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原创

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假如没有1944年那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或者方先觉不听信老蒋“援兵克日抵达”的忽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突围。第十军肯定会跻身所谓五大主力的。其实就抗战时期的战斗力和战绩而言。第十军并不在第74军之下。更远超第五军、第18军的抗日表现。“泰山军”绝非浪得虚名。

(李玉堂剧照)

第十军的基干原本就是黄埔嫡系第3师。黄埔一期的李玉堂1932年接任师长后。该师军事素质有明显提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以第3师为基干组建了第八军。李玉堂再水涨船高升任军长。1939年。原梁华盛第十军在冬季攻势中表现疲软。被军事委员会勒令重组。遂以第八军和第十军于1940年合并重整组成新的第十军。李玉堂出任新的第十军军长。

该军当时下辖李玉堂的基本队伍第3师、方先觉预备第10师和余锦源的第190师。谁也未曾想到。预10师会在方先觉的调教下。后来超越第3师成为第十军的头牌。由于第十军重组较晚。战场表现也还没有引起高层注意。所以未能列入第一批“攻击军”的遴选。暂时未能换装苏械。所以在地位上它是跟第74军有区别的。这一点要注意。

也就是说。第74军作为“攻击军”是隶属于重庆军事委员会直辖。不属于任何战区作战序列。未经军委会同意战区无权调用。而第十军则隶属于第九战区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野战集团军。但由于湖南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因此第74军也常驻湘桂地区。与第十军一起经常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成为湖南甚至江南战场两大抗日王牌军。

实际上。第十军在湖南抗战的“出勤率”还要高于第74军。它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以及1944年的“长衡会战”。几乎是每战必与。而第74军缺席了第三次长沙会战(从全州赶到战场时。日军已经溃逃)。另外在长衡会战中。第74军在王耀武第24集团军编成内。从湘西方向负责给衡阳解围。可惜并未成功。对第十军后来的遭遇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王耀武剧照)

在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被薛岳调来进行决战的第十军、第74军都打了败仗。在金井和春华山地区遭到日军精锐第3和第6师团的伏击。两个军也都损失惨重。其中第74军军部被日军骑兵所袭。王耀武仅以身免。情况远较李玉堂狼狈。因此客观来说。第十军的整体战斗力真不在第74军之下。

第十军的高光时刻。是1941年底打响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该军担负薛岳之“天炉战法”死守炉膛长沙的任务。以期各路部队赶至战场后对日军实施反包围。代理军长李玉堂(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被罚)和三个代理师长。率20000多第十军将士死战不退。坚守长沙城72小时以上。使日军第3和第6两大王牌师团久攻不克。为会战的最终胜利立下头功。

以一个军硬刚日军两个老牌常设师团。并且能够力保长沙不失。这恐怕是当时所有中国军队中唯一能够做到的部队。也足以证明“泰山军”确实善守。战后李玉堂擢升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预10师师长方先觉因功越级晋升第十军代理军长 。抗战中期以后从师长直接提拔为军长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只因为预10师在守城战役中确实居首功。

1944年6月长衡会战打响时。第十军正在长沙以南的衡阳整补。因为该军在之前的常德会战中伤亡较大。其中第190师几乎只剩一个团的兵力。因此全军不过17000余人。由于长沙迅速失守。日寇第11军主力很快兵临衡阳城下。方先觉于是率部开始了长达47天的衡阳保卫战。毙伤日寇数万。成为消灭日寇最多的军级部队。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

(李玉堂和方先觉)

1944年8月8日。第十军在不得不缴械停止抵抗时。连伤员在内尚存13000余人。后来也大部逃出日军控制。1944年10月该军奉命在重庆附近重建。李玉堂兼军长。但是第十军再难恢复之前的战斗力了。首先是因为全军放下武器投降。已经让部队荣誉受损。这支抗日王牌军的“军魂”已经不在了。其次是部队的基层军官和战斗骨干在衡阳伤亡殆尽。衡阳保卫战的惨烈程度远非言语可以形容。

