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原创

如何评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是中国。新加坡是新加坡。新加坡华人不同于中国人。

这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说的。今天的新加坡已经实现了李光耀的目标。绝不是一个小中华。而是一个独立的新加坡。

今天的新加坡华裔已经普遍“黄皮白心”名副其实的“香蕉国”。以说英语为荣、说汉语为耻。很多人即使在家也常常以英语交流。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张汉音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超过20%的年轻新加坡华人表示“如果有来生。一定不做华人”。

英国人歧视美国人吗?加拿大歧视美国人吗?澳大利亚歧视美国人吗?但是新加坡肯定会歧视中国人。

新加坡人口分三六九等。第一肯定是本地华人和白人。第二是马来人。第三印度人。第四中国人!

新加坡交通运输SMRT集团旗下102名中国籍巴士司机集体罢工。因为他们的工资比马来人还要低。

新加坡媒体发布视频。服务员不会说英语遭顾客训斥。顾客称:“你应该说英语。不应该让我说中文。你不会讲英文。就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是我的国家。我是新加坡人。好吗?”

在新加坡。只因中国的女世界冠军购物时买东西耽搁了一点时间就被骂为“中国鸡”。还得到一些新加坡人的叫好。

新加坡现在是发达国家。早已忘了自己的出身。在《李光耀回忆录》一书里。李光耀很自卑。“怎么说我们(新加坡)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他们(中国)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

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留学英国。是以做英国人为荣的香蕉人。

在2013年8月发表的《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李光耀提到新加坡建国“两大支柱”。其一是开放的社会;再者就是统一语言和国际接轨。

实用主义是李光耀的立国原则。经济上开放。政治上独裁。文化上去中国化。

有人曾提议华语为国语。但李光耀坚持以英语为通用语言。使新加坡更好国际化。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位于东南亚。1000年后我们仍是东南亚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跟中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命运不同。连生活方式也不同。我们的政策。就要确保在东南亚跟邻国和睦相处。并在自己的家园当家做主。任何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原则为准则。”

实用主义在李光耀的外交上就是周旋于大国之间。典型的两面派。

不少中国人抱怨“把他们当华人。他们却不把中国人当自己人”。其实是我们一厢情愿。忘了人家是新加坡。

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以来。李光耀已先后访华几十次。一直官方的座上宾。称作“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的老朋友”。而正是这位所谓中国的老朋友。在积极发展新中关系的同时。还不断在国际场合大谈提防中国:美国如果不继续参与亚洲事务、制衡日渐崛起的中国。将可能丧失世界领先地位。告诫日本、印度警惕中国成为强国。提醒东盟中国想让它们成为附庸。

亲美防中。这是李光耀的外交政策。美国是世界老大。新加坡把美国看做是自己的保护伞。制衡中国的力量。2000年4月20日,新加坡与美国签订《谅解备忘录补充协定》,根据协定,美国可以使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为其第七舰队以及其他过往船只包括大型航母编队提供后勤补给和保障。很显然。新加坡变成美国战略上围堵中国的棋子。

李光耀说过。作为中国人的后代。他知道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强。但同时知道中国人的爆发力也很强。非常记仇。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在历史上都得罪过中国。一旦中国强大。这些国家必然遭到中国的猛烈报复。所以必须让中国永远成为二流国家。

中国在遭遇“非典”之际落井下石。新加坡鼓动外资撤离中国。 新加坡早就声称。自己要当东南亚最后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后仍然跟台湾保持军事合作关系。奔走两岸之间。坐收鱼翁之利。李光耀甚至公开表示。希望海峡两岸“一切维持原有的状况。台湾维持演习前的原状。实际上(事实上)台湾与中国分离。这对新加坡来说是有利的。是好处成倍的。”

李光耀在各种场合的讲话经常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世界最大的挑战。将来亚洲的稳定取决于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之类的话。

李光耀对中国的崛起有种恐惧感。深怕将来历史上强大中国朝贡体系再现。

李光耀亲华。是因为他看到中国崛起是必然趋势。无法阻挡的。李光耀防华是因为他害怕强大的中国妨碍新加坡的利益。李光耀的着眼点就是新加坡的利益。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提出新加坡学习。哪个时候没什么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新加坡的发达引人瞩目。但是。一个城市国家。弹丸之地。如何与泱泱华夏相比呢?能起到多大的标杆作用!

