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朱翊镠。是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坖的第四子。生于隆庆二年(1568年)。生母李氏时为穆宗贵妃。隆庆四年(1570年)。虚岁四岁、实际才两岁半的朱翊镠被册封为潞王。
隆庆帝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裕世子朱翊釴去世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次子靖悼王朱翊铃去世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朱翊镠是第四子。而他的三哥。就是后来的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生在裕王潜邸。生母也是时为裕王侧妃的李氏。所以。朱翊镠、朱翊钧两人。是同母的亲兄弟。
隆庆二年(1568年)。在朱翊镠出生的当年。六岁的朱翊钧以隆庆帝在世儿子中最长身份(此时朱翊镠刚出生)。在三月十一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四年(1570年)。朱翊镠被封为潞王。这两个小兄弟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感情深厚。手足情深。在明朝皇子中。是不多见的关系极为融洽的典范。
隆庆六年(1572年)。隆庆帝朱载坖驾崩。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万历帝。万历帝登基时只有十岁。年幼不能处理政务。所以由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内阁首辅张居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协理。协助万历帝执掌这个庞大的帝国。
万历八年(1580年)。十八岁的万历帝在一次曲宴中饮酒过度。强令侍候內侍太监演新曲给他听。太监们推辞不会演奏。处于醉酒状态的万历帝大怒。拔剑要斩杀诸內侍。皇帝的亲随左右百般劝解。才让万历帝息怒。不过还是割去了犯事太监的头发。作为惩罚。然后酩酊大醉的万历帝才笑骂着罢休。
第二天。听说了此事的孝定太后勃然大怒。立即招首辅张居正前来。让他以内阁名义上疏直谏。言明皇帝过失。并把万历帝召到慈宁宫。毫不留情严加斥责。之后罚皇帝到太庙长跪。自己也素服到太庙向祖宗请罪。并声言皇帝如果再有这种失德妄行举动。自己就要禀告宗庙。诏告天下。废黜其位。改立潞王为帝。
万历帝因此惊慌失措。胆战心惊。老老实实下诏罪己。并在太庙深刻反省。这才使得孝定太后平息怒气。保住了皇位。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得知潞王朱翊镠在孝定太后的心目中分量之重。当时万历帝尚没有皇子(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这一年七月出生)。潞王朱翊镠其实就是事实上的皇储。
不过。即使兄弟间发生过这次风波。万历帝和潞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出现裂痕。依旧友爱如旧。朱翊镠并没有主动威胁过万历帝的地位。所谓废黜万历帝、改立潞王。只不过是他们的生母孝定太后为了警醒、鞭策万历帝不要失去君德。而采取的一种激励措施。万历帝心中也知道弟弟没有那个心思。所以不会对他产生误会、乃至猜忌。
这个时候的明朝。因为张居正的赋税及官制改革。国家富庶、皇室也内帑丰足。所以万历帝可以用超过数十倍的标准来给潞王朱翊镠操办大婚。但是这场典礼的费用实在是太过于惊人。就连正处在巅峰期的大明朝廷也承担不起。而万历帝丝毫不顾标准。一味奢靡操办。最后连九边军费都挪用了九十多万两白银。在大肆采购之下。京师各珠宝店的存货都被一扫而空“虽百货所萃。唯珍奇与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凑买。难以时刻取盈。”最后。潞王的大婚典仪华丽豪奢。无比隆重。比当年万历帝在万历六年(1578年)的大婚仪式还要奢华。
万历十二年(1584年)。朱翊镠十六岁。到了就藩的年纪。万历帝奏请孝定太后定夺之后。命内阁给潞王选定藩国。首辅申时行选了湖广衡州府(今湖南衡阳)、河南卫辉府(今河南新乡卫辉市)两处以供皇帝挑选。
原本万历帝给弟弟选定的是相对富庶的衡州。但是朱翊镠亲自上奏。要求以卫辉为藩国。并说“臣愿就近。庶几咫尺天颜。”
