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的历史你知道多少?有何值得分享的?
原创

晋朝的历史你知道多少?有何值得分享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琅邪王氏的崛起。

这和“士族政治”的出现有关。所谓“士族”。就是拥有显赫地位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普遍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世代为官。二是拥有很高的道德声望。今天要给你讲的琅邪王氏。就是以士族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接下来就要请出今天的第一位主人公。他名叫王祥。吉祥的祥。正是在他手上。琅邪王氏开始成为著名的士族。因为王祥奠定了琅邪王氏的道德声望。使这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得以长期维系。他还为琅邪王氏留下了世代相传的政治策略。使王氏子弟可以世代为官。

王祥的少年时代是在琅邪度过的。他的家族源远流长。据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太子因为爱提意见。被贬为庶人。因为他出自王族。所以他的子孙就被老百姓称为“王家”。久而久之。这个家族就干脆把“王”作为姓氏。传到第二十二代。已是西汉时期。王氏家族出了一位名叫王吉的人。后来做到大司空的高位。正是这位王吉。把家搬到了琅邪。这成为王氏家族定居琅邪的开端。到了东汉时期。第二十六代孙王音做过大将军的幕僚。这位王音就是王祥的祖父。所以王祥是王氏家族的第二十八代传人。你看。在王祥以前。家族中已经出过几位官员。不过。这些还只是偶然现象。直到王祥这一辈。才开始形成世代传承的家族势能。这与时代的大势有关。士族政治在这一时期已经初露萌芽。当时社会上土地兼并严重。出现了许多大地主。这些大地主被称为“豪族”。他们为了维持家族的地位。十分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当时国家又通过察举制来选拔人才。所谓察举制。就是由地方长官来发现并向国家推荐人才的制度。这项制度本来是为了提拔人才。但由于豪族的崛起。察举制发生了变异。地方官勾结豪族。推荐的都是豪族子弟。于是豪族就逐渐垄断了做官的途径。开始形成世代为官的局面。这时的豪族就演化为士族。士族垄断做官途径以后。开始形成“以名取士”的传统。就是根据名望来选拔人才。于是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行一种活动。叫作“清议”。就是聚在一起议论和评价人物。这本来是为了制造舆论。后来成为士大夫沽名钓誉的工具。士族子弟如果通过“清议”获得了好名声。就更容易获得官位。琅邪王氏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开始崛起的。这与王祥收获了巨大的名望有关。这个名望又来自他对儒家孝道的严格遵守。王祥出生于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爆发的那一年。他的生母早已去世。继母对他很不好。尤其是在继母生下弟弟王览以后。更是将王祥视为眼中钉。经常虐待他。即使是这样。王祥对继母依然很孝顺。中国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一则故事叫作“卧冰求鲤”。主人公就是王祥。在一个冬天。王祥的继母忽然说想吃新鲜的鱼。于是王祥就来到河边捉鱼。但当时河面已经封冻了。王祥就赤身裸体躺在冰面上。想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忽然间冰面裂开。从裂缝中蹦出两条鲤鱼。乡亲们纷纷惊叹。认为这是王祥的孝顺感动了上苍。这个故事显然经过了后人的渲染加工。不过王祥作为一名孝子。应该是确定无疑的。按照当时的价值观标准。他的孝顺格外可贵。因为人们对亲生父母的孝顺。主要是出于天性。而王祥对虐待自己的继母都如此孝顺。这更多是出于对儒家伦理的主动遵守。请注意。“孝顺”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属于个人道德品质。但在当时。“孝顺”是具有政治含义的。从西汉以来。中央政府就开始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对父母孝顺。对皇帝才能忠诚。对社会才能具有责任感。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指望他爱谁呢?所以。察举制中有一个著名的科目叫作“举孝廉”。就是选拔孝顺父母。品行廉洁的人。王祥对儒家孝道的恪守使他收获了很高的道德声望。以至于有人请他出来做官。曹丕建立魏国以后。徐州刺史吕虔聘请他做了别驾。这相当于刺史的秘书。权力很大。王祥很快就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人民的歌颂。王祥的政绩使他收获了更高的声望。从此一帆风顺。转眼三十年过去。他最终做到了司空的高位。王祥除了为琅邪王氏奠定了道德声望。还做出了一项贡献。那就是他为王氏家族留下了顺应时代大势的政治策略。这被后人概括为八个字:“与时推迁。平流进取。”所谓“与时推迁”。就是顺应时代大势。抓住改朝换代的机会。光大家族的门户。所谓“平流进取”。就是谦虚低调。远离风险。避免无妄之灾。这听上去可能有点抽象。我来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王祥八十岁那年。晋王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承了王位。同年十二月。司马炎就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面对改朝换代。王祥的态度很有意思。一方面。他没有像某些曹魏遗老一样。选择给旧王朝殉葬。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像某些大臣那样。对司马家族趋炎附势。他表面上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但在司马炎想要利用他的声望。封他为公爵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王祥越是摆出中立的清高姿态。司马炎就越是需要利用他的道德形象来为自己服务。不过。王祥深知自己不是司马氏的亲信。并不能获得真正的信任。所以一直低调从事。一再请求退休。终于获得批准。三年以后。他就去世了。王祥以身作则。为琅邪王氏留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策略。既要抓住时机。又要谦虚低调。这看上去或许存在道德瑕疵。但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士族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和道德声望。无论是谁掌握最高权力。都要依靠士族的力量。王祥留下的策略。是在士族政治中维持家族长盛不衰的唯一法门。王祥使琅邪王氏开始成为士族的一员。他的孙辈中又出现了两位佼佼者。王敦和王导。正是在这兄弟二人手上。琅邪王氏走上权力的巅峰。创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这种局面被称为“门阀政治”。