新加坡是个怪胎国家。经济上开放。政治上独裁。居然还搞什么隔代世袭。新加坡被人称作“李家坡”。

李光耀说过。“在爱与恐惧之间。我总是相信马基雅弗利的话。如果没有人害怕我。那么我就是没有意义的存在”。

1965年。李光耀对工人代表说。“管新加坡人必须强硬如铁!”

李光耀搞的新闻管制、家长制、裙带作风、威权政体、变相世袭。以及苛严的法规、令人侧目的鞭刑等等等等。与世界文明是格格不入的。

李光耀干预私人生活习以为常。他曾倡导大学毕业的女性应与受同一教育水平的男子结婚。以确保他们的下一代也拥有“高智商”。

在李光耀的眼里。新加坡人是需要强力管出来的。是国家决定你的对错。而不是你的人权隐私。 李光耀的精英主义实用主义。严刑峻法控制社会的方法。组成所谓的“新加坡模式”。

在李光耀去世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挑战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李光耀对新加坡独立和繁华功不可没。他的实用主义思想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其他观点: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建国之父。也是二十世纪亚洲和世界上伟大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新加坡原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由于是一个岛屿。加上岛上居民绝大部分是华人或毕裔。马来西亚当时的领导人硬是把新加坡给赶了出来。新加坡这个一无土地。二无资源的荒岛只剩下的是人。新加坡的居民被马来西亚政府的举动感到震惊、愤怒又很无奈。

新加坡岛上的居民推举李光耀作为Te们的领导人。

李光耀先生不负众望。带领新加坡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硬是将新加坡这个被马来西亚政府扔出来的小岛。打造成世界花园城市和国家。其国家综合实力和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在亚洲也是首屈一指的。

新加坡所取得的这一切与李光耀父子的贡献密不可分。尽管李光耀先生已经逝世多年。新加坡在李光耀之后的吴作栋和李显龙两任总理的带领下。新加坡沿着李光耀先生所开辟的道路继续起锚扬帆、继续乘风破浪前进。

世界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全球局势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超级大国内外矛盾交织。无暇顾及到盟友的利益。新加坡也面临着到了十字路口的选择。

刚刚结束的新加坡全民大选结果已经出来。不出所料。以李氏父子为领导的政党以绝对多数胜选。至于今后由谁组阁。可以肯定的是。会继续沿着李光耀所开辟的路线。继续带领新加坡人民向着光明前进。

李光耀先生出身于华人家庭。祖籍广东。骨子里扎根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遗传基因。由他所亲手打造的花园城市、花园国家。中西合璧。正是二十一世纪各国学习的榜样。

虽然说新加坡是一个独立国家。但东方文化。尤其是华夏文明对其影响不能低估。站在十字路口的新加坡。就看下一任总理是如何选择?(2020/07/13)

其他观点:





李光耀于1923年09月16日出生在新加坡。是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的客家人后裔。从小接受英式教育的李光耀在12岁时考入当地顶尖的英式学校莱佛士书院初中部。18岁考入原校的高中部。1942年2月15日对新加坡华人而言本来该是一个开心的日子——因为这天是春节。然而这时的新加坡却丝毫感受不到任何团圆喜庆的氛围。这是因为就在两个月前日本偷袭了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仅仅数小时后日军就开始进攻东南亚。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侵入泰国、马来半岛北部。同时出动17架海军轰炸机突袭新加坡英军机场。成功获得制空权。12月10日英国皇家海军的二艘主力舰“威尔斯王子号”和“驱逐号”被日本轰炸机击沉海底。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制海权此时也落入日本人手中。1942年2月15日近10万英联邦部队向5万日军无条件投降。至此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统治体系分崩离析。作为英属殖民地的新加坡此时也被日军占领。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为报复新加坡华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于是从1942年2月18日至25日在新加坡进行了大检证。在这一过程中这个弹丸小岛上就有数万人被日军屠杀。

