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嫪毐为何会企图谋反,他有什么能力谋反?
原创

秦朝的嫪毐为何会企图谋反,他有什么能力谋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嫪毐处在权势巅峰时。究竟是什么样?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的记载:“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也就是说。嫪毐被封为长信侯。领地在山阳这个地方。在赵太后的宠信纵容下。嫪毐可以随意使用秦国王室的宫室、车马、衣服、苑囿、猎场。此外。赵太后将自己掌控的家事国事。通通交给嫪毐处理决定。这些还不够。后来赵太后又将太原郡的汾河以西地区赏赐给嫪毐。作为封国。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从另一个角度也有一段重要的记载:“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

也就是说。嫪毐并不像咱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个隐藏在秦国后宫中的假太监。赵太后的面首玩物。他有气派的府邸。不仅使唤着上千的奴仆。而且公开招揽各国游士。门客谋士数量十分庞大。即便跟战国四大公子(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相比。他嫪毐也丝毫不逊色。

《战国策·魏策》中有一段记载更能显示出嫪毐在秦国的权势地位达到了何种程度——当时。秦国进攻魏国。有人劝告魏王说:“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国赞嫪氏。以嫪毐胜矣。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

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毐?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必报矣。”

这段话大概是什么意思呢?当今秦国国内。从朝堂到民间。从官吏到百姓。大体分成两派。不是站在嫪毐一方。就是站在吕不韦一方。如果魏国依附嫪毐。割地送给秦国。屈身尊礼秦国。这些都通过嫪毐来做。那么嫪毐的功劳将胜过吕不韦。嫪毐是赵太后最宠信的人。如此一来。赵太后必定会深深地感谢魏国。魏国与秦国的关系就会在各国之上。这样。天下必定会舍弃吕不韦而跟从嫪毐。

这段内幕密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秦王嬴政亲政前。依照惯例。秦国的国政先期把持在华阳太后(嬴政养祖母)、夏太后(嬴政亲祖母)以及赵太后(嬴政亲娘)手里;秦王政七年。随着夏太后早死。嬴政亲弟弟成蟜叛乱被杀。夏太后这一支外戚势力基本上就算出局了。因为吕不韦为当朝丞相。赵太后又是嬴政亲娘。这一支外戚势力占有天然的政治优势。虽然华阳太后所代表的楚系外戚势力在秦国的朝堂上根深蒂固。但风头已经明显不如赵太后这一支。又或者说。夏太后死后。她这一支的权势基本上让赵太后夺过去了。总而言之。自秦王政八年后。秦国的朝堂格局已不是先前的三足鼎立。而成了赵太后这一支处于主导地位。华阳太后这一支稍落下风;具体深入到赵太后这一支。起初吕不韦是核心。但随着赵太后无限宠信嫪毐。嫪毐封侯后。局面跟着就变了。变成了嫪毐越来越强悍。近乎成了赵太后的权力代言人。相反吕不韦在朝堂上的处境越来越不妙。大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产生疑问。嫪毐这个大阴人。不就是赵太后的面首吗?他怎么就成当朝最有权势的人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后世认知中的嫪毐是被刻意扭曲。丑化了的。外戚专政一直是秦朝的一个传统。真实的嫪毐不是面首这么简单。他作为赵太后的权力代言人。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人物;二、注意嫪毐是长信侯。侯爵是秦国最高爵位。非有战功者不授。嫪毐因为平定成蟜叛乱有功。助嬴政稳固了王权。助赵太后扩展了势力。所以他才会享有那么高的地位。那么高的权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的秦王嬴政虽然尚未亲政。但毕竟是王。他之所以能容忍嫪毐。实质上是因为他们的核心利益一致。赵太后的权势。归根结底在于她是嬴政的亲娘。与另两位太后争权归争权。但稳固嬴政的王位始终还是第一位的。