最后一点。是老蒋考虑再三也没有让方先觉重回第十军。而是调任青年军的师长。因此第十军的军事主官和指挥体系也被破坏了。虽然部队得以重建。虽然部队番号还在。但已经不复往日之强悍了。要知道。所谓“五大主力”的称谓是1946年蒋军整编以后流传出来的。也就是整74师、整5师(第5军也参加整编了)、整11师(第18军)、新一军和新六军。而此时的第十军已经沦为三流部队了。二流都肯定算不上。

第十军整编以后的番号是“整编第3师”。以顾祝同的外甥、黄埔四期生赵锡田为中将师长(年仅38岁)。在1946年9月的定陶战役中。整3师不到24小时即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足以说明其战斗力下滑的严重程度。也说明其确实不足以入列五大主力。若是换成衡阳保卫战时的那个第十军。刘邓部队不可能胜得如此轻松。碗还是那个碗、汤还是那个汤。但是已经换了药了。

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发生。第十军或者整3师也能够跻身“五大主力”的话。哪支部队会给挤下去呢?还真不好说。个人感觉会是新六军。因为成军历史太短。

其他观点:

第10军曾获得过国军最高荣誉。后又被剥夺。抗战正面战场有三个王牌军。相互之间竞争十分激烈。第10军本来是有机会超越74军的。

三个王牌军。

一是第10军。号称“泰山军”。第三次长沙会战后。所属三个师被国民政府分别颁授“飞虎旗”;

飞虎旗是国民政府授予军事团体的最高荣誉凭证。纵观整个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仅有20个军事单位获得过飞虎旗。第10军独得其三。

二是第74军。代号“辉煌”。所属三个师代号分别为:“前矛、虎贲、激扬”。常德会战后。第74军军部、第74军57师、第74军炮兵团三个单位获得国民政府颁授“飞虎旗”。和第10军并驾齐驱。

衡阳战役后。第10军一蹶不振。而在雪峰山战役中。74军51师又得飞虎旗一面。从而使74军一共获得了4面飞虎旗。成为国军第一王牌。

三是第18军。陈诚集团“土木系”。相比较于前两支部队。18军似乎略逊。衡阳战役后。18军全面超越第10军。

这三支王牌军。长期在湖南、湖北等地与日军苦战。相互之间经常协同作战。暗中较劲。都想成为头号主力军。

当时另一支王牌军、国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在抗战期间主要参加的是桂南战役和入缅作战等。因此和前面三个军协同作战不多。

第10军本来是完全可以成为国军的第六大主力的。

该军于1939年7月。由陕军、中央军各一部组成。抗战时由于能征善战。逐步成为国军的头等主力。尤其是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由于顽强防守。给予日军重大杀伤。立下赫赫战功。获得了\"泰山军\"的称号。军长李玉堂因功提升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0军军长。并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历史沿革。

国军第十军。其番号几经撤销。重组。最早是于1926年8月。由黔军第2师扩编而成;到了1929年4月。又由西北军之方振武部扩编为第10军。之后。浙军与国民军各一部、直鲁联军徐源泉部又先后编为第10军。

到了1939年7月。国民政府为加强抗战后备军事力量。以第29军第79师及第25军新190师于江西鹰潭合编为第10军。军长梁华盛。第10军在抗战中成长起来。逐步成为中央军嫡系主力。在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常德会战、衡阳战役中表现都非常出色。

1944年10月。经过衡阳会战的第10军残部8000余人在重庆重建第10军。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李玉堂兼任军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整编部队,第10军于1946年5月被改编为整编第三师。内战中。该师于1946年9月和1947年12月。 先后两次被解放军歼灭。又两次重建。

1948年1月。国民党再次重建整编第三师。并于同年10月恢复第10军番号。该军恢复番号后。参加了淮海战役。被中原野战军全歼于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军长覃道善被俘。

1949年1月。该军残部在浙江江山再次重建。不断受到解放军的打击。之后因兵员不足。番号被撤销。

抗日战争中泰山军的辉煌时刻。

第10军的全部辉煌。是在抗战期间。

第10军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第10军在捞刀河等处。与日军激战。击退日军。并给予日军重创。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日军第11军发动湘北攻势。并扬言打进长沙城过元旦。军长阿南惟几甚至在其办公室墙上写下了“元旦长沙”4个大字。

