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提问显然对二战日军的师团级编制理解有所偏差。在明知日本陆军武器装备水平不及德军的情况下。误以为所谓“甲级师团”拥兵25000到28000人。能够以人数优势依靠“白兵战术”(就是白刃格斗)跟德国人拼上一拼。其实大谬。如果真正了解日军师团和武装党卫军各王牌野战师的编制变化过程。就会明白这个“关公战亲琼”的问题之“问题”所在。
(武装党卫军上将豪塞尔)
问题中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就是德日的这两支战役级单位确实都是陆军“头牌”。第五师团兵源地广岛。是日本陆军的老巢所在。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大本营就设在广岛。这个港口城市也是二战日军陆军运输部、工兵作业场和三菱重工等重要单位的所在地。美国人用大杀器轰它不是没有理由的。所以第五师团虽然凶悍程度稍逊于熊本师团。但是在地位上其实排名在首。而帝国师虽然成军晚于“警卫旗队”。但战力仍稳居第一。因为豪塞尔的练兵能力要超过迪特里希。
这俩头牌的历史简单来说。第五师团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作为老牌常设师团也仅有12000余人。在天津塘沽登陆时已经完成战时动员。总兵力为25384人。两任师团长板垣和安藤都位列“陆军三巨头”。然而此时。德国的武装党卫队还没有取得合法的军队身份。仍然属于“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这个不伦不类的军事组织。未来的“帝国师”还只是个团级编制的“德意志”旗队。1800名没有坦克和重炮的党卫队员。很容易被日军精锐师团用刺刀给挑干净了。第五师团是当时日军大本营特别加强的四个机械化师团之一。
(板垣征四郎)
直到波兰战役结束后的1939年底。“德意志”摩托化团才扩充为快速步兵师。法国战役后的1941年1月28日。为避免与另外一支武装党卫军部队“大德意志师”混淆。才正式更名为“帝国师”。号称“武装党卫军之父”的豪塞尔担任首任师长。此时的帝国师乃是个摩托化步兵师。但总兵力已经达到16445人。双方可以一比了。日军第五师团当时正在华南作战。至桂南会战结束后的1941年初。该师团已经进行了“三单位”调整。不再有旅团建制。总兵力下降到20000人冒头。
这会才有了“甲级师团”的概念。第五师团理所当然入选。就轻武器论。德军帝国师和日军第五师团的数量对比是:轻机枪375挺对240余挺(288挺那是四联队制的)、重机枪130挺对72挺(按甲级师团每个机枪中队8挺计)。迫击炮140门对20余门(甲级师团的联队有迫击炮小队)。日本人额外有100多个掷弹筒。而德国人多了50支反坦克枪。差距一目了然。
(安藤利吉)
就重武器论。帝国师按摩托化师的编制。拥有战防炮76门和步兵炮25门。日军整个师团拥有步兵炮32多门和12门速射炮。数量比为101对44;帝国师拥有105毫米榴弹炮36门和150毫米榴弹炮12门。日本人在师团级根本没有榴炮装备。第五师团只配有75毫米的12门山炮和36门野炮。虽然数量相等。可是口径才是真理。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帝国师在摩托化师时期已经拥有54辆坦克和30辆装甲车。而第五师团的固定编制内并没有战车联队。只是在华北作战时得到了一个战车联队24辆坦克的加强。就算全都是1937年列装的“九七式”坦克。战斗全重也不过15吨。题主还特地声明德军按四号中坦计算战力。那就是54辆对24辆、25吨对15吨、75毫米炮对47毫米炮。如此在平原上对轰。日军战车难道不是秒变渣渣?
(豪塞尔在战场上)
到了1942年10月。帝国师正式升格为“装甲掷弹兵师”。其实也就是机械化师。装备的坦克数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18辆坦克和24辆突击炮的规模。甚至还使用了缴获来的苏制T34坦克26辆。总数突破了170辆左右。而第五师团调往太平洋战场后不再编有战车联队。此消彼长。在这方面日本人连对比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注意看下帝国师的兵力变化:1941年为19021人、1942年为17112人、1943年为14095人、1944年为20184人、1945年初为18000人。这是部队的实际员额。根本不低于改制为三联队的第五师团。三八大盖还远不如毛瑟98的质量。更别提MG42吼叫起来的恐怖了。所以我们承认日军的拼刺技术娴熟。承认德军士兵在这一点上是弱项。可问题是。崇尚炮兵火力和装甲强度的德军。怎么会给日本人拼刺刀的机会?
