隐蔽。入口处有铁质栅门。蜿蜒狭窄的林荫小径是进出这里的唯一通道。室外有游泳池。酒吧。池塘及水车等造景。还有一个私人码头。室内高达5.5 米的开阔客厅与环绕的大型落地窗。将整个杰克逊湖的美景带入屋内。据悉这栋别墅曾是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用来隐藏苏联叛逃专家的安全屋。它本质上就是一栋普通民宅。另外2018年澳大利亚政府也在拍卖4栋位于悉尼郊区尼阿瓦隆海滩的别墅。其中一栋还曾经隐藏过苏联驻澳洲高级外交官彼得罗夫和他的妻子叶夫多基娅!这对夫妇于1954年变节投奔西方。由于行踪暴露。彼得罗夫夫妇被苏联克格勃特工抓捕。在秘密押解回国图中被澳大利亚秘密情报局(ASIS)特工联合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特工于达尔文市成功解救出来。随后被隐藏至悉尼郊区尼阿瓦隆海滩的别墅安全屋内(解救过程倒是与电影情节十分相似)。这个安全屋的地址为:阿瓦隆海滩乔治街137号。有机会去悉尼旅游的读者可以去观摩观摩。亲眼看看现实中的安全屋究竟是什么样。下图为冷战时期叛逃西方的苏联外交官夫妇。他们曾长时间居住在安全屋别墅内。

我国驻外使馆也拥有“安全屋”。而且可以确切地说“安全屋”是大使馆的标准设计。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客观地讲“安全屋”的作用聊胜于无。倘若对方就是要为难我们。那么再坚固的安全屋都是无用的。比如“五八事件”。即1999年5月7日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轰炸。我国殉职的3名“记者”就是躲在位于地下室3层的安全屋内被美军B-2隐身轰炸机投掷的4枚JDAM卫星制导炸弹给炸死的(其中一枚未引爆)。当时在大使馆内躲避战火的我国侨民以及外国友人那么多。唯独将这3名“记者”目标人物炸死。足见美军制导弹药的精准度。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安全屋”作用的局限性。如今祖国强大了。驻外大使馆最有效地安全屋就是背后强大的祖国。而不是向美国那种堆满枪支弹药的所谓“安全屋”。下图为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原我国被炸使馆遗址。大使馆的安全屋位于每栋楼的地下室。即便如此隐秘也仍然被精确制导炸弹轰炸。好在大使安然无恙。要不然中美双方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1:19

    以色列,特工,阿根廷,美国,别墅,苏联,希曼,我国,也有,证人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1:19

    没想到大家都对战争片中使馆和军事重地经常出现“安全屋”,现实中“安全屋”是什么样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1:19

    我读书的时候。学校直属于某部。性质比较特殊。同学也有进入国安系统的。所以这方面有点接触。可以略微说道一下。“安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