见弟弟如此重视兄弟感情。万历帝当然没有异议。于是改封潞王就藩卫辉府。并下诏在卫辉为潞王建造规模庞大的王府。历时四年。耗费白银六十七万七千八百两的潞王府才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成。
而在修建王府期间。朱翊镠依旧住在京师宫中。时时侍奉母亲孝定太后。并每月四次朝见兄长万历帝。而万历帝每次出外巡视昌平皇陵及自己的寿陵时。也都命潞王率领留守大臣坐镇京师监国。对弟弟信任无比。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万历帝和潞王之间。那种亲密无间、丝毫没有芥蒂的兄弟感情是多么深厚。
万历十七年(1589年)。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母亲和兄长的潞王朱翊镠终于到了要出外就藩的时候。这一年。二十二岁的朱翊镠携家眷、护卫、属官等。告别母亲和兄长。离开京师前往卫辉藩国。孝定太后在慈宁宫挥泪与小儿子告别。而万历帝则亲自把弟弟送到承天门外。目送朱翊镠离京就藩。
为了让弟弟一路上不遭受舟车劳顿之苦。及到达卫辉后能够妥善安置。舒适地住进王府。万历帝还额外拨付三十万两白银。作为潞王的车马费和安家费。结果户部再次强烈反对。以国内四处发生水旱灾的理由。拒绝支付。最后万历帝不得不退步。把金额降到二十万两。这才了结此事。
朱翊镠到达卫辉后。万历帝就把已经去世的叔父景王朱载圳(隆庆帝之弟)的上万顷庄田赐给他所有。又在河南、湖广、山东八府二十五县境内。搜罗了三万顷的土地。全部赐给朱翊镠。另外卫辉全府的盐税及官盐售卖权。也归潞王所有。
之前朱翊镠尚未就藩、居住在京师的时候。万历帝及孝定太后曾经赏赐给他众多的店面、房屋、商铺。这个时候也没有收回皇室。而是继续由潞王府属官管理。所得利润全部归远在河南的潞王朱翊镠。
在兄长的宠溺爱护下。朱翊镠获得了巨量的财富。及庞大的产业。在卫辉过着奢靡豪华的生活。有时候也骚扰过地方官吏和百姓。不过总体来说。朱翊镠还算差强人意。和其他残暴骄横荒淫的藩王相比。多少有些收敛。也没有过多的暴虐行为。总之。他就是一个在皇帝兄长溺爱、纵容下。手握巨量财富。过着奢华富贵生活的悠闲亲王。一辈子荣华奢靡。消耗大量财富的闲人。
潞王朱翊镠也因为财富惊人、无比受宠、在当时被称作“诸藩之首”。号称第一亲藩。这个待遇。直到二十年后。才被他的侄儿、万历帝的爱子福王朱常洵所打破。
不过朱翊镠虽然贵为亲王、地位尊崇、又拥有巨额财富。但是他也有一生的遗憾:自万历十七年(1589年)离开京师就藩卫辉后。因为藩王就藩后不得返京的制度。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京师。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母亲孝定太后、及兄长万历帝朱翊钧。朱翊镠虽然为人豪奢。性格骄横。不算贤王。但是对于母亲孝定太后还是非常孝顺。每年都要遣使者专门前往京师向孝定太后问安祝寿。并奉上精心准备的寿礼。又在卫辉筑望京楼。不时登楼远眺京师方向。以抒发思念母亲的惆怅心情。
对于兄长万历帝朱翊钧。朱翊镠也是恭恭敬敬。严守臣礼。从没有什么小动作。尽到了一个臣子和弟弟的本分。每年都会上奏疏向万历帝表达思念之情。把一个安乐藩王应该具有的态度表现得完美无缺。所以万历帝对于这个唯一的弟弟一向优容。不加猜忌。待他十分亲善友爱。多次降旨赞誉。并把潞王称作“诸藩之观瞻”。要求其他藩王用潞王朱翊镠的表现来作为自己藩国的榜样。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当年没有土木之变。万历帝朱翊钧和潞王朱翊镠的老祖宗英宗朱祁镇一直当着皇帝。而景泰帝也从未登上过皇位。安安静静地做他的郕王。那么按照英宗一贯以来的秉性和为人。他和郕王两兄弟绝对会是有如万历帝与潞王一样。兄友弟恭的皇家典范。英宗是好兄长。郕王也是稳重贤明的藩王榜样。两人一辈子都会是友爱亲切的兄弟。可惜皇权的排他性特征。使得英宗和景泰帝生出隔阂、嫌隙、乃至仇恨。最终造成手足相残。景泰帝死于非命。英宗也落下了杀弟的污点。这一切。都是对于权力的自私和贪婪造成的。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潞王朱翊镠已经在卫辉府就藩二十五年了。按照他的身体状况来看。再当个十年八年太平悠闲亲王问题也不大。但就在这一年二月。从京师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朱翊镠的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在过完六十九岁寿辰后不久。突然患病。并迅速不治。于本月驾薨!