(第五师团的坦克)
历史不能假设。二战德日两军不可能真正干起来。可他们有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美军。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对比。在欧洲大陆的法国平原上。1944年已经是日薄西山的德军。仍然可以在诺曼底、在阿登给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以重创。其装甲战水平和步兵素质可见一斑。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精锐师团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板载冲锋”。因为他们的火力配置跟美国海军陆战队不在一个层面上。
所以无论是在时间、空间和维度上。日军第五师团都不可能是帝国师的对手。想搞搞的话一丁点机会都没有。也基本代表着二战时期德日两国陆军的整体水平。小胡子一定要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的。当然不是因为诺门坎战役就露怯的日本陆军。他更多看重的是日本海军的实力。希望其牵制美英在太平洋的力量。而那倒是不可小觑的。
(帝国师的虎式坦克)
其他观点:
小胡子表示:我的帝国师。能把第五师团给吊起来打。
在二战中。德军的帝国师和日军的第五师团。都算是各自陆军的王牌部队。
德军帝国师
该师脱胎于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是党卫军最早的武装部队之一。该师在党卫军下属38个师中排名第二。所以又称党卫军第二装甲师。
在二战期间。帝国师参与了德军的诸多军事行动。表现非常突出。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即便是比起大名鼎鼎的骷髅师、维京师。那也似乎不落下风。其也因此成为了德军公认的超一流王牌部队。被誉为“帝国之花”。
比如在1940年。德国闪击西欧。该师从荷兰的鹿特丹。打到了法国的巴黎。最后到战役结束的时候。其已经打到了西班牙边境。而后帝国师移防罗马尼亚。参与入侵南斯拉夫的战斗。其仅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便拿下了当时的南斯拉夫首都。而在此之前。意大利的六十万大军。鏖战了整整半年都未见成效。
当然。对于帝国师而言。闪击西欧只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面对风声鹤唳的英法联军。压根儿就提不起多少兴趣。更无法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之后在南欧战场上攻打南斯拉夫也是如此。多少有点摘意大利果子的味道在里面。
真正让帝国师扬名的。乃是在东线战场面对苏联人的时候。
1941年夏。德军启动“巴巴罗萨”。突袭苏联。行动一开始。帝国师作为先头进攻部队。一马当先杀入了苏联境内。而在这个过程中。帝国师势如破竹。顶着苏联人的坦克和火炮。硬是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这是德军在苏联推进的最远距离。
当然。帝国师也因此而损失惨重。伤亡近半。如此状态下。他们终究是没能挡住苏军声势浩大的冬季攻势。不得已从前线退了下来。来到法国休整。
1943年。整训完毕的帝国师卷土重来。再度出现在东线战场上。在哈尔科夫战役中。帝国师首战告捷。以自身损失40余辆坦克装甲车的代价。击毁了苏联约300辆坦克。而正是在帝国师的出色发挥下。德军才能重夺哈尔科夫。暂时解除了被苏军打崩的威胁。
在之后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帝国师也是充当了作战主力。虽然最后是德军输了。但帝国师的表现却依旧很亮眼。整场战役下来。帝国师击毁了大约450辆苏军坦克战车。而自己的装甲车辆损失。还不到50辆。这差不多是1:9的战损了。要知道。这已经是1943年了。苏军早已不是巴巴罗萨行动里面那个一触即溃的战五渣了。
帝国师的战斗意志也很顽强。在面对盟军的反攻期间。帝国师一直都是德军打得最为顽强的部队之一。该师从诺曼底转战到塞纳河。参与了阿登反攻。后来又先后在布拉格、维也纳作战。一直到战争结束。
客观来讲。如果单从军事角度来评价帝国师。该支部队绝对算是二战时期的顶级部队。其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术执行能力。都达到了同时期军队的顶尖水平。无愧于德军的王牌称号。
日军第五师团
该部队算是日本陆军的“头牌”了。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其就是日本陆军六大镇台之一。后来日军设立战前的“常备师团”。第五师团也在其列。再往后的1940年。日本陆军组建机械化部队。第五师团也是仅有的四个师团之一。
所以。在装备物资的配给上。第五师团一直都是走在日本陆军最前面的。至于兵员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其兵源地乃是广岛。所以第五师团也被称为广岛师团。此地向来都是日本的重工业基地。民风也相当彪悍。即便是比起熊本。那也不遑多让。所以。当初原子弹选择给广岛扔原子弹。不是没有原因的。
悠久的成军历史。精良的装备。再加上凶悍的士兵。第五师团的战斗力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初在山西。由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五师团。对上了老同学阎锡山的晋绥军。打得阎老西溃不成军。尤其是在忻口会战中。第五师团凭借自身强悍战力。从正面撕破了有着十几万大军镇守的忻口防线。导致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在此战中牺牲。而后第五师团直击太原。顺势赶走了阎锡山。
值得一提的是。那段时间我军曾在平型关伏击了第五师团一个辎重大队。拿下了出师以来的首胜。
还有在东南亚。第五师团“南方军”中的王牌。在山下奉文的率领下。先后参与了马来战役和菲律宾战役。并且都打出了突出表现。尤其是在进攻新加坡的战斗中。第5师团乃是绝对的主力。打得英军溃不成军。
不夸张地讲。放眼整个二战日本陆军。第五师团的战力足以排进前三。
关公战秦琼
如果咱们来个“关公战秦琼”。让帝国师和第五师团碰一碰。到底谁的胜算更大?
