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历史贡献是什么?
原创

宋徽宗历史贡献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止。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代帝王中。爱艺术的皇帝一大堆。比如唐太宗、李后主、乾隆。但真正称得上艺术家的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徽宗。徽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毫无建树。在艺术上却造诣颇深。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丹青造诣堪称登峰造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文学、书画等艺术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宋朝的绘画艺术独步中国各个朝代。这与宋徽宗的亲历亲为。亲自进行制度设计。对画家的亲切关怀指导。对宫廷画院进行改革。设置考试制度有直接关系。本文重点介绍宋微宗在美术绘画方面的突出历史贡献。

赵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不仅表现于自己具有卓绝的艺术天才。创作出大量传世的诗书画杰作;而且。由于他非常重视文艺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凭借其特殊地位和卓越才能。成功地改善、 强化了北宋画院制度。积极培养艺术人材。为繁荣北宋末年以至后世的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历代都有一些帝王喜爱鉴藏书画。有的还参与创作。但像宋徽宗那样。以全副身心投入到书画事业中去。并能把个人的爱好广泛而深入地推广到全社会的文化生活中去。使之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却是独一无二的。

这方面的建树。突出表现在他对宫廷画院的改革与建设上。宋徽宗登基后。继承前代西蜀和南唐的传统。在宫廷中建立了翰林书画院。组织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直接为宫廷服务。作为画院的直接的组织领导者。宋徽宗按照自己的艺术旨趣和鉴赏标准。实施了一系列颇具创造性的革新措施。为它订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在画学、考试、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

宋徽宗改画院征召体制为考试录取。正式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像选高级官员一样。开科取士。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改革。前朝帝王仅仅是将画院看作一种服役机构。徽宗则从长远建设出 发。从人材培养、艺术发展的高度去建设画院。他采取了“旧人旧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区别对待方针。除前代留下的已在院内供职的知名画家外。其余全部通过考试录取。由于徽宗本人深谙绘画艺术。他所招纳的人才自然也是高标准的。在国子监增设画学。共设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评画标准。据《宋史》记载。当时四方考生源源而来。盛况空前。丝毫不下于今天的美术院校联考。有幸中选者为百里挑一。

考试时。宋徽宗亲自监考。有时亲自出题。他取古人诗句为题。令考生作画。用以测试学生对于诗画结合。诗情画意的理解能力。要求作画者能够先读懂直至深悟诗句的境界。然后再把它化为可视的画面。考题如“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等等。在试绘“踏花归去马蹄香”诗意时。许多人只是着意于描写归马落花。就题作题;有一位聪明的画家。却只画几只蝴蝶。在马蹄后面飞逐。便巧妙地暗出抽象的花香。宋微宗亲自点评这个画作意境好。对于“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考题。许多人都是画一个空船。或者船头立着一只水鸟。以表示船上无人。但取得第一名的。却画了一个舟子在船尾酣然睡去。身边放置一根笛子。说明并非无人。只是无人渡”而已。这样。就更加切题。而且意境深远。如。画“深山藏古寺”一题。立意原在“藏”字上。不须费气力去写丛林、古刹。只要画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担水。就足以凸显画题了。要作好这种富有意境和情趣的试题。应试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富于独创精神。否则难以夺魁、入选。正如《萤窗丛谈》所说的:“夫以画学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所谓“超拔”就是创意新颖。不蹈袭前人;观察能力、思想感情、技巧修养都须有过人之处。上述绘画的技巧和意境。宋徽宗通常在成绩出来后。结合题目。对考生当面进行点评。

因为赵佶本人诗书画兼。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他有时亲自去画院给考生讲课。他在教学中也并非单纯地传授艺术技法。而是全面讲授文化基础知识。课程中包括《说文》、《尔雅》、《释名》等学术研究。赵佶特别重视对于青年画家的培养。他看到画院学生王希孟很有天才。便亲自教授他笔法。使之迅速成长。终于创作出了《千里江山图》这样优秀的鸿篇巨制。殊不知。在这幅名画当中。有宋微宗的指导之功。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亲自检查指导。要求师法自然。把握对象的“情态形色”。符合物理。不倚傍前人。

龙德宫建成后。赵佶亲自前往验收壁画。看到有一枝月季花。画出了春天中午的形态。他表示满意。立即赐予作画的青年画家 “服绯”。他告诉大家。月季开花“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对于“动植之物”。必须细致观察。以求“曲尽其性”。还有一次。他要一位画家画孔雀开屏。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原因是。孔雀开屏升高时一定先要举左脚。而画家却都画成抬右脚了。赵佶不仅重视写生。还讲究物理法度。他曾画过鹤的二十种不同姿态。在这些方面。影响了当时画院以至整个时代的院画风格。

书画院中的学生身份各有等差。一般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级。对学品兼优者依次晋升。画家被录取之后。根据其文化修养和出身的不同。分为“士流”(大夫出身的)与“杂流”(从民间工匠选入的)。“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可以转作其他的行政官员。而“杂流”不行。同时。按照成绩的高下。对每个学员分别授以不同的职称。其名目有画学生、供奉、祗候、待诏、艺学、画学正等。经过每月的“私试”和每年的“公试”。随时进行遴选、拔升。