朱翊镠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猝不及防地得到这个堪称当头闷棍的惊天噩耗。实在承受不住。于惊悸哀痛之下立即病倒。而且病势沉重。
孝定太后驾薨后。朱翊镠的兄长万历帝朱翊钧在京师给生母治丧二十七天。天下臣民都要戴孝。并下诏让京师中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具有诰命身份的母亲和正妻都要到孝定太后灵前致奠。
而潞王朱翊镠。虽然和生母感情深厚。和兄长万历帝也关系融洽。但是因为明皇室祖制。藩王一但出外就藩。则再不允许返回京师。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得违反。因此。京师中那些毫不相干的官员母亲、妻子都可以到孝定太后灵前举哀行奠礼。而朱翊镠这个亲儿子却不能前往京师。在母亲灵前致哀祭奠。实在是痛上加痛。
由于哀伤过度、又因为不能去送母亲最后一程。本来就因为突闻母亲驾薨噩耗而病倒的朱翊镠病情逐渐加重。再加上在卫辉王府中举哀守孝。心情极度沉痛悲伤的朱翊镠在典仪过程中强撑病体主持典仪。更是雪上加霜。身体完全崩溃。最后卧床不起。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五月十五。孝定太后刚刚去世三个月。潞王朱翊镠也因为悲痛哀伤过度。身体大受损害。病重不治。最终于卫辉王府薨逝。时年四十七。
万历帝还没有从失去母亲的悲伤中恢复过来。弟弟去世的消息又传来。三个月间失去了最亲近的两个亲人。这给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为了表示对于弟弟的思念和亲情。万历帝下旨。给潞王修建精美豪华、大大超过亲王制度的陵墓。规制按照自己的定陵标准执行。
所以。朱翊镠的陵墓是有明一代。藩王陵中。最为豪华精美的。历经四百年的风霜。至今尚屹立在河南卫辉五龙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翊镠薨逝后。万历帝赐谥号“简”。称潞简王。这是一个中的偏上的谥号。说明潞王朱翊镠这个人虽然不是贤王。但是不算品行低劣、荒淫残暴。总归还在平均水准之上。
朱翊镠的潞王王爵。由其第三子朱常淓承袭。
三十一年后。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渡江破南京。擒获弘光帝朱由崧。尚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于六月被群臣推举为监国。不过七天后。清军进攻杭州。朱常淓不能抵抗。举城投降。被俘送京师北京。
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潞王朱常淓被清廷以“私藏印册、图谋不轨”的罪名。和其他九位明朝藩王一起。在京师处斩。时年三十九。明朝潞藩至此终结。
其他观点:
当然是同胞兄弟。都是孝定皇后李氏所生。两人的父皇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朱翊鏐一生都得到李太后和万历皇帝皇帝的万般宠爱。为人飞扬跋扈。奢侈无度。万历皇帝对这个一奶同胞的弟弟几乎是束手无策。
(大明穆宗皇帝朱载坖)
明穆宗有四个儿子。但长子宪怀太子朱翊釴五岁早殇。次子靖悼王朱翊铃未满周岁即殇。只有三子朱翊钧(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和四子朱翊鏐活到了成年。朱翊钧与朱翊鏐都是孝定皇后李氏所生。两人年龄相差五岁。朱翊钧在隆庆二年(1568年)。即朱翊鏐出生那一年被立为皇太子。而朱翊鏐。虽然无缘皇位。但由于是穆宗皇帝和孝定皇后最小的儿子。因此。他所得到的宠爱事实上并不比身居太子之位的朱翊钧少。
隆庆四年(1570年)年仅两岁的朱翊鏐被封为潞王。在京师生活长达二十年。期间因其从小养成的跋扈奢侈习惯。再加上李太后的万般溺爱。万历皇帝对这个弟弟几乎无力。也无法约束。眼看着他任性妄为。明朝虽然注重皇亲之情。但像万历这样对亲弟弟纵容无度的。也整个古代的皇族家庭都是极为少见的。
(潞王朱翊鏐生母孝定皇后李氏)
一个家庭最受宠爱的莫过于最小的孩子。这也许就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吧。李太后对这个小儿子的宠爱。几乎贯穿她的后半生。她可以因为万历皇帝年轻犯错。一言不合就严加训斥。宣称要废掉这个失德的皇帝。让他的弟弟朱翊鏐继位。虽然这只是一句带恐吓的气话。但也足以看出李太后对朱翊鏐这个小儿子的宠爱。简直到了夸张的地步。
