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原创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伯邑考。一个奇怪的名字。也许就牵扯出了三千多年前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悬案。

大家要了解个概念。什么姬昌、姬发、姜尚、赢政。都是后来人这样叫。在当时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的。

那时候古代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称姓的。这些带着姓的名字都是后来人硬给加上去的。

那么咱们来逐个分析几个名字。

“姓”。这个字一分两半。就是“女、生”。什么意思呢?意为“从女而生”。代表的是血统。贵族们如果家里有了女儿。到了“及筓”的年龄。该取名字了。名字中是带姓的。为什么女孩子要带姓呢?其实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把女孩确定了姓。大家就注意了。不会泡错了妞。求错了婚。

举例如:姜嫄。“姜”就是姓。而“嫄”是名。

但贵族男性的名字不能这样。名字的开头要么是爵位。要么是封地、要么是官职、籍贯、居住地或者职业等等。这些开头的字有些就逐步发展成为了“氏”。

这就叫“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然后要有排行。这个大家知道。有伯(孟)、仲、叔、季。或者其它什么的。

再后就是自己的私名了。

咱们就拿周文王的儿子们来举例。

蔡叔度

封地――“蔡”

排行――“叔”

私名――“度”

这是通常的情况。咱们再来说说特殊的。“武王发”。

王。这是他的爵。“武”是谥号。死后追加的。“发”是名字。

为什么没有排行呢?因为他当了王。称孤道寡。太尊贵了。就不能和兄弟们再论排行了。

同样。“周公旦”也是这样。太伟大了。地位尊崇。不和兄弟们论行排位了。当然。也决不能称呼他为“鸡蛋”。他会生气的。

说了老半天。终于早说到“伯邑考”了。这个名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复杂。

“伯”。这不用多说。肯定是排行。是老大。

“邑”和“考”怎么解释?

“邑”是他的封地吗?不对。伯邑考早死。并没有封地。那么。是他的本名吗?也挺怪的。不像。

我们发现。在文中“邑考”和“太王”、“虞公”、“文王”这些称呼是并列的。

咱们来分析分析。假如前面写了一串这样的称呼: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要你写出下一个称呼来。你会写什么?

你会写“刘彻”吗?当然不会。你肯定写的是“汉武帝”。

跟据这个原则。咱们再分析。

邑――周朝在覆灭商朝而取得中原统治权之前。通常将商朝称为“大邦”。而将自己称为“小邑”。由此可知。“邑”很可能就是“周”的省略语。

考――《礼记》中说:“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对父辈或更高辈分的死者的尊称。

所以说。“邑考”实际含义就是“周国之父”。表示赞美和怀念。




秦穆公的这个女儿叫“怀嬴”。为什么叫“怀赢”呢?因为她继了晋怀王的“怀”字为名。

她为什么叫“邑姜”呢?难道周武王的封地是“邑”?根本不可能。

联想一下吧。这位“邑姜”会不会其实就是伯邑考的寡妻呢?

好了。咱们把整个事情的过程整理一下:

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曾被立为太子。姜太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邑考。一方是太子。一方是重臣。靠着裙带联系起来。

这样强大的势力哪能被容许存在。文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有人则利用了文王的心底的忌惮。

经过复杂的政斗。伯邑考被废。武王发被立为太子。

伯邑考郁郁而终。留下了一个寡居的妻子邑姜。

伐纣成功。周武王夺取天下。姜子牙受封齐国。能如此高位显爵。他靠的不仅仅是军功啊。

钓的一手好鱼!

其他观点:

周文王姬昌有很多十几个儿子。著名的就有嫡长子伯邑考。二儿子周武王姬发。四儿子周公姬旦。其嫡长子伯邑考死得最惨。这也是为什么周人都不呼其名。而尊其为“伯邑考”的原因。

伯邑考并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据考证应该是“姬考”或者其他。至今历史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什么周人要尊称姬考为“伯邑考”呢。这里面有一段相当血腥的故事隐秘于历史长河中。

周文王姬昌是奠定周王朝基础的国君。在商末周初时期。当时的商朝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帝辛登基了。商帝辛就是大家熟知的商纣王。

商纣王登基后。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其最重要的改革有两点:提高奴隶待遇。打破贵族阶层固化、大量减少活人祭祀活动。动摇神权基础。

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改革家恶来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改革家)得到了商纣王的重用。在商纣王的支持下。恶来革对奴隶社会政权带来了非常先进的社会变革。但是这触动了商朝贵族的利益。特别是代表神权的贵族利益。顺便说一句。姜子牙是其中姜部落的首领。并且担任了商朝的大祭司。代表着商朝神权的最高领袖。其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商纣王还高。

商朝历来有用活人进行祭祀的传统。几乎所有的重大祭祀都使用活人。当然这些活人肯定不是贵族。也不是商人。而是“邑”人。这个邑就是其他部落的人。比如周部落就自称自己是“小邑”人。商是国。周是邑。

越是重大的祭祀。祭品的登基就越高。甚至使用部落首领来祭祀神。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就是被商纣王的父亲给活祭了的。

商纣王登基后。一方面进行奴隶制改革。一方面对神权进行控制。加大王权。这样就触动的贵族利益。在强大的阻力下。商纣王决定开展一个重大的祭祀。选定的祭品就是周文王姬昌。此时的姬昌早就被关在朝歌的牢房里了。

这个时候的周部落为了解救周文王姬昌。于是他的三个儿子:姬考、姬发、姬旦前往朝歌请求商纣王愿意替换父亲作为祭品。

商纣王为了不引起更大的周部落的激烈情绪。就选定了姬昌的嫡长子姬考为祭品。祭祀姬考非常的残忍。把他放在祭坛上。破开他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把他的肋骨一根一根的剥出来......

