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文人型: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王维《老将行》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侠客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辛弃疾《破阵子》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古代的文人墨客。虽然有的不会武功。唯由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爱国热情与天下有识之士共鸣。而手上沾过血的文武侠客写出的诗杀气就重了。殊不知李白号称“青莲剑仙”在游历的过程中经常与人切磋打斗。他的武功造诣在唐朝排行第二;辛弃疾。被称“南宋第一古惑仔”。人家的最拿手的是带兵打仗。副业才是写诗。因此他才能写出这样带着杀气的诗。
岳飞《满江红》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陈毅《梅岭三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将领级人物写的诗。带有的杀气更浓。能想象到的场面更宏伟。这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有的见识。才能写下如此有魄力的诗。
朱元璋《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这是一种何等的气魄才能写下的诗。天地万物在朱元璋眼里尽皆蝼蚁。眼里对这为僧人满是不屑。这是掌握了生杀大权的人才有的鄙夷天下的自信。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毛主席《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其他观点:
诗词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众多诗人面对祖国山河。或面对国破家亡。或人生境遇。运用汉字抒发了韵律优美。辞藻华丽的诗词歌赋。诗词风格各异。有豪迈奔放。有婉约凄美。也有杀气外露。要说杀气最大的诗词。本人觉得毛主席的《庆园春雪》和黄巢《不第后赋菊》这两首诗词中散发的杀气。力透纸背。冠绝古今。令读者诵读起来都感受到作者的雄浑霸气和胸襟抱负!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片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下片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引发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的才气文采和历史功绩。抒发并反衬作者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从“欲与天公试比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雄浑的字句。充分展示了作者毛主席的横扫天下的胸襟抱负。
全词引经据典。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全词虽属旧体。词义内涵却人耳目一新之感。毛主席文韬武略。谈笑间戏耍一切反动派于鼓掌之中。顷刻间就平定天下。扭转乾坤。一扫清末以后中国任由列强宰割的屈辱局面。毛主席的才气更是让人顶礼膜拜。诗词中的抱负和胸襟力透纸背。表现了作者的睥睨天下的气势。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崇高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想象奇特。气魄雄伟。
这首诗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一个杀字。就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象这满城菊花一样。威风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和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令人振奋的精神力量。表达了作者作为起义军首领希望剿灭腐朽的封建唐朝。涤荡寰宇。建立新气象的恢弘气魄。
其他观点:
若论杀气最重的。应当是大西王张献忠的《七杀碑》文: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
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
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
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
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
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
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
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这位爷确实是杀神再世。几乎屠尽四川人民。然后清军来了再把剩下的草根也割了。包括大西王的脑袋。然后整个四川就没几个活人了。再接着才有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
四川当地流传有许多张献忠残暴杀人的故事传说。说张献忠就是上苍派下来的魔头。杀人成性。如遇上有孕者。刨腹验其男女。对怀抱中婴幼儿则将其抛掷空中。下以刀尖接之。观其手足飞舞而取乐。此命名为:雪鳅。稍大一些的儿童或少年。则数百人一群。用柴薪点火围成圈。士兵圈外用矛戟刺杀。看其呼号乱走以助兴致。此命名:贯戏。?
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张献忠说他杀人是带着使命的。杀人是上天的旨意。《蜀难叙略》记载。”逆尝向天诅云:人民甚多且狡。若吾力所不及。愿天大降灾殃。灭其种类。又每于随身夹袋中取书册方二三寸许。屏人检阅。然逆初不识字。不知何故。“
不过经现在一些学者考证。他们认为所谓的张献忠的《七杀碑》。是清廷为抹黑张献忠所记。张献忠的确曾经立过一个石碑。不过不是”七杀碑“。而是”圣谕碑“。”圣谕碑“与”七杀碑“前半截一样。只不过后半截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圣谕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这原是一句告诫自己的话语。
此碑现在四川省广汉市房湖公园内。已被收入《中国历史名胜大词典》一书。1991年4月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德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碑高2.1米。宽1米。厚0.20米。碑首刻有龙文。额题“圣谕”。正面碑文楷书竖排阴刻“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字径0.10米。字距3厘米。落款为“大顺二年(1645)二月十三日”。
圣谕碑反面原为张献忠的丞相阎锡命写的圣谕六言注释。后被南明平寇将军杨展于明隆武二年(1646)改刻为“万人坟碑记。”碑文为“崇祯十七年(1644)。逆贼张献忠乱蜀将汉州人杀戮数十万。于奉命平寇复省。提兵过此痛彼白骨。覆以黄壤。爰题曰万人坟。是用立石。挂平寇将军印左都督杨展题。隆武二年仲冬月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367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杀气,菊花,西王,百花,张献忠,之人,满城,气魄,自己的,毛主席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文人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