根据第9战区司令薛岳命令。第10军固守长沙城。双方在长沙城外惨烈厮杀。

面对日军陆军的疯狂进攻。以及日军航空兵的轰炸。第10军坚守阵地。日军最终惨败退却。在湘北败逃时又被中国军队追杀。

当时盟军在各大战场作战不利。英、美盟军连吃败仗。太平洋上空一片阴霾。这次会战的胜利引起了盟国的广泛关注。《泰晤士报》报道:

“在全世界各个战线一片阴霾之际。中国却给我们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后。英、美等国废除了多项不平等条约。并向中国提供大量贷款。

战后。国民政府授予该军预10师师长方先觉四等宝鼎勋章。并提拔方先觉为军长。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时。第10军奉命驰援常德友军。方先觉亲临一线督战。战后蒋介石送方先觉一幅匾。并题词“忠义表天地”。

第十军至此成为国民党中央军的顶级王牌主力。风头紧追74军。超越了18军。

日军侵华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的作战。

第10军最辉煌。也是最屈辱的战役。就是衡阳会战。

如果这场战役。第10军能够坚持到最后。那么将成为整个长衡会战的头号功臣。风头很可能会超过74军。

可惜第10军最后被打残了。方先觉率余部放下了武器。

方先觉率领第10军。面对兵力是自己六倍以上的绝对优势日军。以一支孤军顽强抵抗47天。给予日军重大杀伤。最终导致东条英机内阁下台。应当说。其战绩是辉煌的。

但不管怎样。第10军最终放下了武器。而这是不可原谅的。

“一号作战”第二阶段的长衡会战。是日军侵华以来一次性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作战。

本次会战。日军共投入陆军150个大队。以及第五航空军、两个飞行师团。海军舰艇和海军陆战队等部队。日军直接作战部队达40余万人。加上辅助部队及后勤人员等达70余万人。而之前日军投入进攻部队最多的武汉会战。也只有140个大队。

日军孤注一掷。在抗战的后期上演了最后的疯狂。他们从国内召集大量兵员。从关东军等处抽调部队。组织了规模空前的进攻部队。其规模已经超过了武汉会战。

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中国远征军正在滇缅地区对日军发动总反攻。国民政府认为日军不可能再有力量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但东条英机为了实施一号作战。砸锅卖铁。把日本国内以及伪满洲凡能够调动的兵力。孤注一掷。几乎全部投入到中国战场。

日军居然能调动如此大的兵力。无论是盟军还是国民政府。都没有预先估计到。所以日军突然发动大规模攻击。打了国民政府一个措手不及。

东条英机企图通过一号作战。打通大陆交通线。具体是打通一条北起满洲。横穿中国大陆。一直到越南河内的铁路交通运输线。之后。经过满洲和朝鲜半岛与日本相通。从而打破美军太平洋航线的封锁。同时重点打击国民党中央军嫡系。

日军突然发动超大规模的进攻。国军完全预料不到。战前十分麻痹大意。因此战役开始后。国军大溃败。

而英美认为:此时日军的主力主要在太平洋战场。因此无法理解国民政府为何还会发生大溃败。从而导致蒋介石在国际上颜面扫地。

面对日军凌厉的攻势。国民党军一败涂地。当时谁也无法预料。日军进攻到哪里才会停下来。

日军进攻到了衡阳。这里的守军是方先觉建制不全的第10军。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战史上历时最长的城市攻防战役。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衡阳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据中国军网《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一文介绍:

“当时。衡阳是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税收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南京’和‘小上海’。而且衡阳地处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交会点。是中国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对衡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第10军竟会以一支孤军。死守衡阳城达47天之久。

当时。由于日军进攻很厉害。长沙中国军队战败。重庆统帅部对守卫衡阳城并没有信心。事先也没有想到第十军能坚守那么长时间。据《何成浚将军战时日记》。何成浚记载:

“军令部报告战争情况。衡阳业已在倭寇严重威胁下。守军力量甚低劣。敌人不攻则已。否则与长沙必无二致”。

衡阳之战大量杀伤日军。日军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东条内阁下台。

衡阳保卫战从1944年6月23日到8月8日。第10军以牺牲16,000余人的代价。击毙日军2万余人。击伤日军6万余人。千年古城夷为平地。战役开始前。尽管城内30万居民紧急疏散。但仍有大量衡阳民众死于战火。其中仅仅帮助运送弹药。运送伤员的民众。就有3000多人牺牲(不同资料来源统计数字不尽一致)。

