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侯宝林生前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捧哏名家赵佩茹为师?
原创

为什么侯宝林生前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捧哏名家赵佩茹为师?

好文

热门回答:

侯耀文拜师赵佩茹先生的时候。赵佩茹先生已经去世20多年了。侯宝林先生为什么会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赵佩茹先生为师?原因很简单。侯宝林大师说的也很直白:“不能让活人捡了便宜。”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侯大师没有明说。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位相关的人物:

侯宝林

侯宝林。(1917—1993)出生于天津市。满族。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语言大师 。

1933年侯宝林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经过刻苦学习。再加上原来的京剧功底。几年后。侯宝林大放光彩。成为京津两地的名角。新中国成立以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牵头成立了相声改革小组。净化相声。同时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贯 道》等。

侯宝林大师还经常到中南海。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说相声。毛主席非常喜欢侯宝林的相声。侯宝林大师到底有多少徒弟。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赵佩茹

赵佩茹。(1914—1973)。男。出生于河北省。满族。著名的相声大师。

赵佩茹原名赵佩如。因与小蘑菇常宝堃搭档。所以改名为赵佩茹。师从焦少海。在同辈艺人中拜师最早。所以他是“宝”字辈的掌门大师兄、大门长。他共有弟子33名。包括李伯祥、高英培、常贵田、马志存等人。

侯耀文

侯耀文(1948—2007)。男。北京人。侯宝林大师的小儿子。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兼说唱团团长。侯耀文一共有28个徒弟。包括奇志、陈寒柏、郭德纲等。

大师和儿子

侯大师一共有三个儿子:侯耀中、侯耀华、侯耀文。如果是四个儿子就圆满了:中华文明。

侯大师深知相声太苦。成名不容易。所以他是坚决不让儿子们学相声。可是侯耀文偷偷学相声。偷偷报考铁路文工团。被录取后铁路文工团到家里要人。正在吃饭的侯大师当时就气得摔了碗。

眼见木已成舟。侯大师只能支持。在侯大师的悉心教导下。侯耀文进步很大。上世纪70年代就成名了。相声界有规矩。父亲能耐再大也不是师父。成名之后的侯耀文虽然也开始收徒弟了。可他还没有师父。他还是海青的身份。

钦点拜师

可怜天下父母心。侯耀文拜师的事情一直没有解决。侯大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侯大师在相声界的地位如日中天。他必须给侯耀文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师父。可是侯大师本领高强。眼界也高。宝字辈的相声名家还真没有能和他并驾齐驱的。

常宝华先生和侯大师两家关系亲密。常先生还是马三爷的徒弟。侯耀文年轻的时候多次缠着常宝华要拜师。侯耀文的母亲也给常宝华打电话。可是常宝华到底没敢答应。常宝华后来说:“侯大师不点头。我是不会收耀文的。在侯大师面前。我整个就是一个不会说相声的人。”

其实侯大师早就打定主意。要让侯耀文拜师赵佩茹。关于这件事有两个版本:

孟凡贵版:侯大师一开始找的是孟凡贵。侯大师向孟凡贵说了让侯耀文拜师赵佩茹的事情。孟凡贵回去向师父高英培汇报。高英培表示此事可行。不过他不是大弟子。得让他的大师哥李伯祥先生来主事。侯耀华和孟凡贵专程到天津找了李伯祥先生。

侯大师有吩咐。李伯祥先生赶紧赶到北京去医院向侯大师请安。当场就把侯耀文拜师赵佩茹这件事定了下来。

王平版:侯大师在弥留之际找来了王平:“你三叔耀文说了这么多年的相声还是个海青。他如果拜师算是带艺投师。可不能让活人捡了便宜。你懂吗?”

王平回到家仔细想了想。明白了:侯大师还是希望儿子能拜在赵佩茹门下。大师不能直接说出来。得让赵佩茹的徒弟主动提出来。于是他给师父李伯祥打电话说了这件事。

1994年12月10日。“纪念赵佩茹诞辰80周年演出”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行。侯耀文也参加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主办方宣布。李伯祥代拉师弟。侯耀文拜已故相声大师赵佩茹为师。三天后在河东饭店举行正式拜师仪式。引师、保师、带师。分别是相声演员王世臣和京剧界的孙玉祥、朱玉良。

不管是孟凡贵版还是王平版。反正侯大师的意思是一样的。侯耀文只能拜师赵佩茹的原因有二:

1.侯耀文是带艺投师。早已经是功成名就。所以不能让活人占便宜捡漏。

2.赵佩茹是宝字辈的大门长。和侯宝林侯大师的相声水准、相声地位是旗鼓相当。门当户对。

朋友们。你们认为我回答的对吗?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其他观点:

其实侯宝林钦点侯耀文拜赵佩茹这件事情。说法并不统一。目前有王平和孟凡贵两种不同的说法。

孟凡贵说的版本是。在侯宝林大师临终前几天。孟凡贵王平刘亚津正在电视台排节目。拍完后遇到侯耀文。侯耀文告诉孟凡贵:今儿个开始我就是你们师叔了。你回去给我大哥(高英培)说一下。让他代拉我拜你师爷(赵佩茹)。这是你侯师爷(侯宝林)的意思。

孟凡贵转告给高英培之后。高英培认为自己不能做主。只能让大师哥李伯祥出面。于是李伯祥去医院跟侯宝林确认了一下。最后决定代拉侯耀文拜师赵佩茹。

而王平说的版本则是另一回事。当时王平因为照顾手术后的侯宝林。所以住在北京东四头条的侯府。有一天侯耀华把王平叫醒。说侯宝林有事情要告诉他。王平到侯宝林病榻前。侯宝林就给他说了这番话:

今天找你来是跟你说说你三叔的事儿。他说相声这么多年还是个“海青”(相声行业指没有拜过师的人)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你三叔要是拜师那叫带艺投师。所以不能让活人捡了便宜。你懂吗?

