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适应2天后。就觉得日子很难熬。这一天过得太慢。度日如年那种。然后。好像一天的时间都用来做饭了。这顿刚喂完。收拾好。又到饭点了。
不敢出门。出去买菜的功夫。都担心老人会不会摔着。或者出什么意外。
2020年元月份。我90岁的姥姥轮到我家。要住4个月。我妈姊妹5个。小舅舅早就过世了。二舅妈有病。没法照顾。姥姥只在我大舅和我姨。我家轮着住。
起初。我特看不惯我大舅妈。因为每次去看姥姥。她老人家都会泪水涟涟。哭着说。活够了。还说我大舅妈嫌她脏。
她胳膊腿都老化了。走不动道。走几步就会摔胶。只好戴着纸尿裤卧躺在床上。屁股上都是青紫的瘢痕。骨头硬得硌手。老皮松得一拈老高。掀开被窝。尿臊味儿。屎臭味儿刺鼻。
我也亲眼看到姥姥戴的纸尿裤屎尿都流到床上了。大舅妈才舍得换一回。勤俭节约的也太过分了点。
我没少在我妈面前。说我大舅妈最毒妇人心。早晚有报应。
我和姥姥感情很深。小的时候。爸妈工作忙。我跟着姥姥长到快上小学。才回到爸妈身边。周末寒暑假。也都是在姥姥眼前过的。
我放假回家。看见姥姥。特别高兴。闻着姥姥身上的异味。就准备先给她洗个热水澡。让她舒服舒服。
其他观点:
对我来说。是幸福的“负担”;对父母用“累赘”。从用词上就是不敬的。得改。
这事儿我算有发言权。
我父亲今年八十二了。我们姐妹三个。因为是女儿。要贴心些。都愿意让父母跟着住。父母也是为我们这些儿女操碎了心。我是老大。大学毕业就在省城工作。老二老三的孩子都是母亲看大的。而我是老大。家里没有男孩子。从结婚时就给老公说过将来我们需要给父母养老的事儿。我们姐妹三个只我一个人念到大学。虽然两个妹妹现在经济情况也不比我们差。但从内心里。我一直把两位老人养老的事儿放在身上。
六年前考虑到两个妹妹最小的孩子也上了幼儿园。我的儿子也上了初中住校。就接父母和我们一起住。当时住的是市中心商品房的三层。但父母在那里住不惯。一年也只是去一两次。最多没超过半月。他们有一堆的原因。说地方小不如乡下宽敞。家里电器不会用。出门车太多。还有一条我记得父母说腿痛。没有电梯。我就和老公商量咬咬牙买了现在住的电梯房。前年搬进来了。冬天通了暖气。就接他们过来过冬。在我这儿住了一个月。也是我毕业后在一起相处最久的一次。也是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对父母年纪大了的确也是“负担”有了更深的体会。
老变小。人老了像小孩子。 很多事情不像年轻时候那么想到就能做到。像洗澡、上卫生间这种小事儿有时候也不能独立完成了。我父母第一次来新家我完全地教了他们怎么上下电梯和出入小区。亲自带他们几次。结果他们住这里我们上班第一天他们就在地下室里迷路走不出来。还是地下室的保安发现了才带了出来。地下室又大又没信号。两个人打不出电话找不到出口。竟然手拉手坐在地上急哭了。我也只有正上着班开车近一个小时跑回来安慰他们。不过他们身体还算好。也不糊涂。后来这些事儿也都会了。也在这儿住了一段。但的确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不光是时间。一天两个人在家连网络电视都不会搜。得提前下好电视。给他们定好让他们直接看;在口袋里给他们装上防走失牌子。心里时时牵挂。洗个澡得陪个人。他们俩不能互相照顾。有一次没弄好。父亲就摔了一跤。多天都喊着腰疼。幸亏没骨折。
而且现在身体状况还是好的。以后也会越来越差。需要照顾的不仅是吃饭穿衣那么简单。也不是给些钱能解决。真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管我们一样。甚至更费力。
人年纪大了会有一身的毛病。像心脑血管、糖尿病之类的常见病。没几个老人没有的。我父亲四年前得了脑梗。幸亏母亲在身边。发现父亲有些不对赶紧就叫车送去医院。万幸及时救治。现在只有轻微的后遗症。而这几年也几乎都是母亲在照顾。住院时一个人照顾根本不行。住了十天ICU,后转到普通病房又住了十几天。我们姐妹三个排班轮流。一天两个。女婿也都得空过去替班儿。等父亲出院。我们每个人都瘦了一圈儿。幸亏有农村也有了新农合。报了不少。但还是自己得承担六七万。而且这是轻的。如果严重。后期更是不得了的“麻烦”。像我父亲一米八。我们姐妹和妈妈都翻不动身。上卫生间都得护士和家里女婿们上手帮忙。当然有人会说请护工啊。但除了花钱多。但请护工从心理上也觉得不如自己家人照顾的细心。老人也会心里不舒服。他们养我们这么大。现在病了。就不能亲自照应。其实更多的情况是。请个护工还不如自己请假照顾。因为实在是贵啊。