不要以为祭品只是拿来祭祀神仙就完了。祭品是要被吃掉的。越是等级高的祭品。越是会被地位高的人吃掉。这样才能显示出神对他的庇护。商纣王把祭品姬考也给牢中的周文王姬发送了一份。

大家不要以为姬发不敢吃。或者说边吃边伤心。他没有那种思维。他吃得相当的虔诚。因为此时姬考已经不是他儿子了。而是神圣的祭品。周文王能够得到如此高等级的祭品享用。他心怀感激。

姬考作为祭品就把周文王姬昌给替换回了周部落。就是今宝鸡一代的岐山地区。周文王回到了岐山后。把所有的部落事务全部交给了二儿子姬发。自己一门心思的研究《周易》。

周部落的人为了尊重嫡长子姬考。就以“伯邑考”来尊称他。“伯”就是长子的意思。“邑”是商朝时期对除商人外其他部落的称呼。周人也自称“小邑”。“考”是姬考的名。另外有一种说法。“考”是对此人的死有重大贡献的人的称号。

伯邑考的死的确为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周部落有三代人都被商王作为祭品祭祀。姬发成为部落首领后。为了杜绝自己再被选中成为祭祀品。就进行了积极的灭商准备。他首先联络了商朝的最大祭司姜子牙和朝歌的贵族阶层。朝歌的贵族也希望周部落能够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另外新王。

在商纣王出征期间。朝歌的贵族与姜子牙给周通风报信。姬发率领大军在牧野与商纣王进行了一次大战。而商朝的军队瓦解很快。真正为商纣王作战的就是他手下的奴隶。而倒戈的那一部分人是其他部落的俘虏。并且有少部分士兵被朝中贵族所收买。

姬发攻占了朝歌后。违背了与姜子牙、商朝贵族的诺言。对商王室成员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基本上全部作为了祭品祭祀上天。并且恢复了大量祭祀的传统。甚至周武王与姜子牙曾经亲自杀祭品。

商纣王与周武王其实被后人误解很多。总体说来。商纣王推行改革。废除祭祀。弱化神权。统一城邦。而他的改革遭到了贵族的反对。并勾结周部落实施政变。周立朝后。通过大肆祭祀来笼络人心。周武王死后。殷商贵族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动。周公旦对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并焚毁了朝歌。建都镐京。

其他观点:

伯邑考的称谓是《史记》中就有的。这个称呼是符合当时习惯的。姬发的称呼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有。至少《史记》是没有的。而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封神演义》。伯邑考当然也姓姬。在黄玉郎的《天子传奇》漫画里也称“姬考”。但是“姬考”“姬发”在当时都是错误的称呼。

因为周人男子一般是以“氏+名”作为称呼。比如孔子就是孔氏子姓。但我们只会叫他孔子。而不会叫他子子。对吧?女姓的称呼则一般是以“姓+名”。比如宣太后芈月。虽然名字是虚构的。但称呼结构并没有错。

至于为什么要区分姓和氏。因为在当时姓和氏就是不同的。姓表示的是父系血缘。氏表示的是身在氏族。可以大致理解为一个是出生地。一个是户籍地(不完全准确)。因为出生地是不会变的。那么你父系的姓就是你的姓;但是户籍地可以随时变动。所以你最早是父系的氏。然后男子可以自己立氏。女子则从丈夫的氏。

最后再回到“伯邑考”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的结构也有些特殊。甚至不一定是人名。伯邑考是长子。“伯”代表排行不必说。“邑考”可能是名。但也可能不是。“考”是什么意思呢?“生为父。死为考”。更像是对死者的尊称。而记载“邑考”最早的《逸周书》中恰恰就是把伯邑考作为先人祭祀的。那么“考”可能就不是名。而只是一个称谓。

至于“邑”。可能性也非常多。第一种情况。“伯邑”是字。类似“仲尼”;第二种情况。“伯”是排行。“邑(考)”是名;第三种情况。“邑”是谥号或者封邑(氏)。总之。因为称呼结构的复杂性。我们已经很难知道“邑考”代表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伯邑考肯定是姓姬。但不能称“姬邑考”或者“姬考”。

感谢阅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32:33

    祭品,祭祀,商朝,纣王,贵族,部落,的是,长子,神权,封地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32:33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32:33

    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伯邑考。一个奇怪的名字。也许就牵扯出了三千多年前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悬案。大家要了解个概念。什么姬昌、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