这时19岁的李光耀在新加坡历史上这段最黑暗的岁月时代中断了学业。被迫躲在家中。然而他到底没能躲过日军的搜查——在一个下午日军闯进了他家以抓捕抗日分子的名义将其带走。李光耀的母亲蔡锦娘向日本兵求情:“请皇军开恩。他绝对是顺民”。可无论她如何哀求。日本兵还是将李光耀带走了。蔡锦娘见状急忙把一袋食品和一些钱塞到儿子手里。半路上李光耀用日语向日本兵提出:自己愿为日军效力。请求先放自己回家拿几件衣服。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食品和所有的钱递给日本兵。不能不说李光耀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日本兵看在钱的份上竟允许他回家拿衣服。当然他这一走就躲了起来。事后他才知道那次和他一起被日军带走的人没一个人活着回到家里。这时他还丝毫意识不到:他的人生正应了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在李光耀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蔡锦娘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是李家来到新加坡发展的第一代人。李沐文把自己的儿子李云龙送入英文学校接受系统的英式教育。李云龙是一个少年早成之人——当他在16岁那年从英文学校毕业后就开始担任新加坡船务公司的分行代理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在李云龙事业小成之时父亲李沐文在36岁的壮年染病身亡。父亲早逝后李云龙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很快成熟起来。不久就升为船务公司经理。1903年李家在新加坡的第三代李进坤出生了。1922年李进坤和当地华侨后代蔡锦娘结婚。婚后第二年生下了李光耀。从小接受英式教育的祖父李云龙对英国文化极其推崇。因此告诫自己的儿子李进坤:一定要让小李光耀去英文学校学习。李进坤却认为:李家子弟身为华人该先读华文小学。学会华语。然后再受英文教育。然而李进坤也深知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极其固执之人。因此他瞒着父亲把李光耀送进了由当地客家同乡会发动华侨集资所办的东俊源华文小学。李云龙得知此事后和儿子李进坤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时多亏蔡锦娘从中劝解才最终使父子俩达成妥协:先让李光耀接受两年中文教育。然后再进英文学校。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萧条也波及到英国治下的新加坡。在这一过程中李光耀的祖父李云龙破产。父亲李进坤无力重振家业。反而沉迷赌博。根据多年后李光耀的回忆录我们可以得知:蔡锦娘穷尽一生的精力抚养孩子。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人士。为了孩子们的远大前途。她毅然挺身跟丈夫对抗。身为长子的李光耀很早就跟母亲商量家庭的重要决定。既然父亲指望不上。弟弟妹妹们又小。于是李光耀成为了这个家庭事实上的家长。

二战结束后荣获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的李光耀开始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后转入剑桥大学攻读法律。1949年李光耀从剑桥大学毕业。1950年6月他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二战后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体系已破坏殆尽。1953年底新加坡通过修改宪法获得了较大的自治权。1959年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尽管新加坡已取得自治地位。然而新加坡国土狭小——由60个小岛组成。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的1/23。常住人口只有448万。在这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上各类资源少之又少。连淡水都要从对岸马来亚的柔佛州进口。可以说新加坡人无时无刻不面对着严峻的生存压力。1961年5月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马来西亚。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公投。最后71%的人投了赞成票。于是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

然而这场结合从一开始就潜伏下了分家的种子:新独立的马来亚联合邦是个多元种族社会——马来人和非马来人(主要为华人和印度人)几乎各占一半。新加坡人口主要由华裔、马来裔和印度裔组成。其中华裔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4.2%。一旦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将直接改变马来西亚的种族结构。本来新、马两地之间的种族冲突就比较尖锐。而两地之间的党派矛盾进一步刺激了双方的对立:马来西亚的独立是在东姑阿都拉曼领导的巫统奋斗下实现的。于是巫统成为了独立后的马来西亚的执政党;而新加坡的执政党是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连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一时间在马来西亚国内“马来人至上”和反种族主义两种呼声针锋相对。随后新加坡商人指责马来西亚中央政府没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权利;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则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成增加到6成。同时指责新加坡华人暗通中国。此时身为马来西亚首相的东姑阿都拉曼见国内的种族冲突似有加剧的迹象。为维持马来族对国家的统治。于是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改宪法并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新加坡就这么被动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事实上新加坡并非对此心甘情愿——李光耀在其回忆录里不无伤感地提到:在新马正式宣布分离那天他感到马来人如休妻般地抛弃了新加坡。