听到很多人吐槽和老人相处的各种问题。生活习惯是重要的一环。比如会不舍得乱东西。乱吃剩饭菜。比如不讲卫生等等。但这些还都是小问题。年纪大了。吃的和我们也不一样。我们吃的火锅什么的都不行。需要单独给他们做。或者照他们的口味做的稀烂软。但这样就不好吃了。矛盾就来了。
其实。我上面说的还只是身体相对健康的老人。如果生病。那更是需要特别多的心力。我记得前年有一次父亲自己过来住。因为他有哮喘病。我半夜会起来三四次站在他门口听。听不到他翻身咳嗽的动静。就吓得不轻。会轻轻走过去摸摸父亲。这种担惊受怕。也是一种心里负担。
但我上面说的。也只是片面。因为我是女儿。和我一起住的是父母。公公去世早。婆婆还不到七十。自己坚持自己住。还没有一起住。从内心上要是相处在一起的是公婆。相处、照顾的难度也会更加不容易。我有一个朋友的公公长期患病。因为朋友老公是独生子。朋友婆婆去世的早。所以公公十几年前一直住在一起。每天中午都是朋友老公回去给父亲做饭。我朋友和公公水火不容。三天一大吵。一天一小吵。我都去劝过架。矛盾就是此鸡毛蒜皮。因为这事儿。现在朋友和老公离婚都提上了日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说理。家里的事儿说起理来三天三夜说不清。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送敬老院。但前提是老人们的意愿和各种综合情况的考虑。我的意见是。有能力照顾。还是尽最大的努力。
所以说。你说八十岁的父母是负责吗?是。是幸福吗?父母八十岁了还能在你我身边。这一定是上天的恩赐和前世修来的福气。但同时。在一起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人到中年就要面对这些问题。也要有思想准备。尽力去照顾好。想想父母把我们从几十厘米照顾到这么大。容易吗?他们养我们大。我们养他们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就算是负担。也是我们应该的。不能说是累赘。我们从小到大闯多少祸。给父母添多少的“麻烦”。父母都从来不嫌弃我们。我们有什么资格说他是累赘?
我们长肩膀就是用来承担责任的。就像鸟儿长翅膀就是用来飞的。
我们都会老。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做不好。也要学着去做好。因为。这是生活给我们的馈赠。更是考验。
不管他们是七十八十九十。只要他们还在我们身边。再难。也要尽到最大的努力。因为这不仅是美德。更是我们做人最起码的体面。人家乌鸦还反哺呢。况且我们生而为人?
我说这么多。其实也是自我鼓励。希望未来我看到这些字不至于自己打脸。尽孝要趁早。
其他观点:
82岁的外公一个人在农村老家。几个舅舅找各种理由要陪他睡觉。气得外公跟我妈告状。我妈不但不理。最后把我爸也派去排队了。
从我记事起。外公就一直是个很严厉的人。脾气也大。
妈说。外公年轻时有一次直接把大舅从半山坡上扔了下来。大舅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大姨小时候为给她几个妹妹煮饭上楼取柴。从楼梯上摔下来伤了脑袋。外公气她不小心。没及时送去医治而变成了傻子。
外公对他的几个兄弟架子同样也很大
外公年轻时是队长。能写会算。在村里威望一直很高。因为年纪最大。所有爷爷辈的都叫他大哥。他也一直以乐于以此自居。
有一年队长过60大寿。来请外公去坐席。这个队长也是外公的一个弟兄。结果他刚把话说完就被外公骂了一通:你居然让我来给你过寿。那我干脆叫你哥算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来叫外公去参加生日宴席了。外婆糗他摆架子。他说:“你不懂!”