宋朝以前。宫廷画家的地位、待遇都是非常低的。即使是后来办了画院。情况有所改善。较之其他文化部门仍然差很大一截。这和前代帝王把那些画家只看成服务工具。“俳优蓄之”有直接关系。到了宋徽宗手下。他们被作为艺术人才、创作力量来看待。这就有天壤之别了。政和、宣和年间。赵佶取消旧制。特意恩准书画两院的人员和其他文官一样。不但可以服绯紫。而且能够佩戴鱼袋(一种代表身份等级的金质或银质的鱼形装饰);有的画家还授予官衔。在朝廷序班上。画院为首。书院次之。而后才是琴院、棋院、百工等。领取薪棒。画、书两院称为“俸直”。其他诸院叫做“食钱”。由于待遇优厚。一般画家都把能够进入画院引为荣幸。

在皇帝的亲切关怀和不懈努力下。当时画院与画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具备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体制。对于以后的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教学、画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说是画院。其实与后世常见的那种单一的、松散的画家组合不同。而是一所由皇帝亲自领导、亲自执教。完全按照其旨意办学的名副其实的高等艺术学校。其办学成就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比。

一是培养了大批优秀画家。如:王希孟、张希颜、费道宁、戴琬、王道亨、韩若拙、赵宣、富燮、刘益、黄宗道、田逸民、赵廉、和成忠、马贲、孟应之、宣亨、卢章、张戬、刘坚、李希成等人。都是宣和画院的名家。即如南渡后的代表性画家李唐、刘宗古、李端、李迪、苏汉臣、朱锐等。也都是宣和年间的画院待诏。

二是由于画院采用了考试制度。不少来自民间的优秀画家。被录入画院。故而很多具有民间风格的作品。也在画院中出现。使民间风格在画院中占有相当地位。

三是由于画院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诗、书方面修养。从而开拓了绘画的新境地。使文人画日益繁荣。画院体制更加完备。

四是在推进书画鉴藏和金石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赵佶对于艺术珍品酷爱到极点。即位不久。即派心腹宦官去全国各地搜罗古器物和书画名迹。《画继》记载:

宣和殿御阁有展子虔《四载图》,最为高品。上每爱玩。或终日不舍。但恨止有三图。其水行一图。待补遗耳。一日中使至洛。忽闻洛中故家有之。亟告留守求观。既见。则愕曰:“御阁正欠此一图”。登时进入。

在徽宗皇帝的刻意搜求下。秘府收藏之富百倍于先朝。同时。他还组织画院画家临摹了许多内府收藏的名迹。为保存与赓续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作出了颇多贡献。流传至今的传统绘画作品 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宋代的摹作才为后世所知闻的。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宣和博古图》、《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的编著。 这些具有画史与画学理论研究丰富内涵的著作。对于后世美术事业的发展。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北宋末年亲王、宗室、贵族、官宦学画之风蔚然兴起。并出现了赵伯驹、赵伯骕那样的皇族名家。加之宋徽宗经常举办观赏御府所藏图画及临摹古画活动。使朝臣、贵胄眼界大开。逐渐提高了艺术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宋之交文化艺术的繁荣。

其他观点:

瘦金体。外加几幅好画。

其他观点:

两宋皇帝中。最有艺术天份的。非宋徽宗赵佶莫属。

先说书法成就。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这一书体。瘦峭挺拔。宛若龙蛇。其存世的《千字文》。早已成为书家争相临摹的珍品。《书史会要》对宋徽宗的书法更是不吝赞美之辞。说其“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

再说绘画成就。从存世的宋徽宗的画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艺术家皇帝的画作堪称工谨细丽。栩栩如生。宋人邓椿在《画继》中称他的画“冠绝古今之美”。而细品这位艺术家皇帝为我们留下的《芙蓉锦鸡图》、《写生珍禽》、《瑞鹤图》等多幅花鸟作品。我们会发现。邓椿的评价并非虚夸。宋徽宗对花鸟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据说有一次他曾命众画师同画一支孔雀。当他看到其中有几幅画画的是孔雀正在登上藤墩。立指其谬道:“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一时间。令众画师折服。从这则轶闻。可以看出宋徽宗观察生活的细致。

而宋徽宗赵佶最大的历史贡献。就是以一个皇帝在书画艺术上的双绝。直接带动起其执政期间中国艺术的空前繁荣。在徽宗一朝。画师的地位被抬升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他着力设立了画学。正式将书画科纳入了科举考试之中。纷至沓来的画师们根据技法的高下。被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进行考核。对于考入画院的画师。则被分别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画师的职位和俸禄一时令其它艺人眼热。而宋代大大小小的画院也因为有了这位书画皇帝的关注和指导。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

当然。和中国历史上所有艺术家皇帝一样。宋徽宗在书画的布局设色方面经营得风生水起。可经营起来自己的江山来。却是毫无智慧。一塌糊涂。最终身死番邦。正如主修宋史的脱脱会对他的评价:“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22

    画院,画家,宋徽宗,艺术,书画,皇帝,画师,赵佶,都是,前代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22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徽宗历史贡献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33:22

    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止。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代帝王中。爱艺术的皇帝一大堆。比如唐太宗、李后主、乾隆。但真正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