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要怎么做,才能提前实现清朝那样大一统的版图?
原创

明朝要怎么做,才能提前实现清朝那样大一统的版图?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感谢邀请!

这是一个关于国家版图构成的问题。

其中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财富的聚集、版图的扩张、机构的维持、民生的建设。

明朝从势力范围来讲。是远远超过清朝的。所以现在一些认为明朝的实际版图是4800万平方千米。当然。这个版图并非是明朝实际控制。而是采用藩国制度进行羁縻。

一个国家政权要进行自我改造。那么肯定要从机构的维持入手。对自我的政治权力框架进行改造。

清朝的政治权力框架是怎样的呢?清朝皇帝实际上是汉人的皇帝、满族人的族长、蒙古人的可汗、藏族人的保护者。这便是清朝构建大一统版图的政治权力体系。

而明朝的皇帝。却只有两个身份:汉人的皇帝、各少数民族的天可汗。其统治模式依然是唐朝的羁縻形式。不适合经济的发展以及财富的聚集。

明朝移民开发。改土归流。置州县。这完全是汉人的生产方式。并不适合草原民族或者渔猎民族进行生产。只依赖一种生产方式。会激化民族矛盾。工业社会还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农业社会。靠天地吃饭。生产方式多样化很重要。

明朝要构建清朝那种大一统的版图。就得在政治权力上搭架新的平台。让少数民族的一部分上层人士进入中央政权的权力体系。

当然。清朝的模式也不是很适合。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落后。仅仅依靠他们自己。要发展起来速度太慢。这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到了清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朝边疆地区明显缺乏自我抵抗的能力。不仅经济发展落后。人口也十分稀少。致使清朝被割掉大量的土地。不得不移民实边。

满清的统治方式。为大一统添加了新的内容。这是明显的进步。在明朝。汉人作为主体民族。当然不必完全学习满清的统治方式。但也不能太单一。

明朝的制度。设有五军都督府。可依照明朝中期之前的地域以及民族构造。建立汉军、蒙古军、回纥军、吐蕃军、大理军五军。汉军可设九师。其它各军设三师。保证汉军数量与其它各军总和大致相等。

中央政权。唯有三个权力鼎立制衡。再以皇权统御。才是最稳固的。那么在财富聚集、版图扩张、民生建设上就很好办了。

在财富的聚集上。有了权力后盾。明朝的皇帝就不用怕那些文官集团了。不用不上朝了。完全可以碾压他们。把商税全部收上来。中央政权有了钱。那么后续的事情就很好办了。

财富聚集。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

汉地征商税、农税。人丁税可以取消。东北。在明朝时还没有开发。那么就不能征收商税和农税了。可以征地税。即直接征已经开发了的耕地为税。

草原。本来就没有钱。那么就征人丁兵役。在一定年龄段就要征收人丁。或者兴修水利。或者去东北开发。

在版图的扩张上。各少数民族才明朝中央有了话语权。那么也可以算是统治民族。这与民国五族共和其实差不多。有了主人翁意识。那么开疆拓土就好办了。

在明朝。有了回纥人加入。不仅新疆。整个中亚都能纳入版图。有了西南少数民族为前驱。那么整个东南亚都能纳入版图。再以蒙汉藏三族为后盾推力。版图扩张就会顺利得多。

版图的扩张都是自身生产方式的对外延伸。生产方式多样化。那么版图的扩张才会有根本的动力。

当然。要对外扩张。那么就得有一个强大的文明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

这一点。可以仿照清朝。拆分江南省。削弱南京文明中心的力量。强化京师的力量。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上再开通海运。以及多修驰道。以加强南北沟通。

综上所述:明朝要做到如清朝一般的大一统。甚至超过。根本办法就是要接纳各少数民族的上层精英。建立起多层次多纬度的权力框架。丰富大一统的思想内容。清朝之所以能取代明朝。根本原因就是这个。

其他观点:

明朝如果想实现清朝那样大一统的版图。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直接逊位。把皇位让给清政府。否则打死明朝都不可能获得清朝那样大的版图。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

因为明朝自立国以来就是一个内敛性王朝。从意识形态到政治军事政策都是内敛的。具体从政治军事政策上说。明朝在结束了朱元璋和朱老四两代人的开疆拓土后。从宣德年间开始。政策逐渐趋向保守。基本上都是以保住传统中原核心区域为主。就连中原政权长久以来的羁縻区域都采取放弃的态度。

对于北部蒙古诸部。明朝基本上采取被动防守的政策。连河套都不要了;对于东北。空有奴儿干都司这个羁縻机构。但对黑龙江以北的区域基本没什么控制;对于西北。明朝最初设关西七卫以示羁縻。宣德年间以来开始不断收缩。至嘉靖年间全面退守嘉峪关。嘉峪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由一系列伊斯兰化的蒙古汗国占据。对于西南藏区。最初建立乌斯藏都司实行羁縻统治。但不久明朝势力就被边缘化。

一个连蒙古、西北、东北、西南几大边疆板块都无法实际控制的朝代。甚至连羁縻统治都建立不起来。还指望它去实现清朝的大一统版图?