新加坡的独立并不是自主选择。而是被马来西亚排挤的结果。独立之初的新加坡是一块潮湿、混乱。极不安宁的小岛。黑社会势力猖獗、妓娼遍地、毒品泛滥。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简易棚或茅草房中。卫生条件极差。教育水平落后。没有统一的文化和语言……当时的新加坡面临着为害甚巨的社会公害:自新加坡开埠以来涌入这里的移民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秘密结社组织。由于当时法律制度的缺失。普通百姓出于生计往往选择依附于这些帮会组织——用行话说叫“拜码头”。这些帮会组织不时会爆发暴力冲突。一时间黑帮组织的暴力犯罪行为成为困扰新加坡社会的首要顽疾。在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的早期移民中男性占据绝对多数。这就导致新加坡一度出现过光棍遍地的现象。这些光棍同样有生理需求。正是这种生理需求催生了拐卖妇女、强迫卖淫的黑市市场。在当时的新加坡抢劫、盗窃、吸毒等犯罪现象也和卖淫一样相当普遍。

早在新加坡独立前的1959年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就对诸如色情业等社会公害进行整治。在整治过程中李光耀及其追随者很快发现了困扰新加坡的症结所在——法治意识的欠缺: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在当时和旧中国一样是一个人情社会而非法治社会。特权阶层形成了官官相护的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种黑道组织纷纷通过向官员行贿的方式取得政治保护伞。事实上在李光耀之前英国殖民时期也曾打击过暴力犯罪、卖淫嫖娼等社会公害。然而由于黑帮和官场之间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导致每次打击都像刮风一样——刮的时候声势浩大。可风头一过就虎头蛇尾了。李光耀下决心将新加坡的发展寄托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之上。严格杜绝一切私人请托行为。1960年春节新加坡的大法官在高等法院致词时向全新加坡表示:“在新加坡没有人可超越法律之上”。新加坡的法律甚至达到了严苛的程度。连李光耀自己也声称:“新加坡的法律在开始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我们做到了人人平等。因此我们很快成为法律社会的典型。”李光耀要求自己和自己的政府为人民做出表率:新加坡第一夫人柯玉珠管理的法律公司里有一名受雇的会计师因为做假账被发现。依据法律被判6年徒刑。一名新加坡高级警官误入禁猎区射杀了一只鸟。而恰好一位年轻的小警察抓到。结果这名高级警官被送上法庭。还上了报纸。新加坡的鞭刑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为侵犯人权的落后制度。但由于新加坡议会始终坚持保留这一刑罚。因此无论是谁如果被法庭判决鞭刑即使他愿意多赔钱多坐牢也不能使自己免于鞭刑。1993年一名18岁的美国少年在新加坡被判鞭刑。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亲自向新加坡求情。这时的李光耀尽管已不是新加坡总理。但仍对新加坡保持着巨大影响力。他坚持认为: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不得搞特殊化。即使是美国总统求情也不能免除这名美国少年的鞭刑。否则对在新加坡被判处鞭刑的其他国家人士是不公平的。

要维护法律的公平执法者自己必须保持高度的廉洁奉公。李光耀在自己上台执政后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上向自己的所有内阁成员发出警告说:“我不敢说今天的内阁政府在任期五年中能不能带领新加坡人民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我要求各位要做到廉洁、公正、民主。如果谁在这方面出任何问题。政府是不能宽恕他的……”李光耀执政的第二年新加坡政府修改防止贪污法令并根据法令成立了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李光耀就任新加坡总理后把自己的父母兄弟都召集到身边告诉他们:从今以后他们不应该指望得到他的特殊照顾。他们应该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要求自己。李光耀的父亲李进坤脑海里还是传统的人情社会那一套——在他看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李光耀却不因为自己成为了一国领袖就让自己的家人获得哪怕一丁点特权。以致于李进坤认为:自己这个儿子没家庭感情可言。1986年11月李光耀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作为他的内阁中最得力的干将的国家发展部长郑章远被国家贪污调查局发现有经济问题。尽管李光耀同郑章远有几十年的私交。尽管李光耀无比欣赏郑章远的实干才能。尽管新加坡需要这样的实干家。但郑章远触犯了法律却是不争的事实。李光耀决定以铁腕手段维护法律的尊严。得知自己求生无望的郑章远不愿站上审判台而使自己一生荣誉毁于一旦。他选择了自杀。在他最后给李光耀的信中写道:“对于发生这次的不幸事件。我应该负全部责任。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东方绅士。我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接受最严厉的惩罚。……”接到这封信的李光耀禁不住放声痛哭。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之后在2010 年“透明国际”发布的世界清廉指数排名中新加坡、丹麦和新西兰三国并列第一。

