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丕篡汉后非要迁都洛阳呢?
原创

为什么曹丕篡汉后非要迁都洛阳呢?

好文

热门回答:

曹丕代汉称帝是必然的。迁都洛阳的目的主要有三点:

1.显示统治正统性。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使朝政大权潜移默化转入曹氏手中。最终由曹丕来完成称帝建国的构想。洛阳是汉朝对天下的统治中心和象征。迁都洛阳。代表了曹魏从汉朝继承关系。同时也可以起到安抚人心作用。

2.宣示天下进入曹丕的时代。邺城、许都经过曹操多年苦心经营。曹操的影响力巨大。曹丕迁都。代表的是不同时代的开始。

3.统一天下的目标。许都靠近孙吴。曾经的关羽北伐差点逼得曹操都想迁都避祸。洛阳。居于天下正中。是天下的象征。曹魏可以居中调度分别对应来自汉吴的军事压力。



其他观点:

曹丕是怎么篡汉的?

曹操是在洛阳病逝的。当时的曹丕是魏王世子。曹操的继承人。曹丕当时在邺城。马上从邺城赶到洛阳。主持曹操的丧事。并继承为魏王。

曹丕篡汉走的是禅让的标准程序。由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经过三次推辞而接受。虽然只是走个形势。但这就是篡汉的法定程序。这在法理上。是合情合法的。

曹丕既然接受了禅让。建立了魏朝。法理上魏朝就要全盘接收了汉朝的政治遗产。包括领地、百官、军队。同样也包括首都。洛阳作为东汉近两百年的首都。在曹丕篡汉时。理所当然的成为魏朝的首都。

当然了。曹丕篡汉后迁都洛阳。不仅仅是从继承方面考虑的。还有其它诸多原因:

1、邺城是魏国的首都。魏国之前在法理上仅仅是东汉封的一个诸侯国。邺城是诸侯国的首都。当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后。魏国不再是诸侯国。反而成为取代东汉的正宗王朝。再将都城设在邺城。就不合理了。所以曹丕要迁都洛阳。

2、邺城的知名度及政治意义不如洛阳。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原是东汉下辖十三州之一冀州的治所。是河北平原统治中心。充其量就是一州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人口中心。而洛阳作为东汉两百余的首都。无论是知名度、政治意义。远超邺城。

3、邺城地理位置不如洛阳。曹丕建魏后。三分天下有其二。十三州尽得九州之地。拥有兖州、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徐州、凉州、豫州、司隶及三辅地区。而洛阳正好处于中间位置。邺城处于靠北的位置。定都洛阳。有利于控制天下。从洛阳到达国土各前线的距离都是差不多的。也更方便。

从长安到洛阳的河洛之地。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人口中心。不仅繁荣。而且地势险要。洛阳东部、南部、西部都是山。北部是黄河天险。中部是平原。易守难攻。而邺城毫无天险可守。洛阳比起邺城的地理位置好多了。

4、军事目的。三国鼎立 。从曹魏来看。最大的敌人是江东的孙权和益州的蜀汉。首都设在洛阳。离益州及江东都不是很远。方便调集军队、征拨粮草。对抗益州与江东。同时离前线也不是很远。而邺城离中原较远。在长江北岸了。如果向南方用兵。路途就太远了。还要跨过黄河。也不方便。

而长安这个时候。已经不合适作为魏国的首都了。一是重心东移。曹魏的大部分领土都在关东地区。函谷关以东。首都在长安的话。不利于控制关东之地。二是长安经汉末战乱后。人口大量减少。又离蜀汉前线较近。不利于作为魏国的首都。

其他观点:

曹丕迁都洛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国内形势有关。

曹魏集团。尤其是在曹操的默契和曹丕的早期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北方以及关中地区。北方早已经建设完毕。但是关中地区一直荒废着。曹操一直在建设长安附近周边的地区去控制西凉地区。但是对于洛阳的建设一直提不上日程。所以曹丕通过此举建设关中地区的目的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曹丕一直在建设洛阳地区。从他迁都洛阳开始。知道他临死的时候。洛阳地区的宫殿还没有修筑完毕。因为这件事情。曹丕一直在洛阳和许多之间来回的游走。由此可见。曹丕对于洛阳地区的建设。

除此以外。曹丕到达洛阳。也更加他方便的去掌控在关中地区的军事集团。由于关中地区面临的威胁比较多所以军事集团以及军队的数量比较庞大。这是曹丕一直担心的一点。他在这之前囚禁了自己的包地曹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曹丕来讲。洛阳地区的军事力量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算保险。所以把都城建立在洛阳。也使得他更加方便的掌控洛阳地区的军事武装集团。

当然在这之后。曹丕还干了一件比较著名的事情。解除了青州兵。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跟迁都洛阳风马牛不相及。但确实反映了一点。曹丕对原先曹魏集团的这一批老人表示十分的担忧。曹操的儿子很多。曹丕上位本身就有一点儿。不怎么受到其他人的喜欢这个时候。恰巧曹操集中的许多的附近就是这些人集中的中心。迁都一部分也是避免掉这些麻烦。

当然。洛阳地区它的地势比较显要。相比较于许多来讲。洛阳地区还是比较安全的。许多原先关羽进攻南荆州的时候呐。差一点点就迁都了。由此可见许多没有战略纵深。一旦荆州失守。许都将完全暴露在了东吴或者是蜀汉的攻击锋芒之下。

洛阳就不一样了洛阳首先他有虎牢关。其次他还有长安。还有长安的这些兵团一旦发生任何的问题。整个关中地区可以打造的。就像一个铁桶一样。谁都进不来。秦国正是凭借着这一手。可以说傲视天下。曹丕本身就有一些疑心病。当然对于这件事情自然也是马虎不得。

当然。曹丕这一身最大的志愿就是统一三国。他想完成自己父亲未竟的事业。这也就是为什么他急匆匆地组织军队去攻打荆州。恰巧洛阳地区虽然不如许多那样便利。但是这个地方他有漕运。短时间真的集中兵力。(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并且把军队转移出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一旦遇到打仗。洛阳指挥起来虽然不如许多那样便利。但是也确实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

自然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曹丕篡汉自立。那当然得要一个好一点的名分啊。我回到洛阳去称帝一方面也显示着我接受天下大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孤飘的蒲公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3:00

    洛阳,曹丕,地区,关中,魏国,长安,首都,益州,蜀汉,天下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3:00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曹丕篡汉后非要迁都洛阳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5:03:00

    曹丕代汉称帝是必然的。迁都洛阳的目的主要有三点:1.显示统治正统性。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使朝政大权潜移默化转入曹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