幸好有明吹在。才让明朝的版图不仅远超清朝。而且如星辰大海一般广阔无垠。

其他观点:

凌烟阁来答。

这个要求对大明来说恐怕真是强人所难了。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们先看看实际历史中的大明。其硬实力和软实力水平够不够。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大明的硬实力。看看明朝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实现清朝那么大的版图。

《明史·地理志》中的记载不能说它不符合史实。只是明朝在东北、西北、西藏的统治是脆弱的。是羁縻区;统治时间是短暂的。

羁縻区就是当地的部落头领愿意接受大明的委任状。承认大明的正统地位。定期向大明缴纳贡物;然后大明给回赏赐(一般是比贡物价值更大)。具体落实这种做法的制度就是“羁縻卫所制”。

西北地区和东北的羁縻卫所。就是以这个目的设立的。其设立时间主要在明朝前期的洪武、永乐两朝。

但是。所有的羁縻卫所与大明朝廷的朝贡往来。在史书上一般就止于1440年代。其后的记录就“不可考”了。

这基本可以说明。大明从1440年代以后对这些边疆地区的管辖是失控的、无效的。

至此。以上史实可以换一个说法:大明在最初最强盛的时候。也无法直接统治少数民族地区。而智能靠羁縻政策。这个羁縻政策也只维持了70余年。

因此。可以给出一个初步结论:让明朝以实力征服东北、蒙古、西域、西藏等地。达到清朝那样的实控疆域。很不现实。

其次。我们考察一下。要治理不同区域需要哪些政治智慧。

假如大明有硬实力实现了对上述地区的统治。但恐怕也难以持久。因为这需要政治制度创新和灵活性。

历史上汉唐均统治国草原和西域。但是时间都不长。

以唐朝为例。唐太宗深谙草原的逻辑。以其强大的个人能力。使用各种胡族力量。最终唐太宗于公元630年灭亡了东突厥汗国;后来唐高宗于657年灭亡了西突厥汗国。唐朝先后在突厥故地分别设立了燕然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派官兵驻守和管理。但是。好景不长。突厥人一度复国。草原很快又崛起了回纥汗国、契丹人。

因为草原不适合农耕。中原王朝长期驻守很不划算。因此。在那片地区。只能用草原的逻辑进行治理。即用游牧民族治理游牧民族。

这就需要回到契丹人身上。契丹人创立了一国两制的方法。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大辽统治者面对草原时是大汗。面对中原时是皇帝。

大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大清那样规模的疆土?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大明需要提高硬实力和软实力(政治能力)。打得下也能控制得住。

首先。在提高硬实力方面。大明能做的不多。只能加税。

因为元朝与西亚贸易频繁。且白银在西亚价值更高。因此元朝白银外流严重。这导致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不得不采取类似于现代计划经济的办法来解决通货不足的问题。朱元璋采取的办法是把老百姓的身份固定。通过户口制度限定人群。如民户、军户、匠户、灶户。限定了人的户口。也就等于限定了每类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这样在大明境内实现以物易物就相对容易。而且也能搞活经济。

果然。明初经济迅速回升。人口和土地、以及国家税收稳步增长。

但是。明初的做法大概已经是当时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方法了。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增加国家税收(即增加国家实力)。那只能加税了。

其次。在增强软实方面。大明需要改变刚直、倔强、不够灵活的做法。汲取先人的政治智慧。

明朝的政治性格。一般形容为“刚”、“倔强”。用今天的话就是一根筋。太不灵活。比如朱元璋为了报复苏州人曾经那么支持张士诚。就给那个地方定了重税。朱棣非要让方孝孺写诏书。结果把人十族杀了也没达到目的。朱允炆、朱由检面对危局却不愿意离开京城。非要自焚。等等。

所以明朝要提高政治水平。这个事不知道能从谁身上开头。

面对草原、西域、西藏。如果不能采用灵活的政治政策。是很难实现持久稳定有效的统治的。

结束语

大明在力量和政治水平上需要很大提升之后。才能以硬实力占领、以软实力实现长久统治。以达到和清朝一样的疆域。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论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2:41

    明朝,大明,版图,清朝,政治,契丹,实力,蒙古,草原,权力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2:41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要怎么做,才能提前实现清朝那样大一统的版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4:42:41

    感谢邀请!这是一个关于国家版图构成的问题。其中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财富的聚集、版图的扩张、机构的维持、民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