在加强政府内部的廉政建设的同时新加坡在经济民生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改善新加坡人的住房状态新加坡政府强制执行公积金制度——新加坡所有的雇员无论工资高低。每月都要缴纳月薪的5%作为公积金。雇主也需缴纳雇员月薪的5%作为雇员的公积金。这个比例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同时新加坡规定:雇主若不缴纳。公积金局首先通知会员。然后强制雇主缴纳。公积金制度在新加坡实行近30年。经过10次修改。不断完善。公积金不仅用在住房方面。而且也用在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从中受益良多。许多人由当初的被迫执行公积金制度变为自觉行动。1961年新加坡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创建了裕廊工业区。该区的面积为70平方公里。包含了来自各地的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将新加坡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岛和毛广岛等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中部地区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这一时期正值发达国家将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向外转出的时期。新加坡乘着这一东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1984年新加坡政府开始推行医疗储蓄计划:规定每个职工把月薪的6%-8%存入银行。设立个人医疗储蓄户头。这一计划为每个居民预备了一笔即时支付费用。并不足以完全支付重病、大病患者的所有医疗开支。贫困家庭可免交医药费或享受政府其他的医药补贴。病人住政府办的C级医院只需交15%的医药费就行了。完全无支付能力的穷人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或全免。60岁以上的老人在公立医院看病只需交一半的门诊费和药费。  1991年新加坡政府设立了专项医疗保健基金以帮助低收入者支付医疗费用。从而保证每个新加坡人可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政府最初提供2亿新元。然后每年汇入1亿新元。到1995年已达6亿新元。基金主要用于资助低收入者的医疗费用。若低收入者因重病入院。无力支付医药费。即可向政府申请补助。到1995年为止基金已经为87000位低收入病人提供了2300万新元的资助。99%的申请者获得批准。

尽管在国家制度设计层面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效仿西方制度体系的国家。但李光耀同样珍视传统的东方文化。这或许与他当年受到的中文学校教育有关。李光耀始终认为:西式民主并不适用于任何国家。他一生都始终提倡”亚洲价值观“。所谓”亚洲价值观“用李光耀自己的话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宽容。宗教和谐;实用理性。中和思维;先有经济。后有民主;权利义务。平衡发展;自由虽贵。责任更重;民主目标。良好政府;领袖贤明。政府强大;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政府人民。互尊互信;以法治权。以德治国;法纪严明。井然有序;各尽所能。各取所值;机会平等。扶贫济困;高薪养贤。厚禄养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重教尊学。克勤克俭。

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但仍在新加坡内阁中担任内阁资政一职并对新加坡保持巨大影响力。同时他开始担任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董事长。2010年10月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辞世。他为妻子写下悼词:“没有她。我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度过了充满温暖和意义的一生。我应该为她89年的生命感到慰藉。但10月这一天在这个永别的时刻我的心却无比悲痛。”次年5月李光耀正式退出新加坡内阁。退休后的李光耀发表声明称:“在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选举后我决定离开内阁。让更年轻的内阁成员团队联系并接触年轻一代。塑造新加坡的未来。”2015年3月23日91岁的李光耀病逝。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55

    新加坡,李光耀,中国,马来西亚,自己的,国家,是一个,日军,政府,东南亚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55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55

    中国是中国。新加坡是新加坡。新加坡华人不同于中国人。这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说的。今天的新加坡已经实现了李光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