这么讲。秦国朝堂上的权势格局就相当微妙了。首先。华阳太后和赵太后以及嫪毐处于争权的态势;其次。吕不韦与嫪毐更是争锋相对;最后。随着嬴政一天天临近亲政。他肯定要去关注一个问题。怎样收回王权。否则亲政之后他只是傀儡。因此嫪毐、吕不韦、华阳太后包括他娘赵太后。都是他潜在的政治对手。

从嫪毐的角度看。无限风光的下面。其实是亚历山大。因为他的敌人太多了。华阳太后这一支是他的敌人。吕不韦是他的敌人。嬴政虽然算不上敌人。但却是他惧怕的人。因为他与赵太后之间太龌龊。而且赵太后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这事彻底地张扬出去。单一个羞辱君王声誉。就够他喝一壶死酒去了。

设想一下。此时的嫪毐该怎么应对呢?

最一劳永逸。当然风险系数也高到难以预料。那就是获得赵太后的支持。发动叛乱。干掉华阳太后和吕不韦。掌控绝对的权力。叫嬴政做一个傀儡秦王。

这种想法。赵太后能支持吗?

赵太后毕竟是妇人。嫪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为了保全嫪毐。保全两个私生子。保住权力。虽然这个办法对嬴政是个伤害。但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至于说嫪毐发动叛乱是为了干掉嬴政。让自己的儿子当秦王。这是无稽之谈。他那俩私生子没有秦王室血统。想当秦王绝无可能。况且赵太后也不可能支持他去弑子。

然而。心中有危机感。酝酿有想法。但真动手干。因为风险太大。嫪毐还是要犹豫再三的。

但是。一件意外之事加速了嫪毐叛乱。

就在嬴政快要亲政的时候。有一天。嫪毐跟宫中的侍臣们一起喝酒。或许是压力大。或许纯粹就是酒后得意忘形。见有人对自己不敬。他公然叫嚣出了这样一句话:“吾乃秦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

这话的意思是说:老子是秦王干爹。你们是什么东西。也敢跟我争。

能发生争执。说明侍臣不尽是嫪毐的人。结果可想而知。此事迅速被传扬开来。嫪毐与赵太后的丑事被彻底揭开了锅。

在如此敏感的时间。出了这样的事。嫪毐怕了。他知道。华阳太后这一支外戚势力以及吕不韦。一定会抓住这个把柄。借嬴政亲政。来收拾清算自己;至于嬴政。一旦亲政。奇耻大辱。如何能忍。况且这是收回王权的机会。

不动。就是坐以待毙。终于。在嬴政前往雍城举行冠礼。王族大臣都随行。都城咸阳为政治空城这一天。嫪毐悍然发动了叛乱。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很明显。嫪毐这次叛乱得到了赵太后的支持。否则他拿到王御玺及太后玺。而发动叛乱的借口很可能是类似清君侧。因此嫪毐叛乱得到了咸阳城一大批高官的支持。包括担任秦宫警卫的卫尉、都城最高军政长官内史、内廷顾问长官中大夫令、宫内负责弓射兵的武官左戈等等。

这是秦王嬴政一生中最凶险的时刻。但有惊无险。嫪毐叛乱很快被平定。而率兵平定的人也很有意味。排第一位的相国。无疑是吕不韦。排二三位的昌平君、昌文君。都是华阳太后那一支外戚势力的人。

更具意味的是嫪毐叛乱被平定后。赵太后被幽禁。她与嫪毐生的两个私生子被摔死;吕不韦遭到问责。先被免去相国。驱逐出京。一年后。嬴政又亲自下书。仅仅用三十个字就逼死了吕不韦;昌平君所代表的华阳太后这一支。虽说赢了一局。但后来也不好。仅从昌平君随后就神秘消失了。便可知道一二。

一场看似荒唐的叛乱。其实牵扯到了秦国的根本。但嬴政最终成了赢家。而且是大赢家。

其他观点:

太后赵姬不到三十岁守寡。耐不住寂寞。与吕不韦又续前情。可是嬴政慢慢长大。吕不韦也力不从心。担心事情败露与己不利。于是找来据说性能力很强的嫪毐。将他献给了赵姬。

赵姬有嫪毐服侍更是日夜贪欢不已。离不开了嫪毐。不久。赵姬怀孕。赵姬和嫪毐担心事情败露。就买通人说赵姬居住宫中不吉利。应该迁出。嬴政不知道缘由。就同意母亲赵姬牵往雍宫。

嫪毐更是飞扬跋扈起来。私下与赵姬谋仪将他们的儿子立为嗣王。嫪毐毕竟是市井小人。一次喝醉酒后。与大臣争吵。自己大声道“我是秦王假父。你敢与我斗口?你难道有眼无珠。不识高下吗?”。大臣不甘心将此事告知了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本是尖刻之人。听了嫪毐的事。马上让人秘密调查。结果是嫪毐冒充阉人入宫。与太后有奸情。有两个儿子皆是事实。

嬴政顿觉耻辱大怒。决心整治嫪毐。嫪毐这时听说事情败露。不想坐以待毙。就伪造诏书调兵对服秦王。结果被秦王打败。

嫪毐只是一个小人。要说能力。或许就是司马迁说的性能力很强吧!其他就谈不上了。他企图谋反只是困兽之斗。为了活命挣扎罢了。最终逃脱不了分尸。诛三族的命运!

其他观点:

嫪毐这个人是秦国历史上很特别的一个人。他最早是吕不韦的门客。嬴政母亲赵姬成为寡居的太后时。赵姬旧情复燃与吕不韦私通。吕不韦这个人对男女之事并不太感兴趣。他是商人出身。对地位和权力非常感兴趣。吕不韦又担心嬴政一天天长大。发现了自己和赵姬的事。于是为了脱身。就找到了嫪毐。把嫪毐献给太后。

嫪毐唯一的长处就是:男人的能力特别强。吕不韦把嫪毐当成宦官送进宫。但并没有让嫪毐成为真的宦官。而是以假宦官的身份进宫服侍太后。然后就是太后赵姬与嫪毐私通。嫪毐充其量只不过是太后的玩物而已。他正式的身份不过是宫中的宦官。而且是个假宦官。

赵姬与嫪毐

但是。在太后赵姬的宠信之下。嫪毐的地位居然水涨船高。不仅受到太后的宠信。而且太后赵姬心甘情愿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要知道赵姬可是秦国太后。太后跟人私通生下儿子。那可是见不得人的大事。虽然秦国历史上一直有这个传统。比如宣太后就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但人家宣太后是为了秦国牺牲。而赵姬则纯粹是为了个人享乐。

从后来的情况看。太后赵姬对嫪毐动了情。以某种我们不知道的理由。将嫪毐封为长信侯。在秦国无功不封侯的制度下。赵姬居然肯为嫪毐封侯。人家吕不韦花了几千金历经千辛万苦把嬴子楚扶上秦王宝座也不过封了个文信侯。嫪毐啥功劳也没有。就跟吕不韦的爵位相等。这除了太后赵姬的任意而为也没有其他理由了。

赵姬

嫪毐的长信侯是爵位。有封地。有封田。但是嫪毐在朝中并没有正式的官职。光有个爵位是没办法有权力的。但嫪毐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因为嫪毐的权力后来在朝中居然能跟相邦吕不韦分庭抗礼。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了解当时秦国的政治情况了。当时秦王嬴政没有成年。也就没有亲政。暂时不参与政治决策与过程。估计每天也就是在学习治国和看书了。朝政由太后赵姬和相邦吕不韦把持。相邦是秦国的百官之首。负责处理朝政和纠察百官的错误。吕不韦和赵姬的职责是分工的。吕不韦负责处理具体的政事。而赵姬只负责做决策。并且赵姬保管了秦王的印玺和太后的印玺。