当时第10军建制不全。只有大约18,000人。共4个师(190师及暂编第54师实际都只有一个团)。此外还有配属第10军的46军一个山炮连、高射机枪一个排、74军一个炮营等。共约18000人之兵力。在47天的战斗中。部队中下级军官几乎全部伤亡。往往一天之内连升几个营长、连长。一个营只剩下一个连的兵力。如五桂岭争夺战中。第3师第8团半天内提拔的5个营长全部阵亡。大量受伤的官兵。只要还能爬行。就坚守在阵地中。直至阵亡。

日军一号作战开始后。在所向披靡的疯狂攻势中。突然碰到了一块超级硬的骨头。几乎把满口牙齿都啃坏了。最终付出重大伤亡。虽然以惨重代价占领衡阳。但一号作战的疯狂势头被遏制。日军再也不敢轻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东条英机内阁因此下台。

日军在47天里。集中绝对优势陆空军。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总攻。三次总攻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

应当说。日军的第一次总攻规模是最小的。但进攻一开始。衡阳城就立即成为一片火海。场面极为骇人。据幸存的国军将领后来回忆:

“(第1次总攻)敌人对我西南及正南猛攻。炮声隆隆。枪声塔塔。扎以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全城震动;从高处往下看。日军火力之猛。惊心动魄。有如无数火龙。环绕在城西与城南一线。火光翻滚。此起彼落。好像一片火海。极为壮观”。

在所有阵地前。日军利用夜色。发起一波一波攻势。中国军队坚守“三不打主义”。即看不见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死不打:

“秘匿我火器位置;必待敌大部进至外壕线。始以侧射、斜射火力急袭歼灭之”。待敌潜至我阵地前绝壁下作悬崖攀登时。再投手榴弹击灭之”。

中国军队把山体斜坡面削断成直角90度的断崖。断崖下再深挖15米深、15米宽的壕沟。日军在衡阳城守军修筑的壕沟前付出重大伤亡。却束手无策。日军把这些壕沟命名为“方先觉壕”。

日军两次总攻。两次被第10军打停下来休整。由于伤亡巨大。日军指挥官横山勇曾经一度产生过放弃攻城的想法。最终还是决定孤注一掷。调集部队增援。可见战况之惨烈。

日军第3次总攻衡阳城时。参与攻城的部队有:日军第40师团、第58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第13师团、以及大量炮兵部队(包括三个独立炮兵联队、军直属炮兵部队等)。空军有日军第5航空军参战。此外日军还有在外围专门负责打援的部队。为了对付一个第10军。日军竟出动了10余万人马。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部队有一部分在前两次攻城时已经被打残。日军从其他师团及派遣军直辖松井部队抽调兵员从长沙南下。补充衡阳的师团。日军又将三十六吨弹药运到衡阳。补充攻城部队。

面对日军铺天盖地的猛攻。由于盼望中的援军始终未到。第十军孤军连续奋战47个昼夜。“部队每一秒、每一分钟都在流血”。官兵死伤殆尽。几乎所有能够战斗人员都投入一线作战。据配属第十军作战的74军炮兵观测员关启宇回忆说:

46军山炮连(配属第10军守衡阳)在发射完最后一发炮弹后。全连由炮兵改为步兵。他们高唱军歌。迈着整齐的步伐。慷慨激昂地走出衡阳城南门。走向第一线阵地参战。……他们发扬桂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殆尽。

打到最后。大量伤员得不到救治更无法外运。还能战斗的官兵也是疲惫不堪。同时由于长期固守。弹尽粮绝。客观上已经无法继续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大量伤员不被屠虐。1944年8月7日傍晚。方先觉召集手下4个师长商讨。最终决定放下武器和日军谈判。

从表面上看。第10军是投降了。日军占领了衡阳城。似乎取得了胜利。但从战役效果上来看。日军在兵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伤亡却远远高于中国军队。日军参与进攻的一些师团几乎被打残。衡阳之战后。日军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最辉煌、最屈辱的战役。

