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帖时正确方法是什么,怎么样去观察每一个字?
原创

书法临帖时正确方法是什么,怎么样去观察每一个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个笔头。上端五分为贮墨。每一笔可以写很多字。大家千万不要养成写一笔一蘸墨的坏习惯。笔头下端五分再分为三份。就有了一分、二分、三分笔。我们在临帖前。要善于观察笔画粗细。到底是几分笔去表现。像二王书法一脉的字。用到一分到一分半笔足矣;颜真卿用到三分笔;黄庭坚、苏东坡等风格。二分笔足矣。我们写字时。不要像很多书家将毛笔用成小刷子去抹字。所谓“小笔写大字”。要练就“浅笔重力”、“提笔摄墨”的功夫。这需要很长的训练过程。切忌线条空洞无物。没有信息量。初学书法。入门须正。取法要高。立志欲远。所谓“高”即当以秦汉、魏晋、六朝、唐宋为师。但因这些时代传下来的作品大都是碑刻。古人书丹上石。经刻工凿刀。笔意已失。就很明显地带上了斧凿刀刻之痕。即使有刻工极佳者。也很难表现出用笔的细腻精到之处。像发笔时偶露的笔锋、收笔回锋带出的牵丝。逆势涩行时的质感以及运笔节奏不同产生的枯笔飞白、渴笔等墨色变化都会丧失殆尽。而且这些碑刻历经千载。在风雨侵蚀和人为锤拓后。石质磨泐。字口斑驳。字形由肥变瘦。加之历代好事者辗转翻刻。面目全非。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给初学者学习楷法带来很大困难。那么如何来你补这缺憾呢?我认为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是遍阅、研究近现代著名书家的用笔方法。或者投拜到当代一些名书家门下。叩求笔法。在这基础上循序上溯。二是要高度重视名家墨迹的作用。它是研究笔法的最佳资料。









我的方法是将该碑帖前几十字读透、精临。力求点画妥帖。一一尽理。然后再通临以博其兴趣。由生渐熟。熟能生巧。结法自成。次则研究笔势。楷书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其势盘纡于虚。为无形之使转。虽笔断而意连。形不贯而气贯。写到得势时。自然会生动起来。次则研究行气与章法。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落款、钤印、幅式、装潢形式等。最后再研究笔意。即通幅作品的统一笔调和精神境界。在临摹碑帖过程中有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即时时离开帖。并按此帖的笔意去写一些诗文。此时心中无我。只有此帖。力求与原帖相符。写好后再与原帖相较。如此反复。可以培养一个人离开帖的书写能力。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明智的学习方式是从变幻迷离的形式中找出它内在的具有共性规律的东西。做到触类旁通。而后能臻以一驭万。知常达变的自由王国。

谢谢大家!

其他观点:

本人学书法进步快。就是临帖。就按原创去学习。时间久了。就成习惯。以后书法章法排版自由而然就会了。少走不少弯路。你们大家看我怀素自叙帖。就是按怀素章法写的。你学书法。不临帖。那字写的再好。不能成章。就学习古人书帖那样套法去练。肯定捷进许多。字学习好了。章法也会了。



其他观点:

用心临帖写字。善于用笔。掌握古人用笔法则。熟能生巧。只有用时间磨练。才能写出一手好字。没有截径可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05

    章法,笔意,书法,书家,碑帖,碑刻,熟能生巧,古人,笔头,笔法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05

    没想到大家都对书法临帖时正确方法是什么,怎么样去观察每一个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05

    一个笔头。上端五分为贮墨。每一笔可以写很多字。大家千万不要养成写一笔一蘸墨的坏习惯。笔头下端五分再分为三份。就有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