万历皇帝与朱翊鏐从小一起长大。兄弟感情笃深。但他毕竟是皇帝。做皇帝的是不能任性妄为的。虽然疼爱弟弟。但是也要有个度。不过。在现实中。因为李太后的过渡溺爱。万历皇帝几乎无力。也无法约束这个弟弟。只能任其胡作非为。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长大。朱翊鏐也养成了飞扬跋扈、奢靡无度的恶习。
万历十年。十四岁的潞王朱翊鏐大婚。亲王大婚。费用多少是有严格规定的。在《大明会典》即记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然而朱翊鏐大婚。内廷却准备了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余颗。银十万两。珊瑚珍珠两万四千余颗。如此铺张奢靡。早就属于严重超标了。
(潞王朱翊鏐与明神宗朱翊钧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可是万历帝也有难言之苦啊。因为朱翊鏐大婚是李太后一手操办的。从小在严母的教导下。万历帝对李太后几乎是言听计从。如今虽然潞王大婚的费用明摆着严重超标了。但他不敢忤逆母后之意。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潞王大婚。本来宫中用度就吃紧的情况下。万历帝不得不命户部从边备军费中挪用了九十多万两。
为了朱翊鏐大婚之事。四处想办法筹钱的李太后竟然打起了她一向非常尊敬的首辅张居正的主意。张居正万历十年刚去世没多久。便遭到开棺抄家的下场。结果也只抄出几万两银子。还不够朱翊鏐大婚费用的零头。可怜一代明相张居正十年励精图治。整饬朝政。创造了“万历中兴”。为大明续命了好几十年。死后却因为朱翊鏐大婚之事却惨被抄家。他老人家地下有知必难瞑目啊。
潞王朱翊鏐大婚的闹剧结束后。接下来他就应该之国。到自己的封地去了。万历皇帝就这么一个宝贝弟弟。自然不会把他封到荒凉偏远之地。于是选定了离京师不近不远也较富足的湖广衡州作为朱翊鏐的封国。但朱翊鏐却希望改封离京师更近的卫辉。理由竟然是“庶几咫尺天颜”(离京师近就容易思睹皇兄的天颜)。见此。万历帝批准了潞王的请求。在卫辉大兴土木为他兴建王府。
潞王府工程之浩大。建造之奢华。几乎可以与他大婚之时相比。为兴建潞王府。朝廷又一次花了大血本。其预算高达六十七万七千八百两白银。王府所用石材全部来自湖广、四川一带的深山老林。动用了超过万人的土木工匠。其奢华程度。与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完全有的一笔。
(潞王朱翊鏐画像)
兴建潞王府一共花了四年时间。期间朱翊鏐一直住在宫内。中间万历皇帝多次前往昌平十三陵拜谒祖陵及视察寿宫的修建。他每次离京都命潞王率居守大臣监国。万历帝对潞王的信任与亲近可见一斑。
潞王府建好后。朱翊鏐便开始就藩了。毕竟是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兄弟。如今唯一的弟弟要就藩离京了。万历皇帝多少还是舍不得的。为了让潞王在地方上可以衣食无忧。他想尽办法凑了十万两白银作为宝贝弟弟的安家费。万历十七年。潞王离京就藩。动用了五百多艘船只装运财宝家私。沿途顺天、河南二省各府县官员均举行盛大的迎送仪式。对于万历皇帝唯一的亲弟弟。地方官员自然不敢怠慢。潞王一路上的吃喝玩乐全部由地方买单。最苦的是河间、大名二府。由于是潞王就藩的必经之地。这二府本来就财政困难。最后还不得不向外州借米来奉迎潞王。
也许是在京城骄纵惯了。就藩卫辉后的潞王朱翊鏐完全不知收敛。他虽然心不坏。但却是个十足的财迷。明朝自明初经历了削藩风波后。对藩王多严加看管。亲王不掌兵权乃是祖训。可是精力旺盛的朱翊鏐仍能变着花样刷存在感。不仅在地方上干出很多不法之事。还常常干预地方事务。好色荒淫。大街上强抢民女。远离了京师。还有一个对他万般宠爱的皇帝哥哥。朱翊鏐在卫辉简直成了一个土皇帝。素来爱财如命的朱翊鏐在地方上大肆敛财。疯狂的侵夺土地。虽然有司多次弹劾。但万历皇帝仍然听之任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简王朱翊鏐之墓)