衡阳保卫战是整个抗战中给予日军最大杀伤的守城战役。有效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衡阳城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第十军最辉煌的时刻。

第十军将士们。唯一没有做到的。就是没有全军战死殉城。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军的投降。是有条件投降还是无条件投降。是存在争议的。

方先觉在放下武器之前。提出要求:保留第十军建制。日军不杀害俘虏。对受伤官兵给以人道待遇。并派飞机送方先觉到南京见汪精卫等。但日军并没有答应。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还是应当认定是无条件投降。

方先觉为什么要求去见汪精卫?他的想法可能是:就算投降我也是投降汪精卫。不是投降日本人。

但我们要注意:这只不过是方先觉的自我安慰。他提出要去南京见汪精卫。而投靠汪精卫。就是投靠日本人。因为汪精卫本身就是投靠日本人的大汉奸。而方先觉最终也是在日军的进攻下放下了武器投降的。

方先觉部放下武器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蒋介石无论如何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1944年8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敌寇广播称:衡阳方军长自动树白旗乞降。其方式如新加坡英军乞降时相同等语。此等污辱乃为终身不能湔除之羞耻。余深信先觉决不至乞降。但其不能以身殉国。竟为敌所俘所屈。使我军誉与军校皆蒙此不白之污辱。殊所不料也。”

蒋介石坚决不愿意承认方先觉投降。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如果方先觉守住了衡阳城。那么。将在国际和国内大大提高国民政府的威望。也能够为一号作战开始之初的溃败挽回一点颜面。

如果衡阳城最终失守。但第10军与城池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虽然比不上守住衡阳城那么荣光。但官兵的英勇事迹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由于衡阳城国民党军是以少敌多。并给予日军重大杀伤。也可以说是虽败犹荣。蒋介石在国际和国内舆论上。都可以大肆宣传。

但是如果是第10军投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在当时。我国抗日军民认为。在国家存亡的生死关头。作为一支抗日的武装。没有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刻。而向敌人放下了武器。那是十分可耻的。也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方先觉将军率领的第10军将士们已经尽力了。他们孤军奋战。大量杀伤敌人。有效阻止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并最终导致东条英机内阁下台。在援兵无望。弹尽粮绝。已经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的情况下。选择放下武器。保全伤病员的性命。其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战争的实际效果来看。第10军继续抵抗下去。由于弹尽粮绝。人员伤亡殆尽。也不会给日军造成更大的杀伤了。从这一点来看。其实继续抵抗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不管衡阳守军的战绩如何惊天地泣鬼神。衡阳牺牲的将士们的事迹再光荣、再伟大。在抗日战争那种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极端紧要的关头。却绝对不能允许有投降情况的发生。因为只要一旦认可这种行为。那么今后作战时。其他部队遇到困难也可以效仿。那么今后仗就没办法再打下去了。

仅此一点。衡阳守军的所有光荣都因此而蒙羞。

据《何成浚将军战时日记》。何成浚评论道:

“噫!方军长等苦战四十余日。声名烈烈。虽庸人孺子莫不称道其忠勇。如坚持到底。以身殉职。则在中国史册上。张巡之守睢阳不能专美于前也。奈何当最后关头。以一念之差。由民族英雄一变而为降将军。留此百世不能洗磨之耻辱。我闻之实不胜太息痛恨之至!”

此后。方先觉等人逃回了重庆。仍然受到蒋介石的表彰。

抗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以一个军级单位投降日军。这是唯一的一次。因而创造了中央军抗战中单次战役中最大的集体投降。方先觉将军从此集英雄与降将于一身。围绕他是真投降还是被俘虏一直争论不休。

被剥夺最高荣誉称号。

蒋介石方面对外宣传的侧重点是:方先觉在城破之后。决心以身殉国。自戕不及、不幸为敌所俘。所以是光荣的。

为了证明此点。国民政府宣传部门对外公开了方先觉的“最后一电”。这也成为中国抗战中最著名的绝命电文之一。

据说。这份电文是由方先觉率参谋长孙鸣玉、师长周庆祥、葛先才、容有略、饶少伟等第10军最高将领集体署名。在城破的最后时刻发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是1944年8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的这“最后一电”。电文曰:

“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这份电报真是正气凛然。荡气回肠。视死如归!