唯一能让外公没脾气的是外婆和孙辈们
外婆是家里唯一能“治”外公的人。只要她一发脾气。外公立马就老实。虽然心里不服。嘴里也不再说啥。自己闷闷地躲开一旁抽叶子烟。
所以舅舅们如果调皮惹事了或是出门没挣到钱。就先悄悄跟外婆说。只要得到了外婆的原谅。这事基本上就解决一大半了。
外公虽然对我们也很严厉。但从来没打骂过。最多就是吓唬一下我们。
他倒是打过我一回。就是我那次去三姨家回来后。看过我写的东西的朋友大概还记得那事。
即使如此。孙辈们对外公还是很畏惧的。因为他的眼神很有杀伤力。一瞪一瞟。不怒自威。
我从学写字就是在外公严厉的眼神中练出来的。还没上小学他就教我写字。后来让大舅专门监督指导我。所以外公、大舅和我的字写出来很像。都是外公训的。不一样才怪。
这件事我应该感谢外公。不然上初中、高中时。我就没有机会帮老师抄教案。完成硬笔作业。甚至冒充老师帮同学写请假条。老师也不会额外照顾我。同学们也不会买好吃的贿赂我。
其实外公笑起来很好看的
满脸皱纹一笑就在脸上跳舞。显出难得的亲近感。有时候高兴了来亲我们。胡茬扎得我们又痒又疼。一见他凑上来我们就赶紧跑开了。
外公就在后面“呵呵”地笑。故意做出要追我们的样子。这时就能很明显地看出他口里仅剩的几颗牙齿。看起来反而像刚掉门牙的小孩儿一样。
他的牙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小时候的一次生病。连续拉肚子好多天。足足瘦了几圈成了皮包骨。外公带着我到处去找医生瞧也没效果。后来着急了找了个土方子。口里含着桐油对着我屁股蛋使劲吸。说是拔火。居然两天后我真的就好了。
但也是因为那一次桐油伤了他的牙齿。我还不到十岁他的牙齿就陆续掉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印象中外公吃饭基本上都是憋着嘴挤压着吃。大家都知道只要给外公做的饭菜。一定是又软又烂。
外公最喜欢吃的是坨子肉和肉丸子
坨子肉只有在吃酒席时才能吃到。所以村里附近有谁家摆酒席。大家都会想办法去多弄一些回来。有时就直接买一大块肉去让人家帮忙做好。用盆装回来给外公吃。
这时我们孙辈们也有口福了。特别是我。因为我们家和外公家最近。他经常会让我和他比赛看谁吃得多。坨子肉肥肉多。吃多了很腻人。我记得最多时吃过两块。这也成为外公一直表扬我的一件事。夸我吃坨子肉厉害。以后长大有力气。
除此之外。我吃鱼也被外公经常夸。说我会吃。经常能把一条鲫鱼吃出一副完整的鱼刺骨架。
这两件事让我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自己也觉得很厉害。逢人就炫耀。直到我结婚有了孩子后。外公还跟我孩子说。并教导小家伙也要像我小时候那样好好吃饭。虽然他跟我孩子根本交流不上。也不知道我们其实一直并不让孩子吃肥肉。
外公爱吃肉丸子和凉粉。乡里集上所有小饭馆都知道
每逢乡里二五八逢集。外公都会雷打不动地去赶场。与别的老大爷喝小酒配点花生米坐在一起摆龙门阵不同。外公会去小饭馆美美吃上一晚肉丸子汤。更多时候还会再吃一碗红油凉粉。
吃完打着饱嗝慢悠悠拄着拐杖往家走。回到家外公肯定会跟外婆评论一番今天的丸子汤好不好吃。凉粉的辣椒油比上一次好一点还是差一点。
然后再点上一袋叶子烟。坐在柱头下吧嗒着抽几口。再牵着他的老牛去河边放牛去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十年。
......
外公78岁那年。因为下雨天赶集在路上滑倒了。引发了患腰间盘突出。基本无法走路。严重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身都翻不了。大家想轮流抽时间回去照顾他。被外婆拒绝了。就由她自己每天照顾外公的吃喝拉撒。
大家带外公去了不少医院。效果甚微。县医院建议做手术。他不同意。我们也不太敢冒险。
于是大家就找各种土方。居然在村里一个中医的调理下。一年后完全康复了。行走自如。简直就是个奇迹。但从那次后。外公的拐杖也再也没有离过手。
从床上重新站起来后。外公对大家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随心了很多。
表弟跟我讲。有一次外公又摔倒在田沟里了。大家慌忙跑上去扶他时。看见他正悠闲地躺在沟里抽着烟。一点都不着急。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也是从那次开始大家再也不放心外公独自外出了。特别是雨水天。外公倒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了。对大家的劝说也是言听计从。
两年后。外婆得癌症忽然去世。让全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同样也击垮了已经80岁的外公一直以来的坚韧。
他无神地望着来来去去忙碌的儿女们的身影。说着“你们再也没有妈了”......
