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一。杜甫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邃转变的时代。他经历了所谓开元盛世。但对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安史之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剧烈。人民灾难和国家危机的严重。推动杜甫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
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小官僚家庭。他五十九年的一生和时代息息相关。可分四期:
(一)读书和壮游。三十五岁以前。这是他的创作准备时期。“读书破万卷”的苦学和吴越、齐赵的壮游。丰富了他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扩大了眼界和交游。特别是和李白的结友。这期作品不多。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困守长安。三十五——四十四岁。是他的创作转变时期。“致君”理想的破灭、仕途的蹭蹬、生活的穷困屈辱。使他从思想感情上接近了人民。开始写出了一些现实主义杰作。
(三)陷贼与为官。四十四——四十八岁。这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陷贼时国亡家破的亲身经历。为官时因疏救房琯屡遭贬斥而获得深入人民生话的机会和体验。使他创作了许多不朽诗篇。强烈的政治性和祖国爱。是这期创作最突出的特色。
(四)漂泊西南。四十八——五十九岁。最初由陕西、甘肃流寓四川。再流浪到湖北、湖南。最后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这是杜甫创作多样化时期。不仅用古体写漂泊中闻见经历。而且用律诗来写。赋于律诗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但有所发扬和突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世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时代使杜甫不可能否定皇帝的地位。“忠君”在杜甫是和爱国爱民统一的。正因为如此。他一方面对黄帝存在着很大的幻想。另一面。对皇帝和统治阶级一切祸国殃民的罪行也进行了揭露。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基于上述的生活和思想。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杜甫达到了他以前的作家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就使他的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这首先是。对人民的无限同情。他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思想感情和要求。如《兵车行》、“三吏”、“三别”、《又呈吴郎》等;指出了劳动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养活剝削阶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矛盾。如《赴奉先咏怀》;大胆地为“盗贼”伸雪:“盗贼本王臣”;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如《遭田父泥飲》等。作为一个诗人。只有在杜甫笔下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众多的人民形象。为了换取人民的温暖。他宁愿“冻死”。
其次。是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杜甫是个爱国者。为了祖国他不惜牺牲生命。因此诗中渗透着受国的血诚。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从最深刻的意义来说。“三吏”、“三别”同时也是爱国诗篇。并歌颂了人民高度的爱国精神。
第三。是对统活阶级和侵略者的強烈憎恨。对他们的奢侈荒淫、穷兵黩武、昏庸误国、奸淫屠杀、贪污掠夺等作了无情的揭露。如《丽人行》、《兵车行》、《三绝句》等。
此外。杜甫在一些咏物写景的作品中。如《麂》、《春夜喜雨》等。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思想内容异常丰富。他热爱生活。对一切事物都有极深刻的体会。因此。某些抒发夫妻、兄弟、朋友之情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也无不洋溢着真挚深厚的感情。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杜甫异常重视诗的艺术性。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诗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这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叙事诗方面。他善于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加以艺术的概括。从而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描写了广阔的生活图画。
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是:第一。寓主观于客观。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解在客观描绘中。形象性特强;第二。细节描写。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第三。心理刻划。他善于曲折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活动;第四。运用对话、独白和口语。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为了比较便于进行塑造。他的叙事诗一概采用伸缩性较大的古体。使内容和形式完全统一。这些特点。在《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等诗中都有。
杜甫的抒情诗。也有叙事诗的某些特点。他善于揭示自己内心的矛盾。如《赴奉先咏怀》等。所不同的是语言特别精炼。往往融景入情。情景交融。如“感时花溅泪”等句;有时又直抒胸臆。大发议论。如《有感》、《诸将》等。因这类诗多用律体。故音乐性也特别强。耐人涵咏。
杜甫是集大成的诗人。他在诗歌的各种形式上。都有创造性的发展。特别是扩大了律诗的功用。诗的风格也多种多样。最具有特征性的为杜甫所独有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但也有某些诗篇。热情奔放。气势磅礴。色彩鲜明。既有对现实的清醒的讽刺。又有对未来的理想的追求。如《洗兵马》、《凤凰台》等。都可以说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杜甫所以能取得这样高度的艺术成就。和他的世界观、生活感受等固然有关。但和他多方面的、虚心而有创造性的学习。以及严肃认真、一字不苟的创作态度。也是分不开的。
四。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地位及其影响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杜甫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现实主义传统是从周代民歌开始的。到汉乐府民歌有很大发展。《孔雀东南飞》是一个奇峰。
由于乐府民歌的直接哺育。汉建安。在文人诗中开始有了一些现实主义作品。如辛延年、三曹、七子和蔡琰的某些诗篇。但未能充分发扬。建安后。更逐渐转入低潮。初唐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才略见起色。大诗人李白也有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但他的成就和贡献在浪漫主义。所以。总结并发扬我国现实主义传统这一历史任务是由杜甫来完成的。他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二人。确实各有千秋。但从影响来看。则杜甫更为巨大、深远、显著。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即事名篇”的作法。直接开导了中唐的白居易掀起的新乐府运动。并一直影响到清未。他的爱国精神也教育了后代无数读者和诗人。如陆游、文天祥、顾亭林等。他的精湛的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其他观点:
题主好。杜甫在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一句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可以看作是杜甫的理想。
“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家世代秉承儒家思想。恪守为官之道。杜甫继承家学。是一个有着儒家思想的诗人。他不同李白儒道仙侠各家思想都有。也不同柳宗元受庄子影响很大。也不同白居易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杜甫的儒家思想很纯正。儒家的理想就是圣君贤相下的太平盛世。杜甫用诗歌传达着儒家思想。也抒发着他一肩担尽天下愁的圣人情怀。这也是他理想的重要内容。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不眠忧战伐”……看看杜甫的诗句我们就很清楚他忧虑的是什么。他希望的是什么。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理想就是:圣君贤相。天下无兵戈之苦。百姓有安乐之生。
其他观点:
杜甫的理想是人人有饭吃,天下太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010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杜甫,现实主义,思想,的是,诗歌,理想,诗人,都有,爱国,这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杜甫的理想是什么?你觉得他的诗怎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杜甫的时代、生平和思想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