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
原创

“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

好文

热门回答:

\"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

可以肯定的说\"羽扇纶巾\"是指的周瑜。

这句出自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全诗是: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有些版本是\"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笑谈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从整首词来看。这首词是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鼻矶后。仰望西边赤壁。心潮澎湃。情感愤发而作的一首怀古抒情的作品。词中借缅怀三国时。江东周瑜破曹军的千古功业。感叹自己空有报国之心。而无法实现的苦闷心情。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怀古。抒自身。将景色、人物、思想情感融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充分表现了赤大战中周郎的卓越战功。借以言志。

最后发诗人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若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

因此\"羽扇纶巾”是指周瑜无异。与诸葛亮并无一点关系。况且整首词并未提及诸葛亮。

这是我的理解。不能因为诸葛亮曾经参与赤壁大战的谋略。和《三国》中诸葛亮常常的装束而妄下结论。

况且作者怀古\"怀\"的是赤壁

破曹的\"周郎\"。

如有不同的理解。欢迎参与讨论。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苏东坡在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所写的。当时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多了。那时候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头上也开始出现白发了。大好的年华就这样。在无情的流逝着。他的心情非常的苦闷和压抑。

一日。苏东坡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散心。忽然想到八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不由得百感交集。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至于。词里的“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我认为当然指的是周瑜周都督。

因为词里写着: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还有一句

这两句话说的非常清楚。男主人公是周瑜。女主人公是小乔。英雄配美女。画面感十足。遥想当年。周瑜刚刚娶了天姿国色的美人小乔。神仙美眷。意气风发。周瑜头戴纶巾。手拿羽扇。和小乔笑谈之间。就让曹操的大军。樯橹灰飞烟灭。

这份英雄气概。真是羡煞苏东坡了。

想想人家周瑜相貌俊秀。风流文雅。一表人才。当时人们称之为周郎。是一个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的青年儒帅。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指挥若定。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老婆又是美若天仙。事业和爱情都是那么的美满。而自己却仕途不顺。空度时光。头发都白了。却一事无成。

在这里。苏东坡对周瑜的完美人生充满了羡慕。

如果在周瑜和小乔的画面里。再放了诸葛亮。那就太煞风景了。这首词也会因为画面违和。缺乏美感。就算是诸葛亮本人也不会同意的。因为这个灯泡太亮了。

其他观点:

“羽扇纶巾”在《三国演义》中是描写诸葛亮的形象专用语言。指诸葛亮应该没有疑问。刘备三顾草庐初见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感。”再看第七十三回。武乡侯骂死王朗中的描述:门旗影下。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车中。纶巾羽扇。素衣皂绦。飘然而出。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象魏都督丧胆。司马懿只见蜀军军中“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书中这几段对诸葛亮形象的描写。可谓极致。

苏轼的《赤壁怀古》词中也有“羽扇纶巾”的词句。应是作者借以颂扬周瑜的儒将风度而用



。而“羽扇纶巾”一词特指诸葛亮的儒雅形象是不容置疑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角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9:14

    赤壁,羽扇纶巾,苏东坡,小乔,纶巾羽扇,华发,纶巾,指的是,画面,作者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9:14

    没想到大家都对“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3:59:14

    \"羽扇纶巾\"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你怎么看?可以肯定的说\"羽扇纶巾\"是指的周瑜。这句出自苏东坡《念奴娇•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