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蜱虫叮咬后会危及生命?为什么?
原创

人被蜱虫叮咬后会危及生命?为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发生过多起关于蜱虫叮咬的事件了。有些人因为不重视。或者不知道蜱虫的原因。随意处理。给自己带来了生命危险。特别是现在这个时节。是蜱虫出没最多的时候。

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人被蜱虫叮咬后会危及生命?

1、蜱虫掉到人身上后会往身上钻。用头部钻入皮肤。 2、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物质。再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 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 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3、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病毒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4、蜱虫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由于蜱虫携带的病毒种类较多。所以在叮咬人之后往往会将携带的病毒输送到人体内。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制。引发各种疾病。这其中最常见最难治疗的就是蜱虫带来的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哪些特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般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意识障碍及多器官损害等。,根据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验室检查动态变化规律。临床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期:发热期、多器官功能损伤期和恢复期。

1、发热期 体温多在38C℃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患者常伴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常有腹股沟、腋下、颈部等处孤立或2~3个浅表淋巴结肿大伴明显触痛。表面红肿。

2、多器官功能损伤期 可与发热期重叠。一般出现在病程5~10天。个别重症病例发病2-3天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肝、肾、脑、心、肺、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全身器官均可受累。部分患者可出现出现肢体、下颌抖动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及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烦躁、抽搐及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死亡病例多发生在此期。死亡时间一般出现病后6~12天。非死亡病例此期一般持续3~5天后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 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各器官功能逐渐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1、病原学治疗 体外实验提示利巴韦林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有抑制作用。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继发或伴发立克次体、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危重患者。建议及早给予免疫球蛋白。

2、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能量并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和水分。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纠正低钠血症。①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②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x10^9/L) 者。可输注血小板。③白细胞明显减少者易继发细菌、真菌感染。中性粒细胞低于1.0X10^9/L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④注意对肝、肾、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保护。避免使用对肝、肾等重要器官有损害的药物。防止多脏器衰竭发生。⑤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用强心药、利尿剂控制心力衰竭。对合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可早期使用肝素。

3、由于该病容易重症化。可出现肝功能严重受损、呼吸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及胃肠道出血、继发真菌及细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必须积极治疗。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加强监护。

绝大多数早期就诊患者预后良好。危重患者死亡率仍高(17.4%~30%)。 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心脏受累严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平时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蜱虫叮咬。以及如何处理呢?

1、首先应避免在野外杂草丛、灌木林中坐卧停留。蜱一般会停在路边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因此人在路上行走时应尽量在路中间。远离路边的野草灌木。

2、做好个人防护,到野外活动、野外钓鱼等可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提倡穿长袖的衣服。不要穿凉鞋。在林中穿行应带帽子。也可喷、涂一些驱虫剂。如避蚊胺等。

3、野外活动回来。应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有饲养宠物者也要注意。每天户外草坪遛狗有可能受蜱虫易叮咬。从而带至家中。蜱被带回家中。除在动物身上外。还可藏匿于绵软物品(如窗帘、毡子)、缝隙、犬舍等。因此。野外活动回来。应换洗衣物、冲澡。平时要常做室内卫生,湿式扫除、吸尘、晾晒衣物等。宠物也要经常洗澡。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对家中新进的花草植物也要查看有无蜱虫。

4、如被蜱叮咬。切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可用酒精、碘酒或驱避剂、驱蚊花露水涂在蜱身上。使蜱松开皮肤。也可用尖头镊子尽量靠近皮肤。然后紧紧夹住蜱头部。缓慢用力,不要扭转或猛拉。不然蜱的头部就留在身体上了。如出现蜱头留在肉里情况,可以试着用镊子看是否能把头拔出来。如果无法去除,。可到医院诊疗处理。蜱叮咬后的皮肤可以用肥皂水清除。如有条件。可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皮肤。

5、如果被蜱叮咬后(或到植被茂密的丘陵、山区活动后)七天内出现如下症状该及时就诊 (1)发热,体温超过38°C。特别是高热不退; (2)头痛、疲劳、肌肉酸痛、或者出现关节痛; (3)出现皮疹、特别是逐渐扩“大的圆环状皮疹。

其他观点:

及时的正确处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48:15

    综合征,器官,症状,皮肤,患者,病毒,血小板减少,病例,恢复期,高热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48:15

    没想到大家都对人被蜱虫叮咬后会危及生命?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48:15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