潞王朱翊鏐如此飞扬跋扈、贪婪成性又奢靡无度不是与生俱来。这显然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身在帝王家。又是穆宗皇帝与孝定皇后最小的儿子。朱翊鏐所受到的宠爱程度简直堪称明朝之最。除了李太后的无限溺爱。他的皇兄万历帝从小与他生活在一起。兄弟感情笃深。虽然对这弟弟的很多荒唐行为多有不满。但碍于母后面子。也出于自己友亲爱弟的心理作用。一再对朱翊鏐听之任之。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李太后驾崩。身在封国的潞王未能赴京奔丧。丧母之痛对于潞王来说是致命的。不久他便病倒了。同年即去世。活了四十六岁。万历皇帝给他上谥号“简”。是一个中等偏上的评价。虽说潞王谈不上是一个贤王。但是他除了贪财好色外也确实挑不出什么其他毛病。在明代的亲王中。比潞王混蛋的多了去了。潞王死后三十年。明朝灭亡。他的大儿子朱常淓在弘光朝覆灭后于杭州自称监国。但很快便开城降清。被押解北京后。与弘光帝及秦王、晋王等九王在北京全部被杀。
其他观点:
谢邀。
简单的回答是:他们是同胞兄弟。他们的关系非常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铁”。可谓“兄友弟恭”的典范。
从几个侧面。说说与潞王有关的趣闻逸事。
一、难以描述的潞王朱翊镠
明史记载。明穆宗有四子。其中宪怀太子朱翊釴、靖悼王朱翊铃早殇。只有孝定李太后所生的三子神宗朱翊钧、四子潞王朱翊镠长大成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在朱翊钧被册立为皇太子后。朱翊镠出生。生四岁而封潞王。万历十七年(1589年)二十二岁时就藩卫辉府。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孝定太后去世。讣告到卫辉。朱翊镠“悲恸废寝食。未几薨。”潞王朱翊镠在京二十年。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享年四十六岁。谥号简王。
潞王朱翊镠是一个很难描述的人。归纳而言。似乎可以用至孝至情至性之人。受宠之王、奢侈之王来概括。
神宗、潞王兄弟俩都可以称得上是至孝至情至性之人。他们事母极孝。这并非是形式上的而是事实上的。朱翊镠甚至到了因伤母逝悲恸而亡的程度。他们都是性情中人。爱憎分明。任性而为。贪财风流。
潞王朱翊镠是受宠之王。太后爱幼儿本为常事。但孝定太后对神宗是“教帝颇严”。对潞王却是宠爱过度。更奇怪的是。作为皇帝的哥哥。却对唯一的弟弟恩爱有加。这在皇家当中是难得出现的事情。作为太后的母亲和作为皇帝的哥哥。都对潞王朱翊镠宠爱之极。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这大约可以证明潞王确实是一个具有独特魄力之人。一个真情真性之人。
潞王朱翊镠是奢侈之王。潞王大约可以算是当时最豪富的王爷了。甚至连后来最受神宗喜欢的福王都比不上。潞王的资产很多。《明史》列传中记载:
初。翊镠以帝母弟居京邸。王店、王庄遍畿内。比之籓。悉以还官。遂以内臣司之。皇店、皇庄自此益侈。翊镠居籓。多请赡田、食盐。无不应者。
潞王拥有的田地大约有四、五万顷。
潞王的大婚是奢侈铺张的。潞王的王府是浩大奢华的。甚至潞王的陵墓都是宏大超标的。被誉为“中原定陵”。
同时。潞王朱翊镠对皇帝哥哥也是非常恭敬、支持的。以供奉为常事。“恒以岁入输之朝。助工助边无所惜。帝益善之。”
二、冠礼戒言:遵守了前两句。后四句没做到
万历五年三月初八日。受宠的潞王十岁就行加冠礼。加冠礼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是大明嘉礼中的一种。有一整套完善固定的礼仪。《明神宗实录》中用了许多篇幅记载了这一场潞王加冠礼的经过。其中。冠礼戒言如下:
潞王跪宣敕戒曰:“孝于君亲。友于兄弟。亲贤爱民。率繇礼义。毋溢毋骄。永保富贵。”
总结潞王一生。“孝于君亲。友于兄弟”确实完美地遵守了。而后四句则基本就没有做到。
三、藩府之选:衡州或卫辉
与清朝的宗藩制度不同。明朝的藩王是要之国就藩的。按照出府成婚即议出藩的惯例。大婚之后。潞王的之国就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万历十二年五月。针对潞王藩府地方问题。内阁首辅申时行召集礼工二部尚书陈经邦、杨兆和左都御史赵锦等商议。向万历皇帝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就藩地点:湖广衡州府和河南卫辉府。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他们提出的建议和理由是:
拟湖广衡州府为上。河南卫辉府次之。盖衡州府地当南岳。山川凝秀。物产肥饶。民俗淳美。从未曾封建。卫辉府地当要冲。民物蕃盛。风俗淳朴。亦宜建府。计道里。则卫辉为近。衡州为远;以地方相较。则卫辉不及。衡州为最善。如必求近地。则惟卫辉为宜。
万历皇帝点定了上选湖广衡州。并传旨“府第于湖广衡州府盖造”。
不久。潞王上本奏报:“臣愿就近地。庶几咫尺天颜。”请求改为卫辉。万历皇帝批准了。
潞王藩府之选。这里面有故事。
万历十年十二月。江西道御使李植上疏。弹劾奸险近臣冯保当诛十二罪。导致权势不可一世的权阉迅速下台。十二罪中的最后一罪说的就是潞王藩府之选问题。
潞王分封。皇上令冯保先择善地。冯保开具地方。呈皇上者为此。呈圣母者为彼。欺君罔上。莫此为甚。——《万历疏钞》卷二O
不知当初提供的选择是不是最终内阁提出的衡州或卫辉这两个地方。
其实。正常情况下。亲王肯定更希望去衡州这个富足而无封建之地就藩。万历皇帝正是基于这一点。同意了内阁的建议。但是。看来潞王和孝定太后更看重的是就近。这从内阁“如必求近地。则惟卫辉为宜”的建议就可以看得出来。
从历史发展来看。这实际上是关系到潞王一脉甚至是大明王朝的命运抉择。
因为第二代潞王朱常淓是有当上皇帝机会的。
四、差一点的天子命:差一点当上了皇帝。差一点被追封为皇帝
说起来。潞王朱翊镠还确实有那么一点皇帝命。
差一点当上了皇帝
这是发生在万历八年十一月的事。
大婚后。年轻的万历皇帝彻底脱离了孝定太后的日夜监视。有了纵情享乐的机会。放飞自我的万历皇帝。在客用、孙海等近侍的引导下。开始经常在别墅“西内”举行欢乐不比的夜宴。这大约可以称为大明版的“Party”。同样有美酒、有美食、有美人。有音乐、有歌艺表演。
一日。神庙偶醉。佩剑夜游。将一内官头发斫下。又杖二内官几毙。慈圣老娘娘知之。翌晨易青布袍屏簪珥。声言欲特召阁部大臣谒告太庙。将废神庙。立潞王。且先令喧传于宫中。神庙恐惧滋甚。跪泣久之始解。遂将客用、孙海斥逐。孙得秀、温祥、周海皆私家闲住。此万历八年十一月事也。
这是宫中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的记载。其他如《明神宗实录》《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史料都有收录这一事件。
其实。这仅仅是孝定太后“教帝颇严”的一个案例而已。只是太后的一种恐吓手段。虽然这一事件动静不小。“废神庙。立潞王”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之后。太后和张居正的管教更严了。万历皇帝也老实了。
差一点被追封为皇帝
说起来。在历史上。潞王朱翊镠的名气是不如儿子朱常淓的。
第二代潞王朱常淓的富贵命不如其父。但皇帝命强于其父。毕竟大明王朝已经山河日下了。且即将进入江山变色的时代。
朱常淓幼年丧父。万历四十六年嗣位。
进入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潞王籓府地处河南北部。经常受到战火威胁。朱常淓经常上疏告急或示警。《明史》中称“时诸籓中能急国难者。惟周、潞二王云。”
但事实上。朱常淓是一个文艺青年。在绘画、音律、书法、围棋等方面有不俗造诣。懂得制琴。其制作的琴称为“潞琴”;是一个纨绔子弟。贪生怕死。善于逃跑。并不是一个有担当、有气节的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二日。大顺军刘芳亮部攻占怀庆府。即东进河南卫辉。潞王府危在旦夕。二月十九日。朱常淓决定弃城出逃。先逃到无锡、南京。再到杭州。
1644年是农历甲申年。发生了“甲申国难”。这一年。中国正值大明、大顺、大西、大清政权交替。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尽。随后清军入关。占据北京。
