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任天堂几乎就没有推出过高性能游戏主机。不管是当年的wii。3DS还是目前的switch。其性能充其量就是一台掌机的水平。使用的芯片性能都非常有限。不像索尼的PS和微软的XBOX那样以高性能为主打。其实任天堂的游戏机主要不是靠硬件和画质取胜。而是更多的靠游戏性和互动功能来取胜。和微软、索尼完全不是一个套路。
尽管很多人因此诟病任天堂游戏机画质差。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等等。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任天堂游戏机的热销。尤其是这两年的switch堪称任天堂最成功的游戏机之一。而其核心芯片不过是NVIDIA本来用在手机上的Tegra X1。现在性能肯定是落伍了。但是每年纷纷都是有很多第三方游戏宣布登陆switch。可见其成功之处。
其实推出高性能游戏主机的风险是很大的。即使是索尼和微软这两个老牌游戏机厂商。如果拿捏不好一代主机的硬件和价格的话。也很容易遭遇失败。比如索尼的PS3当年真是赔钱卖。很多游戏的适配也没做好。这就是过于注重硬件配置的后果。后来两家都很配合的采用AMD芯片方案。这才算缓了一口气。
而任天堂的switch虽说硬件配置不高。成本也远远不如PS4pro和XBOX ONE。但是卖的价格却丝毫便宜不了。这就可以使任天堂获取更高的硬件利润。而对于索尼和微软来说。游戏机一旦卖贵了。对销量的影响很大。主要还是靠游戏权益金来回血。所以任天堂这种不片面追求高性能游戏机的做法还是很靠谱的。
其他观点:
当时廉价半定制方案还不存在。研发一台高性能主机。你是拿不到货架产品的。投十几二十亿美元对一个基本不问银行借钱。财务基本活在明治时代公司来说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就马后炮看。即使不说成本。微软索尼的方案事实上也都没做好。都是出现了各种明显问题。相比于现在给AMD or NV几亿刀就能拿出完全好用的高集成度成品。做个主板大不了请外包公司几千万也能给你好货(像AMD新主板除了X570是自己。其他也都是外包公司帮忙做的)。当时的环境确实非常恶劣。
任天堂没技术这个就没必要多说。从NGC看颜博士团队的效率比隔壁索尼应该是明显高一截的——NGC那个标虽然是ATI(也就是AMD图形部门)但实际上是做完了之后才被ATI收购的。技术上关联度其实并不算太高。虽然NGC比较晚。但是讲真图形技术确实没得黑——这个是在和索尼的那块莫名其妙的C/GPU。和DC上的那块PowerVR(就是现在的那家)相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毕竟当时任天堂还掌握不小一部分的图形技术话语权。
关键问题其实是微软把欧美厂商从PC直接导到家用机平台上来了。当时全世界已经通上网了。PC盗版猖獗但根本没有D加密一类比较狠的加密措施。所以大家都跑家用机。这也是为什么微软能在XBOX360开始的时候就能短时间内凑齐除了日厂以外的所有第三方。甚至有那种原来做PC现在独占家用机的。比如COD3。这个很明显就是带头大哥在罩你。快上车的意思。
而索尼这边的基本盘日本厂商。包括平台自身都不适应打法和游戏规则(包括网络。工业化游戏等)。所以输的非常惨——但老任相比于平台商其实更偏向于软件商。更偏向于依靠软件去推广硬件。所以根本没有迎战微软的意思。一直是走自己的节奏。但是第一方的需求和第三方很多工业化厂商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脱节。第三方厂商就没办法做开发移植(WiiU的CPU非常弱。但是GPU相对于X360/PS3反而明显强)。到WiiU的时候主要是第一方疲软(这个主要是因为Wii时代扩张过于明显。游戏质量明显下滑)导致机器本身卖不出去。这样第三方也没人要给这个平台做游戏。
NS这个不是不敢。而只是纯粹的用货架产品。做了一台携带版的WiiU。因为低性能专业游戏机这个尺度上。一旦带了便携属性。欧美厂商缺少画面之后根本打不动任天堂。实际上PSV和3DS早期之后甚至都没欧美大厂给携带游戏机做游戏了。PSV死的惨基本也是因为掌机市场基本上是老任自己的一言堂。
这个策略实际上进可攻退可守。再差也是一台高清GBE。只要PM和马尿上。起码也能卖5000W。大不了再去问AMD做个大主机方案。现在是真的是有钱就能搞了。一SOC。一主板。一硬盘。一壳而已。5-10E美元完全解决方案是没问题的。
——说白了NS早期不都还是WiiU的那堆游戏。塞尔达是双平台画质差不多。马车8只是个全DLC版本。异度2只要WiiU多活一年怎么着也得上去的。
现在看也不算是不敢。老任明显是有一点想法的。第一个是任天堂主动选择NV相当于是开始在开发环境上拥抱第三方(NV不止做显卡。还会给游戏公司提供图形优化咨询)。第二个是古川说要加大硬件研发预算。第三个是IGZO的夏普屏幕还没用上(这个是夏普副总裁说的。不是报纸传闻。所以是板上钉钉的)。
NV本身因为PC衰的不行。而且预期肯定会非常差。所以也在寻求显卡以外的其他出路。两边其实都有动机。所以签了长约。
说白了目前的环境。只有老任能通吃所有用户。毕竟他自己的第一方很强。
如果有通用结构。第三方方便移植表现也不差的话。老任这种bug装机和广告预算(老任每年营收20-25%扔广告上)对第三方其实是非常有利的。
他因为第一方很强。所以对权利金方面的营收要求也并不苛刻。推广也很客气(甚至给独立游戏专门开直面会。平均十刀二十刀。一个一般十几二十万销量的游戏能收多少权利金?)。又是日厂日本人也不抵触。第三方真的轮着上了。像索尼这种一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个90分的第一方。其实不算护城河。只能说和同级对手微软相比还算可以。遇到任天堂真的会扛不住的。
等等看呗。
其他观点:
那些说任天堂没出过高性能主机的。sfc。n64。ngc。都是在当时很强性能的主机。尤其ngc。秒杀ps2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777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索尼,微软,第三方,游戏,游戏机,性能,主机,自己的,权利金,一台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任天堂不敢再出高性能主机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任天堂几乎就没有推出过高性能游戏主机。不管是当年的wii。3DS还是目前的switch。其性能充其量就是一台掌机的水平。