这简直是中国军队抗日杀敌、舍身成仁的最高境界!

国民政府对这一份电报大力宣传。许多人看了这个电报。都忍不住感动得痛哭流涕!

人们感叹:第十军将士们经过连续数十个日夜浴血奋战。最后发出绝命电文。其忠勇精神。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足以成为中国军人的忠勇楷模!

不过。当时军令部长徐永昌就对此电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现在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这份电文真实性存疑。很有可能是蒋介石为了宣传的需要。而让其他人草拟的这份电文。

如果衡阳守军能坚守到最后。全军以身殉国。或者甚至击退日军。如果是这两种情况。那么必然会成为国民党宣传的重点。战后重组第十军也会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从而很有可能成为中央军的头号主力。风头甚至有可能盖过74军。

这可以参考孤军防守常德的\"虎贲师\"74军第57师。当时该师8000余人几乎全部战死。最后余程万师长率领仅300余人突围而出。战后该师被国民政府授予“飞虎旗”。重组后成为王牌军74军的王牌师。但余程万师长因为自己没有与城池共存亡。而是最后时刻突围而出(比方先觉的投降要好许多)。还是受到了蒋介石的拘押。

国民政府为了宣传需要。坚称方先觉等人是自杀不成而被俘虏。因此没有追究方先觉等人的责任。但最终还是收回了授予第10军下属3个师的三面飞虎旗。

其他观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54条回答。

原因其实很简单。泰山军第10军在衡阳战役全军覆没了。

国军“五大主力”的称呼。不是国军自己说的。而是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解放军提出的。

这五大主力被当作国军中的精锐部队。

然而。此时第10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著名的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第10军包括第3师、预备第10师、190师。1万多人负责固守衡阳。

衡阳城市并不大。大家去过衡阳就知道。城墙内从东到西。只有三四公里距离。

这么小的城市。理论上日军一顿重炮就轰平了。

而此次衡阳是日军长衡会战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

对于日军来说。必须不屑一切代价尽快占领衡阳。不然后面的作战就无法展开。

为此。日军集中了巨大兵力。高达11万人。其中包括第13师团这种甲种一流师团。还有第40、58、68、116师团等等。轻重火炮高达100多门。兵力火力都有绝对优势。

然而。第10军官兵不愧为泰山军。

面对强敌。第10军官兵浴血奋战。在巴掌大的衡阳整整坚守了48天之久。

日军此战损失巨大。公开宣布死伤包括包括志摩源吉少将在内19380人。其中旅团长志摩源吉少被击毙。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负重伤。一说睾丸被炮弹炸碎。

一般认为。这是缩小的数字。日军实际伤亡病疫在3到4万人。是衡阳守军的2倍。

而第10军全军覆没。其中4700人阵亡。2900人因伤病等死亡。剩下9000人中。有约8000人负伤。仅剩下1000多人还能作战。

在衡阳沦陷后。日军进入城市。发现全城都被炮弹炸弹炸成废墟。只剩下一所房子还算完整。

由此可见。衡阳保卫战的惨烈程度。

资料中这么写:衡阳会战对日军而言。可说是在中国战场上。最惨烈的一战。后来依据日军曾参战的官兵描述衡阳之战。中国军队根本是拿手榴弹当刺刀在使用。国军将三颗手榴弹串成一串。看到人影就丢。日本第11军伤亡惨重。

但此战第10军是成建制覆灭了。官兵除了少数逃出来的。已经不复存在。

而第10军虽重建。但官兵都已经换了一遍。军官也不是那批人。

其实也不是什么第10军了。是一支全新的部队。战斗力有着明显的减弱。不再是王牌部队的。

况且。第10军重建后才几个月。抗战就结束了。它也没有锻炼的机会。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21

    日军,先觉,部队,长沙,师团,作战,国民政府,军长,战役,国军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21

    没想到大家都对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21

    假如没有1944年那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或者方先觉不听信老蒋“援兵克日抵达”的忽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突围。第十军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