王平其实一开始没听懂。但回去琢磨了一下。明白了这是侯宝林要让他去找李伯祥。让他代拉侯耀文到赵佩茹门下。但李伯祥知道后一直有点犹豫。毕竟相声界代拉师弟是很谨慎的。即使他这个大师兄也不能张口就来。结果就是侯耀华侯耀文反复跟李伯祥磨。李伯祥也跟侯宝林大概聊了一下。最后决定了代拉侯耀文。

于是1994年12月10日。天津中国大戏院的纪念赵佩如先生诞辰80周年的演出上。由李金斗主持。李伯祥负责代拉。让侯耀文成了赵佩茹的门生。解决了他的师承问题。

当然这两个版本都有可能是真的。只不过孟凡贵是负责通知高英培。王平是负责对接李伯祥而已。而侯宝林的真实意愿。就是让侯耀文拜入赵佩茹门下。

但侯耀文之前是很希望拜常宝华的。一来两家关系好。侯耀华侯耀文从小都是跟常宝华像父子一样相处。二来侯耀文比较喜欢马三立的艺术。他的表演就很多模仿马三立的地方。所以希望拜到马三立门下。常宝华就是最佳人选。

可侯宝林的角度来说。侯家跟马家都是名门。而且两位大师其实多多少少有点“王不见王”的味道。当年侯宝林代拉马志明到朱阔泉门下。解决了少马爷的师承问题。但马志明在舞台上却总是说自己是王凤山代拉的。本事也跟王凤山学过不少。侯宝林只是一笔带过。做节目也说是马三立要求侯宝林代拉的。其实是侯宝林主动要代拉马志明的。

说白了对于马家来说。侯宝林这个人情不是那么值得吹嘘。毕竟马侯都是行尊级别。也没有谁欠谁多大一笔钱的程度。如果侯耀文死乞白赖非要往马家拱。对侯宝林来说也是挺丢份儿的事。

而赵佩茹其实是特立独行的一位大师。怹不光能耐大。脾气还特别壮。很多同行都怕他。而且他跟马三立也有点不对付。据说赵佩茹瞧不上马三立这种秀才演员。而且也不以大小辈相称。从来都是叫“三立”。虽然马三立大他一辈。而且两人私下都不来往。台上有时候也拧着劲儿互相撅。但因为两人能耐都特别大。所以这种情绪碰撞反而让演出更加精彩。这也是赵佩茹去世后。马三立特别难过。说他是亘古第一人的原因。马老这点人性特别好。只要你能耐大。无论对他什么态度。他都对你敬重有加。

但对侯宝林就没那么高的敬重了。毕竟两人专攻领域不同。侯宝林京剧底子一绝。学唱是顶尖的。马家是说跟逗无与伦比。唱方面几代都瘸了。所以马家与侯家基本没同过台。私下来往也不多。

所以不想便宜活人的原因。是不想便宜老马家。而且又要找一个分量特别高。能够跟马三立并驾齐驱的门户。于是通天教主赵佩茹就成了首选。反正怹活着不一定会收侯耀文。连马三立他都不看在眼里。估计侯宝林也一样。但怹徒弟就不一样了。侯大师的面子还是没人挡得住的。

以上~~~~~~

其他观点:

侯耀文虽然出身相声世家。但相声门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儿子不能拜父亲为师。也就是说虽然自己的父亲是相声大家侯宝林。那侯耀文也不能拜父为师。相声圈是一个讲究的传承的地方。对论资排辈很是看重。所以侯耀文拜师也必须找一个和自己父亲侯宝林平辈的“宝”字辈相声演员拜师。

在“宝”字辈的相声演员中。侯宝林想到了拜师最早的赵佩茹。当时赵佩茹已经去世。于是侯宝林找到了赵佩茹的爱徒高英培。想让高英培以代拉师弟(代拉师弟就是徒弟帮着师父收徒弟。)的方式把侯耀文收到赵佩茹的门下。但是高英培觉得这件事必须要由自己的大师兄李伯祥来决定。当李伯祥知道后非常赞成此事。所以在1994侯耀文以李伯祥代拉师弟的形式拜在了赵佩茹门下。成为了“文”字辈的相声演员。

据说当时侯宝林也找到了常宝华。但是常宝华好像不太上心。所以可能作为补偿最后常宝华收了侯耀华当了徒弟。(dh)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郎不知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18:39

    大师,相声,徒弟,门下,都是,师父,能让,活人,师弟,马家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18:3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侯宝林生前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捧哏名家赵佩茹为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18:39

    侯耀文拜师赵佩茹先生的时候。赵佩茹先生已经去世20多年了。侯宝林先生为什么会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赵佩茹先生为师?原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