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重型武器B-4榴弹炮,二战时期漏洞百出,为何德国还如此畏惧?
原创

苏联重型武器B-4榴弹炮,二战时期漏洞百出,为何德国还如此畏惧?

好文

热门回答:

苏军的B-4重型榴弹炮是苏军在二战时期威力最大的野战榴弹炮。口径达到203毫米。号称“斯大林之锤”。是一种强有力的攻坚武器。对付德军的混凝土防御工事时非常有效。当然了任何武器都要在威力和机动性上做出取舍。一般的苏军集团军级支援火炮是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威力便已经非常惊人了。203毫米口径的B-4重型榴弹炮的威力更大。这也导致了它的重量更重。尽管为其加装了履带。但是机动性仍旧很差。这也是武器越来越重型化的必然结果。



直到1943年以后。苏军基本夺回了东线战场主动权。德军已经全面转入战略防御时。B-4型重型榴弹炮才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由于希特勒坚持德军进行“硬性防御”而不是比较弹性的“机动防御”。德军在东线开始大规模构筑坚固的野战工事以及对重要城市进行防御作战。这样苏军就涉及到频繁的攻坚和攻城作战。在这种相对静态的作战模式下。B-4的机动性就不再成为致命的问题。而其大威力的优点则得到充分发挥。另外1943 年以后德国空军的主力基本都调回本土抵抗盟军的战略空袭。东线战场的上空已经基本被苏联空军占据。B-4型重型榴弹炮也终于可以不用担心来自空中的威胁。而地面的德军重型火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不如B-4型。B-4型遂成为一个无敌的存在。在战争后期的一系列攻坚战中大放异彩。B-4型重型榴弹炮体现了苏军大炮兵主义对重型支援火力的极致追求。是一款令敌我双方都印象深刻的武器!

其他观点:

(一台拖拉机加一门重炮成就了斯大林之锤)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众所周知。德国的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了。许多美军士兵缴获了德国制造的武器都高兴不已。因为精美的德国工艺能卖一个好价钱。除了工艺好以外。德国的武器装备还是很强大的。

(德国工艺的代表。多拉列车炮)

从横行霸道的虎式坦克到后来的重炮“突击虎”。增加一个加长版的豪华底座。安装上一门重炮。“卡尔臼炮”就应运而生了。全长11.15米。宽3.16米。炮身重量124吨。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000米。口径600毫米。一颗炮弹接近2吨重。当时法国应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被卡尔臼炮轰成了平地。

并不满足的德国人。还将重炮搬上了列车。于是多拉列车炮就诞生了。炮身管长32.48米。全长42.9米。口径800毫米。火炮全重1329吨。是世界上最重。口径最大的巨炮。可发射混凝土破坏弹。弹重7.1吨。射程可达38千米。

(毛子们仅仅去了一趟拖拉机厂。B-4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就被研制出来了)

德国的工艺科技诚意满满。在全世界也能排得上前几名。但是却被苏联的一种重型榴弹炮打的魂飞破散了。这就是被称之为“慈父之锤”的B-4型M1931式203毫米重型榴弹炮。该炮没有德国的装备生产的那么。苏联人就只是简单的去了一趟拖拉机厂。然后在上面装上了一门炮。B-4型重型榴弹炮就诞生了。那么这么简陋的一门炮为什么可以把德国人打的丢盔卸甲呢?

(慈父之锤的暴力美学)

起初B-4型重型榴弹炮只是在阅兵场上出现。自从苏芬战争时期。毛子们发现B-4型的正确打开方式以后。苏联士兵就对它爱不释手了。他们将B-4型重型榴弹炮移动到距离目标300米左右的地方直线瞄准射击。这种抵近射击的方式外加大口径的重炮。让B-4型重型榴弹炮的威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在最远不超过400米的极限距离上。它可以把任何可以的目标砸碎。

(在树林里也能充分发挥B-4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威力)

在苏德战争开始初期。德国人利用他们强大的装甲部队。打出了德国人擅长的“闪电战”。反观笨重的B-4型重型榴弹炮根本就排不上用场。只能默默的挨打。直到1943年以后。苏军基本夺回了东线战场的主动权后。德军又转入了全面战略防御时期。B-4型重型榴弹炮才得到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一群德国士兵钻进了一栋房子。又是构建掩体又是配置机枪。还布置了雷区。布置了一晚上。苏联人直接将B-4型重型榴弹炮拖过来。一炮就将整栋楼轰上了天。换谁的心态都会被打崩的。

以至于后期德国人在防守时。看见B-4型重型榴弹炮都会争先恐后的撤退。

其他观点:

这型火炮被成为斯大林之锤。提问者说它漏洞百出。实在是令人费解。

1931年式B-4火炮显示出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精度。火炮拥有一个带履带的炮架。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用于牵引。最大牵引时速为15公里。履带式炮架可以提供火炮有限的机动能力。并能让15.8吨重的火炮在冰雪覆盖的地面行动。1931型203毫米榴弹炮发射分装式炮弹。射速1发/3分钟。射程17.5公里。初速607米/秒。俯仰射角0—60度。火炮上还安装了一个小型的起重机。用于弹药的装填。此炮在运输时可拆分成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炮组成员15人。苏联在1933年开发了1933型加榴炮。尺寸和1931型203毫米炮差不多。但是减轻了战斗和运输重量。初速则提高到730米/秒。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此炮是作为自行火炮开发的。另一种1939型加榴炮则仍靠牵引车牵引。由炮架和悬挂装置的不同一共分出6个型号。几乎所有型号都被德军俘获。编号为20.3cmH503(r)。

苏德战争爆发时。该型火炮属于最高统帅部预备炮兵团的装备。每团4个营。每营3个连。每连2门火炮。按照编制。全团共2304人(军官174人)。装备24门榴弹炮。112辆拖拉机。242辆汽车。12辆摩托车。战争爆发时。苏军预备炮兵共有33个B-4榴弹炮团。按照编制应共有792门火炮不过实际只有727门。

战争期间。苏军在1941年因为各种原因损失了102门(主要是机动性不佳)。不过后方工厂生产了105门。德军在1944年3月拥有8门该型火炮。战争结束时苏军共有30个炮兵旅和4个炮兵团装备该型火炮。共有760门。

B-4型榴弹炮首次亮相是在苏芬战争。面对用高标号水泥建造的芬兰“曼纳海姆防线”。苏军的152毫米榴弹炮表现力不从心。为此。在斯大林亲自过问下。B-4型榴弹炮运抵前线。采用直瞄射击的方式。帮助苏军彻底突破了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

B-4型榴弹炮最后参加的大规模战斗是柏林战役。因为柏林拥有坚固的混凝土防御工事和楼房。苏军便将B-4型榴弹炮靠前部署。在200米-350米的距离上用直瞄射击的方式为步兵开拓前进的道路。效果奇佳。

而在对德国帝国大厦的最后攻坚战中。苏军更是集中了89门的B-4型榴弹炮和其他各种火炮。对帝国大厦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准备。打开了帝国大厦的防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苏梦北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12:47

    榴弹炮,火炮,德国,威力,德军,苏联,斯大林,重炮,战争,炮兵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12:47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联重型武器B-4榴弹炮,二战时期漏洞百出,为何德国还如此畏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12:47

    苏军的B-4重型榴弹炮是苏军在二战时期威力最大的野战榴弹炮。口径达到203毫米。号称“斯大林之锤”。是一种强有力的攻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