北京剧变的消息传到南方。南方官员、军将开始议立新君。发生了拥立之争。当时。福王朱由崧逃出洛阳后。先是投靠潞王朱常淓。又随潞王南下。而桂王朱常瀛还远在广西。从继承制度上说。伦序当属福王。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并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选。但以史可法为代表的东林党和部分大臣因为当年的国本之争。一度坚决反对拥立福王。先是主张拥立潞王。后又提出拥桂方案。激烈争议之后。最终各方决定拥立福王朱由崧。五月。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年号弘光。是为南明第一帝。
由于大部分军阀支持拥立福王。潞王朱常淓第一次失去当上皇帝的机会。但转眼间。潞王朱常淓第二次当皇帝的机会又来了。但这一次是他自己放弃的。因为他仅仅在杭州监国六天就投降了。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下旬。弘光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杭州。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等商议。请当时在杭州的朱常淓监国。六月初七日。邹太后(朱由崧嫡母。恪贞仁寿皇太后)命朱常淓监国。懿旨曰:“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初八日。朱常淓称监国于杭州。初九日。黄道周建议朱常淓在十日内即位称帝。但朱常淓却根据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与清军和谈。十一日。清军逼近杭州。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等均各自逃命。而陈洪范回到杭州与张秉贞等劝潞王投降。十四日。降清城失。之后。朱常淓与朱由崧等诸藩王等被送至北京。翌年四月初九日。与朱由崧等九王俱被杀。罪曰:“谋不轨”(即谋拥立朱常淓造反)。
由于朱常淓贪生怕死。主动投降清朝。最终失去了成为南明第二帝的机会。却又以“谋不轨”之罪为清朝所杀。从而。潞简王朱翊镠也失去了被被追封为皇帝的机会。
南明皇帝有追封其父为皇帝的做法。比如。弘光帝追封其父福恭王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谥孝皇帝);永历帝追封其父桂端王朱常灜为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庙号礼宗。
小结:藩府之选关系到潞王一脉甚至是大明王朝的命运抉择
在前面第三点藩府之选中。曾经提出藩府之选关系到潞王一脉甚至是大明王朝的命运抉择。就是因为第二代潞王朱常淓曾经两次错过了当上皇帝的机会。
如果当初潞王朱翊镠没有改变就藩地点。而是到万历皇帝选定的湖广衡州去就藩。潞王朱翊镠实际上就占据了后来神宗第七子桂王朱常灜的就藩地。
桂王朱常灜天启七年就藩于衡州(今衡阳)。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部攻陷衡州。桂王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
根据合理的推断。如果潞王建藩国于衡州。那么。潞王朱常淓则大体上会是与桂王一样选择逃往广西避难。这样就不会出现朱常淓于杭州监国并投降的事情。而是很大可能代替永历帝朱由榔成为南明的皇帝。
历史真奇妙。蝴蝶效应无处不在。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554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万历,皇帝,太后,京师,神宗,湖广,大明,弟弟,王府,明朝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的潞王朱翊镠和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同胞兄弟吗?他们的关系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朱翊镠。是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坖的第四子。生于隆庆二年(1568年)。生母李氏时为穆宗贵妃。隆庆四年(1570年)。虚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