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金城】
男。1963年10月生于宿松县趾凤乡龙井村。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84年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分配至中铁一院兰州分院。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任中铁一院兰州分院副院长。2008年12月任中铁一院副院长。在28年的铁路勘测设计工作中锻炼成长。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CCTV2007中国经济年度公益人物提名奖等荣誉。
先后参与和负责昆玉、包兰、宝兰、候月、孝柳、西南、青藏、拉日、敦格铁路等20余条国家重点铁路项目的勘测设计。以及尼日利亚铁路技术改造项目。折算里程近20000多公里。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线为国家节约工程投资总计约8亿元。2000年12月。担任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总设计师”。全面主持和负责青藏铁路的勘察设计和科研攻关工作。他带领队伍深入唐古拉山区。在零下20多度的气温下。在泥泞的沼泽地里。他背负几十斤重的设备。连续两天一夜徒步行走。测量线路、论证方案。在队员意志消沉的时候给突击队员开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自己则由于长期劳累。晕倒在泥沼中。队员们及时把他抬出沼泽。才战胜了死神。作为总设计师。在平均海拔4400多米的青藏铁路沿线坚守了8个年头。行程近百万公里。被称作青藏铁路“活地图”。他在青藏铁路倡导采用的野生动物通道、植被恢复与再造技术等一系列开创性举措。有效解决了多年冻土层退融问题、高原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等世界性难题。使青藏铁路成为我国的第一条生态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工程环保建设的样本。2008年。青藏铁路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还先后获得“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建国60周年“十佳感动中国工程设计成果”、“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2008年12月。担任中铁一院副院长。并兼任铁一院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全面负责院青海、西藏地区铁路项目以及全院大型铁路站房项目的生产组织工作。由他负责的拉日铁路勘测和西格二线、关角隧道、敦格铁路、柴达尔至木里铁路、那曲物流中心等项目点多线长。且均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异常恶劣。他带领设计团队。深入现场踏勘。创新设计理念。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2010年4月21日。在接到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通知后。主动请缨。担任铁一院玉树抗震救灾铁路建设项目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并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率领132名技术人员连夜赶赴西宁开展工作。按照“利用现有与新增设施相统一、应急工程与整体建设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统一”的原则。迅速开展方案研究工作。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在他的领导下。铁一院现场技术人员仅用了一天就完成勘测。三天稳定方案。七天内完成海晏、湟源、平安驿三处施工图。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玉树速度”。为实现铁道部和青海省2个月内完成应急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总体目标争取了宝贵时间。为灾后大规模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年的勘测生涯中。他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高原的铁路事业。与广大铁路建设者一道。以对铁路建设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奉献了一座座令国人自豪令世界惊叹的丰碑。2011年12月。他回到故乡。出席宿松铁路支线预可行性研究研讨会。为家乡铁路建设献智出力。
【李亚栋】
男。1964年11月生于宿松县孚玉镇玉龙社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1年12月顺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宿松历史上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本县许岭中学任教2年。1988-1991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于1995年师从钱逸泰院士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研究。1998年获博士学位。1998年1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百人计划”;1999年。获得柳大刚优秀青年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论文奖;200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清华大学先后担任化学系教授、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兼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多家国际和国家权威学术期刊的编委、副主编、主编职务。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包括单分散纳米晶可控合成与组装、一维纳米材料制备与形成机理、贵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复合物及其催化应用等。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并作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近几年来。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截止2011年度。其论文被他人引用总数超过150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为中国乃至世界纳米材料研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多年来。关心宿松发展。特别是关心家乡学子。多次指导宿松高考学子报考清华大学等国家一流大学。
其他观点:
现介绍三位安徽宿松籍名人。他们是:
△刘奇葆。安徽宿松人。1953年1月生。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12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历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书记、区党委党校校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务。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 贺东久。安徽宿松人。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军旅词作家 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文书、干事。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员、总政歌舞团创作员、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三级。代表作品有《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在和平年代》《桃花谣》 、《莫愁啊莫愁》、《边关军魂》、《眷恋》、《芦花》 等 500多首歌词 。
△张乐元。安徽宿松县陈汉乡三合村人。解放军少将军衔。1936年出生。1953年8月入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战士、文书、团军械助理员、军战勤、作战参谋、济南步兵学校教员、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后勤学院教员、参谋教研室主任、学术研究部副部长、总后司令部科研所所长、后勤指挥学院副院长等职务。1993年晋升少将军衔。1995年退休。
欢迎大家补充、交流。
其他观点:
徐厉。原为江苏沛县人。后以侯入籍宿松。子孙世居于此。是宿松进入正史的第一个名人。
张何丹。原为四川人。后定居宿松。西汉末年。曾在朝廷任散大夫之职。因秉性忠直。多次上书弹劾王莽。被贬为松兹(宿松)县令。
陈武。公元176年出生于今宿松县陈汉沟。汉献帝兴平元年。陈武被孙策拜为别部司马。
周本。系南郡太守周瑜长子后裔。公元860年生于宿松县原梅墩乡。周本是宿松进入正史袭封王爵的唯一名人。
郝杰。宿松人。少孤。家贫。立志于学。攻读经史才名远播。
石良。系南宋都统辖石兴宗之孙。宿松杜溪庄人。1377年被封为武德将军。
金忠士。宿松城关人。1591年。一跃举于乡。深为临川章伯玉所器重。次年入京应试。登进士。授江西乐平县令。在万历四十四年。诏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朱书。自幼聪明过人。10岁能朗诵许多古典诗文。20岁即设立书馆。31岁结识桐城派戴名世。结为文字友。1707年病逝于京师。戴名世赞其“才气横绝一世。文章为百世之人”。
黎元洪。宿松松塘庄人。因其父经商湖北。遂入籍湖北黄陂。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884年编入北洋水师。1895年应两江总督张之洞电召赴宁。曾三赴日本考察。武昌起义时。他出任革命军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黎元洪被封为武义亲王。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后段琪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后被直系军阀驱逐。晚年投资实业。病逝于天津。
徐文藻。生于宿松县佐坝乡松梅岭一个地主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考入湖北法政专科学校。
黎光祖。宿松县五里乡牌楼村人。安徽著名红军书法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600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宿松,宿松县,铁路,青藏铁路,安徽,中国,国家,玉树,清华大学,化学系
没想到大家都对安庆宿松出过哪些名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金城】男。1963年10月生于宿松县趾凤乡龙井村。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