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都如果设在西安,还会不会发生近代的屈辱史?
原创

清朝首都如果设在西安,还会不会发生近代的屈辱史?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为啥洋人的舰队一到渤海湾或者天津港。慈禧太后就觉得头疼。并且选择签订不平等条约?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近了!

一旦洋人稍微动点儿邪念。杀入京城。那清朝就可以提前唱哀悼曲了。那么为啥清朝不选择迁都呢?至少有两个绝佳的地方可以供他们选择。一就是河北承德。二则是陕西西安。

河北承德有避暑山庄。这里是清朝的皇家避暑胜地。一般来说。清朝皇帝每年都要来这里一百来天。一边避暑一边处理政务。这里的硬件条件是齐全的。完全可以作为陪都。英法联军入侵京城的时候。咸丰皇帝就曾经逃到承德。再也没能回来。

陕西西安也有古城墙。而且保存完整。至于宫殿等硬件设施。的确没有京城那么豪华。但勉强还能够用。而且这里是十三朝古都。自带帝王IP。最关键的一点。这里远离沿海。清政府迁徙到这里。完全可以躲避洋人的军舰。

相比较而言。这两个地方。西安更加适合作为迁都的备选方案。自带帝王气。又有不错的硬件条件。而且可以避免和洋人的坚船利炮正面冲突。所以说。清朝如果迁都到西安。说不定可以少签不少不平等条约。

要知道。一切列强都是纸老虎。只要朝廷在。前线即使打不赢。也可以跟他们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一般来说。普通列强是熬不住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迁都到西安。那大概率是可以避免那么多屈辱史的。当然了。除非一直面对英法联军这种强大的列强。

简单来说。类似日本这种角色。是很难跟清朝耗下去的。甲午战争结束的时候。其实日本国内早就为了战争掏空了。所以说只需要清朝再坚持一段时间。日本说不定自己就垮了。

既然迁都西安这么好。为啥慈禧太后就没考虑过这件事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慈禧太后舍不得京城的那些硬件设施。

说实话。如果放弃京城。不光慈禧不会答应。那些王公大臣们也绝对不可能答应。为啥?因为他们的不动产可都在京城呢!

换句话说。他们买的四合院、小别墅、酒楼茶馆等等。全都在京城。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一旦迁都。这些东西随时有遭到毁灭的危险。就算不被毁灭。也有贬值的风险。都城都不在这儿了。还有啥投资价值呢?

慈禧太后舍不得的东西那就更多了。她们住了那么多年的紫禁城。这是带不走的吧?辛辛苦苦。历经几代帝王打造起来的圆明园。是不是也带不走?花了2000万两银子打造起来准备养老的颐和园是不是还是带不走?

慈禧明白清朝当时的财政状况。从朝廷里面抠出这么多钱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要换个地方重新建都。再想建造出这么多新奇的建筑物来。恐怕是不可能了。至少慈禧本人是看不到了。

所以说。慈禧和王公大臣们。压根就舍不得这些不动产。从守财奴的角度来说。很难做到两袖清风。

第二。住习惯了。换个地方未必就舒服。

这还是真的。别忘了。慈禧太后可是真正到过西安的。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带着光绪一路小跑。过了一段她这辈子没经历过的苦。

到了西安以后。其实慈禧也考虑过迁都的事情。但是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啧啧啧。老太后连连摇头。为啥?因为住不习惯。

老人家就是这样。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房子。天生就有一种留恋。慈禧太后也是个凡人。所以这点留恋她还是有的。

水土不服。不仅仅是气候、地理位置的问题。更是一种心态上的不舒适。除了慈禧以外。那些一起逃难过来的人。也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第三。还是要点脸面的。

如果是因为都城住不下了。或者过于堵车。那还能理解。迁都是为了缓解各方面的民生压力。可是如果是因为害怕被人家侵略而迁都。这未免就有点儿没脸面了。

清朝对华夏的统治。毕竟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尤其是到了清朝后期。南方的汉族大臣们。逐渐掌握了军权。其实清朝的统治能力就更差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清朝因为害怕列强。而选择贸然迁都的话。会不会动摇国家根本?这谁也说不清楚。

当初慈禧太后向11国列强宣战的时候。南方各大督抚们。可是宣布概不奉诏的!甚至发起了东南互保的政策。打算让李鸿章担任总统。

由此可见。如果慈禧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都城。不光面子上挂不住。而且还会动摇国之根本。这笔账慈禧要好好算算。

第四。慈禧对清朝的军队没有信心。

不光她没有信心。当时面对列强。谁都没有信心。这可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是火器上的差距。其实清朝的火器压根就不输给列强。因为已经大量引进了洋枪洋炮。

可是为啥还是总打败仗呢?这就是军队训练上的差距。清朝的军队。过去主要分为八旗兵和绿营兵。分别有20万和60万人左右。

问题是。这些部队基本都是世袭的。老子干什么。儿子就干什么。时间长了。战斗力实在是不敢恭维。大家都把当兵当成了铁饭碗。真正到了战场上。一下子就被打光了。

列强的部队。数百年来。长期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一直在打仗。所以战斗力十分强大。这种差距。一时半会儿是真的没法拉平。

如果慈禧把都城迁徙到西安。再选择和列强硬杠到底。会不会出现东边的半壁江山都被列强占领的危险?东南沿海可是清朝的赋税重地。而且海关关税也在沿海地区。这是清朝的重要收入来源。慈禧太后会舍得放弃这边赋税重地?

总结:签订不平等条约。总比灭亡要强。

说实话。慈禧当时压根就没想那么多。她只希望维持清朝的统治。用不平等条约换取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列强也乐得扶持这么一个傀儡政权在。

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后受苦的。反正是清朝的老百姓。她慈禧又不用亲自下地干活。《辛丑条约》里。需要向各国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按照清朝贵族们的口吻来说。不过是大清国人均一两而已。再怎么赔款。也动不到他们自己的钱袋子。

所以与其迁都导致统治不保或者半壁江山的丢失。倒不如签订不平等条约。让老百姓们没日没夜地干活还钱。她慈禧照样可以每顿饭100多道菜。

参考资料:《清史稿》

其他观点:

根子烂了。到哪儿都一样[鼾睡][鼾睡][鼾睡]

其他观点:

近代的屈辱是国力的衰退。是当时科学技术落后统治阶级腐朽造成的。和定都北京没有多大关系。历史上长安也多次被攻陷。所以清朝即使建都西安。也无法避免近代的屈辱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2:23

      清朝,列强,慈禧,京城,西安,不平等条约,都城,慈禧太后,承德,洋人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2:23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首都如果设在西安,还会不会发生近代的屈辱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2:23

      为啥洋人的舰队一到渤海湾或者天津港。慈禧太后就觉得头疼。并且选择签订不平等条约?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距离京城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