对此。咱们不妨先做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首先在兵力层面上。日军第五师团小优。德军帝国师作为党卫军头牌。军队规模相对于一般的师级单位有着一定超出。兵力长期维持在1.8万人以上。巅峰时期甚至多达2万人。当然。这时间都得排到1941年后了。
因为“帝国”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其经历了诸多的整编和重组阶段。其早期只是党卫军的一个普通作战单位。总兵力还比不上一个团。而在二战开启之后。其也只是三个步兵团的底子。其他部队都是后面逐渐增加的。直到1941年1月28日。该师才正式得名“帝国”师。而部队规模也达到了1.8万人左右。
而日军的第五师团作为日军里面的老资格。也经历过一段成长扩编的过程。在抗战之前。第五师团和所有的常设师团一样。也就一万多人的规模。后来在1937年。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日本开始动员扩军。第五师团的兵力也来到了2.5万人左右。彼时的帝国师也才整出来两个团。分别是“德国团”和“日耳曼人团”。总兵力也就6000人左右。
后来在1941年。第五师团进行了机械化改组。兵力规模进一步缩小。大概维持在2万人左右。
其次在装备方面。则是帝国师占据上风。完全体的德军帝国师乃是一支机械化部队。装备有一定数量的坦克战车。当然这个数量并不固定。比如在1941年的摩步化时期。坦克数量大概在50辆左右。而到了1944年的装甲师时期。那可都是150辆坦克起手了。
相比之下。日军的第五师团还只是一个偏步兵的作战单位。即便当初在华北战场上。第五师团曾配属过一个战车联队。那也只是20几辆小豆丁而已。和德军的坦克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人家一辆能打你十辆。这没法比。
当然。帝国师的装备优势并不只是体现在装甲部队上。在其他的轻重武器对比上。也是能碾压第五师团的。
比如说火炮。帝国师仅仅是下辖的一个炮兵团。就能拿出36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150毫米榴弹炮。如果是把全师大大小小的火炮都算上。总数能超过300门。而第五师团这里。全部的火炮加起来。也不过才80门左右。而且火炮口径最大也才75毫米。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那都不在一个层面上。
类似的还有机枪。人家帝国师的机枪数量少说都有500挺。而第五师团这里。顶多也就400挺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德军的机枪可比日军的机枪好用多了。单就是火力强度来讲。人家一挺MG42。抵得上你两挺歪把子。
最后。在战斗意志方面。双方姑且打平。都说日军士兵的战斗意志强悍。但人家德军也不差。尤其是作为党卫军头牌的帝国师。其在德军里面乃是出了名的残忍好斗。韧性十足。当初在莫斯科的寒冬作战中。帝国师不仅仅是进攻最猛的。撤退防御也是最给力的。只要上面下达了命令。他们就会坚决执行。死战不退。曾有一个团。战至仅剩29人。近乎全军覆没。但依旧在坚持战斗。
这要是换意大利的军队来。估计早就集体投降了。
综合来看。面对帝国师。第五师团是有着一定兵力优势的。但是。这个优势并不算大。尤其是在1941年后。双方的兵力差距其实还不到一个团。而这点儿兵力差距。在双方巨大的装备差距面前。那根本就不够看。另外在日军最引以为傲的战斗意志方面。帝国师也丝毫不落下风。
所以这答案也就出来了。最终结果多半是德军帝国师的更胜一筹。甚至可能还是吊打。除非把战场搬到中南半岛的丛林里面。利用复杂的地形。去限制德军的装甲部队优势。这样或许还能有一战之力。但是这个胜算依旧是德军更大一些。毕竟在轻武器方面。德军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
而如果是在适合机械化部队展开的平原上。那么形势绝对是一边倒。帝国师直接平推第五师团。
其他观点: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296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师团,帝国,德军,日军,坦克,日本,都是,部队,兵力,广岛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德国帝国师和日军第五师团在平原上相遇,谁的赢面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提问显然对二战日军的师团级编制理解有所偏差。在明知日本陆军武器装备水平不及德军的情况下。误以为所谓“甲级师团”拥兵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