在我飞奔回去时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你再也没有外婆了”时。我分明看到了他深邃的眼眶中闪动泪光。和他那无神而又呆滞的深情。
他仿佛在期待我给他带回点什么惊喜。又好像在安慰我什么。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外公的眼泪。
我们当然更明白。外婆对外公来讲意味着什么。是整个生命、整个生活。而外婆甚至在临走前。也念念不忘这个“老头子”。
外公消沉了
喝了一辈子的酒不喝了。烟瘾却越来越大;也不再讲究了。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不再外出。每天只坐在柱子旁边静静地望着远方。看着人来人往。
他经常会告诉我们。某一晚他又梦到外婆了。说外婆告诉他在那边收拾得很好。还给他谋了一个职位。他一过去就可以当官。
我们所有人都牵挂着关心外公的变化。但又无计可施。只能想办法跟他聊天说话。给他做好吃的。
几个舅舅也无心出门打工。每天都围在他周围嘘寒问暖。做好吃的。我爸妈更是一天要去外公家三四次。收拾打理。陪他聊天。
但是外公坚决不让大家晚上留下来陪他
外公甚至让大家少回去打扰他。他说人少的时候他才能梦见外婆。才能听见后山上半夜传来的“吵闹”声。
我们问他是什么在吵。他说可能是野狗在打架。我们心里知道他在说假话。也不好追问。但心里却越来越担心。
外公摘下了戴了一辈子的帽子。露出稀稀拉拉的几根白头发。他开始自己开火做饭。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打扫卫生。自己洗衣服。这些事情他已经几十年没干过了。但他干得是那样认真、仔细。
大家商量好轮流回去二十四小时陪伴外公。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外婆不会允许的。不能耽误了儿孙们的事。怎么说也不行。
于是大家就白天来。晚上走。外公也只能默许。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了外公身上。每天都想着法给他做好吃的。陪他聊天谈话。几个月后。外公逐渐恢复了一些神气。
我们趁机把他带到医院去做了个全身检查。医生很惊讶。外公全身上下一点毛病没有。比中年人的情况还好。
大家稍微舒了一口气。给他做更多好吃的。没事就陪他溜达、聊天。一时间我们以为外公已经走出来了。
直到有一天。大舅回城买菜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回来发现家里没人。找了半天才发现他昏倒在外婆的墓前。
大家着急把他送到医院检查。依然没有查出任何毛病。但是从那以后。外公再也不能行走。只能躺在床上;饭量也大大下降。越来越少。
大家再也顾不上外公的拒绝了。坚决要24小时陪着他。晚上更要陪着他睡觉。外公拒绝不了。像个小孩儿一样找我妈“告状”。我妈也不再将就他。批评了一通外公。让我爸把几个姨夫也叫到了一起加入到陪伴外公的队伍。
几个舅舅不同意。说是儿子该干的事。大舅更是要包干。自责是他的疏忽才造成了这样。
但大家最后还是听从了我妈的要求。排好了秩序。轮流像卫士一样守着外公。
我刚好回家了几天。也陪了外公一晚。然而。那一晚外公跟我说的话才让我明白了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因。
“娃儿。你们都孝顺。我心里清楚得很。你从一开始打工就经常给我们寄钱。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你带了个好头。其他几个也学你又是寄东西又是寄钱。我们高兴得很。但你们哪个又没有一家人呢。哪个也不容易。现在看到你们个个都好好的。我也放心了。”
“我这一辈子知足了。你看我们全家加起来都三十几口人了。好大一家人。我早就当祖宗了。你看周边哪个有我们家这么大。哪个比我有福?”
“你外婆照顾了我一辈子。现在她去那边了。不晓得她到底怎么样。有没有被欺负。我焦心啊。”
......
一个月后。外公走了。在睡梦中离开了。
那天是大舅在陪他。大舅告诉我们说。外公在前一天让大舅背着他去了一次外婆的墓前。外公跟大舅说:我走了以后。以后你要把这个家看好......。
大舅挽着外公。望着墓碑上外婆的名字。还跟外公说:妈走了。我们家只塌了一半;你在。家就在
外公走后。大家谁也没流眼泪。仿佛外公并没有走。也仿佛外公早就走了。
堂屋正中外婆的遗像旁边多了一个外公的相框。他在精神抖擞地在冲着我们笑。
每逢过年过节。大家还是如往常一样都回到乡下外公家。集合聚会。简陋快坍塌的房子依然炊烟了了。灯火通明。
有机会陪着老人。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边。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睡、一起生活。是多么大的幸福!
我前几天跟爸打电话聊天。爸说:以前算命的说我要活到九十岁。
我说:九十岁算啥。一百岁都不够。你们都好好地活着。再多活三四十年。那时你和妈都九十多岁了。我和弟也退休了。你们俩儿媳妇也退休了。我们都回来。和你住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六个“老人”住在一起。每天摆龙门阵。一起吃饭、一起散步。
我爸说:活那么大干啥。能再活十年我就知足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机会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36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外公,外婆,大舅,几个,都是,父母,姥姥,也不,的是,我妈
没想到大家都对和八十岁的父母同住,你觉得幸福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适应2天后。就觉得日子很难熬。这一天过得太慢。度日如年那种。然后。好像一天的时间都用来做饭了。这顿刚喂完。收拾好。又到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