其他观点:

西晋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里。存在感不是很高。不仅仅因为它短命。它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乱”。而东晋。属于一个偏安政权。特点是——皇权衰微。门阀世族势力太过于强大。皇帝当的憋屈。

我选择四点分享两晋的特色。

一、出现两个白痴皇帝

据说有一次听见蛙声。这傻皇子惊讶地问:“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随侍的人忍不住笑了。

还有一次。他听说天下灾荒。官员告诉他:“老百姓没粮食吃。饿死众多”。司马衷反问官员:“没粮吃。何不吃肉?”可见其智商真乃天下第一白痴。

就是他的弱智。才有了皇后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把整个西晋搞得狼烟四起。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第二个白痴皇帝在东晋——司马德宗。他比司马衷还傻。

《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就是说。他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晋安帝不会说话。不知饥饱。不辨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事务全靠别人照料。

历史记载的皇后。要么贤德出名。要么美艳著称。可历史上却有一个奇葩皇后。她矮。胖。丑。黑。还狠毒善妒。淫乱无度。所有的黑暗集于一身。也是没谁可以出其右了。

宫女怀孕。贾南风知道后。亲操大戟。把怀孕的宫女当胸扎死。其凶残嫉妒可见一斑。

贾南风善于权术。设计以谋反罪杀死手握大权的杨骏。废掉皇太后。然后把她活活饿死。

贾南风生性放荡。独掌大权后。满京城物色年轻美貌的后生。弄进后宫。玩够了就杀死。免得走露消息。

贾南风还狠毒地杀了太子司马遹。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

三、皇权衰落。门阀世族把持朝政

东晋的皇帝当得非常憋屈。这也是东晋的特色。

怎么说呢?从第一个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开始。他们就从来没有真正的掌握皇权。司马睿的皇权也是王导王敦扶持上去的。这种情况司马睿怎么可能独立掌权呢?司马睿曾经也反抗过。可是兵权在王敦手上。后来王敦还两次叛乱。司马睿是在忧愤中而死去的。

到了第二代晋明帝。他很想有一番作为。重塑皇室权威。重用王导。可惜在位仅仅4年。终年27岁。

到了第三代晋成帝。5岁即位。一个毛孩子。谁把他放眼里呢?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傀儡皇帝。大权一直掌握在舅舅庾亮和庾冰的手中。在这期间。王氏和庾氏为了权力还一直在明争暗斗。

从第五代穆帝开始。桓温(明帝的驸马)又开始掌握朝政。到了司马奕的时候。直接把海西公拉下台。立了简文帝司马昱(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最小儿子)。司马昱在位只有几个月。就病死了。

到了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昱的三子)的时候。桓温想篡权。被谢安拖延着。后来病重而死。这时东晋迎来一段稳定的时期。晋孝武帝开头几年。也有一些政绩。后来他为了抑制谢家势力。重用自己的胞弟司马道子。而司马曜每天就是喝酒。醉生梦死。司马道子和儿子司马元显专权。权力转入宗族王权下。皇权依然薄弱。

最后两个皇帝我们也清楚了。就是司马曜的儿子。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司马德宗就是一个白痴皇帝。桓温儿子桓玄后来又逼司马德宗禅位于他。做了把皇帝瘾(几个月)。他俩后来都被刘裕杀死。

东晋的历史其实就是门阀门世族兴衰的历史。在这整个东晋王朝里。皇权就是一个点缀而已。

四、魏晋风度——清谈、玄学

清谈在当时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特别是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更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

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

传说孙盛到殷浩家去“清谈”。直到废寝忘食。不愿离去。

我是历史逸事。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其他观点:

关于晋朝。司马氏家族篡魏建政。骄奢淫逸。相互残杀。祸乱中原。异族五胡乘机侵占中原。屠杀汉族千千万万。胡人禽兽不如。把汉族女人当作\"两脚羊\"。奸淫杀害。吃人肉。喝人血。罪恶罄竹难书。司马氏这个家族把中华民族带到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汉族差点亡国灭种。悲惨万分。历史学家都无法下笔记载。

皇族司马睿仓皇逃到江南。在王谢两大家族帮助下。苟延残喘。出现了王马共天下局面。以后刘裕篡东晋。建宋。南方历经宋齐梁陈四朝。彼多为得国不正。互相篡位。中国陷入大分裂时期。

北方。胡人亦纷纷建国。所谓\"五胡十六国\"。幸亏有个汉人叫杨坚。几辈卧底北朝。身居北周高官。最后把胡人外甥北周宇文氏。一脚踹开。当了皇帝。建立大隋。然后回归汉姓。号召重建汉天下。恢复汉文化。国力大盛。灭掉南方陈朝。一统天下。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最应该称赞的皇帝。功绩不输秦皇汉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10:01

    司马,士族,王氏,家族,东晋,皇帝,豪族,南风,皇权,政治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10:01

    没想到大家都对晋朝的历史你知道多少?有何值得分享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10:01

    琅邪王氏的崛起。这和“士族政治”的出现有关。所谓“士族”。就是拥有显赫地位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普遍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