嫪毐

秦国所有的权力都来自于赵姬。因为她是最后的决策人。但赵姬是个女人。她又不像宣太后那样。很有政治能力。赵姬没有政治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处理政务。基本上是吕不韦说啥就是啥了。但是自从赵姬与嫪毐私通后。太后遇到事就不再与吕不韦商量。而是与嫪毐商量。于是嫪毐就开始参与政事。所以也可以说嫪毐的权力全部来自太后赵姬。在秦王嬴政没有亲政前。太后就是秦国最高决策人。

秦国历史上并没有宦官封侯的先例。嫪毐是第一个。嫪毐能够崛起。完全是靠太后提拔的。嫪毐权力最高峰的时候。家里有僮仆数千人和门客数千人。还有很多朝中大臣依附于嫪毐。比如卫尉竭、内史肆、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多人。这批人也成为嫪毐谋反的主力。

赵姬与嬴政

卫尉是守卫秦国王宫的长官。是有兵权的。内史是掌管法令、拟定文书。协助君主处理内政的官员。当时是太后主政。所以就是协助太后。中大夫令是掌管王宫宫门的长官。这些都是秦国当时在职的官员。而且都是实权官员。这些人都能依附嫪毐。可见嫪毐当时的权力确实大。

吕不韦当时虽然是相邦。但是决策权在于赵姬。况且赵姬是太后。是当时秦国最高决策人。所以无疑朝中有一批官员倒向了太后。而太后凡事与嫪毐商量。所以尽管嫪毐没有正式的官职。但在官中的地位已经形成了。后期如果太后不管事。把手一挥。让手下人找嫪毐。嫪毐就无形中成为一个实权者。甚至吕不韦有时候奏事都有可能是向嫪毐报告的。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吕不韦与嫪毐已经势同水火了。因为嫪毐已经分掉了吕不韦的权力。这让吕不韦感到担心。吕不韦本来就是权力欲望强的人。现在他一手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当然对嫪毐是相当的不满。而嫪毐在太后的纵容之下。野心也一步一步增大。甚至心生叛乱之心。

吕不韦

嫪毐叛乱的理由是什么?他只是宦官。根本当不了秦王。他身上没有任何秦国的血脉。就算是他与太后赵姬所生的儿子也是没有秦国血脉。根本当不了秦王。那么嫪毐为什么要叛乱呢?

嫪毐从一个底层人物。吕不韦的门客。一跃成为秦国最有权势的人。他最需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权势。而不是更近一步。因为他已经到达人生的巅峰了。根本不可能再进一步了。他是宦官。又没有秦国血统。就算与太后赵姬生了儿子。也没有任何能当秦王的理论基础。嫪毐不会不知道这个情况。

从嫪毐起兵的细节来看。他针对的不是秦王嬴政。而是吕不韦。因为嫪毐与赵姬是居住在雍城的。当时秦王嬴政也在雍城的蕲年宫举行加冠典礼。按理说嫪毐在自己的地盘很容易攻击秦王嬴政。但是嫪毐却攻打了咸阳。秦王嬴政又不在咸阳。就算攻下咸阳也没有用。秦王嬴政照样可以调动秦国其他地方的军队前往镇压。

嫪毐被杀

嫪毐的目的应该是先杀吕不韦。后软禁秦王嬴政阻止其亲政。然后与赵姬一起继续把持朝政。因为嬴政一旦亲政后。赵姬就失去了权力。赵姬没了权力。嫪毐就什么也不是。而吕不韦又是嫪毐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嫪毐就想着先除去吕不韦。夺取相权。再阻止嬴政亲政。继续掌权。

跟随嫪毐起兵的至少有数千人。包括上面讲到的卫尉竭、内史肆、中大夫令齐等二十多人。以及下面县里的军队和警卫士卒、骑兵、门客等等。看得出跟随嫪毐的人真是不少。这说明嫪毐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明显秦王嬴政早有准备。嫪毐被嬴政彻底击败。然后被族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0:34

    太后,秦国,秦王,吕不韦,嬴政,叛乱,这一,后赵,的人,权力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0:34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朝的嫪毐为何会企图谋反,他有什么能力谋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0:34

    嫪毐处在权势巅峰时。究竟是什么样?《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的记载:“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